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048.7-1998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的辅助电器部分,具体针对铜导体使用的接线端子排制定了规范要求。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此类端子排的设计、制造、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旨在确保低压电气装置中铜导体连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互换性。下面是标准内容的关键要点:
-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频率不超过1000Hz的电路中使用的接线端子排,这些端子排专门设计用于连接铜导体,服务于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辅助电路。
-
分类与命名:标准对端子排进行了分类,包括但不限于固定式、可插拔式等类型,并明确了各类端子排的命名规则和标识要求,以方便识别和使用。
-
材料与结构:规定了端子排应采用的材料质量标准,尤其是接触部分需采用适合铜导体连接的材料,以保证良好的电导性和耐腐蚀性。同时,对端子排的机械强度、绝缘性能及热稳定性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
电气要求:明确了端子排在额定电流、额定电压下的电气性能指标,如接触电阻、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等,确保其在正常及异常工作条件下均能安全运行。
-
机械要求:规定了端子排的机械强度,包括耐受一定力度的拔插次数、抗拉扯能力以及安装固定方式的可靠性,确保连接稳固,不易因外力影响而脱落或损坏。
-
环境条件:指出了端子排需能在特定的温度、湿度、污染度等环境下正常工作,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性。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对端子排进行型式试验、例行试验的具体步骤和要求,包括电气试验、机械试验以及环境适应性试验等,以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
检验规则:制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和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批次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
标志与包装:规定了端子排的标志内容、方式及包装要求,以便于运输、存储和用户识别。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G B 1 4 0 4 8 . 7 -1 9 9 8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七部分: 辅助电器 第1 节: 用于铜导体的 接线端子排 制定的 通过对本标准的 制定, 使此类产品有了统一的国家标准以适应国际贸易、 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 本标准根据接线端子排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性能和试验要求情况, 由于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 对此尚 在考虑中。 因此, 考虑补充适用我国 地理环境条件和对材料要求的耐湿和耐热要求而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标准中对此作了相应的有关规定, 故本标准 7 . 1 . 5 条所用绝缘材料部件的有关性能和试验见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的有关规定。 根据接线 端子排所使用的实况, 删去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 标准中“ 制造厂与用户之间须协议的条款”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从1 9 9 9 年1 0 月1日起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低压电 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 机械工业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蔡敬春、 朱德林、 方泽安、 田秀珍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I E C前言 本标准由I E C第1 7 技术委员会“ 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的第1 7 B分技术委员会“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制定 。本标准应与I E C 9 4 7 - 1 结合使用本标准的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六月法文件表决报告 二月法文件表决报告 1 7 B( C O) 1 2 8 1 7 B ( C O) 1 3 4 , 1 3 4 A 1 7 B( C O) 1 7 0 1 7 B( C O) 1 7 8 从上表所列的表决报告中 可查到有关本标准投票表决的详细资料。本标准引用下列I E C出版物:I E C 7 1 5 ( 1 9 8 1 )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尺寸, 在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作电 器机械支承 的标准安装轨I E C 9 4 7 - 1 09 8 8 )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一部分: 总则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辅助电器第 1 部分: 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 G B 1 4 0 4 8 . 7 -1 9 9 8e q v 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L o w - v o l t a g e s w i t c h g e a r a n d c o n t r o l g e a r A n c i l l a r y e q u ip m e n t S e c t i o n 1 ; T e r m i n a l b l o c k s f o r c o p p e r c o n d u c t o r s 本标准与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 等效 其若干规定引用了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的部分内 容, 而这部分内 容与I E C 9 4 7 - 1 : 1 9 8 8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一部分: 总则 的相应内 容规定等同 引用时冠以采用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的章条编号。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用于工业或类似用途的安装在支架上为铜导线提供电气连接以及与机械联结的螺纹型或非螺纹型接线端子的接线端子排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 1 0 0 0 V( 1 1 4 0 V ) , 频率至 1 0 0 0 Hz 或直流不超过1 5 0 0 V电路中, 用于连接截面积为 0 . 2 mm 2 -3 0 0 m m ( A WG 2 4 / 6 0 0 MC M) 经过或未经过特殊加工的圆 铜导线的接线端子排。 本标准不适用于作为电器整体构件的接线端子排或连接装置, 这些应由有关产品标准加以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 在将导线夹入接线端子之前需要在导线上加装特殊连接装置, 如平面推入式连接件; 要求扭绞导线来实现连接的连接装置, 如具有纹合接头的连接片。 借助棱刀或尖头穿过绝缘来实现与导线直接接触的连接装置 上述几种连接装置在其他产品标准中加以规定。 注: 对于一 些特 殊型 式的 接线 端子排( 如隔离接线端子排) , 如果无合适的标准可采用, 可用本标 准作为 指导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e q v I E C 9 4 7 - 1 : 1 9 8 8 ) G B / T 2 9 0 0 . 1 8 -1 9 9 2 电T_术语低压电器( e q v I E V 5 0 ( 4 4 1 ) : 1 9 8 4 ) 1 B 6 5 2 5 -1 9 9 2 电器安装轨( e q v I E C 7 1 5 : 1 9 8 1 )3 定义本标准除采用G B / T 2 9 0 0 . 1 8 的术语外, 并采用下列术语及其定义。1 ) 1 1 4 0 V仅用于矿井下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1 9 9 8 一 1 2 一 2 1 批准1 9 9 9 一 1 0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3 . 1 接线端子排( 座) t e r m i n a l b lo c k 具有一个或多个彼此绝缘的接线端子组件, 且预定装在支架上的一种绝缘组件3 . 2 接线 端 子组 件 t e r m in a l a s s e m b l y 安装到同一个导电部件上的两个或多个接线端子。3 . 3 预 制 导体 p r e p a r e d c o n d u c t o r 将多股线焊在一起或将其端部装上电缆接头、 套环等的导体。3 . 4额定冲 击 耐受电 压 r a t e d i m p u ls e w i t h s t a n d v o l t a g e 在规定的条件下电器能够耐受而不被击穿的一定形状和极性的冲击电压的峰值, 它与电气间隙值有关 电器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应等于或大于电器所接入的电路中产生的瞬态过电压规定值4 分类与特性4 . 1 分类与特性概述4 . 1 . 1 分类 根据下述准则区分不同类型接线端子排: 接线端子排安装到支架上的方法; 极数 , 接线端子的型式: 螺纹型接线端子或非螺纹型接线端子, 接入预制导体的能力; 具有相同或不同夹紧装置的接线端子组件; 每个接线端子组件上的接线端子数目; 工作条件4 . 1 . 2 特性概述 接线端子排的特性是: 接线端子排的型式( 见4 . 2 条) ; 额定值和极限值( 见4 . 3 条) 。4 . 2 接线端子排的型式 应说明以下内容: 接线端子的型式( 螺纹型、 非螺纹型) ; 接线端子数目。4 . 3 额定值和极限值4 . 3 . 1 额定电压 采用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5 . 3 . 1 条4 . 3 . 2 ( 接线端子排的) 短时耐受电流 在规定的使用条件和特性下, 接线端子排应能在规定的短时间内承受规定的电 流有效值( 见7 . 2 . 3条和8 . 3 . 4 条) 。4 . 3 . 3 标准截面积 所采用的圆铜导线的标准截面积数值列于表1 中。4 . 3 . 4 额定截面积 接线端子排的额定截面积是制造厂规定能够接入导线的截面积值, 有关的发热、 机械和电气要求与此数值相关 额定截面积应从表 1 给定的标准截面积中选取4 . 3 . 5 ( 接线端子排的) 额定接线能力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s 1 4 0 4 8 . 7 -1 9 9 8 接线端子排的额定接线能力是接线端子排依据设计的额定截面积范围和( 或) 数量。 对于额定截面积在。 . 2 m m -3 5 m m , 之间的各接线端子排, 可采用表2 列出的最小范围的额定接线能力, 导线可以是硬线( 单芯线或多股线) 或软线。 制造厂应规定接线端子可接入的导线类型和导线的最大与最小截面积, 以及可同时连接到每个接线端子上的导线根数( 如果适用的话) 制造厂也应说明需要对导线端部作何种预加工。 表 1 圆铜导线的标准截面积标准截面积A WG / MC M制尺码与标准截面积的对应关系 mm 2 A WG / MC M 制尺码 等效的标准截面积, m m $ 0. 2 24 0 .2 0 5 0. 5 2 2 0 .3 2 4 0. 75 20 0 . 51 9 1 1 8 0 .8 2 1 . 5 1 6 1 . 3 2 . 5 1 4 2 . 1 4 1 2 3 .3 6 1 0 5 .3 1 0 8 8 . 4 1 6 6 1 3 .3 2 5 4 21 .2 3 5 2 3 3 .6 5 0 0 53 .5 7 0 0 0 6 7 . 4 9 5 0 00 85 12 0 0 0 00 1 07 .2 15 0 2 50 M CM 1 27 1 8 5 3 00 M CM 1 52 24 0 35 0 M CM 1 77 3 0 0 5 00 M CM 2 53 6 0 0 MCM 3 0 4 表 2 接线端子排的额定截面积与额定接线能力之间的关系额定截面积 额定接线能力 MME AW G MMZ AW G 0 .2 24 0. 2 24 0 . 5 2 0 0 . 2 - 0 . 5 2 4 2 0 0 .7 5 18 0. 2- 0 . 5 - 0. 75 24 - - 20 - 18 1 1 6 0. 5- 0 .7 5- 1 20 - -18 - 16 1 .5 14 0. 75 - 1 - 1 .5 18 - 16 1 4 2.5 12 1- 1 .5 - 2. 5 1 6 - 1 4 12 4 10 1. 5- 2 .5 - 4 14 - 1 2- 1 0 6 8 2. 5- 4 - 6 12 - 10 - 8 1 0 6 46 - 1 0 1 0 - - - 8- 6 1 6 4 6- 1 0- - - 1 6 8- 6 - 4 25 2 10 - 16 25 6- 4 - 2 35 1 6- 25 35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5 标志5 . 1标志 接线端子排应具有字迹清晰、 经久耐用的标志, 并标明下列内容: a ) 便于识别的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 识别接线端子排的型号, 以便据此从制造厂或其产品目录中查到有关数据; 。 ) 符合的标准编号( 如果制造厂确定接线端子排符合本标准的话) 5 . 2 附加资料 下述内容应标明在接线端子排上( 如果接线端子排的位置允许的话) , 或列入制造厂的技术数据小册子中, 或标在包装件的标签上。 a ) 额定截面积; b ) 额定接线能力, 包括可同时连接的导线根数( 如果与表2 数据不同时) ; c ) 额定绝缘电压; d ) 额定冲击耐压( 当有规定时) , e ) 使用条件( 如果与第6 章的规定不同时) 6 正常使用、 安装和运输条件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第6 章适用。7 结构要求和性能要求了 1 结构要求7 . 1 . 1 接线端子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第7 . 1 . 7 . 1 条适用并补充以下内容: 接线端子举例见附录B , 接线端子应在确保可靠的机械联结及电接触的条件下才能允许接入导线。 接线端子在第8 . 2 . 2 条规定的条件下, 应能承受由于接人导线可能被施加的力。 不应通过除陶瓷( 或特性不比陶瓷差的其他材料) 以外的绝缘材料传递接触压力, 除非金属部件中有足够的弹性以补偿绝缘材料可能产生的收缩。了 , 2 安装 接线端子排应提供可靠地安装在安装轨上或安装表面上的 措施, 试验应按第8 . 2 . 1 条规定进行。 注: 有关轨道安装的资料可见J B 6 5 2 5 ,7 . 1 . 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2 . 3 . 4 条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的接线端子排,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数值在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中的表7 和表8中给定。 附录A对其他情况下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给予指导。 有关电气要求在7 . 2 . 2 条中规定。7 . 1 . 4 接线端子的识别和标志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7 . 1 . 7 . 4 条适用并补充以下内容: 接线端子排应对每个接线端子或构成电路部件的接线端子组件提供识别标志或编码的部件或者至少要有标上这些内容的部位。 注: 这些部件可以由单独的标志件( 如标志标签, 识别标签等) 构成。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7 . 1 . 5 绝缘材料部件的抗非正常热、 着火危险和漏电起痕指数及耐湿、 耐热1 ) ,性能和试验见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7 . 1 条及8 . 1 条的有关规定。7 . 1 . 6 接线能力 接线端子排应设计成能接入额定截面积的导线和 或具有额定接线能力, 并用8 . 2 . 2 . 3 条规定的试验进行验证。7 . 2 性能要求7 . 2 . 1 温升 接线端子排应按8 . 3 . 3 条规定进行试验, 接线端子的温升不得超过4 5 K .7 . 2 . 2 介电性能 如果制造厂规定额定冲击耐压值( U ,m P ) , 则采用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7 . 2 . 3 条有关规定的要求,接线端子排应能通过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2 . 3 . 4 条规定的介电试验。 如果制造厂未规定冲击耐压值( U , P ) , 接线端子排应通过8 . 3 . l b ) 条规定的介电试验。7 . 2 . 3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接线端子排应能承受is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此电流相当于在其额定截面积上的每平方毫米通以1 2 0 A的电流。7 . 2 . 4 电压降 按照第8 . 3 . 2 条的规定测量导线接入接线端子排中所产生的电压降, 其值不得超过8 . 3 . 2 条及8 . 3 . 5 条( 如适用的话) 规定的数值。7 . 2 . 5 老化试验后的电性能( 仅指非螺纹型接线端子排) 接线端子排应能耐受8 . 3 . 5 条规定的2 0 0 次温度循环老化试验。8 试验 试验应证明符合本标准( 适用之处) 及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 试验如下: 型式试验, 常规试验 ; 抽样试验: 当产品 有此要求时进行, 如对电 气间隙的抽样要求见7 . 1 . 3 ; 特殊试验。 本标准不规定常规试验, 额定截面积( 见8 . 2 . 2 . 3 条) 的验证是一项特殊试验, 其他试验均为型式试验 。8 . 1 总则 在制造厂规定必须对导线端部作特殊加工的情况下, 应在试验报告中 说明 所采用的加工方法, 试验用的导线类型( 硬线或软线) 按照制造厂规定。 除8 . 2 . 2 条, 8 . 2 . 2 . 1 条和8 . 2 . 2 . 2 条等试验在同一只样品上进行外, 其他各项试验均在不同样品上进行( 见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2 条) 。8 . 1 . 1 除非另有规定, 被试接线端子排应是新的、 清洁的, 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制造厂的说明书规定, 安装在周围温度为2 0 士5 的环境中。8 . 1 . 2 试验应按条编号顺序进行8 . 2 验证机械特性 验证机械特性包括下列各项试验: 采用说明 1 耐湿、 耐热要求是根据我国 环境和材料要求提出, I E C 9 4 7 - 7 - 1 无此要求。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 接线端子排安装在支架上的试验( 见8 . 2 . 1 条) ; 接线端子的机械强度试验( 见8 . 2 . 2 条) ; 导线接到接线端子上的试验( 见8 . 2 - 2 . 1 条和见8 . 2 - 2 . 2 条) ; 额定截面积试验( 见8 . 2 . 2 . 3 条) 8 . 2 . 1 接线端子排安装在支架上的试验 进行本试验前, 接线端子排应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安装在合适的支架上 将长度为1 5 0 m m, 直径按表 3规定的钢插件依次夹紧在每个夹持件中, 拧紧力矩应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表1 5 的规定值或为制造厂规定的力矩值的1 1 0 0 o , 按图1 所示, 在距夹持件中心1 0 0 m m 处, 端正而无冲击地对钢插件施加一个与表3 数值相符的力。 试验过程中, 接线端子排不得从安装轨上或支架上松脱, 也不允许有任何其他损坏 安装轨或支架图 1 按第8 . 2 . 1 条规定试验的试验装置 表 3 安装试验参数接线 端子排的额定 截面积 力 插 件直 径 N mm MM AWG/ MCM 0 .2 2 4 1 1 .0 0. 5 20 0 . 75 1 8 1. 0 16 1 . 5 1 4 2. 5 12 4 6 1 0 5 2 .8 1 0 8 1 6 6 2 5 4 1 0 5. 7 3 5 2 5 0 0 7 0 00 9 5 0 00 1 5 1 2. 8 12 0 0 0 00 1 5 0 2 50 M CM 18 5 3 00 M CM 3 5 0 MCM 24 0 5 00 M CM 2 0 2 0. 5 30 0 6 00 M CM 8 . 2 . 2 接线端子排中的接线端子的机械性能试验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1 条和8 . 1 . 8 . 2 条适用。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 在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2 条的规定进行试验的前后均应验证电 压降( 见8 . 3 . 2 条) 。8 . 2 . 2 . 1 接线端子排中的导线偶然松脱或损坏试验( 弯曲试验)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3 条适用。8 . 2 . 2 . 2 拉出试验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4 条适用。8 . 2 . 2 . 3 验证额定截面积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1 . 8 . 5 条适用。8 . 3 验证电气特性 验证电气特性包括以下各项试验: 介电试验( 见8 . 3 . 1 条) , 验证电压降试验( 见8 . 3 . 2 条) , 温升试验( 见8 . 3 . 3 条) ; 短时耐受电流试验( 见8 . 3 . 4 条) ; 非螺纹型接线端子排的老化试验( 见8 . 3 . 5 条) 。8 . 3 . 1 介电试验 试验按下述规定进行: a ) 如果制造厂规定冲击耐压值U ,m p ( 见3 . 4 条) , 则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2 . 3 . 4 条的有关规定试验( 但8 . 2 - 3 . 4 . 1 条和8 . 2 . 14 . 2 b 条不适用) , 并作以下补充: 试验电压的施加: 5 个接线端子排应安装在金属支架上, 并接入额定截面积的导线, 首先在相邻接线端子之间施加电压, 然后在全部连接在一起的接线端子排与安装接线端子排的支架之间施加电压。 b ) 如果制造厂未规定额定冲击耐压值U ,o, 则按8 . 3 . 1 . 1 条和8 . 3 . 1 . 2 条的规定试验8 . 3 . 1 . 1 试验电压的施加 5 个接线端子排应安装在金属支架上, 并接入额定截面积的导线。 应在以下部位施加电压: 1 ) 全部连接在一起的接线端子排与金属支架之间; 2 ) 相邻接线端子排之间8 . 3 . 1 . 2 试验电压值 试验电压应为实际正弦波, 频率为4 5 H z -6 2 Hz , 施加电压时间应为1 min 试验用高压变压器应设计成当 输出电压调整至合适的试验电 压之后, 短接输出端时的输出电 流至少应为2 0 0 m A , 不发生电压降的辉光放电可忽略不计。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电压值应按表 4 规定: 表 4 试验电压值一额 定 绝 缘 电 压 U , , V介 电 试 验 电 压 ( 交 流 ,有 效 值 ) ,VUConU卜UO000000001口OU口比一以镇6 0一6 0 U , (3 0 0 3 0 0 U, 6 6 0一66 6 0 U , 8 0 0一8 0 0 U , 1 0 0 0 1 0 0 0 项试验如图2 所示, 是在5 个用额定截面积的P V C绝缘导线串联的相邻接线端子排上进行的 试验时, 应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表1 5 规定的力矩值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大力矩值固定导 线, 对 接入的6 根 导线, 其 额定 截面 积小 于1 0 m m , 的, 每 根最短 长 度应为1 m ; 额定 截面积 等于 或 大于1 0 m m , , 每根最短长度为2 m, 若额定截面积小于1 0 m m ( A WG 8 ) , 应采用硬导线; 若额定截面积等于或大于1 0 m m z ( A WG 8 ) , 则应采用硬导线( 多股线) 上述 。 ) 项试验仅在一个接线端子排上进行, 接线端子排按制造厂说明书规定安装, 并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表1 5 规定的力矩值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大力矩值固定导线。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 试验电流装置应保持不变, 接线端子的螺钉不得松动, 在温升试验与冷却达到稳定温度之间应允许有足够长的时间。 按图2 所示, 测量各接线端子排的电压降, 用直流电流进行测量, 试验电流为表5 或表 6 对额定截面积规定的电流值的0 . 1 倍。 试验前, 所测电压降不得超过 3 . 2 mV 试验后, 所测电压降不得超过试验前测量值的1 5 0 0 o .表 5 对于标准尺寸导线进行温升试验老化试验电压降试验时的试验电流值额定截面积0 . 2 0 . 5 0 . 7 5 1 1 . 5 2 . 5 4 6 1 0 1 6 mmZ 试验电流 4 6 9 1 3 . 5 1 7 . 5 2 4 3 2 4 1 5 7 7 6 A 额定截面积2 5 3 5 5 0 7 0 9 5 1 2 0 1 5 0 1 8 5 2 4 0 3 0 0 MM 试验电流 1 0 1 1 2 5 1 5 0 1 9 2 2 3 2 2 6 9 3 0 9 3 5 3 4 1 5 5 2 0 A 表 6 对于A WG或MC M制尺码的导线进行温升试验老化试验和电压降试验时的试验电流值额定截面积2 4 2 2 2 0 1 8 1 6 1 4 1 2 1 0 8 6 4 AW G 试验电流 4 6 8 1 0 1 6 2 2 2 9 3 8 5 0 6 7 9 0 A 额定截面积2 1 0 0 0 0 0 0 0 0 0 0 2 5 0 3 0 0 3 5 0 5 0 0 6 0 0 AWG/ MC M MC M MC M MC M MC M MC M 试验电流 1 2 1 1 3 9 1 6 2 1 8 5 2 1 7 2 4 2 2 7 1 3 0 9 3 5 3 4 1 5 5 2 0 A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电压降侧t点沮度侧tr一1仁11曰厂T夕已日0叫W目日匕OTvlv电压降侧t点 图 2 验证电压降的试验示意图8 . 3 . 3 温升试验 按图2 所示, 本试验应在5 个用额定截面积的P V C绝缘导线串联的相邻接线端子排上同时进行,并应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表1 5 规定的力矩值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大力矩值固定导线, 对接入的6根导线, 其额定截面积小于或等于1 0 m mz ( A WG 8 ) 的, 每根最短长度应为1 m, 额定截面积较大的( 大于1 0 m m ) , 每根最短长度为2 m, 试验电路应按图2 所示水平放置在木板表面( 如桌面或地板表面) 上, 接线端子排应可靠固定在该表面上, 导线则自由地放置在上面。 若导线的额定截面积小于 1 0 m mZ ( A WG8 ) , 应采用硬导线, 若额定截面积等于或大于1 0 m m z ( A WG 8 ) , 则采用硬导线 多股线。 用单相交流电流进行本试验, 试验电流为表5 或表 6 对额定截面积规定的电流值, 试验持续至达到稳定温度为止, 连续测温3 次, 每次间隔5 m i n , 当任意两次所测温度的变化小于1 K时, 则认为达到稳定温度 。 接线端子排中央任何部位( 见图2 ) 的温升均不得超过 7 . 2 . 1 条规定的极限值。 本试验结束, 在冷却至周围空气温度以后, 接线端子排应能通过第8 . 3 . 2 条规定的电压降试验。8 . 3 . 4 短时耐受电流试验 本试验目的旨在验证接线端子排耐受热冲击的能力。 试验在一个接线端子排上完成, 接线端子排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安装, 采用具有最大连接截面积的多股导线, 并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表1 5 规定的力矩值或制造厂规定的较大力矩值固定导线。 试验电流值与通电时间应按7 . 2 . 3 条规定。 试验结束, 接线端子排的任何零件均不得出现可能影响其断续使用的损坏, 接线端子排不作任何变动, 冷却至周围空气温度之后, 应能通过8 . 3 . 2 条规定的电压降试验。B - 3 . 5 非螺纹n o 接线端子排的老化试验 把按8 . 3 . 2 条的规定验证过电压降的5 个接线端子排放置在起始温度保持为2 0 士2 C 的加热箱中 试验期间, 除冷却周期以外, 通电电流等于表5 或表6 规定值, 试验过程中, 在完成全部电压降试验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前, 整个试验装置( 包括导线) 不得移动。 然后, 接线端子排承受2 0 0 次温度循环试验, 每次循环历时大约1 h , 过程如下: 加热箱内温度在2 0 m i n 左右时间内升至4 0 1C ( 按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8 . 2 - 3 - 3 . 1 条规定) , 或升至制造厂规定的温度( 见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6 . 1 . 1 条注 1 ) 。在此温度的士5 K范围内保温约1 0 m i n 然后用2 0 m i n 左右时间使接线端子排冷却至接近3 0 C, 允许强迫冷却, 并在此温度下保温约1 0 min , 如果需要测量电压降, 允许继续冷却至2 0 士5 -C. 每个接线端子排每经过 2 5 次温度循环之后, 以及完成 2 0 0 次温度循环之后, 均应按8 . 3 . 2 条规定测定电压降, 每次测定时的温度为2 0 士5 1C e 不应出现电压降超过4 . 8 m V或第2 5 次循环后测得的电压降的1 . 5 倍的情况。 若其中有一个接线端子排不能通过此试验, 则需在第二组接线端子排上重复试验, 此时, 全部接线端子排均应通过重复试验 本试验后, 用目测检查, 不应发现有开裂、 变形等影响其继续使用的变化, 此后, 再进行8 . 2 . 2 . 2 条规定的拉出试验, 全部试品应能通过试验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1 4 0 4 8 . 7 -1 9 9 8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A 1 总则A l . 1 选用合适大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可变因素, 诸如大气条件, 所用绝缘的类型、 爬电途径的布局以及使用接线端子排的系统情况等, 因此, 选择合适大小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制造厂的职责。A 1 . 2 建议将绝缘件的表面设计成带筋的表面以阻断导电沉积物可能形成的通道。A 1 . 3 从电 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观点来看, 仅仅涂有清漆或珐琅的导电件, 或仅用氧化层或类似方法保护的导电件均不认为是绝缘的。A 1 . 4 在下列情况下, 仍必须保持推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a ) 在既无外部电气连接, 又是按制造厂说明书( 若有的话) 的规定, 用接线端子排所规定的型式和尺寸的绝缘导线或裸导线安装时; b )考虑到由于温度、 老化、 冲击、 振动的影响, 或由于接线端子排预期承受的短路条件所产生的可能的变形 。A 2 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 建议考虑以下几点:A 2 . 1 确定爬电距离时, 凡宽度不小于2 mm的槽可以沿其轮廓线来测量, 宽度和深度小于2 mm的槽和容易堆积污物的槽应忽略不计, 只测量其直线距离。A 2 . 2 确定爬电距离时, 高度小于2 mm的筋应忽略不计, 对高度不小于2 m m的筋: 一一如果筋是绝缘材料件整体中的一部分( 例如用模压或焊接方法形成的筋) , 则沿其轮廓线来测量 , 如果筋不是绝缘材料件整体中的一部分, 则沿其接缝长度或轮廓线( 两条途径中取其较短者)进行测量 。A 2 . 3 上述各点建议的应用可用 G B / T 1 4 0 4 8 . 1 -1 9 9 3 中附录 A中的例 1 至例 1 1 作图示说明。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接线端子举例B 1 螺纹型接线端子 螺纹型接线端子见图B 1 , 螺纹型接线端子是一种将导体压紧在一个或多个螺钉头下的螺纹型接线端子, 压紧力可直接由螺钉头施加或通过中间部件, 例如: 垫圈, 压板或防松脱板。采用说明:1 7 I E C 9 4 7 - 7 - 1 : 1 9 8 9 附录 B 无此内容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