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增城市政府门户站.doc_第1页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增城市政府门户站.doc_第2页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增城市政府门户站.doc_第3页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增城市政府门户站.doc_第4页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增城市政府门户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规划纲要(简写本)主持单位:增城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规划编制时间:2014年5月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规划纲要(简写本)主 管 院 长: 汪传新所 长: 马振强审 定: 尹文选审 核: 阮小燕、彭 勃项 目 总 负 责: 杜成银项 目 负 责: 李 洁编 制 人 员: 李 洁、杜成银、黄文涛、郑凤宜、冯云刚、胡 鸿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专项规划规划纲要(简写本)目 录1 总论11.1 规划年限11.2 指导思想11.3 规划原则11.4 规划目标31.4.1 污水系统规划目标31.4.2 雨水系统规划目标31.5 规划范围及主要内容42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现状分析52.1 增城市主要河涌及堤岸整治情况52.2 增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52.3 增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52.4 增城市排水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63 规划成果简述-污水部分73.1 污水量预测73.1.1 污水量预测重要参数选取73.1.2 规划污水量83.1.3 污水系统规划93.1.4 污泥处理与处置规划114 规划成果简述-雨水部分114.1.1 雨水量计算114.1.2 增城市各镇街、各流域规划雨水系统分区汇总135 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调整浅述166 附件196.1 项目中标通知书206.2 征求意见稿相关部门意见及回复206.3 评审稿专家意见、相关部门意见及回复236.3.1 专家意见原件236.3.2 专家意见回复246.3.3 相关部门意见及回复24- 1 -1 总论1.1 规划年限本规划以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为主要上级规划依据,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1.2 指导思想(1)坚持以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的排水收集处理系统及管理体系,确保城市经济良性发展;保护水体环境,确保人民身体健康。(2)提高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和处理设施利用率,充分发挥工程效益。(3)逐步建立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确保规划区的排水安全。(4)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改善地区生态环境。1.3 规划原则妥善、科学地进行城市污水收集、排放流域的划分。城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要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使城市排水系统工程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应该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改善河道水质状况,维持河道的景观观瞻,在规划时应考虑“上下游结合”的原则。(2)对于水质性缺水地区,考虑污水及污泥的资源化,考虑处理水的再利用。如补给河道(涌)和湖泊,供公园和道路浇花灌草,利用再生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或作工厂冷却水或工艺用水等。下水污泥作堆肥或制有机肥,供家作物及花卉、庭院之用。(3)建立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有计划地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及时、快速、安全地收集和排放暴雨径流量,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排放污水,解决污水处理应急保障系统,保障水环境安全,确保城市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4)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5)与城市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专业规划密切配合,朴素协调,处理好与其它地下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管线综合利用。(6)山区、丘陵地区的山洪防治应与城市排水体系,统一规划,坚持就近排放、分散整治、防止集中的原则。山洪应以截洪沟、排洪沟因势利导就近引入下游河道。协调衔接排水系统出口水位与河道(涌)等纳入水体设计水面线的关系,解决河道(涌)等外江水位顶托,影响市政管网排水。(7)考虑城市下水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远景发展,如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净化水的循环利用,污泥资源的综合利用等。(8)考虑尽可能降低工程的总造价和经常性运行管理费用,节省投资。1.4 规划目标1.4.1 污水系统规划目标1、近期(2015年)目标(1)增城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3.5,城镇污泥稳定化率达到100;(2)以改善河湖库水质为中心,以提高城市公共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和城乡污水处理规模为目标,逐步建立起法制健全、监督管理有效、体制合理、工艺技术可靠、基础设施完善、适应增城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特点的污水处理系统。2、远期(2020年)目标(1)增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镇污泥稳定化率达到100;(2)提高城乡污水综合治理能力,逐步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建成适应增城市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发展目标的要求、接近世界发达国家先进城市水平的污水治理体系,保护饮用水水源、改善水环境。1.4.2 雨水系统规划目标1、近期(2015年)目标(1)通过对易涝区与低标准雨水系统的改造和完善,使增城市城镇雨水管(渠)系统覆盖率达90,两年一遇或以上的达标率达75;(2)改善增城市城区的雨水防灾抢险系统,建立现代化的雨水抢险应急系统;(3)开展城市化地区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并实现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2、远期(2020年)目标(1)增城市城镇雨水管(渠)系统覆盖率达95,两年一遇或以上的达标率达90;(2)建立城市化地区初期雨水收集系统并实现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为增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3)建立与完善覆盖增城市城镇范围的现代化雨水防灾抢险系统,争取达到发达国家先进城市的水平。1.5 规划范围及主要内容本次规划范围为增城中心城区(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石滩镇)、朱村街道办、新塘镇、仙村镇、永宁街道办(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镇、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等区域,合计规划面积282.5平方公里。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现状分析、污水系统规划及雨水系统规划。第 26 页2 增城市城镇排水系统现状分析2.1 增城市主要河涌及堤岸整治情况表2-1 增城市主要河涌及堤岸整治情况编号河涌名称整治情况1增江河堤岸整治、两岸截污工程已完成2西福河只有部分堤岸整治,两岸无截污3永和河只有部分堤岸整治,两岸无截污4官湖河只有部分堤岸整治,两岸无截污5雅瑶河只有部分堤岸整治,两岸无截污6派潭河只有部分堤岸整治,两岸无截污2.2 增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增城市中心城区(荔城街道办、增江街道办、石滩镇)、新塘镇、永宁街道办(含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镇已建成投产污水处理厂的分布情况、现状处理能力及服务范围、建成投入使用时间等详见下表。表2-2 增城市现状污水厂分布情况表编号污水厂名称现状处理能力(万吨/天)服务范围建成投入使用年1荔城污水处理厂10荔城街、增江街2009年2石滩污水处理厂2.5石滩镇镇区2010年3中新污水处理厂2福和及中新镇区4新塘污水处理厂10广深铁路以南、东江北干流以北的区域和新塘镇西部广园快速路以北的凤凰城区域2010年5永和污水处理厂5广深铁路以北仙村、沙铺、永和、加工区、宁西片区2010年6高滩污水处理厂0.3派潭高滩片区的酒店、餐厅及旅游区2010年2.3 增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表2-3 增城市现状污泥处理、处置情况表编号污水厂名称现状产泥量(万吨/天)处置方式1荔城污水处理厂4050外运到旭华新一代肥料厂作为有机肥料原料2石滩污水处理厂10外运到旭华新一代肥料厂作为有机肥料原料3中新污水处理厂8作为有机肥料原料和厂区堆放。4新塘污水处理厂50外运到博罗县肥料厂作为有机肥料原料5永和污水处理厂4050外运到江门广东省鹤山富宝肥业有限公司作为有机肥料原料2.4 增城市排水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增城市排水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排水体制基本为直排式合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对增城市水环境污染较严重;2、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3、部分城镇管网建设严重滞后污水厂建设,导致污水厂处理能力与实际处理量不匹配,污水处理率低;4、污水处理规模不能满足远期发展需要;5、各镇街老城区雨水管渠建设年代较久、破损淤塞、设计标准低,水浸频发,不能满足目前及规划防洪排涝标准;6、各镇街防洪排涝设施普遍存在工程标准偏低、老化破损问题比较突出,不能适应中心城区发展的问题;7、部分河涌淤积较严重,排涝能力降低。3 规划成果简述-污水部分3.1 污水量预测3.1.1 污水量预测重要参数选取(1)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均按用水量的85计;(2)工业废水排放系数取0.70;(3)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表3-1 增城市各镇街镇域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汇总表编号区域名称2015年2020年1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3503802中心城区-石滩镇3503803朱村街道办3003004中新镇3003005新塘镇3003506永和街道办3003507仙村镇3003008派潭镇3003009小楼镇30030010正果镇300300(4)工业用地单位废水量指标按0.651.6万m3/km2.d确定;(5)地下水渗入量取设计污水量的1015%;一般按10%取值,在河网密集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可取上限;(6)综合污水量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及以上总变化系数2.32.01.81.71.61.51.41.3新建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地区,宜适当提高;已建地区可结合城区和排水系统改建适当提高。(7)截流倍数根据广州市排水工程设计技术指引(征求意见稿)(广州市水务局), 按照不小于5确定。(8)初雨设计参数合流制区域1)饮用水源保护区、深邃和大型渠箱服务区、中心城区景观河涌应按收集70%以上溢流污染物或10mm以上初雨确定收集规模;2)一般区域应按照收纳水体情况,收集30%60%溢流污染物或49mm初雨确定收集规模;3)农村地区及水体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应按截流倍数收集处理初雨及溢流污水;4)有条件的地区应以水质模型论证收集规模。分流制区域按照收集48mm确定初雨收集规模。3.1.2 规划污水量 表3-2 增城市各镇街规划2020年污水量统计表编号区域名称规划区域规划人口(万人)2020年规划污水量(万吨/天)2020年1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镇域4522.222中心城区-石滩镇镇域2512.743朱村街镇域43.115.724新塘镇镇域5624.95仙村镇镇域124.46永宁街道办镇域4025.17中新镇镇域27.39.758派潭镇镇域2.661.049小楼镇镇域0.960.3510正果镇镇域1.360.43合计253.38116.653.1.3 污水系统规划本规划将增城市全市划分为石滩污水处理系统、永和污水处理系统、新塘污水处理系统、中新污水处理系统、朱村污水处理系统、正果污水处理系统及派潭污水处理系统共7个污水处理系统。表3-3 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2020年规划数据统计表序号污水系统服务面积(km2)污水厂名称服务区域规划人口(万人)2020年现状处理规模(万m3/d)现状设计规模(万m3/d)规划污水总量万m3/d) 2020年规划污水厂规模(万m3/d)2020年排放标准排放水体1石滩污水处理系统95.71石厦污水处理厂增城市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石滩镇)及小楼镇镇域70.962.45535.3140一级A增江2新塘污水处理系统29.04新塘污水处理厂新塘镇中西部31.1101013.915一级A水南支涌3永和污水处理系统106.2永和污水处理厂仙村镇、永宁街道办及新塘镇东部76.9101040.540一级A官湖河4中新污水处理系统25.23中新污水处理厂中新镇域27.3259.7510一级A西福河5朱村污水处理系统37.67朱村污水处理厂朱村街镇域43.10015.7215一级A朱村运河6正果污水处理系统1.72正果污水处理厂正果镇区1.36000.430.5一级A增江河7派潭污水处理系统6.72派潭污水处理厂派潭镇区2.66001.041一级A派潭河8合计302.29253.38116.65121.53.1.4 污泥处理与处置规划(1)污泥处理遵循“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的原则,污泥处置遵循“以污泥热处理为主,污泥综合利用为辅、污泥卫生填埋作为配套”的原则,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鼓励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变废为宝。(2)新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厂内处理后含水率应达到40%以下,已建污水处理厂按目前处置利用方式确定厂内处理工艺及出厂含水率,但须满足减量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且污泥出厂含水率应达到60%以下。(3)推荐增城市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污泥处置方案:污泥热处理:包括(1)污泥烧制水泥;(2)运至电厂与煤掺混焚烧。污泥综合利用:包括(1)土地利用 ;(2)建材利用;(3)能源利用;(4)堆肥。污泥填埋:包括(1)污泥卫生填埋;(2)焚烧废渣填埋。 (4)规划全市污泥处理均由广州海滔永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处理。4 规划成果简述-雨水部分4.1.1 雨水量计算(1)雨水量计算公式本次雨水规划在0.255年一遇推算设计暴雨时拟参考采用广州市中心城区暴雨公式(广东省气候中心,2011年4月)计算。暴雨强度总公式为: q:暴雨强度l/sha t:t=t1+t2,t1地面集水时间,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2)设计重现期表4-1 增城市各镇街规划雨水设计重现期取值表编号区域名称规划区域雨水设计重现期P(年)备注1中心城区-荔城街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2中心城区-增江街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3中心城区-石滩镇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4朱村街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5新塘镇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6仙村镇镇域37永宁街道办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8中新镇镇域35新建项目、新建区域和成片改造区域不小于5年,重要地区(含立交桥、下沉隧道等)3050年9派潭镇镇域210小楼镇镇域211正果镇镇域2(3)综合径流系数表4-2 综合径流系数区域情况备注城镇建筑密集区0.600.85密集区建成区硬化率6893.33城镇建筑较密集区0.450.60较密集区建成区硬化率4067城镇建筑稀疏区0.200.45系数区建成区硬化率小于40根据广州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措施。流系数可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表3.2.2取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后取值。地区整体改建时,对于相同的设计重现期,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确定排水管渠尺寸时应按现状径流系数校核。”。4.1.2 增城市各镇街、各流域规划雨水系统分区汇总表4-3 增城市各镇街、各流域规划雨水系统分区汇总表序号河涌流域镇街分区收集范围汇水面积(km2)受纳水体1增江河流域荔城街廖村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附城围大堤,西至附城运河,南至寮前岭一带,北至棠村一带4.48廖村涌2何屋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附城围大堤,西至附城运河,南至新桥路,北至寮前岭一带4.83何屋涌3夏街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附城围大堤,西至高楼、荔城药厂,北至新桥路1.904夏街涌4附城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附城河出口,西至木潭水库和百花林水库的分水线,南与雁塔排涝区相邻18.289附城河5雁塔雨水收集系统分区罗岗排涝区的北面,沿大脚吓张山冚金竹岗增城宾馆至附城河边2.939雁塔涌6挂绿湖北湖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西到三联村,东与附城河分区、雁塔分区相邻,北到荔城街北部行政边线,南至挂绿湖北湖16.95挂绿湖北湖7挂绿湖南湖雨水收集系统分区挂绿新城规划区域西南片区30.2挂绿湖南湖8增江街西山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西至增江河、东至增从高速、北至光辉围一带、南至文丰路12.976西山涌9南山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霞余荔冠陶瓷厂一带,西至西山围,北至新园、西山村3.998南山涌10陆村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增江街南部片区5.015陆村涌11石滩镇大浦围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北与陆村分区相邻,南接水门分区与埔心分区21.7县江12塘头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属于塘头围保护范围5.46塘头涌13石滩大围大滨海雨水收集系统分区石滩镇西部,北临增塘水库5.015大滨海涌14顾屋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向围、顾屋围、仙顾围、仙塘围的保护范围8.04顾屋涌15沙尾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西临岳埔、石夏排涝区,南至增江右岸,东至竹园、增城化工总厂一带,北至马修村5.02沙尾涌16水门雨水收集系统分区东至县江,西至增博大围,北至塘口涌18.77水门头涌17上太平围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西至下太平围排涝区,北至县江,东至埔心涌、大基涌,南至联和排洪渠,12.19上太平围涌18下太平围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属于增博大围的保护范围,以增博大围为界,东至铁路、联和排洪渠18.13下太平围涌19正果镇北区雨水收集系统分区晒布岭以北片区0.66正果河20南区雨水收集系统分区晒布岭以南片区1.06池田涌21小楼镇新区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增派公路东北侧地块0.59小楼涌22旧区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增派公路西南片区地块0.52增江河23西福河流域中新镇福和雨水分区北至福和北路、南至福和南路、东至118省道、西至规划北三环1.07西福河24中新镇中新工业园雨水分区中新工业园1.82西福河25中新镇大田河雨水分区中新镇区14.27大田河及支涌26朱村街西福河上游雨水分区广州教育城、电子五所及广汕路以南黄塘涌流域范围13.41西福河、黄塘涌27朱村街朱村运河雨水分区朱村镇区、朱村运河流域范围16.4朱村运河28朱村街西福河下游雨水分区朱村南部、朱村运河流域范围南部区域14.27西福河29永和河流域新塘镇官湖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荔新公路的东南侧,东至白水路、新沙公路以东区域,南至大墩村、坭紫村22.8官湖河支涌西至凤凰城,北至永宁公路,南至荔新公路,东至南香山大道30.830永宁街永和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西至凤凰城,北至永宁公路,南至荔新公路,东至南香山大道30.8永和河支涌31东江流域仙村镇仙村镇雨水系统分区东至仙宁路,西至崩坑涌,南至石新公路,北至西南一横路2.8仙村涌32仙村镇仙村镇雨水系统分区东至朱仙路,西至仙宁路,南至石新公路,北至广惠高速一带4.22仙村涌33仙村镇仙村镇雨水系统分区东至仙村大道,西至上基涌,南至仙村涌,北至石新公路2.85仙村涌34新塘镇篓箕涌雨水收集系统分区107国道以南,港口大道以东,铁塔路以西4.12篓箕涌35新塘镇东洲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南碱大道以东,港口大道以西13.22东洲涌36新塘镇温涌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南碱大道以西区域7温涌37雅瑶河流域永宁街雅瑶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A西至南香山大道,东至新沙公路,北至荔湖水库,南至荔新公路38.7雅瑶河支涌38雅瑶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B永宁街道办界内,新沙公路以东20.25雅瑶河支涌39新塘镇雅瑶河雨水收集系统分区新塘界内,白水路以西区域22.88雅瑶河支涌40派潭河流域派潭镇派潭河支流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大新路以北、派潭河以西片区,与刘家排洪沟雨水系统以大新路为分界线,与石龙头排洪沟雨水系统以派潭河为分界线1.96派潭河支流41刘家排洪沟雨水收集系统分区大新路以南片区,与派潭河支流雨水系统片区以大新路为分界线,与石龙头排洪沟雨水系统以派潭河为分界线3.15刘家排洪沟42石龙头排洪沟雨水收集系统分区派潭河以东片区,与派潭河支流雨水系统、刘家排洪沟雨水系统以派潭河为分界线1.62石龙头排洪沟43合计规划区域467.1465 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调整浅述本次专项规划将增城市划分为石滩污水处理系统、永和污水处理系统、新塘污水处理系统、中新污水处理系统、朱村污水处理系统、正果污水处理系统及派潭污水处理系统共7个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如下表5-1.表5-1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表序号污水系统服务面积(km2)污水厂名称服务区域规划人口(万人)2020年污水厂规模(万m3/d)2020年排放标准排放水体1石滩污水处理系统95.71石厦污水处理厂增城市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石滩镇)及小楼镇镇域70.9640一级A增江2新塘污水处理系统29.04新塘污水处理厂新塘镇中西部31.115一级A水南支涌3永和污水处理系统106.2永和污水处理厂仙村镇、永宁街道办及新塘镇东部76.940一级A官湖河4中新污水处理系统25.23中新污水处理厂中新镇域27.310一级A西福河5朱村污水处理系统37.67朱村污水处理厂朱村街镇域43.115一级A朱村运河6正果污水处理系统1.72正果污水处理厂正果镇区1.360.5一级A增江河7派潭污水处理系统6.72派潭污水处理厂派潭镇区2.661一级A派潭河合计302.29253.38121.52009年版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修编“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中,增城市规划为11个区域性污水处理系统,11座污水处理厂,具体如下表5-2所示。表5-2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表序号污水处理系统名称服 务面 积(km2)2010年2020年排 放标 准规划人口(万人)污水厂规 模(万m3/d)规划人口(万人)污水厂规 模(万m3/d)1荔城城区45.2035105422一级A2朱 村7.444一级A3新 塘39.2317.91025.540一级A4永 和32.4101015.230一级A5石 滩16.321232520一级A6大埔围3一级A7中 新11.756210.53.5一级A8福 和2一级A9派 潭7.403.30.56.73一级A10正 果3.673.13.61.6一级A11小 楼3.572.32.91一级A合 计167.089.635.5143.4130.1由以上内容可见,本次专项规划中“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内容与2009年版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修编有较大调整,污水处理系统由11个调整为7个。本规划对增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的调整是根据2012年增城市行政区划的重新划分,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3年版)、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2013年版)等各镇街最新确定的污水系统规划,增城市现状污水厂分布及城市整体地形地势等综合因素最终调整确定的。本规划与2009年版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修编对污水系统调整的主要内容及依据如下:1、增城市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的调整2012年10月31日,增城市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增城市中心城区由原荔城街、增江街和朱村街调整为荔城街、增江街和石滩镇。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3版)中心城区污水系统规划原文为,“由于荔城污水厂的现厂址位于中心城区的中部,从用地布局的角度考虑,规划拟将荔城污水厂搬迁至石滩镇,将现状荔城污水厂改造为提升泵站,荔城及增江片区的污水转输至石滩污水处理厂,将石滩污水厂改造为麻车泵站。”。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年)(已批复,增府复【2014】6号)关于污水厂的规划为,“规划新石滩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石厦村,广九铁路以南、北三环以西。远期规模40万吨/日,规划控制用地25.3公顷。远期现状石滩污水处理厂(位于马修村)改造为提升泵站,荔城、增江和石滩的污水传输至新石滩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增城市中心城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和上级规划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3版)、增城市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年)(已批复)对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的调整,本规划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及石滩镇调整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即石滩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远期规划为一个污水处理厂,新污水厂位于石滩镇石厦村,即石厦污水处理厂。2、小楼镇污水系统的调整2009年版广州市污水治理规划修编规划小楼镇单独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本规划对小楼镇远期2020年污水处理规模预测结果为0.35万吨/d,且小楼镇目前无污水厂规划用地,同时小楼镇位于柯登山水厂取水段上游且距离较近,本规划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规划小楼镇不单独设置污水处理厂,因地形及污水转输距离因素,将小楼镇污水转输进入荔城污水泵站后统一转输进入石厦污水处理厂,即小楼镇也纳入石滩污水处理系统。综上所述,增城市中心城区(荔城街、增江街及石滩镇)和小楼镇本规划调整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即石滩镇污水处理系统。3、中新镇污水系统的调整增城市中新镇总体规划(20092020)(2013版)对中新镇规划范围及污水系统规划如下:“镇区规划范围包含中新镇区、中新工业园、福和镇区,总面积1716.51公顷。至2020年,中新镇总人口约为14万人。中新镇镇域远期的规划最高日用水量为8.2万m/d,污水折减系数取0.80、日变化系数取1.3、地下水渗入量取10%,预测远期2020年污水量为4.5 万m3/d。中新镇污水系统2020 年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5 万m3/d,规划控制用地为7.0ha,规划在中新镇乌石村附近建污水处理厂,处理中新镇(中新、福和、中新工业园)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福和片区和三迳工业园区的污水经污水管收集后,污水干管沿坪中公路由北往南输送到中新污水处理厂,中新镇区内污水主要经广汕公路污水管最后进入污水厂处理。”。根据中新镇行政区划范围的调整和上级规划增城市中新镇总体规划(20092020)(2013版)对中新镇污水系统的调整,本规划中新镇调整为一个污水系统,中新镇(中新、福和、中新工业园)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全部排入中新污水处理厂。6 附件6.1 项目中标通知书6.2 征求意见稿相关部门意见及回复一、增城市城乡规划局意见及回复(一)总体意见1、根据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年12月最新修编初步成果,中心城区范围包括荔城、增江、石滩三个镇街,规划面积376平方公里,建议分册名称修改中心城区范围,取消朱村街、增加石滩镇。并依据该成果内容进行更新。回复:已修改,详见前言及下文。2、各镇街规划内容相同部分过多,应加强对各镇街现状经济、排水系统数据调研和分析。回复:已修改,详见各镇街排水专项规划分册。3、作为专项规划,在该专业领域其深度和科学性应超过总规(多个镇街总规成果尚未通过评审,仅可参考,不能当作重要依据)。因此对个镇街的用水量、雨水污水量的预测应有单独篇章论证,而不能简单引用总规市政篇章的预测数据。回复:已修改,详见各镇街排水专项规划分册。4、关于广州市增城副中心规划内容建议按最新公布实施内容进行更新。回复:已更新,详见下文4.1节。5、各镇街的规划服务人口建议根据广州市增城副中心规划一核三区2020年的人口规模进行分析校核,重新计算污水量规模,并补充广州职业技术院校迁建项目规划服务人口的污水量预测。回复:已修改,详见各镇街排水专项规划分册。6、建议道路管网采用最新的增城市总体规划的路网,并按新的路网布置管网,包括北三环的线位等。(详见总体规划道路规划图)回复:已根据最新的增城市总体该规划的路网对图纸进行修改,详见附图。7、新建加压泵站等水务设施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分析用地选址的可行性,并落实具体用地红线。回复:已修改。8、规划管道综合管线横断面布置图中,在道路断面允许的情况下,应将管线尽量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和绿化带下,减少对车行道的影响。回复:已修改,详见综合管线横断面布置图。(二)各分册意见荔城街1、荔城污水泵站片区的范围,建议尽量覆盖荔城街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回复:已修改,详见附图。2、12.1规划管理措施,第(2)部分内容错误。回复:已修改,详见13.1第(2)部分。增江街1、P16“4.7挂绿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增江街的指导意义有限(增江街只有少量土地属于挂绿新城控规范围),可删除,而应增加增江街已有的控规增江街重点发展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应内容。回复:已修改,详见下文4.7节。2、概述篇章应增加防洪排涝规划内容。回复:已增加,详见下文第4章相关规划概述。3、P19-P38都是论述石滩镇的内容,建议修改为增江街的相应内容。回复:已修改,详见下文。4、应增加对雨水、污水规划范围的文字描述。回复:已增江,详见下文。石滩镇1、规划概述中增加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内容。回复:已增加,详见第一部分第四章。2、石滩污水处理系统中,规划污水量应按50万m3/d规模进行处理。规划石厦污水处理厂建议按照石滩镇总体规划调整选址范围红线和规模。回复:已根据石滩镇总体规划2012-2020对污水厂选址范围红线进行调整,详见附图。朱村街1、规划范围图,应将广州教育城一期用地纳入2015年纳污范围;应删除横塱旅游度假村项目,不应纳入2015年纳污范围。回复:已将广州教育城一期用地纳入2015年纳污范围。经咨询朱村街道办,塱旅游度假村项目仍在调研,暂未取消,故本项目仍保留该项目。2、近期建设规划图,应删除影视城和横塱旅游度假村项目,路名标注应与增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回复:经咨询朱村街道办,塱旅游度假村项目仍在调研,暂未取消,故本项目仍保留该项目。路名已相应修改。3、应按照广州教育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近期规划建设。回复:已修改,详11.3近期亟需建设工程。新塘镇1、应全面回顾分析上版新塘总规(2010版)排水系统规划情况、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并与本规划进行对比,列表说明重大修改之处及修改原因。回复:已根据新塘总规(2010版),将排水系统规划情况、实施情况,总结经验等方面的与本规划进行列表对比,说明重大修改之处及修改原因,详见4.相关规划概述。2、P7第3.3.2经济现状采用的是2010年材料,时间较早,建议更新。回复:已根据新塘镇总体规划20132020对经济现状进行更新。3、P10“相关规划概述”应增加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内容。回复:在4.先关规划概述中补充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内容。4、P21第3.1.2供水现状内容与现状不符,原新塘镇内自来水厂应为7座,分别为西洲水厂、大墩水厂、新和水厂、清源水厂、仙村水厂、沙埔水厂、凯洲工业水厂。回复:已根据新塘镇总体规划20132020对水厂内容进行更新,详见3.1.2章节。5、P23根据增城市供水规划(征求意见稿),沙埔水厂中期改为工业水厂且规模为30万m3/d,新和水厂远期规模为40万m3/d,请校核。回复:已根据新塘镇总体规划20132020对水厂规模进行更新,详见3.2.3章节。6、P30第1行、表4.4-4、P41第13行、P45第12行和P48表8-1的“永宁街道办”应更正为“新塘镇”。回复:按要求更正。7、P30污水分区中应将凤凰城片区污水纳入管理,根据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新塘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为东江以北,广园快速路以南,包括新塘主城区和凤凰城片区。“新塘北部旧城区污水处理系统”片区位于广园快速路以南,地势北高南低,此片区的污水应送往新塘污水处理厂,请根据新塘总规校核。回复:根据意见修改凤凰城片区污水的收集管网,将其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再由小区独立管理,修改内容详见6.0章节及附图。8、P42“保留元水电医院”应为“原水电医院”。回复:按要求修改。9、P43第3.2节用地规划数据和图纸陈旧,应全部更新。例如原新塘镇面积应为24588公顷;“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新塘镇镇域错误。回复:已根据新塘镇总体规划20132020对镇域及面积等数据进行更新,并相应修改附图,详见3.2章节及附图。10、图纸类(1)从P-G-1-05开始图号与图名不一致,请修改。缺少新塘镇规划范围图,请补充。回复:修改图号与图名一致,补充图P-G-1-04新塘镇规划范围图;(2)所有图纸中的规划路网陈旧,应采用最新版。例如:图中的环城路与现状不符;保利东江首府项目周边路网与已批修规不一致等。回复:更新图纸中的规划路网。(3)图例中“规划行政边线”应为“行政界线”,并且在所有图纸中应采用统一的样式。回复:修改图纸图例中“规划行政边线”为“行政界线”,统一所有图纸中的样式。(4)污水分区主干管规划示意图与规划方案平面图中污水管线建议沿道路路网敷设,并增加管径、坡度、标高等要素标注。回复:修改污水分区主干管规划示意图与规划方案平面图,增加管径、坡度、标高等要素标注。(5)规划区域强排范围示意图图面内容不清晰,标识不够明显,请修改。回复:修改P-G-1-13规划区域强排范围示意图;仙村镇1、应增加对雨水、污水规划范围的文字描述。回复:已更新,详见第六分册-仙村镇 污水系统4.1节,雨水系统1.2节。2、应增加增城市环保产业园规划、增城市仙村镇西南村工业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应的内容。回复:已更新,详见第六分册-仙村镇 概述4.8节、4.9节。永宁街1、应全面回顾分析上版新塘总规(2010版)排水系统规划情况、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并与本规划进行对比,列表说明重大修改之处及修改原因。回复:已根据新塘总规(2010版),将排水系统规划情况、实施情况,总结经验等方面的与本规划进行列表对比,说明重大修改之处及修改原因,详见4.相关规划概述2、P7第3.3.2经济现状采用的是2010年材料,时间较早,建议更新。回复:修改3.3.2章节,对经济现状进行更新;3、P10“相关规划概述”应增加增城市永宁街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0)内容。回复:在4.先关规划概述中补充增城市新塘街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内容。4、P21第3.1.2供水现状内容与现状不符,原新塘镇内自来水厂应为7座,分别为西洲水厂、大墩水厂、新和水厂、清源水厂、仙村水厂、沙埔水厂、凯洲工业水厂。回复:修改3.1.2章节中供水现状内容;5、P23根据增城市供水规划(征求意见稿),沙埔水厂中期改为工业水厂且规模为30万m3/d,新和水厂远期规模为40万m3/d,请校核。回复:修改3.2.3章节中水厂规模内容;6、P29污水分区中的凤凰城片区自建小型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可行,根据增城市新塘镇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凤凰城片区污水是汇集送往新塘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请修改完善污水系统分区方案。回复:根据意见修改凤凰城片区污水的收集管网,将其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不再由小区独立管理,修改内容详见6.0章节及附图。7、P40第3.2节用地规划数据和图纸陈旧,应全部更新。例如原新塘镇面积应为24588公顷;“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新塘镇镇域错误。回复:已根据新塘镇总体规划20132020对镇域及面积等数据进行更新,并相应修改附图,详见3.2章节及附图8、图纸类(1)从P-G-1-05开始图号与图名不一致,请修改。缺少永宁街道办规划范围图,请补充。回复:修改图号与图名一致,补充图P-G-1-04永宁街道办规划范围图;(2)所有图纸中的规划路网陈旧,应采用最新版。例如:图中的“九丰公路”应为“永宁大道”;“永宁大道”应为“创业大道”;誉山国际项目周边路网与已批修规不一致等。回复:更新图纸中的规划路网,按要求修改路网名称;(3)图例中“规划行政边线”应为“行政界线”,并且在所有图纸中应采用统一的样式。回复:修改图纸图例中“规划行政边线”为“行政界线”,统一所有图纸中的样式;(4)污水分区主干管规划示意图与规划方案平面图中污水管线建议沿道路路网敷设,并增加管径、坡度、标高等要素标注。回复:修改污水分区主干管规划示意图与规划方案平面图,增加管径、坡度、标高等要素标注;(5)规划区域强排范围示意图图面内容不清晰,标识不够明显,请修改。回复:修改P-G-1-13规划区域强排范围示意图。中新镇1、规划范围图,应将广州教育城二期和广州化工交易物流基地纳入范围。回复:已将广州教育城二期用地纳入规划范围,详P-G1-8-04规划范围图;广州化工交易物流基地位置较远,已经超出中新镇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且其供水水源非福和水厂供给,污水也未纳入福和片区纳污范围考虑,故规划范围图暂不包含物流基地。派潭镇1、建议增加增城市派潭镇总体规划(2009-2020)内容。回复:已增加,详见第一部分第四章4.5节增城市派潭镇总体规划(20102020)(2013.09)。2、附图(1)P55图纸目录,部分图号及图名与后附图纸不一致,请修改。回复:已修改,详见图纸P-G-1-0117。(2)P-G1-1-01至P-G1-1-03图例中“规划行政边线”应为“行政界线”,并应采用统一的样式。回复:已修改,详见图纸P-G-1-0103。(3)污水分区主干管规划示意图,建议增加管径、坡度等要素标注。回复:已增加管径、坡度等要素标注详见图纸详见图纸P-G-1-0810及P-G-1-1516。小楼镇1、建议增加增城市小楼镇总体规划(2007-2020)内容。回复:已增加,详见第一部分第四章4.5节增城市小楼镇总体规划(20102020)(2013.09)。2、附图(1)P55图纸目录,部分图号及图名与后附图纸不一致,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