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3077-200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相比于《GB 13077-1991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
标准性质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后者在执行上更加灵活,供各方自愿采用,而非强制执行。
-
技术内容更新:2004版标准根据铝合金无缝气瓶制造技术和检验技术的进步,对检验项目、方法及评定准则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如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
-
安全要求强化:虽然变为推荐性标准,但在安全相关要求上并未放松,反而可能根据行业实践和安全事故经验,对气瓶的安全性能评估标准进行了加强,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检验周期与程序调整:对铝合金无缝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检验流程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原则进行了细化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操作需要,确保气瓶能在规定周期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检查与维护。
-
环保与可持续性考量:随着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2004版标准可能融入了更多关于材料回收、处理废弃物的环保要求,鼓励采用环保型检测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术语与定义明确化:对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重新定义或补充,使得标准的表述更为准确清晰,便于理解和执行。
-
国际标准接轨: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提高国际竞争力,2004版标准在制定时可能参考了更多的国际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标准做法,增强了其与国际规范的一致性和互认性。
这些变化旨在提升铝合金无缝气瓶检验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同时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安全环保的最新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I C S 2 3 . 0 2 0 . 3 0J 74毯黔日日 去灼A F 0 1 工t T : n峨净 ,大芬 又希V 尸 子 r 少、 仁 七 多夸 和J l 丛11 逛1勇 凡 牢 刁 屯件主 GB 1 3 0 7 7 - 2 0 0 4 代替 G B 1 3 0 7 7 -1 9 9 1 专口 名卜名卜 目 二 次金it - 鱿石 r 廿口去岛补吞 七 二 04 布 幸 铂 首 笠 尤 M 气 瓶 正 朋n牺 勺 详 正 P e r i o d i c 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e a ml e s s a l u mi n u m a l l o y g a s c y l i n d e r s ( I S O / C D 1 0 4 6 1 : 1 9 9 9 , G a s c y l i n d e r s 一 T r a n s p o r t a b l e s e a m l e s s a l u m i n u m a l l o y g a s c y l i n d e r s -P e r i o d i c 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 t e s t i n g , NE Q)2 0 0 4 - 0 6 - 0 7发布2 0 0 5 - 0 1 -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 共和国 国 家 质量监 督 检验检 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c x * -1 11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3 0 7 7 - 2 0 0 4 前 门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代替G B 1 3 0 7 7 -1 9 9 1 , 本标准与G B 1 3 0 7 7 -1 9 9 1 相比, 主要对瓶体内外表面缺陷的评定数据做了修改和补充。本标准还增加了水压试验无效时, 对受试瓶再次进行试验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 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 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大连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沈阳斯林达安科新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华安工业( 集团) 公司、 苏州压力容器检测站、 杭州气体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胡军、 姜将 、 张选康 、 庞伟达 、 沈建林。 本标准于 1 9 9 1 年 7 月首次发布。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0 7 7 -2 0 0 4 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铝合金无缝气瓶( 以下简称铝瓶) 定期检验与评定的基本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 1 MP a -3 0 MP a , 公称容积 0 . 4 L -5 0 L , 用于储存和运输永久气体或液化气体并可重复充气的移动式铝瓶 。 本标准不适用于机器设备上的附属铝瓶 、 填有固体填充物的铝瓶 、 钢丝缠绕式铝瓶及铝 内胆纤维缠绕复合气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 B / T 2 3 0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 B / T 2 3 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 B 7 1 4 4 气瓶颜色标志 G B 8 3 3 5 气瓶专用螺纹 G B / T 8 3 3 6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 G B / T 9 2 5 1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 B 1 0 8 7 8 气瓶锥螺纹丝锥 G B / T 1 1 6 4 0 -2 0 0 1 铝合金无缝气瓶 G B 1 2 1 3 5 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 G B / T 1 2 1 3 7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 G B 1 5 3 8 2 气瓶阀通用技术条件 质技监局锅发 2 0 0 0 年 1 2 月 2 5 0 号文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3 检验机构、 检验周期与检验项目3 . 1 检验机构 进行铝瓶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 应具备符合 G B 1 2 1 3 5 要求的条件, 并经国家规定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检验机构必须配备测试铝瓶性能指标的专用试验仪器和设备。3 . 2 检验周期3 . 2 . 1 盛装惰性气体的铝瓶, 每五年检验一次 ; 盛装腐蚀性气体的铝瓶或在腐蚀性介质( 如海水等) 环境中使用的铝瓶, 每二年检验一次; 盛装其他气体的铝瓶, 每三年检验一次。3 . 2 . 2 在使用过程中, 若发现铝瓶有严重腐蚀 、 损伤或对其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 应提前进行检验。3 . 2 . 3 库存或停用时间超过一个检验周期的铝瓶, 启用前应进行检验。3 . 3 检验项 目 铝瓶定期检验项 目包括外观检查 、 硬度测定 、 瓶口螺纹检查 、 内部检查 、 重量与容积测定、 水压试验、内部干燥、 瓶阀检验和气密性试验。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3 0 7 7 - 2 0 0 44 检验准备4 . 1 记录4 . 1 . 1 逐只检查记录铝瓶制造标志和检验标志。记录内容包括国别、 制造单位许可证编号或单位代码、 铝瓶编号、 制造年月、 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子式、 公称工作压力、 水压试验压力、 实际容积、 实际重量、 瓶体设计壁厚 、 上次检验 日 期及检验单位 。4 . 1 . 2 未经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厂商制造的铝瓶、 制造标志不符合G B 1 1 6 4 0 或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规定的铝瓶、 制造标志模糊不清或项目 不全导致无法评定的铝瓶、 有关政府文件规定不准再用 的铝瓶, 记录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 。4 . 1 . 3 对使用期超过2 0 年的铝瓶, 记录后不予检验按报废处理。4 . 2 瓶内介质处理4 . 2 . 1 对于瓶内介质不明、 瓶阀无法开启的铝瓶, 应与待检瓶分别存放以待另行妥善处理。4 . 2 . 2 确认瓶内介质后, 根据介质的不同性质, 在保证安全、 卫生和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 采用与瓶内介质相适应的方法将气体排出。对于盛装毒性气体的铝瓶, 在排放瓶内气体后, 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毒处理。采取瓶内解毒方法时应考虑到解毒方法是否有化学反应及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是否对瓶壁有腐蚀作用。4 . 3 附件拆卸与表面清理4 . 3 . 1 确认瓶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一致时, 用不损伤瓶体金属的瓶阀装卸机械和防震圈装卸机械卸下瓶阀和防震圈。4 . 3 . 2 用不损伤瓶体金属的适当方法, 将铝瓶内外表面的污垢、 腐蚀产物、 沾染物等有碍表面检查的杂物以及外表面的疏松涂敷物清除干净。5 外观检查 应逐只对铝瓶进行外观 目 测检查 , 检查其外表面是否存在凹坑 、 鼓疙 、 磕伤、 划伤 、 裂纹 、 夹层等机械性损伤以及凹陷、 热损伤、 腐蚀等缺陷, 还应对底座、 瓶体形状进行检查。5 . 1 金属机械性损伤的检查与评定5 . 1 . 1 瓶体存在裂纹、 鼓疙、 夹层等缺陷的铝瓶应报废。5 . 1 . 2 对存在磕伤、 划伤、 凹坑的铝瓶, 应测量瓶体磕伤、 划伤、 凹坑的深度, 测量方法见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超声测厚仪等工具测量瓶体在该部位的实际壁厚, 减去瓶体磕伤、 划伤、 凹坑处的深度, 得到该处的剩余壁厚, 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 的铝瓶应报废。5 . 1 . 3 对未达到报废条件的缺陷, 特别是线性缺陷或尖锐的机械损伤应进行修磨, 使其边缘国滑过渡,但修磨后的剩余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此规定亦适用于5 . 2 . 2 05 . 1 . 4 如受检铝瓶属于1 9 8 9 年以前制造或进口的铝瓶, 其剩余壁厚应不小于该瓶设计制造规程或标准确定的规定值。此规定亦适用于5 . 4 . 1 , 9 . 3 . 1 , 1 0 . 1 . 4 ,5 . 2 凹陷的检查与评定5 . 2 . 1 瓶体凹陷深度超过 1 . 5 m m或大于凹陷短径 1 / 4 0 的铝瓶应报废 , 测量方法见附录 A,5 . 2 . 2 瓶体凹陷中带有划伤或磕伤缺陷时, 若其缺陷深度大于5 . 1 . 2 或5 . 2 . 1 的规定, 或其缺陷深度虽小于5 . 1 . 2 或5 . 2 . 1的规定, 但其凹陷深度超过1 . 0 m m, 则该铝瓶应报废。5 . 3 热损伤的检查与评定 瓶体存在弧疤、 焊迹或明火烧烤等热损伤而使金属受损的铝瓶应报废。5 . 4 腐蚀的检查与评定5 . 4 . 1 瓶体上孤立的点腐蚀、 线状腐蚀、 局部腐蚀及普遍腐蚀处的剩余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铝瓶应报废。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3 0 7 7 -2 0 0 45 . 4 . 2 因腐蚀严重, 无法判断腐蚀程度的铝瓶应报废。5 . 5 底座松脱的检查与评定 对有底座的铝瓶 , 若底座松动可以进行修理。对底座松动无法修复及底座倾斜 、 破裂 、 磨损或其支撑面与瓶底最低点之间距离小于 1 0 m m 的铝瓶应报废。5 . 6 筒体变形的检查与评定 测量筒体 ,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铝瓶应报废 : a ) 筒体的圆度, 在同一截面上测量其最大与最小外径之差, 超过该截面平均外径的2 . O o o ; b ) 筒体的直线度超过瓶体直线段长度的 2 0o 0 06 硬 度 测定6 . 1 测定方法 对铝瓶应逐只进行硬度测定, 方法应符合 G B / T 2 3 0 或 G B / T 2 3 1 的规定。6 . 2 测定位置 测定点的位置应位于距瓶底 2 0 mm以内的筒体上 、 筒体与瓶底的过渡区及瓶底表面。6 . 3 评定 对硬度低于 HR B 4 8 或 H B 9 0 的铝瓶 , 应按报废处理。7 瓶 口螺纹检查7 . 1 检查内容与评定方法7 . 1 . 1 用直接目 测或借助低倍放大镜目测, 逐只检查螺纹有无裂纹、 变形、 磨损、 腐蚀或其他机械损伤。7 . 1 . 2 瓶口螺纹不得有裂纹性缺陷, 应特别注意对瓶口螺纹进行检查, 并注意不要将瓶颈裂纹与螺纹的攻丝痕迹相混淆( 见图 1 、 图 2 ) 07 . 1 . 3 允许瓶 口螺纹有不影响使用的轻微损伤 。对高压铝瓶允许有不超过 2 牙的缺 口, 低压铝瓶允许有不超过 3 牙的缺口, 且缺 口长度不超过圆周的 1 / 6 , 缺 口深度不超过牙高的 1 / 3 07 . 2 螺纹修复 对瓶口螺纹的轻度腐蚀、 磨损或其他损伤, 可用符合G B 1 0 8 7 8 规定的丝锥修复。修复后应用符合G B / T 8 3 3 6 的量规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G B 8 3 3 5 的要求, 不合格的铝瓶应报废。 颈部裂纹攻丝痕迹JMrs件 图 1 颈部裂纹图 2 攻丝痕迹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3 0 7 7 - 2 0 0 4 百纹 图 3 肩部裂纹8 内部检 查8 . 1 工具 应用电压不超过 2 4 V、 具有足够亮度的安全光源逐只对铝瓶进行内部目测检查。必要时可使用光学内窥镜或其他辅助设备进行检查。8 . 2 内部处理 对盛装氧化性介质的铝瓶, 要特别注意检查瓶 内有无被油脂沾污。发现有油脂沽污时, 必须进行脱脂处理 。8 . 3 检查与评定8 . 3 . 1 应特别注意检查瓶肩处有无裂纹 , 瓶肩处的裂纹一般起源于瓶肩 内表面的皱折部位 , 并扩展到瓶肩部位或瓶口 螺纹下端( 见图3 ) , 应仔细检查瓶肩部位和瓶口 螺纹下端, 并注意不要将瓶肩裂纹与螺纹的攻丝痕迹相混淆。8 . 3 . 2 内表面有裂纹、 夹层 、 凹坑 、 腐蚀性缺陷及明显皱折的铝瓶应报废。8 . 3 . 3 在瓶底与筒体过渡处附近存在向筒体凹进的环沟缺陷的铝瓶应报废。9 重,与容积测定9 . 1 数值处理 必须逐只对铝瓶进行重量( 不含可拆附件) 与容积测定。容积、 瓶重应以三位有效数字表示。第四位数值, 对于容积一律舍去 , 对于瓶重一律进位 。9 . 2 衡器要求 重量与容积测定用的衡器应保持准确, 其最大称量值应为常用称量值的1 . 5 -3 . 0 倍。衡器的校验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9 . 3 X 19 f与评定9 . 3 . 1 对实测重量小于制造钢印标记重量的铝瓶, 若实测重量与制造钢印标记重量的差值大于制造钢印标记重量 3 时, 应测定瓶壁最小壁厚, 最小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铝瓶应报废; 若实测重量与制造钢印标记重量的差值大于制造钢印标记重量 5 时, 铝瓶应报废。9 . 3 . 2 对重量测定合格的铝瓶, 采用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容积测定。9 . 3 . 3 实测容积值小于公称容积的铝瓶应报废, 实测容积值大于公称容积但小于制造钢印标记容积值的铝瓶, 必须根据容积测定记录, 将原制造标记容积值改打为实测容积值。实测容积值与制造钢印标记容积的差值大于制造钢印标记容积 1 0 的铝瓶应报废。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3 0 7 7 - 2 0 0 41 0 水压试验1 0 . 1 试验要求1 0 . 1 . 1 必须逐只对铝瓶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装置、 方法和安全措施应符合G B / T 9 2 5 1 的要求。1 0 . 1 . 2 铝瓶在试验压力下的保压时间不少于 2 m i n ,1 0 . 1 . 3 水压试验时, 瓶体出现渗漏、 明显变形或保压期间压力有回降现象( 非因试验装置或瓶口泄漏)的铝瓶应报废。1 0 . 1 . 4 高压铝瓶在水压试验时, 应同时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应优先选用外测法测量容积残余变形率。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6 时, 应测定瓶体的最小壁厚, 其最小壁厚不得小于设计壁厚。容积残余变形率超过 1 0 的铝瓶应报废。对4L及4L以下的铝瓶不需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对 1 6 L以下铝瓶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率时, 应采用流量与之相适应的试验泵, 同时应提高量管刻度的精度。1 0 . 2 无效试验的处理 在高压铝瓶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中, 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9 0 或9 0 以上时, 如因故无法继续进行试验, 应按G B / T 9 2 5 1 的规定采取提高试验压力的方法对试验无效的受试瓶再次进行试验。1 1 内部干燥1 1 . 1 干燥方法和要求1 1 . 1 . 1 水压试验合格的铝瓶, 必须逐只进行内部一般干燥。对盛装介质露点有特殊要求的铝瓶, 充装单位应在检验站进行一般干燥的基础上, 根据充装介质对露点的具体要求, 再对铝瓶做进一步的干燥。1 1 . 1 . 2 铝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 将瓶口朝下倒立一段时间, 待瓶内残留的水沥净, 可采用干燥空气吹扫、 内加温、 外加温或其他适当方法进行内部干燥。1 1 . 1 . 3 用加温方法进行 内部干燥 时, 温度通 常控制在 6 0 C - 8 0 *C, 时间应足够长 以保证瓶内完全干燥 。1 1 . 2 干燥状况检查 借助内窥镜或小灯泡观察瓶内干燥状况 , 如内壁已全面呈干燥状态 , 便可装配瓶阀。1 2 瓶阀检验与装配1 2 . 1 瓶阀检验1 2 . 1 . 1 应逐只对瓶阀进行外观检验和清洗, 保证开闭自如、 不泄漏。1 2 . 1 . 2 阀体和其他部件不得有严重变形, 螺纹不得有严重损伤, 其要求可参照第7 章的规定。1 2 . 1 . 3 当瓶阀损坏时, 一般情况下应更换新的瓶阀, 除非得到瓶阀制造厂的许可, 方可代为更换阀内部件 。更换瓶阀或密封材料时, 必须根据盛装介质的性质选用合适的瓶阀或材料。在装配瓶阀之前 , 必须按 G B 1 5 3 8 2 的要求对瓶阀进行气密性试验 。1 2 . 2 瓶阀装配 瓶阀应装配牢固, 并应保证其与瓶口连接的有效螺纹牙数和密封性能, 其外露螺纹数不得少于I -2 牙。上阀时应注意控制扭矩, 以免损坏瓶颈。扭矩的大小应符合G B / T 1 1 6 4 0 -2 0 0 1 附录B的要求。1 3 气密性试验1 3 . 1 试验要求1 3 . 1 . 1 铝瓶水压试验合格后, 必须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装置和方法应符合G B / T 1 2 1 3 7 的要求, 试验压力应等于铝瓶公称工作压力。1 3 . 1 . 2 盛装可燃气体或毒性气体的铝瓶以及盛装高纯或混合气体的铝瓶, 应用浸水法进行气密性试验 。将充到气密性试验压力的铝瓶浸人水槽中, 浸水时间不少于 2 m i n , 期间不得有泄漏。盛装其他气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3 0 7 7 - 2 0 0 4体的铝瓶 , 可用涂液法进行气密性试验。铝瓶带液保压时间不少于 1 m i n , 不允许有气泡连续逸 出。1 3 . 1 . 3 充气过程中若充气装置发生故障或试验过程中瓶阀产生泄漏时, 应立即停止试验, 待维修或重新装配后再试验 。1 3 . 2 试验结果 对在试验压力下瓶体泄漏的铝瓶应报废。1 4 检验后的工作1 4 . 1 检验标记 定期检验合格的铝瓶, 应按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附录 1的规定打上或压印检验标志、 喷涂检验色标 。1 4 . 2 涂敷 检验合格的铝瓶, 如需重新涂敷, 铝瓶表面漆色、 字样、 字色和色环应符合G B 7 1 4 4 的有关规定。1 4 . 3 检验记录 检验人员应将铝瓶检验与评定结果填人 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记录 。1 4 . 4 废瓶销毁 报废铝瓶由检验单位负责销毁, 应采用压扁或锯切方式销毁铝瓶, 并按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附录4的规定填写 气瓶报废通知书 通知铝瓶产权单位。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3 0 7 7 - 2 0 0 4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 凹陷、 凹坑、 硫伤和划伤深度值的测t方法A . 1 凹陷深度的侧f方法 以凹陷的弦为基准测量深度, 量具为游标卡尺、 直尺, 直尺应沿铝瓶轴线放置, 直尺长度应大于凹陷最大直径的三倍, 如图A . l a ) 所示。 以凹陷处瓶体外圆周的弧为基准测量深度, 量具为游标卡尺、 弧形样板 , 弧形样板应沿圆周放置 , 样板弧长应大于铝瓶周长的2 / 5 , 如图A . 1 b ) 所示。1一 3 3 片 号 一 4 了 一一5 1 游标卡尺;1 样板; 2 -钢直尺;2 -游标卡尺; 3 铝瓶瓶体;3 凹陷深度; 4 凹陷,4 铝瓶外表面。 5 凹陷深度。 a ) b ) 图 A . 1A . 2 凹坑、 碗伤 、 划伤深度的侧f方法 可用下面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A . 2 . , 凹坑、 磕伤、 划伤深度值以最深处为准, 测量用的专用量具如图A . 2 所示。卡板的型面曲率半径应与铝瓶外廓相吻合, 千分表的针尖插入缺陷中测量其深度, 针尖的楔角应(3 0 0 , 半径应0 . 2 5 m m。要定期校核千分表的读数 , 以消除由于针尖磨损造成 的误差 。A . 2 . 2 将软铅锤满凹坑、 磕伤、 划伤之中, 取出软铅, 用卡尺量得最大软铅高度即为凹坑、 磕伤或划伤深度。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3 0 7 7 - 2 0 0 4 行3 1 专用卡板; 2 - 千分表; 3 铝瓶外表面; 4 划伤。 图 A . 2 注: 凹陷、 凹坑、 磕伤的周边, 有时可见少许突起, 使测量样板或直尺不能与基面( 瓶体表面) 完全贴合, 此时应考虑 由此引起的测量误差。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1 3 0 7 7 - 2 0 0 4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铝瓶水容积测定方法 铝瓶容积测定, 必须在清除瓶内锈蚀物和沾染物之后进行 , 以免造成误差 , 其测定方法如下 :B . 1 向设于检验室内的试验用水槽中注人洁净的淡水, 并敞 口静置 2 4 h oB . 2 将重量测定合格的铝瓶直立于检验室内地坪上, 向瓶 内注满引 自试验用水槽的淡水, 静置 8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