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口腔科 宋冬生,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的下2/3。,概述,颜面部,上至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 区域。以眉间点和鼻下点的水平线将颜面部三等分。,颌面部,Maxillofacial region 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 以眉弓连线和口裂分为三部分。,颌面部解剖分区,口 腔,Oral cavity 口腔是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舌、腭、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主要生理功能,摄食、咀嚼、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言语、呼吸,口腔颌面部特点及临床意义,位置外露易受外伤 ;易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出血多,肿胀明显。 解剖结构复杂,并发症多。 颜面部手术切口要沿皮纹方向。 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口腔,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口腔前庭: 由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构成 固有口腔: 由牙列、牙槽骨、牙龈与其内侧的舌、腭、口底构成,口腔前庭表面形态,前庭沟 唇系带 颊系带 腮腺导管开口 磨牙后区 翼下颌邹襞 颊脂垫尖,前庭沟:常用局部麻醉和手术切口部位,唇系带 颊系带,颊(cheek),腮腺导管口,颊脂垫尖 磨牙后区,固有口腔表面形态,牙冠、牙列和牙弓 牙槽突、龈沟与龈乳头 硬腭与软腭 口底,牙冠、牙列和牙弓,尖牙(Canine),尖牙的功能与形态特点 功能特点:撕裂食物;支持口角,丰满面形,尤其是口角突度 形态特点:冠厚、有牙尖、根长、粗壮、脱落晚 基本的功能结构-牙尖(四嵴四斜面),中央窝,近中点隙,远中点隙,颊面点隙,舌面点隙,上颌第一磨牙,(2)牙槽突、龈沟与龈乳头,牙槽突,(3)硬腭与软腭,Hard palate,Soft palate,解剖标志,切牙乳头:切牙孔、鼻腭神经血管 腭大孔:硬腭后缘前方0.5cm处,上颌第三磨牙腭侧,深面为腭前神经、腭大血管,口底,口腔的组织器官,唇 上唇、下唇 口角、口裂,唇的解剖层次,层次 1、皮肤 2、浅筋膜 3、肌层口轮匝肌 4、粘膜下层上下唇动脉、粘膜腺 5、粘膜有粘液腺开口,唇 的表面标志,颊,颊位于面部两侧,形成口腔前庭的外侧壁 (一)境界 上界:颧骨下缘 下界:下颌骨下缘 前界:唇面沟 后界:咬肌前缘 (二)层次皮肤 浅层表情肌 颊脂垫(buccal part of masticatory fat pad) 颊肌 粘膜,牙 齿,组成 牙冠 牙颈 牙根,牙冠形态,唇(颊)面 舌(腭)面 近中面 远中面 咬合面,牙根数目和形态,牙齿,结构 牙釉质 牙本质 牙骨质 牙 髓,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乳白色,有光泽。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含无机盐96%,主要为磷酸钙及碳酸钙,水和有机物占4%,为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色淡黄有光泽,含无机盐70%,硬度低于釉质。内含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牙骨质,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钙化结缔组织,色淡黄,含无机盐55%,与骨相似,借牙周膜将牙体固定于牙槽窝内。,牙髓,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含血管、淋巴管、神经、成纤维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 其功能为营养牙体组织。,牙周组织,牙槽骨: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 牙周膜:介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牙 龈:口腔粘膜覆盖于牙颈部及牙槽骨的部分。,咬合关系,咀嚼时上下颌牙齿互相接触的关系 正中合 错 合,(四)咬合关系、牙合与牙弓关系,舌tongue,以“”字沟为界分为前2/3舌体,后1/3舌根,界沟尖端为舌盲孔(甲状舌管残迹) 上为舌背,下为舌腹,两侧为舌缘,舌前2/3遍布乳头 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一般感觉 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味觉 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味觉 叶状乳头(foliate papilla)味觉 舌扁桃体 舌后1/3黏膜无乳头,有结节状淋巴组织,舌的神经分布,感觉神经: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 运动神经:舌下神经。 味觉神经:面神经鼓索支。,腭 palate,分隔口腔和鼻腔,参与语言和吞咽等活动 硬腭:前2/3 软腭:后1/3,腭皱襞 硬腭前部,自腭中缝向两侧呈放射状的软组织嵴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 硬腭中央部分,黏膜薄而缺乏弹性 切牙乳头 腭大孔硬腭后缘前方的0.5cm处,口 底,Floor of the mouth 舌系带:舌腹部与舌下区黏膜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构 舌下肉阜:舌系带移行为口底黏膜两侧的一对丘形隆起。其顶部有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的共同开口。,乳 牙,乳中切牙 乳侧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第二乳磨牙,乳牙萌出时间及顺序,A,B,C,D,乳牙(deciduous teeth),恒 牙,中切牙 侧切牙 尖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恒 牙,A,B,C,D,恒牙,87654321 12345678,87654321 12345678,恒牙萌出时间及顺序,颌面部,颌骨 肌肉 血管 淋巴组织 神经 涎腺 颞下颌关节,2.颌面部表面解剖标志,睑部表面标志 睑裂 宽3.5cm,高度1.01.2cm 内眦、外眦,鼻部表面标志,鼻根、鼻尖、鼻背 鼻底、鼻前孔 鼻小柱、鼻翼 鼻唇沟,口唇区域表面标志,唇面沟 口裂 口角 唇红 唇红缘 唇弓和人中点 唇峰和唇珠 人中。人中嵴,下唇、颏部表面标志,颏唇沟 颏下点 颏孔,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面部比例:我国古代画论中的“三停五眼”之说。,面部比例及其他关系,1面部水平比例 指面部长度的比例,即三停,又可分为: (1)大三停: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眼、鼻位于面中1/3,口腔位于面下1/3。颅面畸形主要表现为面上1/3及面中1/3比例失调;牙颌面畸形主要为面中1/3及面下1/3比例异常。,(2)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上点(颏唇沟正中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下1/3分为三个基本相等部分,其中上1/3为上唇高度,下2/3为下唇及颏的高度。男性上唇约24mm,下唇及颏约50mm,女性少4mm。 (3)侧三停:以耳屏中心为顶点,分别向发际中点、眉间点、鼻尖点和颏前点做连线,形成三个夹角,其夹角差小于10则符合颜面美的要求。,五眼:沿两眼内、外眦作垂线,可将面部在眼裂水平分为五等份,每一等份的宽度与一个眼裂的宽度相等,即两眼内眦间距,两眼裂宽度和左、右外眦至耳轮间距相等。,2面部垂直比 指面部正面宽度的比例,正常眼裂宽度平均为3.5cm,两外眦宽度平均为9.5cm。 鼻翼的宽度与两眼内眦间的距离相等,即3.5cm,鼻的长度和宽度比例约为1:0.7;闭口时,口角的大小与眼平视时角膜内缘之间的距离相等。,黄金比的来历: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将木棒按不同比例折断,多次进行比较,发现短段与长段之比为1:1.618=0.618时最美。后来,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Plato)将此比称为黄金分割。此后,欧洲人将此比例关系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生活等领域中。如,埃及胡夫大金塔,其高度和底边长度符合黄金比。,3面部黄金比,颏至眼外眦距/颏至发际距 颏至口裂距/颏至鼻翼间距 眼外眦距/面宽度间距 口裂宽度/眼外眦间距 鼻底宽/口裂宽度。 面部黄金比的重要意义:它能从垂直比例与水平比例关系对同一器官进行定位,如以眼外眦距与面宽度间距比和颏至眼外眦距与颏至发际距均为黄金比,来说明眼外眦的垂直和水平位置关系。,头面部各器官和部位间的黄金比关系:,颜面的局部与器官之间、器官与器官之间,或者局部与局部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与颜面美的关系密切,故称之为美容角。侧面观察明显: 1鼻额角 鼻根点分别与眉间点和鼻尖作连线,两线相交构成的角称之,正常为125135。此角大小决定于额部形态和鼻尖突度。 2鼻面角 沿眉间点至颏前点和鼻根点至鼻尖画线,两线相交构成的角称之。正常36 40 。颏部、下颌骨的正颌手术常可造成该角度的变化。,美容角,3鼻唇角 为鼻小柱与上唇构成的夹角,正常为90100,上颌骨的手术对鼻唇角的影响较明显。 4鼻颏角 由鼻尖分别至鼻根点和颏前点连线,两线相交构成的夹角,正常120132。上、下颌骨手术均可影响该角度变化。 5颏颈角 由颈点至颏下点作连线,再沿眉间点向颏前点作连线,两线相交形成的角,正常85。下颌骨、颏部的正颌手术、整形外科手术、面颈部皮下脂肪吸除术等,可改变颏颈角的角度。,(2)鼻、唇、颏关系:连接鼻尖与颏前点所构成的Ricketts美容线,以确定下唇是否位于该线上,若超前或后退,则视为容貌欠美,但存在种族差异。 (3)颏唇沟深度:为颏唇沟至下唇突点与颏前点连线的垂线距离。正常约为4mm,下颌前份根尖截骨术可影响颏唇沟的形态。,以面部中线为轴的左、右对称是颜面美的重要标志,也是颌面外科、整形外科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评价的标准。 美貌人群眼、鼻、口裂等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平均非对称率为5.371.61。6个中线附近标志点(鼻尖点,鼻下点,上、下唇突点,颏唇沟点,颏前点)与中线的左、右位置偏移均很小(在0.5mm以内)。水平断面非对称率均女性。颜面主要结构具有高度对称性,但非绝对对称。,对称,无论是三停五眼及其他关系,还是对称或美容角,均集中的体现在协调关系上。所谓协调系指面部与其局部之间或面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和谐关系,无论种族或民族的不同、性别的差异,以及个体的特点,颜面美均不能离开协调这一准则。,协调,颌骨,上颌骨 下颌骨,上颌骨,外形不规则,分为四突一体: 上颌骨体 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 前、后、上、内壁 上颌窦腔,临床意义,1.支柱式结构,受到外力打击力量易分散。 遭受重力时发生多发骨折,并发颅脑损伤。 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 2.三条薄弱线 Le Fort I型骨折线:梨状孔下部-牙槽突底-上颌结节-蝶骨翼突 Le Fort 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颧骨下方-蝶骨翼突 Le Fort III型骨折线:鼻骨-泪骨-眶底-颧骨上方-蝶骨翼突,下颌骨解剖特点,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易发生骨折 血供差,易发生骨髓炎 咀嚼肌附着,骨折易错位,肌肉,咀嚼肌 表情肌,咀嚼肌,闭口肌群 咬肌 颞肌 翼内肌,咀嚼肌,开口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翼外肌,功能:牵引下颌骨前伸和侧向运动,表情肌,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上唇方肌 下唇方肌 ,动脉,舌动脉 面动脉(颌外动脉) 上颌动脉(颌内) 颞浅动脉,静脉 浅静脉网 面前静脉 面后静脉 深静脉网 翼静脉丛,面部静脉特点,静脉瓣膜少,受到挤压时易使血液反流,故鼻根至两侧口角区的 感染处理不当会引起颅内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淋巴组织,腮腺淋巴结 颌上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颈淋巴结,神经,三叉神经 (感觉神经) 面神经 (运动神经),上颌神经,颅中窝段:脑膜N 翼腭窝段: 颧N 蝶腭N 鼻支 腭N 上牙槽后N 眶下段 上牙槽中N 上牙槽前N 面段 睑、鼻、上唇,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与翼外肌关系密切,下颌神经出卵圆孔后即位于翼外肌深面,几乎立即分支:,(3)下颌神经, 颞深前、后神经、咬肌神经翼外肌上缘穿出颞肌、咬肌; 颊神经翼外肌两头之间穿出舌神经前方颊部皮肤、粘膜及颊侧牙龈; 舌神经翼内肌表面下牙槽神经的前方和稍内侧,鼓索在离卵圆孔附近进入舌神经口腔粘膜深面舌下腺、舌侧牙龈及舌粘膜;, 下牙槽神经翼外肌下缘翼颌间隙,后方有同名动脉和静脉伴行翼内肌外侧面下颌孔下颌管下颌牙齿、牙周膜、牙槽骨等; 下颌舌骨神经:下牙槽神经在进入下颌孔之前发出二腹肌前腹、下颌舌骨肌; 耳颞神经向后翼外肌、髁突颈部的深面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沿海开发项目土地征用补偿安置与海洋经济发展协议
- 施工项目部现场安全协议及施工人员安全责任追究合同
- 郑州品质住宅二手房交易安全保障协议
- 智能家居产品集中采购合同及售后服务保障
- 环保科技企业人事代理与绿色技术创新服务协议
- 通信基站场地租赁及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协议
- 生物医药研发项目建议书及科研经费申请合同
- 智能化露天采石场场地租赁服务协议范本
- 《青少年生态环保夏令营活动组织服务协议》
- 机电产品运输合同标的详细规定与供应链管理要求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核心素养教案(第2单元)(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心理学基础(第2版) 课件 第7章 学习
-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附答案
- 边坡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 印染工厂设计
- ktv安全消防管理制度
- 公司贷款流程
-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
- 心内科出科汇报
- 生成式人工智能课件
- 2025年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范本(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