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计算专题 总 结,2010.1.31-5.26,高三化学计算专题1: 以浓度为中心的有关概念计算 2010.1.31,一、质量分数: 一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2.固体混合物样品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质量百分含量) 3.溶解度:100克溶剂(水)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时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5.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二、体积分数: 一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1.体积比浓度(1:5的硫酸溶液)(白酒的度数) 2.气体混合物中某种物质的体积分数 (空气中N2 78%,O221%) 3.两种气体物质混合反应的体积比 4.气体溶解度:1体积溶剂(水)中溶解气体溶质达到饱和时最多溶解的气体的体积。,三、“物质的量”分数: 一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 1.同位素的分度(原子个数百分比=“物质的量”的百分比) 2.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比),四、“其他”分数: 1.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已转化的反应物的“量”占原有反应物的“量”的百分比) 2.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已电离的电解质的“量”占原有电解质的“量”的百分比) 3.生成物的产率:(实际得到的生成物的“量”占理论上可以得到的生成物的“量”的百分比)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5.实验数据(结果)的相对误差: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与理论值之差和理论值的百分比。,高三化学计算专题2: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数据分析、过量判断 2010.3.9,10.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分析思路: 第一步:正确分析书写出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二步:根据“数据”进行 “过量分析” 判断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分析量之间的关系,例1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错误的是_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过量 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例2为测定某种镁铝混合物的组成,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都取用相同浓度的盐酸30 mL,加入不同质量的同种镁铝混合物,产生的气体为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有关数据如上表: (1)甲组实验中,盐酸_(填“过量”、“适量”、“不足”),选择_组计算盐酸的浓度为_。 (2)选择_组数据,求该镁铝混合物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1mol/L),(11),例3. 已知: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且Na2CO3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为:Na2CO3 + nH2O Na2CO3nH2O(n为平均值,n10)。现取没有妥善保管好的NaHCO3样品9.16g,溶于水制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溶于水的CO2不计)。试求: (1)9.16g样品中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 (2)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样品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例3.(1)n(C)=2.24/22.4 = 0.1 mol(2分) (2)先后发生CO32 + H+ HCO3; HCO3 + H+ H2O + CO2 盐酸用量15mL到20mL时发生:HCl CO2 1 22.4 c(HCl)(0.020-0.015) (224-112)/1000 c(HCl)=1.0 (mol/L) (3分) (3)由CO32 + H+ HCO3 1 1 n(CO32-) 1.0(0.015 -0.112/22.4 ) n(CO32-) = 0.01(mol),则n(HCO3) = 0.1 0.01=0.09(mol) n(H2O) = (9.16 - 0.0984 0.01106)/18 = 0.03 (mol) (1分) Na2CO33H2O:0.010 mol(1分);NaHCO3:0.090 mol(1分),例4. 已知: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且Na2CO3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为:Na2CO3 + nH2O Na2CO3nH2O(n为平均值,n10)。现取没有妥善保管好的NaHCO3样品9.52g,溶于水制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溶于水的CO2不计)。试求: (1)9.52g样品中含碳元素的物质的量。 (2)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样品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例5工业上常用氨水等来处理制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得到硫酸的铵盐产品。若工厂得到的铵盐产品是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的混合物。为测定它们的含量,取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经沸水浴(此温度下铵盐自身不分解)加热使氨气全部逸出,干燥后用浓硫酸完全吸收。实验数据如下:,计算该铵盐中硫酸铵和硫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 计算第三次实验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a的值。,1:2(3分)。0.85g(3分),高三化学计算专题3:,分析反应过程,理解反应实质 把握数据含义,寻找数据关系 基本计算用概念,复杂计算寻守恒,2010.3.24,例1.将0.03 mol铜与XmL 2 mol/L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0.448L,由此可以分析: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X= mL。,理解数据含义,例2向20 mL 2 mol/L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1.92 g铜粉,充分反应后,再向其中加入2mol/L硫酸溶液10 mL,假定每步反应均充分进行,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即最后所得溶液体积为30 mL)。 则最终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 浓度各位多少?,理解数据含义,例3.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 Ca (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无多余的水分生成,也不需要补充水分,所用H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为: %。,把握整体含义,例4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 g 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06 g B大于1.06 g而小于2.86 g C等于2.86 g D大于2.86 g,溶解度有关计算,例5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CuSO4溶液中加入1. 6 g 无水CuSO4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 ) A等于1.6 g B大于1.6 g而小于2.5 g C等于2.5 g D大于2.5 g,例6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 + 、Cl-、Mg2 + 、Ba2 + 、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5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5.285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B100mL溶液中至少含0.01mol Cl- C可能存在CO32- D若存在K,一定存在Cl-,定性与定量,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情况,取6.4g铜片和10mL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至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同时他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W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VmL。 请计算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 mol/L(用含W、V的代数式表示),理解反应原理,30无水CoCl2为深蓝色固体,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后热后又变成无水CoCl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度指示剂。 现有32.5g无水CoCl2,吸水后得到59.5gCoCl2xH2O,则水合物中x的值是 。 准确称取某有机物样品1.6g,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无水CoCl2,固体增重1.8g,再通过足量的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重2.2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该样品的分子式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理由是 。,31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0001300,使锌蒸馏出来(设空气中N2、O2的体积分别为0.8、0.20),主要反应为: 焙烧炉中:2ZnS(s) + 3O2(g) 2ZnO(s) + 2SO2(g) 鼓风炉中:2C(s) + O2(g) 2CO 鼓风炉中:ZnO(s) + CO(g) Zn(g)+CO2(g) ZnS质量分数为62%的闪锌矿(杂质不含锌)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小数后一位数字)。 焙烧炉产生的炉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不超过 %(保留小数后一位数字)。 鼓风炉容积固定,炉内部分气态物质物质的量浓度(mol/L)变化如下: 时间/min CO Zn CO2 0 0.11 0 0 2 0.10 0.01 0.01 3 0.01 0.10 0.10 4 0.01 0.10 0.10 则鼓风炉中CO总的转化率为 ;若生产中CO总的利用率为98%,则每生产1molZn,至少需要补充焦炭 g。 若ZnS全部转化为Zn。焙烧炉出来的N2、O2、SO2混合气体中N2占82.5%,鼓风炉中CO的转化率为62.5%,而O2无剩余,则每生产1mol Zn,应向焙烧炉和鼓风炉中鼓入新鲜空气共 L(S.T.P)。,3B试卷讲评 计算题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计算题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审题,列出已知数据,明了数据含义 第二步: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第三步:利用方程式和守恒关系,列出“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之间的关系式。,30向铜片中加入某浓度的硫酸120 mL,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完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至500 mL成为稀硫酸,再加入足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态下的氢气2.24 L,过滤残留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比原锌粉减轻了7.5 g。 (1)按反应先后顺序,写出稀释后溶液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 已知: V(原硫酸)=120 mL=0.12L n(H2) = 2.24 L22.4L/mol=0.1 mol m(参加反应的Zn)-m(生成的Cu)=7.5g (1)按反应先后顺序,写出稀释后溶液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思考:C(原硫酸)= n(原硫酸)V(原硫酸) n(原硫酸)=?,写出与硫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CuSO4 +SO2 + 2H2O Zn+CuSO4 ZnSO4 +Cu ; Zn+H2SO4 ZnSO4 +H2 ,n(原硫酸)= n( CuSO4 ) + n( SO2 )+ n( H2SO4 ) = 2n( Cu )+ n(H2),31一定质量的锌与100 mL一定浓度的硫酸充分反应: 其中:Zn2H2SO4(浓) ZnSO4SO22H2O (1)若反应前H2SO4的浓度为12.0 mol/L,反应过程中,随H2SO4浓度变稀后,反应产生了H2。反应结束后取出Zn,洗涤、干燥后称量,发现消耗的Zn质量为65.0 g。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此时,溶液中( ZnSO4)=_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城宾馆装修合同范本
- 机械结构设计与创新课件
- 老年综合征护理
- 电厂应急管理培训课程
- 手外伤护理常规
- 开展“树清廉家风-建和谐家庭”活动总结模版
- 意识丧失的临床护理
- 无痛病房护理
- 胰腺炎症护理
- 门诊护理礼仪规范要点
- 2025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及完型常考重点高频(带音标)500词素材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Appendices Mulan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名师课件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8 Unit 2 I made a kite教案 外研版(三起)
- DL∕T 1909-2018 -48V电力通信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 听歌识曲完整版本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延安通和电业招聘笔试真题2022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畜牧养殖大型沼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陈志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