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843-2005 工业通风机 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定工业用射流风机进行性能测试的方法、要求及试验条件,确保风机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标准详细阐述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工业领域中使用的射流风机,这类风机通过喷射气流来实现特定区域内的空气流通或控制,常用于仓库、隧道、大型空间的通风换气。

  2. 术语和定义:对试验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如风量、风压、效率、噪声等,为后续试验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试验设备与条件:详细描述了进行性能试验所需的各种设备要求,包括风洞、测压装置、流量测量装置等,并规定了试验环境条件,如温度、大气压力等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外部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试验方法:具体说明了如何进行风量、风压、效率和噪声等关键性能参数的测试。例如,风量测试通常采用风洞中的流量计进行,风压则通过测定风机进出口的压力差来计算。此外,还规定了效率测试需考虑输入功率与输出风能的关系,以及噪声测试应遵循的相关标准和方法。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指导如何收集和分析试验数据,包括数据的有效性判断、计算公式和误差允许范围。标准中还提及了如何根据测试结果对风机性能进行分级或评价。

  6. 试验报告:规定了试验报告应包含的内容,如试验条件、所用设备、测试数据、计算过程及最终的性能参数等,确保试验结果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7-11 颁布
  • 2006-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pdf_第1页
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pdf_第2页
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pdf_第3页
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9843-2005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S 2 3 . 1 2 07 7 2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I n d u s t r i a l f a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i n g o f j e t f a n s(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 , I DT)2 0 0 5 - 0 7 - 1 1 发布2 0 0 6 - 0 1 - 0 1 实施中 华 人民 共 和国国 家质 量监督 检 验检疫 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皿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1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符号和单位 , , , 35 测量的特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仪器与测量 , 57 推力的确定 , , , , , 。 , , , , 58 声级的测定 , 99 振动速度的测定 , 1 11 0 流量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1 21 1 结果表示 , 1 41 2 误差与换算规则 , , , , , 1 5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基准噪声源的图示 , 1 7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 声压级的修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附 录C ( 资 料 性 附 录)换 算 规 则 , , , , 。 , , 。 , “ “ “ 1 9附 录D ( 资 料 性附 录 )参 考 文 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2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月 U舌 本标准与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 ( 工业通风机等同, 主要差异如下: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 标准( 英文版) 的一致性程度为用小数点符号“ . ” 代替小数点符号“ , ” ;对印刷错误的改正;用“ 本标准” 代替“ 本国际标准,;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删除国际标准中前言和引言; 按照G B / T 1 . 1 -2 0 0 。 标准的 规定对国际 标准的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本标准涉及到的相关标准都应执行我国的国家标准:I S O 5 8 0 1 : 1 9 9 7 对应执行 G B / T 1 2 3 6 -2 0 0 0 ;I E C 6 0 0 3 4 - 1 4 : 1 9 9 6 对应执行 G B 1 0 0 6 8 -2 0 0 0 ;I S O 1 3 3 4 9 : 1 9 9 9 ( E ) 对应执行 G B / T 1 9 0 7 5 -2 0 0 3 ;I S O 1 9 4 0 - 1 : 1 9 8 6 对应执行 J B / T 9 1 0 1 -1 9 9 9 ;I E C 6 0 0 3 4 - 2 : 1 9 7 2对应执行 G B / T 7 5 5 . 2 -2 0 0 3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 B 、 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1 8 7 ) 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津市通风机厂、 江阴精亚集团江阴市宏达风机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 王文义、 胡益人 、 谢乐成 、 昌泽 舟。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工业通风机射流风机的性能试验1范围 本标准涉及到GB / T 1 9 0 7 5 定义描述的射流风机所有技术性能与特性的试验。本标准不包括为管道应用设计的或为空气循环单独设计的那些风机, 例如, 吊扇和台扇。本标准所叙述的试验程序与试验室条件有关, 现场的性能试验不包括在内。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7 5 5 . 2 -2 0 0 3 旋转电机( 牵引电机除外) 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 I E C 6 0 0 3 4 - 2 : 1 9 7 2 ,I DT) GB / T 1 2 3 6 -2 0 0 0 工业通风机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i d t I S O 5 8 0 1 : 1 9 9 7 ) GB 1 0 0 6 8 -2 0 0 0 轴中心高为 5 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 评定及限值( i d t I E C6 0 0 3 4 - 1 4 : 1 9 9 6 ) GB / T 1 9 0 7 5 -2 0 0 3 工业通风机词汇及种类定义( I S O 1 3 3 4 9 : 1 9 9 9 , I D T ) J B / T 9 1 0 1 -1 9 9 9 通风机转子平衡 I S O 1 3 3 4 7 : 2 0 0 3 工业通风机 标准化实验室条件下风机 声功率级的确 定 I S O 1 4 6 9 5 : 2 0 0 3 工业通风机振动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2 3 6和G B / T 1 9 0 7 5中所做的术语和定义及以下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标准。3 . 1 通风机有效动压 p , e f f e c t i v e f a n d y n a m i c p re s s u re 通风机输出的动能分量的常规数量表示。对于射流风机来说, 可由通风机有效出口速度和进 口密度来计算。 注: 通风机有效动压将不同于穿过该截面的动压的平均数, 因为它不考虑由于偏离均匀轴向速度分布而造成的动 能波动部分。3 . 2 风机有效出口面积A, e f f e c t i v e f a n o u t l e t a re a 在射流风机情况下, 指风机出口面积扣除电机、 整流罩或其他在注解中提到的障碍物的有效面积。 注 1 :如果消声器中心体达到风机出口平面, 那么风机有效出口面积定义为风机出口平面的环形面积, 如图l a ) 中所 不 注 2 : 如果风机具有无中心体的消声器, 如图1 6 ) , 那么风机有效出口面积应为靠近消声器内的横截面积, 不是某种 喇叭口形状的出口截面积。 注 3 : 如果中心体( 电机或消声器的中心部分) 不延至出口平面, 风机有效出口面积应为接近机壳和电机之间的环形 面积, 但要随中心体和出口之间距离的增加有所增大, 如图 1 0中的定义。当电机位于进气侧时, 图l c ) 适用 于叶轮轮毅而不是电机。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e 二 Q 图 1 风机有效 出口面积3 . 3 风机有效出口 速度 v , e f f e c t i v e f a n o u t l e t v e l o c i t y 由推力、 进口密度和风机有效出口面积按 1 1 . 2 条所述计算。3 . 4 风机出口 速度 f a n o u t l e t v e l o c i t y 在射流风机情况下, 它是进口容积流量除以风机有效出口面积A,3 . 5 风机空 气功率 P . f a n a i r p o w e r 常规的功率输出。在射流风机下, 它是进口容积流量和风机有效动压的乘积。3 . 6 叶顶速度 u i m p e l l e r t i p s p e e d 叶轮叶片顶部的圆周速度。3 . 7 推力T , T c t h r u s t 按照本标准测定或计算的风机推力。3 . 8 推力/ 功率比 r , t h r u s t / p o w e r r a t i o 推力除以叶轮功率。 注: 另一常用的推力/ 功率比的定义是推力除以电机输出功率。不推荐这一定义, 因为它将随着使用的电机制造厂 商的不同而变化。当包括电机损失时, 会使此比值变小3 . 9 风机护罩 f a n g u a r d 护罩设计成能防止相对大的外来物, 例如饮料罐的吸人, 这些护罩有时装配到射流风机的人口和出口上 。 注: 护罩对于风机推力性能和噪声级有明显作用, 在指定使用护罩的地方, 应对带有护罩的风机进行现场测量。3 . 1 0 风室c h a mb e r 气流速度比风机进口或出口的气流速度小的风道。3 . 1 1 试验封闭场地t e s t e n c l o s u r e 将风机和试验通道安装于不能通风的房间或其他空间。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3 . 1 2叶轮平衡等级 i m p e l l e r b a l a n c e g r a d e按 B / T 9 1 0 1 -1 9 9 9规定为 G级。3 . 1 3风机振动速度 f a n v i b r a t i o n v e l o c i t y按照本标准和 I S O 1 4 6 9 5 测量的频率为1 0 Hz -1 0 k Hz 的未滤波的均方根振动速度。3 . 1 4风机叶轮效率q. o v e r a l l e f f ic i e n c y风机空气功率除以叶轮功率。3 . 1 5总效率q t o v e r a l l e f f i c i e n c y风机空气功率除以电机输人功率。声压级L o s o u n d p r e s s u r e le v e l试验条件下该声源传播声压的平方与基准声压的平方的比以 1 0为基底对数的 1 0 倍。3 . 1 7声功率级 L w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试验条件下该声源传播的声功率同基准声功率的比以 1 0为基底对数的 1 0 倍。3 . 1 8进口 声功率级 扬,i n l e t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在风机进口处确定的风机的声功率级。3 . 1 9出口 声功率级 L _ o u t l e t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在风机出口处确定的风机的声功率级。3 . 2 0所考虑的频率范围 f re q u e n c y r a n g e o f i n t e r e s t 通常为中心频率在 6 3 Hz -8 0 0 0 Hz 之间的倍频带和中心频率在 5 0 H z -1 0 0 0 0 H z 之间的三分之一倍频带。符号和单位下述符号 和单位适用于所列 的参数 :参数符号单位风机有效出口面积A , ,m2风机标称直径D Rn 1进气侧风室长度D3m声 压 级L od B ( 2 0 p P a )声 功 率 级L wd B ( 1 p W)进口声功率级L ,d B ( 1 p W)出口声功率级L -d B ( 1 p W)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参数符号单位转 速Nr / s流过流量测量装置的压差PPa风机有效动压PaPa容 积 流 量qVm / s叶轮平衡等级( J B / T 9 1 0 1 )Gm m/ s推力/ 功率比r,N / k W计 算 推 力T .N实测 推 力T .N叶轮叶顶速度( 见 3 . 6 定义)um/ s风机有效出口速度v, “m/ s隧道内某一截面处的平均流通速度叭m/ s试验封闭场地的风机进口密度P .k g / m总效率仇电机 效 率伽风机叶轮效率枷风 机 空 气 功 率尸k W5 t 9 it的特性5 . 1 概述 为了能正确应用射流风机并在使用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性能和可靠性, 除了解其机械特点外, 诸如重量、 总尺寸及安装尺寸, 有必要确定某些技术性能与特性。52推力 在隧道墙壁上的摩擦, 进口和出口损失, 有时候还有流通阻力以及在隧道人口的风力作用将在隧道内产生的一个压降。由于风机出口气流和隧道中气流之间的动量传输, 该压力降同射流风机的升压力相等。因为不能测出风机出口气流的动量, 而动量的变化与推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而推力是可以测量的 。5 . 3 输入功率 为计算隧道中射流风机的运营成本, 有必要了解通风机电机的输人功率。5 . 4声级 为保证射流风机和消声器结合的最佳化, 以满足隧道声级的要求, 通常应确定进口和出口声级。 注: 风机制造商只能保证风机的声功率级.隧道中声压级取决于隧道的大小和噪声吸收的特性, 这不是风机制造 厂商的责任范围5 . 5 振动速度 为了使用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维护的需要, 必须规定和记录隧道风机的实际振动速度。振动速度按照 I S O 1 4 6 9 5的规定在支撑点上测得。5 . 6容积流 f 只有合同的要求, 才需测量容积流量。用风机有效出口速度来确定隧道射流风机的最佳数量、 尺寸和间隔, 该速度按照 1 1 . 2的规定计算。 a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6仪器与测 f6 . 1 尺寸和面积 应按照GB / T 1 2 3 6 第 1 1 章的要求来进行尺寸的测定和面积的确定。6 . 2转速 应按照 G B / T 1 2 3 6 第 9 章的规定确定叶轮转速。6 . 3推力6 . 3 . 1 力平衡系统 使用校准平衡块, 可以使力的平衡系统在士5 %的误差范围内确定力或推力。6 . 3 . 2 力传感器 通过使用校准平衡块校准后, 使用传感器确定推力的误差在士5 %之内。6 . 4 输入功率 应按照 G B / T 1 2 3 6 -2 0 0 。第 1 0 章的要求确定电机或叶轮的输人功率。6 . 5 声级 包括麦克风、 屏风、 电缆、 放大器和频率分析仪的声级测量系统, 应符合 I S O 1 3 3 4 7的规定。6 . 6振动 速度 用测量均方根振动速度的仪表记载风机振动速度。仪表应符合 I S O 1 4 6 9 5 的规定。6 . 7容积流 f6 . 7 . 1 压力测f的仪表 在试验封闭场地内测量压差的压力计和测量大气压的气压计, 应符合 G B / T 1 2 3 6 -2 0 0 。 第 5章的要求 。6 . 7 . 2 温度测f的仪表 温度计应符合 G B / T 1 2 3 6 -2 0 0 0第7章的要求。7推力的确定7 . 1 概述 风机推力的测定, 有2种基本有效的方式: 悬挂式和支撑式。为了准确地测量推力, 对于第 1 种方法, 要求悬挂元件保持精确地垂直并平行于通过风机轴线的垂直面; 对于第2种方法, 要求对支撑系统精确地构建, 并要保持好的水平度。无论那种方式, 推力都要通过使用校准平衡块、 弹簧平衡件或力传感器来确定。7 . 2 悬 挂式配里 图 2 和图 3 是典型的悬挂式的布局。使用至少 1 个风机直径长的悬挂元件将风机固定在框架或台架上。该框架内允许气流自由流通, 尤其在风机进风口处。在风机下面或周围是 1 个刚性的起到三重作用的构架: a ) 在静态下, 为风机试验装置提供参考点; b ) 为滑轮系统提供支架, 以支撑校准平衡块及弹簧平衡件; c ) 为力传感器提供反应点。 在工作状态下, 调整测量系统载荷以使风机退回到静态位置, 误差在士2 m m范围内, 以保证悬挂元件的精确垂直, 这样就可以直接地测定推力。 注:值得注意的是, 当射流风机具有典型的推力/ 重力比时, 采用其他方法, 诸如测量垂直悬挂元件的角度或改变静 态风机与运转风机之间高度, 然后计算推力的方法, 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推力测量精度。 5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1 传感器/ 测量系统的可调位置;2 气流方向。注: 在试验前通风机应精确找平. 图2 推力测f布局图( 悬挂方法 1 )1 -悬挂钢缆;2 气流方向;3 平衡弹簧;4 可调限制;5 基准点。图 3 推力测f布皿图( 悬挂方法 2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7 . 3 支撑配置 支撑式的布局如图4 、 图5和图6 所示。风机通过低摩擦的线性轴承或簧片支撑在刚性的框架上在有止块限定的范围内, 该风机应能自由地在两个方向内移动。在开始做任何试验之前, 装配部件需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仔细的水平调节, 同样需要在各方向沿通风机的轴向移动组件时找平。在工作状态下,调整测量系统负荷, 以保证运动不受止块的限制, 然后可以直接地测量推力。在使用力传感器的情况下, 传感器可以直接连接到风机上。1 风机运动方向;2 气流方向;3 一一线性轴承;4 风机可能产生的位移量;5 推力测量表( 仪表测量千克数+悬挂的仪表质量=推力) 。注:在试验前对风机进行精确找平。图 4推力测f布置 图( 支撒方法 1)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I 风机运动方向;z一 气流方向;3 一传感器/ 测量系统;a -线性轴承;5 - 一 风机可能产生的位移量注在试验前通风机应精确找平图 5 推力测A布局图( 支撑方法2 ) Ic l/I 一通 风 机 运 动 方 向 ;2 气 流 方 向 ;3 弹 簧 片 ;a 一一 推 力 传 感 器注 :在 试 验 前 通 风 机 应 精 确 找 平 。图 6推力测A布局图( 支撑方法 3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7 . 4 试验步骤 为保证推力的测量达到所要求的精度, 应尽量采取措施减少由于试验装置装配或调整引起的误差。尽管规定了校准平衡块或弹簧平衡块, 但如果使用弹簧平衡件记录推力, 而且它是通过 1个滑轮支撑,必须准确的知道其重量并加到被测的推力上。 如果使用力传感器测量推力, 一定要校准。例如使用滑轮和配重系统, 应不超过 1 2 个月的间隔期。当偏差大于读数的 1 %时, 应每 3 个月进行重新校准 如果使用支撑式, 应采取措施, 以保证在两个方向内移动风机所需要的力相同, 这样, 配件也相应地保持水平 。 当推力和功率输人读数稳定时, 或启动最少 1 0 mi n 后再记录推力读数。7 . 5 试验闭式场地 图 7 示出了试验闭式场地所要求的空间。 单 位 为 米 3 Da 1 0 Da帕召口们.1八1 -通过叶轮的平面;2一 气流方向。图 7 封 闭场地中的推力测f8 声级的测定8 了 概述 通过半混响的方法测定噪声级。该方法实质上是最实用的, 而且不需要使用噪声测量仪器, 只需要少量的设施: 适当的封闭室和1 个经过校正的声源 当阻力为零时, 风机仅有 1 个工况点, 没有由“ 叠加方式” 而产生错综复杂的噪声。同样, 如果仅要求进 口或出口噪声级, 末端消声器就没有必要了。用这种方法测量的是风机产生的噪声( 无论是从风机的进出口或从风机机壳) , 此时和风机安装在隧道中的情况是一样的。8 . 2 试验装置 风机、 经校 准的基 准参考声源及麦 克风线路 的布置见图 8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L S O 1 3 3 5 0: 1 9 9 9 I -基准声源; 2 次麦克风路径; 3 一一主麦克风路径; 4 所有表面均为坚硬涂层 注 1 :1 麦克风横向平面应与任何平行面成的角度大于1 0 0 ; 注 2 : 流经麦克风的最大空气流速为 1 m/ s ; 注 3 :麦克风, 通风机声源均不能在室中心线0 . 3 m之内; 注 4 :当上述条件满足时, 设备或叶片方位布置不受本标准的限制; 注 5 : 本标准中没有规定试验室形状, 但具有一定比例的试验室会使试验进行的更好; 注 6 : 试验室体积没有规定, 但应足够大, 例如试验通风机的体积和有关管网的体积不应超过试验室体积的1 肠。 图 8 半混响室8 . 3 封闭场地适用性 半混响室应符合 I S O 1 3 3 4 7的要求。 在距离主要反射表面不小于2 m处, 将主麦克风线路布置于长度为 1 . 5 m - 3 m的弧线或直线上。该线路上的点既不应位于风机声源中线的4 5 “ 之内, 也不应位于与任何平行面构成在 1 0 0 之内, 并且应位于室内的一个角处。这样定位, 麦克风将不承受超过 2 m / s 的空气流速。( 见图8 ) e 这样确定使基准噪声源中心和风机声源点与主麦克风线路中点的距离相同。基准噪声源中心与风机声源点的距离要大于 1 m。本基准噪声源应符合 I S O 1 3 3 4 7的要求。基准噪声源应以小于等于 2 %的校准速度运行。 在基准噪声源工作的情况下, 当试验风机叶轮处于静止状态时, 噪声压力级的读数可以在沿着主麦克风线路的每个倍频中和沿着已估算线路的平均值中取得。次麦克风线路应建在基准噪声源和主麦克风线路中点之间的一半位置处, 其线路长度与主麦克风线路长度相同。基准噪声源中心与主麦克风线路与次麦克风线路应相垂直。在每个倍频中, 沿次线路的平均声压级不应超出主线路平均值 3 d B , 这是 1 0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根据附录B中背景噪声的要求而修正的。8 . 4 测f步骤 实际测量之前, 在试验风机和基准噪声源不工作时, 每个倍频中的平均声压级应沿着主麦克风线路来测定。该声压级在每个倍频中至少应是低于从风机噪声源中或基准噪声源中所测得 6 d B的平均声压级, 并应按照附录 B中的建议对背景噪声进行修正。 在基准噪声源工作而试验风机叶轮处于静止状态时, 应沿着主麦克风线路已确定的平均声压级蛛 , 在每 个倍频中读取声压级的 读数。在基准噪声源工作和试验风机运转时, 应读取每个倍频的声压级并确定每个倍频的平均 声压级与( 。 ) 。几tr , 和好、 ) 的值必要时可以按照附录B中的建议进行修正,而开放人 口或出口的风机声功率级L w可在每个倍频中按下式计算: L w二Lam)一L , +L w o , 一 (1) 式 中: L w ,基准噪声源的声功率级。 将风机转 1 8 0 0 做重复测量。应报告各种情况下的最高声压级。 当试验点接近声场, 并要相应地附加读数时, 可以应用 I S O 1 3 7 4 4中规定的共扼表面的方法进行试验。振动速度 的测定9 . 1 概述 对于标准试验室试验, 实际应用的射流风机只有一个工况点, 因此与I S O 1 4 6 9 5中规定的试验振动速度的规定相比简化了不少。9 . 2 试验布JR 图 9 给出了测量振动速度的布置。应使用与提供给用户外形一样的射流风机进行试验, 即应适当装配进口和出口消声器。在指定减振器和要求测量振动等级之处, 可使用表 1中所列的最小静态偏差进行测量。传感器位置实例胶 粘 点 、 、 一一习仁一一 矍 y / 一 点 A注:振动等级是在标有“ V, 的悬挂/ 支撑结构处进行试验的。 图 9用于射流风机 的振 动速度测t布里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 除非用户与供货厂之间有协议, 否则风机的叶轮应平衡到J B / T 9 1 0 1的G6 . 3的等级。所提供的电机应符合 G B 1 0 0 6 8中规定的电机支架标准振动等级 表 1转 速 / ( r / mi n )最 小 静 态 偏 差 / m m8 5 0 - 1 0 0 0 1 0 0- 180 0一- 2 8 0 0 注:由于实际原因, 表中最小静偏差在实际工况下可能大大地减小。9 . 3试验步骤 除 了用 户与供货厂之间有协议外 , 均应按 I S O 1 4 6 9 5附 录 B的规定测量振 动速度。 由于射流风机和2 个简单的轴承组件是轴对称的, 所以只需要记录垂直方向的振动。 应记录两个振动速度, 一个是进气侧的读数, 另一个是排气侧安装吊架上的读数。测量振动等级应是 : V A r / min为单位 的叶轮转速 滤波的垂 直振动速度均方根值( 单 位为 mm/ s ) e9 . 4允许振动速度 最 大的允许振动速度在表 2中列出 。 表 2 安 装 方 法减振安装( 采用表 功 冈 U 性 安 装最大允许振动速度均方根/ ( mm/ s ): :1 0流,的确定1 0 . 1 概述 应该指出, 通过一个射流风机的流量同通过一个隧道的流量没有直接关系, 并且这不是一个射流风机技术条件中的主要要求。 流量测量有3种方法: a ) 第 1 种方法是利用进气室试验装置。在这种情况下, 一台增压鼓风机作为试验装置的一部分, 使得风机工作点能得到正确的模拟。 b ) 第2种方法是在射流风机进口使用皮托管 c ) 第 3 种方法最简便, 但准确性可能最低。使用一个文丘里喷管或一个锥形进 口连接到射流风 机进风侧作为流量测量设备1 0 . 2 进气室方法 进 气室内的 风机安装如图1 0 所示。 试验装置的进气段应符合G B / T 1 2 3 6 -2 0 0 。 中3 2 . 2 的要求。 按照G B / T 1 2 3 6 -2 0 0 。中第 2 3 章或第 2 5 章的规定可以使用文丘里喷管或锥形进口测定流量 为确定正确的风机工况点, 当没有负压通过风机时, 试验系统增压鼓风机应控制 丸s= p . 2= 0 , , (2) 式 中: p e a 为风机室内的表压; p , 是风机出口的表压 如果不能精确地控 制增压器, 就必须在多个工况 点测量 流量。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八S O 1 3 3 5 0 : 1 9 9 9 1 气流方向; 2 滤 网 。 图 1 0 流f测f装里( 进气室)1 0 . 3 进气皮托管方法 此种方法应按照 G B / T 1 2 3 6 -2 0 0 0 第 2 7 章的规定测定流量( 最好在叶轮人流段)(见图I 1 ) ,s DR 1 -一气流方向。 on 1 1 流3 19 11装置( 入流皮托管)1 0 . 4 直连流fm u f设备 如图 1 2 , 应使用适 当的方法把流量测量设备连接到风机进 口。文丘里 喷管 的部件应符合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G B / T 1 2 3 6 -2 0 0 0 图 1 6的规定, 锥形进 口应符合 GB / T 1 2 3 6 -2 0 0 0的图 2 1 的要求。对于按本标准进行的流量确定, 不需要反涡流装置。 文丘里喷管测定 流量可按照 G B / T 1 2 3 6 -2 0 0 0第 2 2章来计算, 锥形进 口测定 流量可按照G B / T 1 2 3 6 -2 0 0 0 第 2 5章来计算。2 5 D.I -锥形进口;2 气流方向;3 一 一 文丘里喷管;4 -测 管 。图 1 2流f测f装2 ( 直接连接)1 1 结果表示1 1 . 1 产品说明 产品说明至少应包括下述资料: a ) 产品型号; b ) 风机尺寸; c ) 转速 ; d ) 电机输出额定功率及机号; e ) 电源数据; f ) 高温工作能力; 9 ) 总尺寸; h ) 安装尺寸; i ) 风机装配重量; J ) 备件( 例如护罩减振器) ; k ) 工况监测设备。1 1 . 2 产品性能 在 1 1 . 1中叙述产品的性能至少包括下述信息。 a ) 推力 ; b ) 风机有效出口速度( 见注 1 ) ; 1 4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1 S 0 1 3 3 5 0 : 1 9 9 9c ) 电机输人功率;d ) 最大开放进口或开放出口声功率级( 见注2 ) ;e ) 最大进气和排气振动速度。按与用户达成的协议, 可以提供“ 正向” 和“ 逆向” 运行的数据。性能试验时, 一定要清楚安装了哪些附件。注 1 : 在隧道中, 由于隧道主流速度 v 。 的存在, 所以用风机有效出口速度 从 , 计算推力的校正系数 k :认 f f 定 义 为 卜 ”. ”. ( 3 )( 4 )有效风机出口面积A“ 的定义见 3 . 2 .注 2 : 最好与用户协商, 有选择地表述噪声级数据, 例如, 表达为在 1 0 m或 3 m处, 4 5 “ 自由场内的“ A, 加权球面声压 级声压级是在单个总图中给出还是在每个倍频程中给出, 也可与用户协商确定。注3 :如果是合同的要求, 可使用第 1 0章中给定的方法之一测定流量。1 2 误差与换算规则1 2 . 1误差 所列的产品性能是最常用的公称值, 不是最小值或最大值。性能的误差值适用于射流风机在无外部阻力的情况下工作, 并按照本标准试验时。 如表 3中所示, 该误差已考虑到测量误差和制造误差, 当不能获得直接试验结果时, 可参照附录c进行性能换算。 为了免去复杂的修正, 应注意到表 3 的注释中所述的影响因素是造成该表所列的误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误差的总和可使吸收功率的误差达到5 %以上。1 2 . 2 换算规则 附录 c中给出了保持几何相似的风机性能换算规则的建议。对于射流风机, 下列部件应是有几何相似性 : a ) 消声器长度; b ) 消声器箱体几何形状; c )消声器 喇叭 口形状 ; d ) 叶轮的轮毅比; e ) 叶轮整流罩外形; f ) 叶片形状与强度; 9 ) 叶片安装角度; h ) 电机支撑设计; i ) 电机规格; J ) 叶片顶部间隙( 排烟设计) 。 实际上, 要对每台风机都直接进行性能试验是不适宜的, 并且保持完全的几何相似也是不可能的。因此, 制造厂有责任验证所使用的任何性能换算规则。 当从直接试验的结果中计算另外一台风机的性能并允许某些尺寸偏离几何相似时, 换算规则的应用将受到以下限制。 风机尺寸: 士1 R 2 0等级 转速: 试验速度X1 . 3或试验速度/ 1 . 3 . 1 5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1 9 9 9表 3侧 量 参 数测 量 误 差制 造 偏 差注释通风机 推 力风机有效出口面积 输 人 功 率 噪 声 级士 5 %士 1 0 %士 2 %士 1 %士 3 %士 3 % 11 , 2 5 3电机1 效率T , 总损失总计: -(5 0 k W 的电机 - -5 0 k W 的电机 输人一 输出试验一1 5 %( 1 一W)一1 0 %( 1 一9 . )一1 5 %( 1 一W)2 总损失. ( 适用于 5 0 k W以上电机)总损失的1 0 %3 感应电机功率因数c o s 0-0 . 1 6 7 0 一 c o s $ )最小0 . 0 2最大0 . 0 74 感应电机滑差( 全负荷和工作温度下) 输出1 k W( 或 k VA ) 以上电机 输出小于 1 k W( 或 k VA ) 电机并联下交流电机转速( 全负荷和工作温度下)完全滑差的士2 0 %完全滑差的士3 0 % 在最高转速下同步转速的一3 %; 在最低转速下:同步转速的+3 % 效率和损失确定按照 I E C 6 0 0 3 4 - 2 ,注 1 :应注意测量推力时, 有效风机出口速度可以通过使用密度和惯用的风机出口面积由推力计算出。注 2 :在大多数情况下, 有效风机出口速度的相对大的误差, 对于安装在隧道中的推力来说不是很重要的, 因为 它仅牵涉到一个次要的校准系数.注3 :宽带噪声级的测量误差在I S O 1 3 3 4 7的表 I中列出; 考虑到制造偏差, 应加大到 3 I B o注4 :试验室内气流型式变得完全扩展, 可能要用一些时间( 比如说在 1 min -1 5 m i n ) , 在这一时间内, 风机推力 将从它的初始值下降。另外, 该风机推力可能随时间显示出明显的不稳定变化, 它可能主要由风室中空气 运动中湍流和热效应、 电源电压变化等引起 侧量设备应最好自动在至少 3 min内形成均方根值。当推力、 功率消耗、 风速及其方向的测量误差的变化 在其。 . 5倍以上不再随时间发生时, 就可以记录读数了。注5 :电机预期的制造误差会限制输人功率的预测精度。G B / T 7 5 5 . 2给出了小于5 0 k W 轴功率的电机的电机 效率误差为一。 . 1 5 ( 1 -W) 。对于更大的电机, 这一误差减小到一。 . 1 0 ( 1 -W) 。当考虑吸收功率时, 这不 是唯一的误差.对于 1 k W( 或k VA ) 以上的电机, 在全负荷和额定温度( 通常 4 0 C) 下的允许滑动误差等 于完全滑动的士2 0 。当一个风机的吸收轴功率随转速立方变化时, 这可能导致输人功率和空气动力负 荷的相当大的变化. 功率因数误差给出为: -0 . 1 6 7 ( 1 -c o s 肉, 最小一。 . 0 2 , 最大一。 . 0 7 .注6 :电机损失, 电机转速和功率因数取决于电机温度.铭牌数据通常依据一个 4 0 0C室温, 加上在全负荷并正常 电机冷却下电机的温升。对于射流风机, 这些条件并不普遍。负荷可能不同于正常情况。高的气流速度 和通常低于4 0 的空气温度会降低电机的温度。这将导致一个较低的线圈温度、 较高的电流以及速度与 余弦的变化。另外, 建立稳态条件也需要一些时间.还必须考虑GB / T 7 5 5 . 2 给出的电机数据误差。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9 8 4 3 -2 0 0 5 / I S O 1 3 3 5 0 : 1 9 9 9 附录A ( 资料性附录)基准噪声源 的图示如果买不到一个校准的基准噪声源, 那么可以使用按照图 A . 1 制造并经准确校准的叶轮。 单 位 为 毫 米1 -旋 向 ;2 软钢板, 厚度3 牢固铆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