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0408.6-2009
  • 1991-05-05 颁布
  • 1992-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0408.6-1991微波和被動紅外複合入侵探測器.pdf_第1页
GB10408.6-1991微波和被動紅外複合入侵探測器.pdf_第2页
GB10408.6-1991微波和被動紅外複合入侵探測器.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人侵G B 1 0 4 0 8 . 6 - 9 1 探测器 C o mb i n a t i o n mi c r o w a v e a n d p a s s i v e i n f r a r e d i nt r u s i o n d e t e c t o r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建筑物内使用的入侵报警系统中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探测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是设计、 制造和检验的基本依据。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探测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 G B 1 0 4 0 8 . 3 ,G B 1 0 4 0 8 . 5 的有关规定。2 引用标准 G B 1 0 4 0 8 . 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 B 1 0 4 0 8 . 3 微波入侵探测器 G B 1 0 4 0 8 . 5 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3 术语3 . 1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c o m b in a t i o n m ic r o w a v e a n d p a s s i v e in f r a r e d i n t r u s io n d e t e c to r 将微波和被动红外两种单元组合于一体, 且当两者都感应到人体的移动, 同时都处于报警状态时才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3 . 2 传感器s e n s o r 对微波单元指它的发射 接收部件; 对被动红外单元指它的接收元件。3 . 3 微波单元m ic r o w a v e u n it 微波传感器及微波信号处理电路单元的总称。3 . 4 红外单元i n f r a r e d u n i t 红外光学系统、 传感器和红外信号处理电路单元的总称。4 一般要求 本复合探测器应由微波单元、 被动红外单元和信号处理器组成 , 并应装在同一机壳内。微波和红外探测范围应大小相当且重叠, 在机壳内应有调节两者重叠的装置。5 技术要求5 . 1 外观及机械结构要求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1 条的要求。5 . 2 性能要求国家技术监誉局1 9 9 1 一 0 5 一 0 5 批准1 9 9 2 一 0 1 一 0 1 实施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0 4 0 8 6 一 9 15 . 2 . 1 电性能要求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2 条的 要求, 其中4 . 2 . 4 条灵敏度和探测范围则应符合本标准5 . 2 . 2 条的规定。5 . 2 . 2 灵敏度和探测范围 微波和红外两单元探测范围的重叠区即是复合探测器的探测范围。 参考目 标在探测范围的边界处, 以每秒一步( 约0 . 7 5 m/ s ) 的速度, 在探测范围内作横向移动时, 移动距离小于3m即应产生报警状态。对标称探测距离小于 1 0 m者, 要求移动距离小于该探测距离的3 0 时, 即应产生报警状态。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其最大的复合探测范围应不小于产品性能指标中的规定值, 但不应超过此值的 2 5 %。5 . 2 . 3 双鉴功能 当复合探测器中微波或红外单元之一受到干扰而处于报警状态时, 探测器不应发出报警信号。5 . 2 . 4 自检功能 复合探测器应有自 检功能。 当微波或红外单元之一失效时应能产生故障信号的指示和输出, 并能切换成单一单元的探测状态。5 . 2 . 5 测试装置 复合探测器中应有下列测试装置: a 步行测试指示灯 探测器应装有步行测试指示灯, 用来调试警戒区域以及指示现场干扰和自身故障, 步行测试结束后应能将指示灯关闭或遮挡。 指示灯应能分别显示微波、 红外和复合三种报警状态。 推荐使用三只指示灯分别显示三种状态。 规定微波为黄色、 红外为绿色、 复合为红色。 b . 信号测试点 微波和红外两个探测单元都应有各自的信号测试点, 用于检测灵敏度、 确定探测范围和检查单元的工作状况。5 . 3 环境适应性要求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3 条I 组的要求。5 . 4 稳定性 在6 . 1 条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按5 . 2 . 2 条的要求调整后固定不变, 连续工作七天后测试探测器的探测距离的变化应不大于1 0 0 0 。在这期间, 探测器不应产生误报警和漏报警。5 . 5 抗干扰要求5 . 5 . 1 抗热气流干扰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6 . 2 条的要求。5 . 5 . 2 抗小动物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微波、 红外单元均应分别符合G B 1 0 4 0 8 . 5 中4 . 1 . 6 条的要求。5 . 5 . 3 抗电磁干扰 复合探测器及其微波、 红外单元均应分别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6 . 1 条的要求。5 . 5 . 4 抗环境干扰 复合探测器应不受超出探测范围2 5 写以外区域的任何移动物体及建筑物震动源的干扰影响而产生报警状态。5 . 5 . 5 抗荧光灯干扰 在超出探测范围2 5 以外的区域, 荧光灯产生的干扰不应使复合探测器产生报警状态。5 . 6 耐久性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0 40 8 6 一 9 1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5 条的要求。5 . 了 安全性要求5 . 7 . 1 微波辐射安全剂量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3 中4 . 3 条的要求。5 . 7 . 2 阻燃要求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7 . 3 条的要求。5 . 8 可靠性要求 应符合G B 1 0 4 0 8 . 1 中4 . 9 条的要求。6 试验方法6 . 飞 试验条件6 . 飞 1 探测器应安装在制造厂推荐的高度。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安装并调到最佳性能状态, 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如给出安装高度的范围, 则应在其上、 下限分别测试。如提供脉冲计数或灵敏度调节时, 也应在高、 低限两种状态下分别测试。6 . 1 . 2 试验应在室内正常环境条件下进行。 探测器视野的背景温度在2 0 - 2 5 之间并均匀分布, 在整个试验中应维持恒定 整个背景表面温度的总变化应不大于 1 0C o 相对湿度为4 5 一7 5 0 o 大气压力为8 6 - 1 0 6 k P a6 . 1 . 3 室内的硬质地面、 墙壁结构和放置的物体对探测范围的影响不应超过5 0 0 。试验场地应比最大探测范围大3 m以上。6 . 2 外观和结构性能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2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1 条的要求。6 . 3 性能试验6 . 3 . 1 电性能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3 条的规定执行, 其中5 . 3 . 4 条的灵敏度和探测范围试验按本标准6 . 3 . 2 条的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2 条的要求。6 . 3 . 2 灵敏度和探测范围试验 在6 . 1 条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步行试验。在产品说明书中标出的探测范围边界上选取七个均匀分布的点, 人体参考目 标以0 . 7 5 m / s 的速度在点上作横向移动时, 都应产生报警状态; 然后站在探测器正前方的探测边界上, 分别以0 . 3 , 1 , 3 m / s 三种速度作横向移动, 都应产生报警状态。 在上述七个点上逐步增加径向试验距离测得最大的探测范围。 以上试验结果都应符合5 . 2 . 2 条的要求。6 . 3 . 3 双鉴功能试验 使用步行测试指示灯进行下列试验 : 红外传感器受交变强光照射使红外单元处于报警状态; b 微波传感器受探测范围内直射荧光灯干扰使微波单元处于报警状态。 上述试验反复五次, 每次时间间隔不小于 1 m in , 都应符合 5 . 2 . 3 条的要求。6 . 4 环境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4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3 条的要求。6 . 5 稳定性试验 这项试验仅在复合状态下按5 . 4 条的规定进行。试验期间记录报警次数。 每天在探测范围的任意位置至少进行一次功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 . 4 条的要求。6 . 6 抗干扰试验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0 4 0 8 6 一 9 16 . 6 . 1 热气流干扰 探测器安装在适当的高度, 面向均匀背景, 灵敏度调至最大值。 将5 0 0 W的热风机放在探测器下方l m和前方l m处, 气流与水平面成 1 2 0 角朝向探测器, 吹过探测器表面的气体流速应为0 . 7 士0 . 1 m / s ,持续5 m in 。试验结果应符合 5 . 5 . 1 条的要求。6 . 6 . 2 小动物干扰 探测器安装在制造厂推荐的高度, 并调到最佳的性能状态。 小动物用一长 1 5 0 m m直径 3 0 m m的金属棒进行模拟, 金属棒表面进行发黑处理使其比辐射率接近 0 . 9 , 棒内有电热元件通电使金属棒表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4 士0 . 5 0Co 将棒水平安放在非金属小架上离地高度不大于1 0 0 m m, 架子用非金属细线拖动, 在探测范围内的不同距离处反复进行横向移动, 速度为 1 . 。 士0 . 2 m / s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5 . 2 条的要求。6 . 6 . 3 电磁干扰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7 . 1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5 . 3 条的 要求。6 . 6 . 4 环境干扰 以下试验都应符合5 . 5 . 4 条的要求: a 参考目标在超出探测范围2 5 写区域的边界外侧移动。 b 振动干扰, 将产品安装在一个 1 8 0 0 m m X 1 0 0 0 m m X 2 0 m m胶木板中心位置上, 胶木板固定在支架上。根据产品使用时安装的方式, 将支架可靠地固定在墙上或地上。探测器处于警戒状态, 用直径为5 0 m m ( 重。 . 5 1 k g ) 的钢球, 从7 7 5 m m高度自由落下或按圆弧摆动撞击安装探测器的木板背面中心处( 见图1 ) 。支架和探测器在撞击时不准产生移动。 钢 球钢 球 。,瓜 介 习 一目 垂a k* 图 1 振动干扰试验装置图6 . 6 . 5 荧光灯干扰 用二只4 0 W, 2 2 0 v荧光灯并列组合在一起, 放在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探测范围的1 . 2 5 倍处, 朝向探测器, 通 1 m m, 断 1 m i n , 连续通断5 次。试验结果应符合5 . 5 . 5 条的要求。6 . 了 耐久性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6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6 条的要求。6 . 8 安全性试验6 . 8 . 1 辐射安全剂量检测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0 4 0 8 6 一 91 用微波功率计测量探测器的微波发射功率。功率计的接收天线面积不应大于发射天线面积。将接收天线放置在发射天线正前方 5 c m处进行测量, 测得的功率值除以接收天线面积所得的平均功率密度应符合5 . 7 . 1 条所规定的值。6 . 8 . 2 阻燃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8 . 3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7 . 2 条的要求。6 . 9 可靠性试验 按G B 1 0 4 0 8 . 1 中5 . 1 0 条规定执行, 试验结果应符合5 . 8 条的要求。7 检验规则 按G B 1 0 4 0 8 . 1 中第6 章的规定执行, 其中6 . 2 条试验项目和顺序则按本标准表1 的规定执行。 表 1一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0 4 08 6一9 1 续表 1 褚 9 fi方 件丁 v 放I W亡庸 是 - -劲 杜 粉 盼 本标准G B 1 0 4 0 8 . 1 :XR m-M A组B 组C组D组 2 6抗热气流干扰5 . 5 . 1 6 . 6 . 1 B V / 2 7抗小动物干扰5 . 5 . 2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