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厅堂到起居室_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docx_第1页
从厅堂到起居室_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docx_第2页
从厅堂到起居室_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docx_第3页
从厅堂到起居室_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docx_第4页
从厅堂到起居室_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型的北方四合院住宅,厅堂位于整个院落的核心 图片来源 :014FROM SPIRITUAL HALL TO LIVING-ROOMTHE CHANGE OF LIVING-ROOM IN CHINESE HOUSING从厅堂到起居室中国近现代住宅客厅的变迁文王韬 WANG Tao传统的客厅 : 厅堂传统民居中的厅堂接近现代住宅的客厅内涵,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厅堂是传统大家庭的伦理秩序核 心和礼仪空间,传统民居的格局是以厅堂为轴心进行营建。厅堂的礼仪性 :供奉、礼仪、展示传统住宅讲究对称和秩序,厅堂位于轴线的中心,是整个院落中最尊贵的位置。 厅堂是家庭伦理秩序的核心 : 长幼、内外、尊卑秩序的原点,是大家庭的家族精神凝聚力的核心。* 感谢吕俊华先生、谭英博士就此题目,与作者进行的讨论。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 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作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 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作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 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作厨房或餐厅。后罩房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百度百科分散化的起居功能传统中国住宅的厅堂更多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精神核心空间。其他起居功能常常在四合院的其他空间解决:院子、书房、餐厅、廊下、 花园等。小家庭的一些起居功能则在自己的房间实现。四合院住宅的平面图,所有房间围绕厅堂布置,有严格的长幼尊卑内外秩序。图片来源 :宋人所编的事物纪原中说 :“堂,当也,当正阳之屋。堂,明也,言明礼义之所。”所以堂屋必居正房之中央。这是宗法制度和泛神崇拜所必须的。正是堂屋的公共性、礼仪性和崇祀性,决定了它在大多数地区是住宅中特别重要的部分。中 国人崇尚单数,因为单数是“阳数”,所以住宅的正房总是三间、五间或七间,正房当中便有了一个明间。不论大门开在宅 子前部的正当中还是左前角或右前角,住宅的格局一般是对称的,因为对称是最原始、最基本的布局。中国人崇尚对称的 简洁和稳重,因此地位特别重要的堂屋便在三、四合院正房当中的明间。陈志华、李秋香2007主题报道厅堂的陈设 :传统民居的厅堂陈设反映了传统的家庭伦理秩序、祖先崇拜和主人的生活志趣。016厅堂的布置与平面图片来源 :后墙或太师壁前正中放一张长长的条案(香案),条案前放八仙桌,桌左右各放一张扶手椅。条案后的太师壁或后墙正中挂中堂画,两侧挂对联,顶上 挂匾额。画和联的内容大多和房主人的身分、教养有关,不是吉祥的就是标 榜文人雅士情趣的,它们通常体现士大夫文化对乡土社会的渗透。中堂画题 材多样,以吉祥喜庆、高情雅致为主。条案上,正中是香炉,左右一对烛台。 再外侧为左边一只花瓶,右边一座插屏,插屏上早年镶一块平滑的大理石, 比拟“镜子”,晚近一些的则镶一块玻璃水银镜。瓶和镜谐音“平”、“静”。 平平安安过日子,这是普通老百姓最本分的生活理想。瓶、镜的外侧是掸瓶 和帽筒,都是瓷器,一个插鸡毛掸子,一个架官帽。南方一些地区,条案正 中供“天地君亲师”神主,还照朱文公家礼的规定供“高、曾、祖、祢” 四代先祖的神主。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地位比较高的人家大多有 自己的堂名,如“燕贻堂”、“济美堂”、“善庆堂”之类。陈志华、李秋香老石库门住宅传统江南合院住宅底层、二层平面老石库门住宅底层平面 从合院到石库门的转变 / 范文兵 2004新石库门住宅上海斯文里新石库门 / 吕俊华等 2005转型时期 :从厅堂到起居室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城市住宅的渐变过程城市移民、产业工人、白领阶层的出现从大家庭到核心家庭民国时期,随着风气日趋西化,妇女开始出外工作,城市生活逐渐丰富,户外娱乐方式多元化。与此同时,家庭规模则不断缩小,家庭结构也逐步向核心家庭倾斜。因此,传统的四合院厅堂从空间结构、格局和形式上,都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 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带来了厅堂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分为两条主线 :传统住宅的变化和西方式住宅的引进。中产家庭的房屋样式也有不同。有人喜欢住新式里弄,有人喜欢住高层公寓,北方中等家庭则采用四合院、三合院的形式。郑全红2007 中式改良住宅 :传统中堂的变化 在由传统中式住宅转型而产生的新型城市住宅中,客厅位置仍然处于家庭的核心,但是担负了更多的起居功能,已经逐渐向起居室转变。房产商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牟取最大的利润,总体布局采用欧洲的联排式紧密布局以提高容积率,建筑单体平面则顺应住户的心理需求,脱胎于我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老式石库门住宅”。范文兵2004主题报道随着密度的进一步提高,在老石库门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石库门住宅,每家面宽进一步压窄,有时仅留一个开间,轴线对称、厅堂居中的格局就不复存在了。从形制上看,新石库门住宅已经非常接近西式的联排住宅,客厅已经和一般 西式住宅的起居室没有什么区别了。北方合院里弄住宅在北方地区的新建住宅中,仍然保留了房间围合院落、客厅居中的传统格局,但是建造方式已经现代化, 形式上也已经有所简化。018天津东兴里北方合院式住宅院落平面 / 吕俊华等 2005纯西式住宅的引进 :现代意义上的客厅出现与中式住宅逐渐转型的同时,纯西式的住宅出现在中国城市中,直接照搬了原始设计完全西式的平面,完全西式的起 居室的概念,不再严格讲求中堂在住宅中的核心地位。不强调轴线对称,布局灵活,功能上已经完全是现代家庭生活的起 居间。此类住宅多为比较西化的城市中上阶级居住。上海静安别墅弄堂景观 / 吕俊华等 2005上海静安别墅主平面图 / 吕俊华等 2005集合住宅也出现了,同样是完全的西式的布局,为此后集合住宅在中国发展的肇始。传统厅堂在这些西式住宅中不复存在,已经完 全被作为起居室的客厅所取代。单体标准层平面上海南京西路花园公寓建造于 1931 年,有公寓 60 套,包括 2 居室到 5 居室多种套型,可以适应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建筑为 平屋顶混合结构 3-4 层楼房,建筑外观有欧式折中主义的风格 / 吕俊华等 2005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开始出现城市化的过程,建造了一批大量性的产业工人简陋住宅,此类住宅纯为下层工人栖身之地,完全没有 厅堂或起居空间的考虑。厅堂的精神、起居室中的新式生活都被从中抽离了。南京劳工住宅 / 吕俊华等 2005北京某四合院的变迁1950 年代初1970 年代后期四合院大杂院的变迁 / 吴良镛 1994主题报道低标准集合住宅 :客厅的消亡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体制集合住宅成为统治性的居住方式居住空间紧张,面积标准极低客厅的消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的全面实施中,民国时期传统住宅向西式住宅渐变的过程被中断,开始了全面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工业化,将全新的苏联模式的集合住宅带给整个中国。而传统的厅堂和西式的客厅 / 起居室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居住空间的 紧张,逐步从中国城市住宅中消失了。1987 年020四合院的解体传统的由一个大家庭居住的四合院,经过国有化或经租等方式,逐步成为了城市中的大杂院,由多个不同的家庭混居。由于居住空 间紧张,所有房间基本上都成为了卧室,厅堂成为了卧室中的一间。厅堂的威仪不复存在。由于发展重心转向工业化郊区,城市的 四合院缺乏维护、保养和更新,从设计、使用和管理上都不再是住宅的主流,没有新的生命力的注入,陷入衰败和破落的过程。集合住宅的引入集合住宅随着中央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城市地区全面取代原有居住建筑,全国新建住宅 95% 以上是国有计划经济内的建设,都 必须应用苏联式的标准设计。设计中不再考虑厅堂在中国家庭中的精神象征意义。由于分配标准远远低于设计标准,在实际使用中, 客厅也被当作一间卧室。这个时期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所有的房间都是卧室,中国家庭的客厅消失了。客厅消亡的几个关键概念 :标准设计 :这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学习自苏联的集合单元住宅模式。随着计划经济和国有化,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新住宅模式, 并从此开始成为了现代中国住宅的标准。引进苏联集合住宅模式的初期,虽然按各户完整功能设计,但在实际分配中采取的是“合理 设计不合理使用”的方式,见下节。学习苏联标准设计的 301 住宅 / 吕俊华等 2005合理设计不合理使用 :苏联的标准相对中国的经济水平太高,所以按苏联标准一家使用的住宅,实际分给数家合住,每家1到2 间居室,共用卫生间厨房。虽然在最初的设计中也许有对厅的考虑,但是在家庭的实际使用中,厅已经不复存在。在建国初期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住宅标准中没有套型的概念。按照当时社会主义 计划经济分配原则,要求平等地给人民分配住 宅。那个年代城市的居住标准是以每人为 单位确定的当时的设计思想是,每间房间 住多少人,而不是每套房住什么样的家庭。林建平2009学苏 222 式标准住宅设计 :一梯三户,每户两室。虽然在设计图的右上单元有厅的示意,但是在实际上如同另 外两户的图示 每一间房间都是卧室。甚至,两个家 庭各自一间卧室,来共用一户住宅 / 吕俊华等 2005学习苏联的华北 301 住宅平面 / 吕俊华等 2005主题报道居住面积系数 :住宅的分配原则以住得下为目标,标准控制的关键是卧室占一套住宅的比例,即居住面积系数(K 值),K= 卧室面积 / 住宅建筑面积 100%。片面强调 K 值,使得其他居室空间都压缩到了最小住宅纯为居住,客厅已无存在空间。022转变 :厅的再次出现学苏的反思与分户的要求住宅标准的松动厅的概念复苏在一五时期就对苏联标准设计有了反思,希望住宅设计能够符合国情做到独门独户,不再数家合住。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严格控制的面积标准开始松动后,厅的再次出现成为可能,厅的复苏由此开始。从过道到小亮厅学习苏联的 20 世纪 50 年代的华北 301 住宅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每一间房间都是卧室,所以公 共空间只有连接各个卧室的过道。定义 :居住面积 :计划经济时期 分配标准中的居住面 积, 是指在住宅中专供居住用 的房屋面积。住宅内的厨 房、浴室、卫生间、储藏 室以及各室之间走道的面 积 , 均不包括在内。建筑面积 :通常建筑面积 是指住宅外墙外围以内水 平投影面积之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市住宅居住标准的变化1954 年关于职工宿舍居住面积和造价的暂行规定 4.5 居住面积 / 人1966 年关于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意见 4居住面积 / 人1972 年国家建委转发四川省标准 34建筑面积 / 户1973 年修订职工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几点意见1821居住面积 / 户1978 年关于厂矿企业住宅、宿舍建筑面积标准的几点意见 42建筑面积 / 户赵冠谦2009在 9014 住宅标准设计中,已经经过了本土化的修改,房间面积变小,每户的房间数也减到了两 个,这样使一个家庭有可能拥有一套完整的住宅。 对于厅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标准设计中房间 之间的过道,在这个时期被放大成为一个小小的 方厅,厅在中国家庭中又再次出现了。但是这个 小小的厅并不足以容纳家庭起居活动的要求,更 多地是被当作一个临时性的餐厅、卧室或自行车 停放处来使用。而且它位于住宅的中间,没有直 接采光。此种住宅被称作“小方厅”住宅。9014 住宅 / 吕俊华等 2005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小方厅住宅进一步发展,逐渐有了直接采光,面积有所扩大, 开洞减少,已经可以成为一个固定的餐厅。这样 的住宅被称为“小亮厅住宅”。小亮厅住宅 / 吕俊华等 2005独立的客厅起居室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出现1986 年开放时代杂志刊登文章“住宅居住面积是否应该包括客厅”,暴露了一个问题 :长期以居住面积为标准的住宅设计事实上排除了“厅”在住宅设计中得以实现的可能性 :如果客厅算作居 住面积,那么一个独立的客厅马上会使得人均居住面积超标 ;同时,如果厅不算作居住面积,住宅 的居住面积系数(K 值)又会达不到要求。这标志着“人均居住面积”和“K 值”为核心的住宅标准 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居住需求。1979 年“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要求成套化设计(赵冠谦 2009)1987 年住宅设计规范提出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林建平 2009)1987 年“中国七五城镇住宅设计竞赛”正式出现了起居室的概念,以及“大厅小卧”的设计方式。“住宅居住面积是否应该包括客厅”/ 程光明 1986住宅样板间客厅 / 图片来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题报道此后,随着住宅商品化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客厅功能日趋丰富,客厅空间在住宅中越来越重要。 商品化私有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住宅是功能完整独立居住单元 集体主义时代向个人主义时代的过渡更加强调家庭生活和私人生活 家用电器和娱乐方式增加更多的起居功能需要空间 家庭内部开始重视个人私密性对家庭内公共空间的要求增加1987 年住宅设计规范提出“住宅应按套型设计”/ 林建平 2009现在的客厅经过半个世纪之后,客厅重新成为中国家庭的核心空间。但是对比传统时期的厅堂,此厅已非彼厅。一番轮回之后, 再次出现在中国住宅中的客厅,有了更为丰富的陈设与功能,有更多的家庭活动发生在这里,但是客厅作为传统大 家庭的统治核心的精神力量已经不复存在了,传统的厅堂已经转变为现代的起居室了。客厅成为家庭与外部社会接 触的一个界面空间,具有会客、展示家庭的趣味或财富的功能。0241987 年 7 月颁布的城镇住宅设计规范中,住宅 的面积标准分为:小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 18 ); 中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 30 );大套(每套使 用面积不少于 45 )。规定了不同住宅套型设计标 准。在新的住宅设计规范未实行之前,住宅户型面积 指标是以“室”来划分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化, 套的概念终于取代了室的概念。此后,家庭套型内部 空间的细分,为厅作为一个独立的家庭起居空间出现 奠定了基础。同时,作为家庭内部的公共起居空间,客厅是聊天、看电视、饮茶、阅读、 音乐、游戏等家庭成员共享或互动行 为发生的空间。中国家庭的客厅 / 摄影 :胡杨客厅面临的新问题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