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doc_第1页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doc_第2页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doc_第3页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doc_第4页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主张与特色2015-02-07 17:15中国书画王东声我要评论0字号: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总结性的提出“文人画”概念“文人画”最初被称为“士夫画”,由北宋苏轼提出,主张绘画应该不拘泥于形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而更要注重主观意兴的抒发。元代,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一说,并在绘画实践上加以书法用笔。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进一步发展了士夫画的新特征,尤其是倪瓒,提出绘画是“聊以写胸中逸气”,“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明代绘画,至沈周、文徵明综合宋代绘画与元四家特点,形成典雅超逸的画风,但仍有所局限于院画影响。董其昌的出现,尤其推崇黄公望、倪瓒,极力提升元画的地位,并于此基础上注意吸收宋画的优秀特质,指出了绘画发展的一种新方向。并且,他总结性的提出“文人之画”概念,极力推崇和倡导“文人画”的“士气”,并将是否归于文人画系统的历代画家做了甄别。在董其昌他的画风和理论倡导下,“文人画”、“真山水”等新概念日益清晰,文人画的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葑泾访古图水墨,纸本,纵80.0厘米,横29.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葑泾访古图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2、提出“南北宗”理论以禅宗的南北两个宗派来阐释中国画,提出了“南北宗”的概念,是董其昌在绘画理论史上的最大贡献。并且,他明确区别自唐代以来的历代山水画风格的分野。他说“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崇南抑北”,进而推导出“渐悟”与“顿悟”的区别,“文人之画”与“画工之画”的区别。他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贬斥北宗为行家画。将王维和李思训分别定为南北两派的祖师,把荆、关、董、巨、米家父子以及元四家定为南宗正脉;把赵伯驹、赵伯驌和李、刘、马、夏定为北宗。可以说,他的这一理论观点虽不无争议,但对明末以降的中国画创作却产生了重大影响。董其昌夏木垂阴轴纵:321.9厘米,横:10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根据董其昌自题,本幅是观董源之画后追仿之作,并加入黄公望的笔意。但画中所见并非模仿所得,其构图、用笔皆是董其昌集大成后之自我风貌。笔法脱胎自书法,讲究用笔使转的提顿抑扬,而墨色的浓淡燥湿,层次变化也很多。主山上黑白条块的对比强烈,意不在表现立体,而是追求画面虚实相生的趣味。3、大胆构划新的文人画家修为方式及其文人画模式(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明确地说:“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也就是说,画之“气韵”的把握在于“自然天授”,内在的灵明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谁都能有的。但是他转而又说通过“读书”与“行路”的修炼方式,也是获得这种“气韵”的途径。而且,解脱去“尘浊”的屏障,达到澄澈的悟境,生动的气韵就会自然溢出。(2)以“古人为师”、“天地为师”与“造物为师”董其昌不反对“师古”,甚至提出“复古”的口号。然而,他的“复古”并非完全迷信古人,而是反对“巧于模拟”的“古”,他明确提出应该学古而有变、要以“天地为师”的理论。他说:“画家以古人为师,已自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 “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甚至,董其昌的师法古人有着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与理解的广义的含义,他认为“博学”的画外功夫是必要的,是为“造物为师”做准备的。因为“惟以造物为师,方能过古人,谓之真师古,不虚耳。”可见,董其昌的“师古”有着更深的含义。(3)提出全新的文人画评判标准董其昌论画的最高标准是“淡”。他在绘画上强调写意,提出“淡”、“真”等审美原则,认为绘画技法要富于变化。对古代画家的评论,透露出董其昌的审美好恶,他推崇“幽淡”、“简淡”、“古淡”的倪瓒绘画,认为倪瓒也是从董源学起,而黄公望、赵孟頫都没有达到倪瓒“天真幽淡为宗”的境界。对“境”、“笔墨”、“取势”与“虚实”等绘画因素的评价,则体现出董其昌构造新视觉图式的敏感性与审美趣味所在。“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可见,董其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