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图分类号:TP3论文编号:10006GS0821241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作者姓名 XXX学科专业 软件工程指导教师 XXX 副教授XXX培养院系 软件学院Beijing Unicom Mobil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XXXXSupervisor:Prof. XXXXXXXXCollege of Software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中图分类号:TP3论文编号:10006GS0821241硕 士 学 位 论 文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作者姓名 杨XXX 申请学位级别 工程硕士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 称 副教授XXX 学科专业 软件工程 研究方向 IT项目管理与产业信息化 学习时间自 2008 年 9 月 10 日 起至 2012 年 5 月 30日止论文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23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2 年 5 月 24日学位授予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部署高品质的网络、不断压缩网络的建设与故障处理历时是移动网络品牌的核心。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动态的管理资源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方法,也是三大运营商共同面临的问题。建立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将基站建设环节与北京地区网络基站所需资源相结合,使北京联通基站资源、核心网设备资源、建设进度管理以及基站调度开通环节等需求融入到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并根据基站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提高北京联通网络的资源使用有效性,减低企业的建设与管理成本。论文从北京联通基站建设开通所需资源的需求入手,对基站建设开通流程进行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并针对现有移动基站管理的技术特点和系统安全的要求,提出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设计;系统总体框架采用B/S的架构,在系统开发中运用J2EE技术,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并融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论文进一步论述了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业务的主要子系统与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系统测试与上线实施,保证了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移动资源管理系统上线后,成功压缩了移动网络建设环节中基站开通流程的工期,有效提升了移动网络资源管理能力与无线网络优化能力,并使资源管理信息化手段更加高效。关键词:移动资源管理,基站开通流程,J2EE架构,设计与实施AbstractDuring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such as the advances in 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wid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he restructuring of Chinas telecom operators, as well as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3G services. In these circumstances, it has become the common problems the three operators have to encounter that how to realize the compression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duration and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the network base station resources. Mobil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MRMS) takes fully account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of the base stations and the network resources status of Beijing area, so that it can match the requirements including the dispatch of Beijing Unicom base station resources and core network equip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Further on, faced with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 MRMS provide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of Beijing Unicom, and accordingly 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cost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ses the demands of Beijing Unicom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n tries to optimize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dentify the whole systems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demands. Meanwhile, it provides the solutions of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e station network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ystem security. MRMS uses B/S architechture, and J2EE framework, with Java language and modular design method to implement. The article further discusses the database design of the system, and on the basis, the main subsystems and business modul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By tes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entire designs in actual business, MRMS is currently running smoothly.After MRMS begins on-line running, the informational management of mobile resources is effectively promoted in terms of further compression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duration as well as improvement of mobile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wireless network optimization. Key words: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J2EE, design and implement目 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课题背景11.1.2课题意义21.2国内外研究现状21.3课题目标及研究内容41.3.1研究目标41.3.2研究内容41.3.3研究方法51.3.4术语约定51.4论文组织结构5第二章业务流程分析72.1业务组织结构72.2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82.2.1业务现状分析82.2.2系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92.3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及要求102.3.1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法102.3.2服务业务流程梳理目标和范围102.3.3提高活动效率112.3.4并行取代串行112.3.5合理设置里程碑112.3.6清除流程闭环112.4基站开通环节流程的优化112.4.1基站开通环节原始流程122.4.2分析基站开通环节原始流程142.4.3基站开通环节优化后流程152.5小结17第三章系统需求分析183.1概述183.2系统功能性需求193.2.1基础资源管理需求193.2.2设备管理需求203.2.3资源调度管理的需求213.2.4基站建设进度管理的需求223.2.5用户信息管理的需求223.3系统非功能性需求233.3.1性能需求233.3.2信息安全233.4小结24第四章系统设计254.1系统设计思想254.2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264.2.1J2EE技术264.2.2工作流引擎274.3系统体系架构294.3.1展现层294.3.2应用层304.3.3组件层304.3.4数据层304.4系统功能结构304.5拓扑结构设计334.6系统安全设计344.7数据库设计354.7.1基础资源管理模型设计说明354.7.2网络设备管理模型设计说明364.7.3资源调度管理模型设计说明384.7.4基站建设进度模型设计说明404.7.5数据表设计424.8系统接口设计464.9主要模块详细设计474.10小结50第五章系统测试515.1测试方法及内容515.1.1测试方法515.1.2测试内容515.2测试计划及要求525.2.1测试项525.2.2测试环境要求535.3测试过程545.4测试用例545.4.1功能测试用例545.4.2性能测试用例585.5测试结果分析605.6小结60第六章系统实施616.1实施过程616.1.1实施方法616.1.2交付物616.1.3实施主要工作流程616.1.4实施计划626.1.5实施里程碑636.1.6实施人员组织结构646.2实施准备656.2.1实施环境准备656.2.2数据准备666.2.3系统切换666.3实施效果676.4小结72总结与展望73论文总结73本人承担的相关工作73需要改进的地方73参考文献75致谢7777图清单图1 北京联通网络公司组织结构图7图 2 北京联通移动业务资源管理结构图8图 3 基站开通原始流程图13图 4 基站开通环节优化后流程图16图 5 移动资源管理系统体系架构图29图 6 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31图 7 基础资源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31图 8 资源调度管理子系统功能结构图32图 9 网络拓扑结构图33图 10 基础资源管理E-R图36图 11 网络设备管理E-R图38图 12 资源调度管理E-R图40图 13 基站建设进度E-R图42图 14 移动资源管理系统与电子运维系统之间的接口关联图47图 15 基站站点资源活动图48图 16 基站站点模块类图49图 17 基站站点模块系统时序图50图 18 系统实施流程图62图 19 实施人员组织结构图65图 20 新增基站站点界面68图 21 基站站点查询界面69图 22 新建基站信源设备界面69图 23 小区查询界面70图 24 新增基站天馈界面71图 25 基站传输网元设备修改界面71表清单表 1 权限映射表35表 2 基础资源管理站点基础表43表 3 基础资源管理设备基础表44表 4 站点查询测试用例表55表 5 新增站点测试用例表56表 6 修改站点测试用例表57表 7 删除站点测试用例表58表 8 并发用户登陆测试用例表59表 9 并发用户登录测试结果59表 10 实施工作安排63表 11 实施环境配置6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课题背景随着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移动业务由原来的2家运营商变为3家参与竞争,竞争的程度变得更加惨烈,就移动业务而言,无线网络质量的好坏可以说是影响用户使用感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每个运营商下大力气建设、优化的目标,因此国内的电信运营商都把无线基站建设工作视为一项最基础的资源建设工作。北京联通作为北京市的主导电信运营商,担负着北京市通信业务的主要职责。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社会职责都要求北京联通能够快速的完成移动网络的建设,有力的掌握网络为社会提供服务。在这种形式下,传统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工作效率已经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信息化服务手段,逐步改变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为了更好的开展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工作,及时掌握网络资源配置的现状与能力。总体来看,北京联通移动网络管理面临如下问题:1、 资源管理离散、管理困难北京联通各属地网络公司、专业中心等二级单位各自维护自己所管辖的网络资源,尤其是资源管理方式、数据格式等不统一,在网络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所查看与使用资源的准确率低,工作无法开展。面对集团公司与北京市政府要求的移动网络品质与信息化应用要求难以达标。2、 手工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时时都在频繁变化的网络资源为资源维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大量EXCEL表格的打印与核对;各部门间资源变化的通知,资源数据汇总更新;按时调用网络建设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使资源维护人员数量数倍增加且疲惫不堪。3、 开通周期长、流程脱节基站建设开通周期长,网络资源调度与网络建设脱节,资源管理职责不清晰引发北京联通在完成公司战略时遇阻,大量资金投入网络规模效应显现低。4、 流程可控性差、人为因素大建设开通环节流程监控缺失,流程流转效率低,网络建设总体历时长。资源准确率、及时率人为因素大,由于建设开通环节涉及部门人员多、流程长,很难及时发现流程卡在哪一环节中。1.1.2 课题意义当前电信业重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新形势下,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想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打造两张WCDMA(3G)、GSM(2G)精品无线网络,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技术、网络质量的领先。因此,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需要建立科学的建设、维护网络体系,以网络资源管理为核心、进一步管理、调度、掌控无线网络资源,通过高效无线网络资源调配,实现无线网络资源的电子化、无线资源分配的可视化、进而压缩基站开通时间,提高网络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原有基站建设、维护的方式中,建设单位在建设基站过程中是孤立的,基站的建设部门与现网运行维护部门的沟通不通畅,造成基站开通流程繁琐,基站开通历时长。同时,还造成了基站开通入网后,工程建设资料不能及时转化为无线网络资源,网络优化部门不能及时的进行有效的网络优化,将本来应该提高网络质量的基站,变成了信号干扰源。为此,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决定规划建设移动资源管理系统来实现和增强网络建设、维护的能力,最终提高无线网络资源的调配能力和网络质量,压缩基站开通流程。移动资源系统将建立北京联通无线网络资源数据库,记录全网的无线网络设备能力和资源配置,建立电子化的基站开通流程,通过流程化的管控,记录、调度、分配不同的无线网络资源、解决现阶段建设和维护的难题。加快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上线速度,可以明确部门职责关系,使网络质量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填补移动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空白,有力的支撑市场营销。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通信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电信网络也越来越庞大、复杂,这就对电信网络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电信企业网络运营管理中,对本地网基础网络资源的管理一直是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移动资源增长的环境下,仅仅停留在人工或半自动的图标管理状态,已经不能满足移动基础资源频繁的变更与更新。企业需要建立一个便于查询、维护和管理的平台,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2008年,通信管理局一直在收集建立各运营商电子化的基站数据,但由于该单站的数据量比较小,不能完全反应基站资源的调配。同时由于更新速度慢,系统很难短时间记录新开基站的数据,因此不能实时对基站的频谱进行监控,更无法实时的对基站进行优化。 现在随着市场化的深入,三大运营商已经认识到基础资源数据管理过于分散、资源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一致性程度低。企业都希望建立多部门的资源管理系统解决这个难题。国外的运营商如:AT&T、沃达丰等知名企业在资源管理上更为严谨,他们重视每一个基础资源的合理调配,绝不浪费任何网络基础资源。沃达丰的资源管理平台在全球享有盛誉,跨国、跨境的基础资源均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多级展示,通过多个部门共享信息,保障无线覆盖边界区域的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了网络的质量,迅猛的发展。 中国电信也在2008年启动新57号线系统与CDMA2000的资源管理系统,希望将固定通信网络资源与移动通信网络资源一起加入到自己原有的网络基础资源系统中,通过网络资源的合理调配,短期内使网络指标更上一层楼。同时,还希望通过工程管理系统加快基站的建设速度,提成网络的质量,快速的争夺市场。随着国内电信资源管理系统的日益普及,基于BS式的资源管理平台更多的已WEB形式呈现,无论管理系统的编写语言采用JAVA、PHP还是ASP、.NET,这些基于WEB的资源管理系统无一例外的采用、或者准备采用基于MVC架构的分层模式。以全国新57号线系统为例,该系统在表示层使用Struts架构,基于Model2的体系结构,即MVC框架。业务逻辑层采用J2EE框架,采用无状态Session Bean的Facade模式粗粒度封装业务。数据访问层使用Berkeley DB作为高速缓存。使用Hibernate封装数据映射或者通过Tuxedo进行数据交互。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是面对北京联通移动侧新建基站和现有基站无线资源分布的系统,系统将通过对现有移动资源的管理和建设流程的把控,针对新建基站的资源调用进行管理,通过电子化的基站建设开通流程,提高基站开通的速度,将开通入网的基站迅速转化为北京本地的无线资源,动态的管理移动网络资源。使网络资源与建设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区别于传统的资源管理电子化。系统将于北京联通的电子运维系统、中继调单系统进行交互式互通,间接优化电子运维和中继调单的子流程。并在日后二期的规划开发中,完成与楼宇系统,市场支撑系统、客服系统、固定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对接。2008年底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进行了公司的融合,原有的CDMA网络拆分到中国电信,因此北京联通没有实际意义上的移动业务类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一套适合北京联通实际移动网络管理情况的资源系统,是业务发展与网络管理的迫切需要。它将提高业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共享,为公司的战略实现发挥重要的作用。1.3 课题目标及研究内容1.3.1 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目标是北京联通搭建一个移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无线网络资源数据库,通过流程的把控与流程压缩、提高新建基站的建设速度。使新建基站可以实时的被记录在无线网络数据库中。根据网络资源数据提高公司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公司的无线网络。本文通过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提出解决方案,最终完成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研究重点为无线资源的建模、完成无线资源的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同时进一步分析原有流程,通过流程的优化,建立适应系统的新流程。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完成系统的最终使用。1.3.2 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现状分析根据北京联通业务组织结构,通过定义论文中无线网络资源的概念,分析目前北京联通无线网络组网的方式,确定本次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记录的移动资源;分析现有基站开通流程,并针对该流程进行改造,明确各基站新的开通电子化流程、要求以及关键控制点。通过电子化流程完成北京联通移动网络资源的增、删、改。由流程控制完成网络资源的调配。(2)需求分析提取本文定义的无线网络资源功能需求及非功能需求,针对目前北京联通无线网络的组网结构,由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关联模型;通过基站开通流程的改造,提取新流程的系统功能需求,针对内部流转架构、模型体系深入了解后,根据北京联通基站开通流程的特点,通过分析系统的业务性功能需求和架构需求建立工作流模型。(3)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对关键技术、系统架构、系统模块划分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详细设计对移动资源管理主要模块通过活动图、类图、时序图的形式进行详细设计,同时对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表等进行设计。(4)系统的测试与实施通过系统的测试、上线试运行,检验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1.3.3 研究方法本次论文的完成将主要采用文献阅读、比较分析法、分析调研、综合法、流程优化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研究方法,确保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完成本次论文,达到研究的目标,在分析过程中合理、有效。1.3.4 术语约定为便于对内容的理解,下面定义了本文所采用的部分术语。(1) 无线资源无线资源是指基站信号覆盖的程度以及网络是否有能力接入新的基站。基站的覆盖则由BSC(基站控制器)、BTS(基站)、MSC(移动交换中心)共同作用完成。(2) 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RNC/BSC)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3G网络中基站控制器成为RNC,2G网络中基站控制器成为BSC。基站控制器属于移动核心网设备。(3) Iub接口与Abis接口基站控制器(RNC/BSC)与基站收发台之间的接口。Iub接口为3G网络中RNC与基站的接口;Abis接口为2G网络中BSC与基站的接口1.4 论文组织结构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系统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第二章为描述业务流程(基站开通流程)的分析,通过对业务组织结构的介绍,针对北京联通业务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按照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及要求对北京联通基站建设开通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可行的基站开通新流程。第三章为描述系统需求分析,首先对业务需求进行了概述。在系统功能性需求方面重点对移动资源管理系统中基站相关基础资源、核心网网络设备、基站建设开通环节和基站建设进度等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北京联通移动基站的网络结构、建设与维护管理所必需资源的角度,对基站站点、基站电路、基站天馈等需求的实现和网络设备管理进行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系统对性能、信息安全等与系统相关的非功能性需求。第四章为主要基于用户需求,利用需求分析的成果,对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结构、网络拓扑、安全方案及数据库设计、系统主要模块的详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进一步提出了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第五章为介绍系统测试,重点介绍系统测试的测试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方案,通过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分别进行测试,得出测试结果。并且对系统测试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调整。第六章为介绍系统实施工作,主要对系统上线前相关的数据准备、系统涉及各岗位的培训工作布署与实施进行描述与介绍,并对上线实施的效果进行描述。后续为针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总结论文的总体完成情况,以及个人在论文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对个人所完成的工作量进行量化说明,对未来工作进行规划。最后对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介绍,并对此论文的顺利完成付出辛勤劳动的指导老师及同学们和家人表示感谢。第二章 业务流程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对业务组织结构的介绍,针对北京联通的业务现状开展了分析,并按照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及要求,对北京联通基站建设开通环节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最终确定可行的基站开通新流程。2.1 业务组织结构北京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负责完成北京地区基础通信网络的设计、建设、优化和维护工作。受理市场前台的建设需求和客户服务部门、呼叫中心的网络优化需求。建设与维护范围包括:北京地区3G基站无线网络、北京地区交换、数据核心网络、北京地区固定宽带、交换接入网络。北京联通移动基站建设开通环节包括:基站站名的确定、基站控制器设备的选择、基站小区的优化、基站电路的调度以及相关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的施工、网络运行的测试、向维护单位移交相关资产。北京联通网络公司组织结构现状如图1所示。图1 北京联通网络公司组织结构图网络公司总经理 属地网络公司网络分析部网络管理中心传输网络建设中心区域网络优化中心工程建设中心移动维护中心网络优化中心网络系统优化中心网络运维部网络建设部基站维护中心传输网络维护中心网络监控中心传输网络调度中心无线网维护中心网络调度中心核心网维护中心移动网建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现状如图2所示。图 2 北京联通移动业务资源管理结构图图 2 北京联通移动业务资源管理结构图移动资源管理基础资源管理网元设备资源管理小区资源管理建设进度管理属地网络公司移动维护中心网优中心工程建设中心北京联通调通北京地区3G基站网、G网基站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多部门、分公司共同作用。属地网络公司提供相关个体基站的资源信息,移动维护中心负责管理调度维护全网核心网元设备,网优中心负责基站小区级数据的优化和资源管理维护工作,工程建设中心负责整体工程的项目管理和进度管理。移动维护中心将负责建立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通过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整合原有分散的网络资源,其他各部门维持原有网络设计职能与维护工作。在系统建设完成后,由移动维护中心负责对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基于现有的业务架构,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能力将依靠成熟完善的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在建设环节中完成资源的管控,通过动态流程配合现有业务架构完成基站建设开通历时的压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同时,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将规定统一的权限、数据交互格式、构建基础数据等,其他一切应用系统都将已资源系统为依托,为此,要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日后新业务与新管理方式的平滑升级。2.2 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2.2.1 业务现状分析做为北京地区主导运营商,北京市政府和中国联通集团公司均对北京地区无线网络的覆盖情况非常重视,双双已文件的形式要求北京联通加快网络建设,量化网络建设周期。推动北京地区高速信息化工作。经调查量化2011年9份北京联通移动基站建设开通完成802个基站,在原有流程中,存在异常退单情况,无法按照原有计划实施的基站开通。经核算共有19%的基站电路需要重复进行基站开通,造成大量资源反复调用,建设周期延长。同时,由于其他网络资源不准确等原因所造成基站延迟的问题更加突出,原有的基站开通流程无法及时的发现问题情况,部分基站开通历时已经超过一个月。占用大量的投资,却无法为公司带来相应的网络服务和业务效益。北京联通基站开通流程主要由基站建设部门发起,经过网络公司各部门的流转,完成基站的开通。鉴于市场前台的迫切性,要求网络部门加快基站建设、开通速度。因此需要现有的基站开通流程进行优化。基站开通流程是完成基站建设与基站开通入网环节中的重要流程,也是支撑市场前台,完成快速网络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综上所述北京联通公司内部目前业务现状分析如下:(1) 资源数据分散于不同管理部门手中,数据游离不统一,公司层面很难及时掌握网络资源的变化情况。(2) 基站开通流程中所需要调用资源数据不能充分共享,造成流程混乱重叠,由此产生的数据多头管理引发数据准确性滑坡。(3) 网络资源数据真实性弱化,部分数据存在人为随意改动,这种操作过程导致数据的失真明显。(4) 资源数据的汇总速度慢、导致网络建设、维护、市场策略等速率很慢,缺乏实时性的管理。(5) 资源数据管理缺乏标准化,联动的数据没有响应的关联逻辑关系,有价值的信息无法共享和利用,数据整合能力弱。2.2.2 系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缺少移动资源管理系统北京联通在管理移动资源数据时都依靠单机运行,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标准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无法使有价值的信息在公司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联系。因此,在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中,要求全网移动资源数据都统一存放在资源管理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通过严格的权限设置,使各资源维护部门的使用者感觉依然是在对自己所管辖的资源进行操作,但实际所有资源数据都是在同一数据库中进行录入与调用,实现全网络统一资源管理的模式。(1) 实时性通过数据进行动态、远程、实时处理,实现基站开通环节中各部门按流程远程进行数据录入、修改和查询等各种功能的监控,从而实时动态的掌握北京联通全网移动资源的管理。(2)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在基站开通环节中所有调度的网络资源数据均直接从基础数据调用或自动生成得来,不采用单机EXCEL汇总等传统方式,保证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求根据资源数据的逻辑关系对网络资源进行追溯,及时发现基站开通环节所调用资源的问题。(3) 提高业务和管理效率加强北京联通各部门间的信息联系,资源数据只需完成一次录入,减少资源维护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错误,有效地对离散在各部门中的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高效的控制基站需开通资源与已入网基站资源的管理。2.3 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及要求2.3.1 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法根据北京联通当前的主要机构与业务组织和集团公司对基站开通环节的刚性指标与任务,不断提升流程整体效率。(1)集成性。传统流水线型的流程方式,将复杂的工作分割成为若干任务,整个流程强调串行与链接,任务之间的连接呈线性结构。而在流程的组织中,更加强调事务处理的集成性。(2)并行性。在基于流程的组织中,数据资料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并行的处理大量数据以及进行大量并行的管理活动。(3)突破空间限制。传统的企业模式下由于任务的复杂性,很难达到信息的快速共享,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企业效率低下。在基于业务流程的组织结构中,以集中的方式对待分散的部门,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共享数据库进行规范化处理,这样可使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严格统一起来。2.3.2 服务业务流程梳理目标和范围明确级别管理的目标和范围,有助于提高服务等级管理流程的实施效率和实施效果,还有助于理解服务级别管理流程和其他服务管理流程之间的联系和界限。通过界定方法及IT服务管理的方法,确定业务流程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对流程进行诊断,识别流程的关键点。从结构式来看,流程都有四个构成要素,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从概念而言,它们是流程的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但在不同企业的流程里,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关键因素。流程关键点的识别就是要找出对流程的动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要素。通过流程评估与诊断,对企业的流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经过以上工作剥离出来的活动正是进一步进行流程优化的基础。后续的相关工作就是要对这些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是新流程的优化设计过程。 2.3.3 提高活动效率流程是一系列活动,提高单个活动的效率(主要指时间方面),将有利于提高流程的整体效率。但在提高单个活动的效率时,要注意其对流程中其它活动造成的冲击,避免提高了单个活动效率,却降低了整体效率。2.3.4 并行取代串行在流程设计时多采用并行处理也有利于降低运作成本。假设流程中原来10个活动是串行的,经过调整后有一些串行的活动就可以并行处理了,即使单个活动的效率不变,则整个流程的时间也可缩短,时间成本就大大降低了。2.3.5 合理设置里程碑流程中的里程碑主要是指流程中的关键决策评审点,里程碑设置合理可极大减少资源投入的浪费。流程设计时,应当将与资源投入有关的里程碑尽量设置在流程前端,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2.3.6 清除流程闭环流程出现闭环一般是由某些环节未能履行责任而导致的,比如某一个基站由于资源信息不准确,造成不能正常完成基站的开通,但决策环节无法决策,而要求基站继续正常开通,基站最终无法运行,但决策者仍要求基站开通运行,这就是一个闭环。流程出现闭环时没有产出,成本却会成倍增长,因此必须清除。2.4 基站开通环节流程的优化根据制定好的优化策略,对已经确定的核心流程即基站开通环节流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基站开通流程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压缩整体基站建设周期与基站入网时间,完成北京联通无线网络覆盖最主要的业务,流程涉及部门、环节复杂繁多,基站开通调度环节不合理,涉及网络业务更为繁杂,该环节并非最优,这一节展开对基站开通流程的优化。2.4.1 基站开通环节原始流程 基站开通原始流程如图3所示。图 3 基站开通原始流程图(1) 北京联通属地网络公司完成基站的机房建设和设备建设向工程建设中心提出已基站开通申请和基站电路申请;(2) 工程建设中心受理人员与属地网络公司基站申请开通人员就基站传输设备信息进行核对,并确认是否要开通基站,确认完成后工建中心申请人员向移动维护中心网络调度中心调度人员提出基站开通申请,网络调度人员将相关信息核查后,派发给网络优化中心人员进行BSC/RNC归属信息的确定,确定完成后反馈给网调人员,并在此向网优中心小区资源规划人员派单,进行基站小区的资源规划,完成后反馈网络调度中心调度人员; (3) 网络调度人员向所属设备厂家人员进行核实,分配不同设备网络端口,并根据属地网络公司申请人员提供的工号,不同属地网络分公司基站开通申请,并向传输调度提出相关传输路由的调度申请,当传输调度人员完成传输路由的规划后,向网络调度中心调度人员进行反馈,并由收单的调度人员向传输施工人员派单,当传输施工完成后,调度人员接到报竣信息后,再次向移动维护中心内部派单,完成相关移动基站核心网网元数据的施工;(4) 当移动基站核心网网元数据施工完成后,调度人员会受到相关工单报竣的信息,并向属地网络公司派发基站开通测试工单,由属地网络公司进行传输路由、传输电路的测试,当测试通过后,属地网络公司申请人员归档信息,并完成基站的开通和入网工作,若不通过,则需要重新提交新的基站开通申请,重走一遍上述流程。2.4.2 分析基站开通环节原始流程从上述流程中分析发现原基站开通流程存在如下问题:(1) 信息共享不充分。移动网络调度中心需完成向网络优化中心、设备厂商、传输网络调度发送不同样式、不同心信息的网络数据,并等待相关网络数据的复回,重新组合后形成基站开通的相关数据。(2) 相关信息不准确。由于北京联通移动网络没有相关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造成网络信息填报不准确,查询工作时间过长,重复填报率非常高、基站资源调度错误率非常高。导致调度完成基站,不能完成相应的开通。(3) 过程中嵌套其他业务流程,错综交叉。由于调度历时偏长,各基站承建单位迫于公司任务压力,催办情况频繁。且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员处理,造成本流程中容易出现过程交叉,出现问题无法找到相关负责的情况严重。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采用针对性强的BPR方法来进行详细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选择BPR方法。l 提高活动节点效率。l 消除闭环,减少无效流程步骤。l 并行取代串行。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哈默博士将优秀的流程定义为四个特点,即正确、廉价、便宜或容易、快速。在保证正确的流程输出(或客户需要的服务)的前提下,尽量使流程快速、容易和便宜(减少资源投入,也降低成本)。根据优秀流程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目标设定,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投资限额控制,已保证电子化的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可以成功的解决这些问题。(1) 减少无效流程、并行取代串行原基站开通流程中,各节点环节未采用电子化流转手段,产生中间信息传递时间过长,信息传递到位后,无法定位准确的处理时长,相关监管缺失。需建立流程可控点,并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流程的流转进行监控,严把时间关。通过可视化动态流程提高活动节点效率。(2) 目标优化流程可行性在基站开通流程中,基站控制器端口分配时无需进行基站小区数据的规划,压缩基站控制器端口资源分配环节。网络调度中心调度人员优化、分配基站控制器端口资源,删减设备厂家人员分配环节;删减移动网建对传输上联网管的审核步骤,建立由移动资源管理系统检自动化核查数据是否完整。触发方式由属地网络公司进行。端到端测试与局数据工单的派发,由串行流程改造为并行流程,均由网络调度中心人员派发。汇集完成后完成基站的开通工作。2.4.3 基站开通环节优化后流程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基站开通环节原始流程进行优化,汇总新流程如图4所示。图 4 基站开通环节优化后流程图优化后的流程说明:(1)制定本流程的目的是为压缩基站开通历时,提高企业竞争力。(2)本流程的适用范围为网络建设环节中基站开通流程。(3)在本流程中明确关键操作环节的操作方法与职责。(4)制定过程。尽可能的增加必要的反馈环节、删除无效环节、改善低效环节、并行代替串行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传递相关信息,避免由于信息错误而导致的返工。优化后的流程措施,BPR后优化的用户送修接待流程措施为以下方面:(1)组织结构的改善措施l 增加系统查询及添加记录移动网络资源信息。l 将手工查询服务改为系统查询。l 权责分明,负责人的职责分清。(2)职能的改进l 查询信息的改进。由人工操作改为系统查询确认;以保证信息查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l 对流程完整性的改进。对原流程中不明确的操作及判断环节进行改进,明确在基站开通环节过程中的全部工作环节。 2.5 小结本章首先对原有业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按照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案及要求,对基站开通环节的业务流程的目标、范围进行梳理,并对原有流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进,最终确定并依据业务流程的优化方法,对北京联通基站建设开通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本章首先对业务需求进行了概述,在系统功能性需求方面重点对移动资源管理系统中基站相关基础资源、核心网网络设备、基站建设开通环节和基站建设进度等需求进行分析,并从北京联通移动基站的网络结构、建设与维护管理所必需资源的角度,对基站站点、基站电路、基站天馈等需求的实现和网络设备管理进行了分析。并简单介绍了系统对性能、信息安全等与系统相关的非功能性需求。3.1 概述北京联通移动资源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解决目前移动侧网络资源管理过于离散的问题,现阶段移动侧网络资源分散于各部门之间,并且相关资源管理方式不统一,存在电子表格管理、手工台账管理、小型数据库管理等多种方式。记录字段或重复缺乏规划,或缺少信息项,整体资源无法共享、遇到网络资源变更无法及时通知全网。新建基站开通环节中,网络资源调度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施工操作环节无法监控、出现问题不可追溯等问题。系统需满足北京联通各属地网络公司及相关建设、维护中心都可独立完成各自维护的资源管理和内部业务,包括人员管理、权限分配等,保证各权限部门之间严格禁止数据泄露及用户分级访问权限控制。北京联通移动维护中心网络调度中心统一管理所有网络资源数据,包括各属地网络公司相关基站数据、天馈数据,网络优化中心的小区级参数资源,工程建设中心传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所需塑型钢材采购合同8篇
- 天津市政府农机具补贴购置合同书10篇
- 合伙购买机械设备合同10篇
- 来料加工贸易合同7篇
- 公路硬化承包合同5篇
- 树木刷白承包合同书7篇
- 矿山转运合同协议书
- 烧隧道窑合同协议书
- 硅材订购合同协议书
- 物业雇工合同协议书
- 出货检验报告
- 产品追溯及模拟召回演练计划
- 舒普电子套结机的设置和保养
- 植物中铁的作用及缺铁症状图文演示文稿
- 合同到期协议书(3篇)
- IPC-A-610国际标准中英文对照(doc 17)
- 山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案第3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一册期末总复习—重点归纳整理
- (国开)2019年春电大本科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形考3答案
- 金普新区预防性体检人员审核表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