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7980.111-2004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11部分: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在评估和测试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时,应遵循的一系列科学、统一的方法和要求。以下是该标准内容的关键要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用于防治番茄叶霉病的杀菌剂产品,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时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方法。

  2. 试验目的:旨在通过科学严谨的田间试验,客观评价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产品的登记、推广应用及农民使用提供依据。

  3. 试验条件:明确了试验地点应选择在番茄叶霉病常发地区,确保有足够的自然发病条件。同时,对试验地的土壤类型、肥力状况、前茬作物以及试验期间的气候条件等也做了具体要求,以保证试验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4. 试验设计:规定了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并设立对照组(未施药处理),以准确评估杀菌剂的效果。同时,详细说明了处理小区的大小、布局以及种植密度等技术细节。

  5. 施药方法:根据杀菌剂的特性,规定了具体的施药时间、剂量、次数及施药器械,确保施药均匀一致,符合实际应用情况。

  6. 效果评估:制定了详细的病害调查和评价指标,包括病害发生程度、病情指数计算方法、防治效果计算公式等,用以量化杀菌剂的防治效果。

  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要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等,以验证处理间差异的显著性。

  8. 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虽然本部分主要关注药效,但也强调在试验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并记录杀菌剂对番茄生长的安全性及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9. 试验报告:试验结束后,应编写详细的试验报告,包含试验设计、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及结论等,为后续的决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综上,该标准为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提供了从试验设计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规范,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是农药研发、登记及推广中的重要依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3-03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7980.111-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1部分杀菌剂防治蕃茄叶霉病药效试验.pdf_第1页
GB-T17980.111-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1部分杀菌剂防治蕃茄叶霉病药效试验.pdf_第2页
GB-T17980.111-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1部分杀菌剂防治蕃茄叶霉病药效试验.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7980.111-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1部分杀菌剂防治蕃茄叶霉病药效试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6 5 . 1 0 0一一B 17药昌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7 9 8 0 . 1 1 1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i i i 部分: 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 P e s t i c i d e - 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 t h e f i e l d e f f i c a c y t r i a l s ( II) 一 P a r t 1 1 1 : F u n g i c i d e s a g a i n s t l e a f m o l d o f t o m a t o2 0 0 4 - 0 3 - 0 3 发布2 0 0 4 - 0 8 - 0 1 实施 率 督斜臀 瓣譬 蓬 瞥臀 暴 发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1 1 -2 0 0 4 备 名 曰 , H ii青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 而标签是安全、 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 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 , 并与国际准则接轨, 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 , 特制定我 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 E P P O)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联合国粮农组织( F A O) 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 , 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 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番茄叶霉病是我国蔬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 生产上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确定防治番茄叶霉病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 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 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 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 特制定G 13 / T 1 7 9 8 0 的本部分。 本部分是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系列标准之一, 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本部分 由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刘乃炽 、 李钧、 吴新平、 朱宗元 、 虞皓 、 杨益 、 沈迎春。 本部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解释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1 7 9 8 0 . 1 1 1 -2 0 0 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二) 第 i l l 部分: 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 C l a d o s p o r i u m f u l v u m) 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番茄叶霉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部分执行。2 试验条件2 . 1 试验对象、 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叶霉病。 试验作物为番茄 , 选用当地常规品种 , 记录品种名称 。2 . 2 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应选择在历年发病严重的露地或温室大棚进行, 所有试验小 区的栽培条件( 品种、 土壤类型、 施肥、 种植期等) 应一致, 且符合 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 G A P ) 。发病轻的年份要在试验地周围设置菌源。如果灌溉, 记录灌溉的方法、 时间和水量。 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 烟雾剂的试验 , 每个处理应使用单个棚室或隔离室。3 试验设计和安排3 . 1 药剂3 . 1 . 1 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商品名或代号、 通用名、 中文名、 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 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 规定的用药剂量 。3 . 1 . 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 中证明是有较好药效的产品 。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 特殊情况可视试验 目的而定 。3 . 2 小区安排3 . 2 . 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 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排列, 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3 . 2 . 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 1 5 m -5 0 m 2 , 棚室不少于8 m . 重复次数 : 不少于 4 次重复。3 . 3 施药方式3 . 3 . 1 使用方法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 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3 . 3 . 2 使用器械的类型 选用生产中常用器械, 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 ( 如工作压力、 喷孔口径) 的全部资料。施药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7 9 8 0 . 1 1 1 -2 0 0 4应保证药量准确, 雾滴分布均匀, 用药量偏差超过士1 0 的要记录。3 . 3 . 3 施药的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 。记录施药次数和每次施药 日期及作物生育期 。通常发病前或始见病斑时第一次施药, 进一步施药视病害发展情况及药剂的持效期来决定。3 . 3 . 4 使用 剂盘 和容盗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 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 / h m 2 。用于喷雾时要记录用药倍数和每公顷的药液用量( L / h m 2 ) .3 . 3 . 5 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 如果要使用其他药剂, 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 并对所有试验小区进行均一处理 , 而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 , 使这类药剂 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 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4 调查、 记录和测且方法4 . 1 气象和土壤资料4 . 1 . 1 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雨( 降雨类型和日降雨量, 以m m表示) 和温度旧 平均温度 、 最高和最低温度, 以表示) 的资料 。 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 因素, 例如严重和长期的干旱 、 暴雨等均应记录。4 . 1 . 2 土壤资料 记录土壤类型、 土壤的肥力、 水分( 如干、 湿或涝) 、 土壤覆盖物( 如作物残茬 、 塑料薄膜覆盖、 杂草) 等资料 。4 . 2 调查方法、 时间和次数4 . 2 . 1 调查方法 露地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 , 每点 3 株, 保护地( 棚室) 三点取样 , 每点 5 株 。每株分上 、 中、 下部分各取一张有代表性的复叶, 以复叶上的每张小叶片病斑面积占整个小叶片面积百分率分级。 分级方法 : 0 级 : 无病斑 ; 1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 以下; 3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 一1 0 %; 5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 1 1 %-2 0 %; 7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 1 %-5 0 0 o ; 9 级: 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 1 写以上。4 . 2 . 2 调查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进行。通常药前调查病情基数, 下次药前及末次施药后7 天一1 4 天调查防治效果。4 . 2 . 3 药效计算方法 病 情 指 数一7- ( # 一粤梨粤n x 蒸哗y f ) X 1 0 0。 ( : ) / Y 9 1 I7 I w X h 一调 查总 叶数X9 n - , ! 、二, 。 、1 , 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X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 、, 八 。 防治效 果 ( ) 1 一 1 . H- 1 1 - 7 f 1 7 / Y V I 1 7 J p A l 于 l L = + 7 / H/ Y i n j m , I X l o o (2) 1/ J 1 H 从小、 “ 一 、 一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 X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 少 “ 、 、二, 二,二二,、 。 、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一处理区病情指数 、, 、 或防治效果( 施药前无基数)() SH/ 7 i ii v 兴 1 张黔警 丢去 I 愁奢Y 9 I FJ J N X A x1 0 0 . . . . . .a -. - J . W r , .1 J-V . 4 4 ,) Nrl j 1 H Mi les 1 , 。 - 7 N V i 二朴, 、 一空白 对照区病情指数4 . 3 对作物的其他影响 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 , 如有药害要记录药害的程度, 此外 , 也应记录对作物的其他有益影响( 如促进成熟、 刺激生长等)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 T 1 7 9 8 0 . 1 1 1 -2 0 0 4 用下列方法记录药害: a ) 如果药害能被测量或计算时, 要用绝对值表示, 如株高、 株重、 结实形状和结实率等。 b ) 其他情况下, 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的程度和频率: 1 ) 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的药害情况, 以一, , 十十, 十, 十十十十表示。 药害分级方法 : 一: 无药害; 十: 轻度药害, 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十十: 明显药害, 可复原, 不会造成作物减产; : 高度药害, 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都造成一定损失, 一般要求补 偿部分经济损失 ; 十: 药害严重, 作物生长受阻, 产量和质量损失严重, 必须补偿经济损失。 2 ) 每一试验小区与空白对照相比, 评价其药害的百分率 。 同时, 应准确描述作物药害症状( 矮化、 褪绿、 畸形) , 并提供实物照片、 录像等。4 . 4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4 . 4 . 1 对其他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他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都应记录, 包括有益和有害的影响。4 . 4 . 2 对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记录药剂对试验区内野生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