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治疗学,绪 论,第一节 物理治疗学的起源与发展,一、物理治疗学的起源 1定义:在现代医学中,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的目的的学科,称为物理治疗学Physiatrics),简称理疗学。,物理治疗学的研究,包括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质,生物学作用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应用. 宏观方面: 揭示物理因子对整体水平影响 微观方面: 研究物理因子对超微结构形态变化,2起源:医学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 经验总结。 原始医学 医学学科 经验医学 实验医学 现代医学,(1)按摩疗法起源:原始社会,人们狩猎追捕野兽,常被荆棘绊倒,造成软组织损伤,本能用手抚摸、按摩,形成原始的按摩法。现代医师将按摩法不断完善。,旧石器时代先人们用尖状针和刮削的 石,用以刺破痈,排脓 针 血,治疗外科疾病。 灸 (2)疗 法 新石器时代砭石针,尖端为三棱 起 形和圆锥形,灸法来源于我 源 国北部以畜牧为主的民族。 北方寒风凛冽,居民易腹寒 腹,遂发明了灸疗和热疗法,(3)电疗起源:用电治病,是人类在掌握电能之前,古希腊的渔夫们在捕鱼的过程中,被脊柱上长有放电器的鱼用电击伤,原有患关节痛的人经过这样的电击之后,疼痛得到缓解或者痊愈。现代应用静电(可以治疗精神萎靡、嗜睡、乏力等)、无线电磁波、各种脉冲电流治疗疾病,从而形成了临床电疗学。,(4)超短波疗法起源:一位无线电工程师在面部患疖肿时,疼痛难忍并伴有发热,全身不适,但为了尽快调试好一台无线电发射装置,日以继夜的在超高频电场下工作。三 天后,无线电发射装置调试完成。工程师患的面部疖肿痊愈了。偶然发现超短波可用于急性炎症。,(5)光疗的起源:光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中,常常导致抗病能力下降,骨骼发育不良,患佝偻病等。 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Hippocrates第一个应用日光治病。 1666年,物理学家Newton做了一个实验发现白光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Hershel用温度计研究光谱中各色光的热作用,发现在红光以外热作用更强的光红外线。 1801年,德国Ritter研究紫外线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经过它照射的氯化银立即变成黑色,有很强的化学作用。, 红光使人警觉、兴奋N、加速N反应、 肌张力增高、脉搏加快; 蓝光抑制N、降低N反应速度、脉搏下 降、镇静 蓝紫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 胆 绿素) 红外线冻伤、关节炎、腱鞘炎、气管 炎、胃肠痉挛 紫外线疖肿、丹毒、淋巴结炎、伤口不愈、 溃疡,(6)磁疗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磁最早的国家。 磁治疗早在东汉时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磁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除大热烦满耳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记,记载用磁治眼疾。 国外也有不少记载,在公元129-200年古希腊医生C.H.Golen用磁石治疗腹泻;公元502-550年古罗马医生Aetus以手握磁石解痛;16世纪,瑞士医学家J.E.Paracelsus用磁石脱肛、浮肿、黄疸等。,二、物理治疗的发展,(一)我国物理治疗学的发展 早在公元2 世纪以前皇帝内经就有针灸、按摩、拔罐、用水治疗的记载。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按摩成为了一种重要医疗手段。 针灸在我国的影响很大,从砭石针到金属针。公元562年 ,吴人知聪将针灸传到日本,17世纪又传入法国、德国、意大利。清代吴师机利用日晒、火烤、蒸熏、热慰、薄贴等方法。,我国50年代建立了物理治疗专业,1978年正式出版了中华理疗杂志,1985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1995年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我国物理治疗专业,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探索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超微结构、功能形态学、生理病理学,神经化学、免疫化学等。例:局部加温治疗癌症、电刺激镇痛,磁场治毛细血管瘤、高血脂症、心脑血管病、前列腺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等。,(二)国外物理治疗的发展,公元四世纪,古希腊倡导应用矿泉、日光、海水以及“体育”治病。 17世纪,应用摩擦生电治病。 1801年发现紫外线。 1802年发现红外线。 1891年应用白炽灯治病。 1908年应用中波透热治病。 本世纪3040年代,运用超声波治病。,(三)物理治疗学与康复医学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使病、伤、残尽快恢复,在物理治疗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除物理治外,还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传统医学手段(针灸、推拿)。,第二节 物理治疗的分类,一、传统物理治疗的分类 二、现代物理治疗的分类 第一类,应用天然物理因子,诸如:日光浴 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 洞穴疗法、气候疗法、温(矿)泉疗法等。 第二类,应用人工物理因子,诸如:电、 光、声、磁、冷、热、机械等。,(一)电疗法,1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电水浴疗法 2低频电疗法 01000Hz 感应电疗法 电兴奋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电体操)功能性 电刺激疗法(FES) 痉挛肌电刺激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间动电疗法 电睡眠疗法 各种调制波的脉冲电疗法,作用于中枢循环 作用 锻炼肌肉 止痛、改善血液循环,3中频电疗法 1000100000Hz 干扰电疗法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音频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4高频电疗法 100000Hz以上 火花电疗法(达松伐疗法美容) 短波电疗法 超短波电疗法(急性、亚急性疾病) 微波(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 电疗法 射频疗法,5静电疗法及离子化空气疗法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疗法,起源于18世纪中叶,可以用来治疗老年痴呆、偏头痛以及神经衰弱。,(二)光疗法,1红外线疗法 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肿胀消退、缓解痉挛、 加速表面干燥 2电光浴疗法 3可见光疗法 4紫外线疗法: 外科感染、内科疾病、妇科、 儿科及五官科 5激光疗法,(三)超声波疗法,1低频超声波疗法 2高频超声波疗法 3超声复合疗,(四)磁场疗法,1静磁场疗法 2动磁场疗法: 镇痛、消炎、镇静、降 压、降脂 3交变磁场疗法 4肺动磁场疗法抗休克,(五)温热疗法,1石蜡疗法 2泥疗法 3坎泥沙疗法 4拔罐疗法 5灸法,(六)冷疗法 包括寒冷低温疗法和冷冻疗法等 (七)水疗法 有淡水浴、药物浴、淋浴、涡流浴、 ubbard槽浴、步行浴和水中运动等。 (八)生物反馈疗法 有肌电生物反馈、温度生物反馈、血 压生物反馈和皮肤电生物反馈等。,(九)高压氧舱疗法 (十)推拿疗法 (十一)运动疗法 (十二)作业疗法,第三节 物理治疗的作用机制,物理治疗是利用各种物理能,包括电能、光能、声能、磁能以及机械能作用于人体后,物理能即被人体吸收并发生能量形式的变换,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产生局部或全身性的生理反应,最终影响病理过程而起到治疗作用。物理因子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直接作用,(一)对组织器官方面的直接作用 直流电、短波及超短波、直流电离 子导入、CO2浴、高频电、低频 电、CO2激光等 (二)对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 超短波、微波、紫外线、超声波等,(三)对组织直接作用的深度 物理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而获得治疗效果,但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的深度并不尽相同,其有效穿透深度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依照生物物理学的观点: 1有效穿透深度多用半吸收层的厚度来表示,即半吸收层为各种物理能进入人体后下降到起始值的50%时的深度; 2穿透深度(电透深)则是指物理能进入人体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31%时的深度; 3可能达到深度是指物理能进入人体后下降到其起始值的10%以下时的深度。,电疗法中,各种不同的电流对组织的作用深度不尽相同,既与不同电流的频率有关,也与不同的组织(介质)有关。如直流电作用表浅,交流电作用深度大等。,作用不同组织,1.皮肤:紫外线,远红外线,直流电 2.皮下组织(脂肪层):短波,超短波 3.肌肉层:微波,中频电流 4.骨骼:短波,超短波(易被含水量低的组织吸收) 5.骨膜:超声波,1. 低、中、高频电流对组织的作用深度,随 其频率的升高而增加,组织对其通过的阻 力就随其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2. 微波作用深度与频率的关系与低、中、高 频电流的规律相反,随频率的升高而下 降。 例如:以热透度而言 分米波7-9厘米 厘米波3-5厘米 毫米波极为表浅,3.光疗中,红外线、可见光以及紫外线的作 用深度也与微波类似,频率越高,作用深 度越浅。 4.超声波的作用深度也与其频率有关,频率 由低到高,其作用深度则由深到浅。 200khz,肌肉半吸收层为5.5cm 800khz,肌肉半吸收层为3.6cm,二、神经反射作用,(一)轴索反射 主要引起局部反应 (二)节段反射 使身体某一区域或某一个或某几个内脏器 官的反应特别显著,即引起组织局部和节段的 改变,称为节段反射。 (三)全身反射 反射经过附加的神经元到达大脑,产生机体的普遍性反应叫做全身反射。全身大面积受到作用或某些局部刺激都可以引起全身反射。,三、体液作用,物理因子不只是对神经起作用,同时又对直接受到刺激的那些组织和内脏产生作用,并引起一系列变化。,第四节 物理治疗学的临床应用,理疗历史悠久,如今又注入现代科技的新内容,使其种类和方法更多,临床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由于理疗没有不良反应和痛苦,所以是一种非损伤性的生理学治疗方法。,一、理疗的应用原则,(一)应用要有针对性 (二)应用要注意个体化(定员) (三)应用的剂量问题 (四)应用要注意治疗部位(定位) (五)应用要注意治疗的频率和疗程,(一)应用要有针对性,病期不同,发病机制不同,理疗因子的选择也不 同 例如:阑尾炎手术后的不同时期的理疗因子是 不同的 面瘫 急性期(超短波) 恢复期(低频脉冲电疗),(二)应用要注意个体化(定员),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职业的人各反应不一致,因此要因人而异. 例如:紫外线治疗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和抑制有关,(三)应用的剂量问题,大剂量:抑制,破坏 小剂量:调节,加强 例如 创口有坏死组织时:大剂量紫外线 修复,再生时:小剂量紫外线,(四)应用要注意治疗部位(定位),不同部位,由于组织形态,结构功能不同,也会引起不同反应 例如:紫外线照射的不同 部位,效果不同.,(五)应用要注意治疗的频率和疗程,1.急性期:bid或gd3-7次 2.慢性期:gd15-25次(疤痕,硬结,血肿机化),二、理疗的临床应用,总体上分为两种作用:一般性治疗作用和特异性治疗作用。 一般性治疗作用:指多种物理因子都可以产生的作用,如充血、消炎、镇痛、解痉、兴奋、加热、调节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等。 特异性治疗作用:指各种物理因子所具有独特作用,如直流电的电解,低频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高频电作用产生内生热,超声波的细微按摩等。,(一)治疗,1消炎 2镇痛 3镇静安眠 4兴奋作用 5改善血液循环 6调节植物神经及内脏功能 7松解粘连及软化疤痕 8杀菌 9治疗癌症,(二)预防 (三)康复 三、理疗应用的新进展,第二章 光线疗法,第一节 光疗的理论基础,一.概述 1.定义:利用光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的理疗法. 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及激光的疗 法. 2.起源,二.理论基础,(一)光的本质 电磁波和粒子流二重性 具有波长,频率,反射,折射,干涉等电磁波特性 也具有能量,吸收,光电效应,光压等量子特性 E=hf 或 E=hv/(能量与波长成正比) h 普朗克常数 6.6210-27erg.s v 光速 31010m/s f 频率 波长,(二)光的单位 um, nm, A。 1um=1/1000mm 1nm=1/1000um 1A。=1/10nm,(三)光谱 红外线 长波 400-10.6um 短波 1.5um-1.06nm 光谱 可见光 红橙 位于无线电 黄绿 760-400nm 与x线之间 青蓝紫 紫外线 外波 400-320nm 中波 320-280nm 短波 280-180nm,(四)光的传播 1.光的传播速度 在真空中以299792+-0.4km/s的速度直线传播 (1)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 v=f. 不同光线的频率不同,波长亦不同 2.光的传播定律 (1)光反射定律 入射角=反射角 (2)光折射定律 n=sin/sin 入射角 折射角,(3)光照度定律 1)平方比定律 I 1/d2 I=I。1/d2 I 照射面的照度 d被照射物表面与光源的距离,L d1=1M d2=2M d3=3M,2)余弦定律 I=I。Cos I被照射面的照射度 I。垂直照射的照度 Cos投射光线入射角的余弦,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一红外线治疗的原理 定义: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线,用 红外线治疗疾病的方法称 红外线波长760nm-400um 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760nm1.5um) 穿透力1-10mm(真皮及皮下组织 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1.5-400um) 穿透力0.05-1mm(表皮浅层),3.生物学作用:热效应无光化学作用 原因:红外线波长长,光量子能量低,只 能引起分子转动,不引起电子激 发 4.吸收,穿透,作用深度,强度 (1)吸收的红外线部分主要是皮肤和皮下组织 (2)作用深度:长波红外线主要达皮肤上层 0.05-1mm 短波红外线达皮下血管,淋巴 管,神经末梢,深度1-10mm,(3)远红外线比近红外线易被吸收 (4)作用强度:一般为0.07-0.49w/cm2 治疗时皮肤的改变:充血发红,反复多次照 射后皮肤将出现分布不 匀的脉络网状色素沉 着 治疗时皮肤改变的原理,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效应的比较,二红外线治疗的生理作用,二红外线治疗的生理作用,三.红外线的治疗作用,(一)红外线的治疗作用 (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皮温升高与波长有关 (二)促进肿胀消退 1.急性损伤24-48h以内不作红外线治疗,会 引起血管扩张 2.肿胀局部不宜做红外线治疗,宜在近端治 疗,(三)缓解痉挛 通过降低肌梭内纤维的兴奋性和感觉 神经兴奋性,降低骨骼肌张力,可使胃 肠道平滑肌松弛 (四)镇痛 神经痛 肌痉挛性疼痛 肿胀痛 缺血性疼痛 炎性疼痛 (五)表面干燥作用 局部升温,水分蒸发,表面干燥,四红外线的治疗方法及技术,(一)红外线辐射器 红外线灯:局部治疗 石英红外线灯:适用于较深部治疗 光浴箱:适用于躯干,双下肢,全身,(二)辐射器的选择 1.面部-小灯 背,胸部-500-1000w 灯 躯干,双下肢,全身- 光浴箱 2.深度 发光的红外线灯,可见光 3.发汗 石英红外线灯,(三)距离,时间,疗程 1.距离 垂直上方30-60cm,舒适,温热感 2.时间 20-30min/次. 7-10次亚急性,15-20次慢性 可与外用药或针刺同时进行,五.注意事项,1.防烫伤 2.烧伤或烫伤后形成的疤痕不宜治疗 3.急性损伤的24-48h忌用 4.肢体的动脉阻塞性疾病局部不宜治疗,但近端可做 5.肿瘤病人不宜做 6.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7.保护眼睛,多者会引起白内障,损伤在玻璃体和晶状体上 8.会引起皮肤病的发生,六.适应症和禁忌症,(一)适应症 主要用于缓解痉挛,改善血液循环,止痛 1.各种亚急性和慢性病 2.各种类型关节炎,关节病(手,趾,关节,肘关节) 3.周围性血循环障碍(静脉阻塞,静脉炎) 红线时最好不用红外线治疗 4.浅的神经炎和神经痛 5.与紫外线合用治疗急性化脓性炎症(疖,痈,褥疮,疤痕硬结),(二)禁忌症 1.出血倾向,高热 2.肺结核,癌症患者 3.严重动脉硬化,代偿不全的心脏病,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一.可见光的治疗原理 1.定义:用可见光治疗疾病的方法,波长760- 400nm,可见光疗法包括红光,蓝光, 蓝紫光及多光谱疗法. 2.可见光的生物学作用 热效应 光化学作用 波长介于红外线与紫外线之间,光量子能量 介于二者之间,3.对组织的穿透力 穿透厚度约为1cm,其中波长最长的红光穿透 最深,而波长越短,穿透力减弱. 4.对N-M的影响 (1)红光-兴奋作用,肌兴奋性高 (2)黄光,蓝光- 作用相反 5.对视觉器官的作用 6.可见光的色素沉着作用,二.可见光的治疗作用,1.温热作用 热效应较红外线深 2.光化学热效应 治疗核黄疸 原理: 3.其它 红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三.可见光的治疗方法,治疗技术,1.可见光的光源 (1)光浴器 (2)兰色荧光灯管 (3)发光的红外线灯 2.治疗技术方法 同红外线,四.可见光的临床作用,1.蓝紫光治疗核黄疸 (1)距治疗床70cm,以新生儿胸骨柄为中心 对患儿进行全身照射 (2)可连续照射24-48h, 总量72h (3)保持温度在35.5-37.7 (4)间断照射时可照射6-12h,停照2-4h, 应注意保护患儿的眼睛,2.红光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五.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 基本同红外线相似 作用深,范围大,均匀的热效应首选可见 光,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一.紫外线的物理学及生物物理学特性 1.紫外线的发生 紫光之外,波长小于紫光的不可见光线 2.紫外线的特点 波长400-180nm,光量子能量高,有明显的 光化学效应,3.紫外线的波段 医用紫外线分为三段:,3.人体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折射,吸收和穿透 (1)反射 1)反射依其波长而异,对于波长220-300nm的 紫外线,平均反射5%-8%,对400nm紫外线 反射约为20%. 2)皮肤对紫外线的反射与其皮肤的色泽和组 织的吸收有关.,(2)散射 (3)穿透深度 到达深度很浅,波长越短透入越浅,因为大 部分被皮肤的浅层所吸收,短波紫外线透 入.01-0.1mm,中波透入0.1-1mm,相当于表 皮浅层.,(4)吸收,皮肤各层对紫外线的吸收(%),4.紫外线的光化学效应 (1)光分解:可使某些物质化学键的断裂分解. 视觉的产生. (2)光合成: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合成. (3)光聚合:紫外线等照射时,氧气变成臭氧. (4)光加成:将两个完全不同的分子合成一个新 的加成物.(牛皮藓的治疗) (5)光致敏:植物日光性皮炎.,(6)荧光反应:物质在吸收光能后,在极短的时间 内重新发出光子的这种现象称为 荧光.不同物质发出不同颜色的荧 光. 骨-白色 结缔组织-深兰色 脂肪-浅黄色 骨骼肌-棕黑色 心肌-黄棕色 肝-棕绿色 藓-黄褐色,暗绿色 上皮癌-橘红色,二.紫外线的生理学作用,(一)红斑反应:边界清楚,均匀的充血反 应. 1.出现的潜伏期 长短与紫外线的波长有关 长波4-6h 短波1.5-2h 12h达高峰,2.与波长的关系 254nm的红斑反应最强 280nm的反应略差 330nm的反应差 短波-出现快,消失快 长波-出现慢,消失慢,3.与剂量的关系 (1)254nm-小剂量,随剂量增大红斑反应增强, 但不显著. (2)297nm,302nm,313nm-大剂量,剂量增强红 斑反应明显增强.,4.组织学改变 光化学反应-局部血管扩张,充血,渗出,白 细胞增多. 30 变化 8-24h达高峰 24-48h表皮细胞和组织间水肿 72h-丝状分裂,表皮变厚 1周-棘细胞层最大 30-60-逐渐恢复正常,5.影响红斑反应的因素 (1)波长,剂量 (2)局部皮肤的敏感性 (3)人的生理状态 (4)疾病因素 (5)药物-(VB,四环素,磺胺) (消炎痛) (6)植物-无花果,苋菜,茴香,芹菜,萝卜樱 (7)季节-春秋,6.红斑反应的机理 (1)组织胺说 (2)血管内皮损伤学说 (3)溶酶体说 (4)前列素说,红外线,紫外线出现红斑的比较,(二)色素沉着作用 1.色素沉着的类型 (1)直接色素沉着 h达高峰,之后消退,6-8h恢复正常 300-700nm的光线均可引起 原因:由于黑色素的氧化和黑色素体在角 质细胞中重新分配 (2)间接色素沉着 延迟色素沉着,数日后出现 254nm,297nm,340nm的光线均可引起 原因:皮肤中色素小体和黑色素增多结果,色素沉着与紫外线波长的关系 (1)色素沉着最有效的波段 254nm297nm340nm (2)波长与色素沉着的出现,消退的关系 1)254nm的紫外线照射日红斑,3-4日高 峰,2-3周消失 2)297nm的紫外线照射日红斑,3-4日高 峰,月消失 3)320nm,沉的快,消失的慢,3.色素沉着的机理 (1)色素的形成:黑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小体 内酪氨酸 酪氨酸酶 黑色素 (2)紫外线的作用:激活黑色素细胞,使黑色 素细胞增生,树突增大, 黑色素小体增多,促进酪 氨酸酶的合成 。 长波紫外线与光敏剂配合治疗白癜风。,(三)对细胞的影响 1.对DNA的影响 对中短波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最大的吸收光谱为253.7mm,大剂量紫外 线可使DNA严重受损,结构改变致细胞生 命活动异常,导致细胞死亡紫外线的杀 菌原理。,(2)如果紫外线的剂量不大,则DNA合成于照 射后1-3h明显受抑,几小时或1天后恢复 正常。于照射48-72h达顶点,而后恢复, 所以小剂量紫外线可以促进肉芽,上皮的 生长和伤口的愈合。 注:若色性干皮者照紫外线易癌变。,2.对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大剂量紫外线引起RNA破坏,蛋白质分解和蛋白质变性 利用紫外线+光敏剂可治疗牛皮癣可以治疗,(四)对血液的影响 小剂量加速血液有形成分的产生,治疗贫血 大剂量可使血细胞减少,血红蛋白下降 (五)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可防治免疫功能失调 (六)对眼睛的影响 损伤角膜,三.紫外线的治疗作用,1.刺激再生(小剂量),主要在B段 2.杀菌,主要在C段,引起DNA损伤,使其不能正常代谢 3. 改善血循环 4.消炎 5.止痛 6.脱过敏:(1)组织胺酶的产生 (2)肾上腺皮质 功能增强 (3)降低神经兴奋性,7.提高机体免疫力 8.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 VD, Ca2+,降低神经兴奋性 9.抗佝偻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生 成VD3,促进钙,磷的吸收。 10.用于治疗色素脱失白化病,白癜风 11.致癌作用,四.紫外线的治疗技术,(一)紫外线光源 1.自然光源 2.人工光源,(1)高压水银石英灯是防治疾病最常用的 人工紫外线光源。水蒸气压强为0.3-3个 大气压,辐射温度为500. a.落地式p=500w,灯管直形或u形 b.台式p=200-300w,供小范围照射 c.水冷式灯罩外冷水流动,适于贴于皮肤 的照射。,(2)低压汞灯冷光紫外线灯 水蒸气压强为0.005-0.01个大气压,温度为 40-50。 a.立地式p=30w,灯管为盘形,大面积照射 b.手提式p=10-15w,灯管为盘形,小面积照射 c.体腔式p=5-8w,灯管为盘形,石英导子腔内照射,(3)荧光灯p=20-40w,低压汞灯 灯管内涂上荧光物质,当受到一种波长紫 外线照射时,会辐射出另一种波长的紫外 线,这种辐射与管内涂的物质有关。 a.双硅酸钠或磷酸钠治疗银屑病,白癜风 b.钙,锌,铊适全身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二)紫外线剂量的测定 1.物理剂量测定准确,但不同性别,颜色,疾病,物理剂量不同,均得计算。 2.生物剂量 (1)定义:又称最弱红斑量,是指在“四定”的条 件下(一定光源,距离,个体,部 位),能引起肉眼可见的最弱(阈性) 红斑反应所需要的照射时间单位:秒 或分钟,简称MED。,(2)测定法 a.测定器:如图所示,孔板由金属制成,上有6 个长方形孔,每孔1.50.5cm,格 距0.5cm,由一活动遮板盖各格,两 侧用布固定,遮住不需要照射的皮 肤。,b.测定法将测定器置于裸露的皮肤表面, 将遮板遮盖住全部窗孔,紫外线 灯于垂直的正上方,灯距通常为 50cm,灯稳定后,拉动板,以每 5秒暴露一个窗孔的速度逐个暴露 6个窗孔,30s结束测定。 分析:第1孔30秒,依次为25秒,20秒,15 秒,10秒,5秒。照射6-8h观察结果, 以出现最弱红斑反应的时间为1MED, 若最弱红斑出现10秒的窗口,则 1MED=10s。,(3)平均生物剂量 测定15-30名正常人的生物剂量的平均值 当病人急需立即治疗时可用平均MED作为首 次治疗剂量,3.影响生物剂量的因素 (1)物理因素:波长,强度,季节 (2)生理因素:机能状态,年龄,性别,皮肤, 照射部位 (3)病理因素:甲亢,高血压敏感性较差 (4)药物因素 (5)其他因素:如灯的角度,电压的波动,4.UV剂量的分级,4.加量原则 (1)未出现,加倍 (2)有反应(但未加量),加50%-75% (3)达到所需量,加30%-50% (4)停照 (5)白癜风加1/2-2MED (6)创面,首次用强红斑,后用级红斑量,适当加量原则,(1)红斑轻微,炎症被控制2MED次 (2)红斑反应不明显,炎症减轻2MED次 (3)红斑反应不明显,炎症无好转4-6MED 次 (4)红斑反应不明显,炎症加重6-10MED (5)红斑反应显著,停照2-3天,重复首次剂量 或1-2MED,出现红斑维持剂量原则,一般主张按下面的规律增加 亚红斑量10%-100% 弱红斑量25% 中红斑量50% 强红斑量75% 超强红斑量100%,感染的伤口,创面,溃疡的剂量变化,1.感染严重,创面污秽,肉芽陈腐,坏死组织黏着时,增加照射剂量 2.创面逐渐干净,肉芽组织逐渐新鲜,脓性分泌物减少时,减少照射剂量 3.创面清洁,肉芽鲜红,脓性分泌物消失,减至弱红斑量 4.创面肉芽水肿,渗出液增多,立即大幅度减量或停止照射,(三)操作方法 1.全身:分为4个区,距离80-100cm,最多可达3- 5MED 2.局部:灯距为30-50cm,照射面积600cm2, 灯 头垂直,病灶周围有2-3cm健康皮肤. 3.特殊照射 (1)病灶外照射,(2)节段照射(照射皮肤内脏的一定神经反射节段 ,调节脊神经支配的某些组织及内脏器官功能) 乳腺照射:适用盆腔病变 胸腔照射:适用于气管,支气管和肺 (3)多孔照射:100-150个d=1cm进行多孔照射,适 用于大面积照,但小于800cm2 (4)穴位照射: 支气管哮喘照射肺俞,大椎,檀中穴,太阳神经从区照射法 多孔照射 穴位照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心重叠照射法图示,1,2,3,3-病灶中心照射野,2-病灶周围照射野,1-大洞巾,中心重叠照射法图示,1,1,2,1-病灶周围中心照射野,2-病灶周围照射野,(5)中心重叠:紫外线照射严重创面时,可用重叠 法,第一次照伤口及周缘,后将周缘 盖住,再照伤口,第二次照射时,照创 口逐渐减量至与周缘量相等后,再 继续减量至1/3,周围小剂量可促进 肉芽组织生长. (6)封闭照射:病灶上方6-8cm (7)腔道照射:石英导子,黏膜 (8)光敏照射:银屑病,SLE,T淋巴细胞疾病,五.适应症,禁忌症,(一)禁忌症 1.光敏性皮炎 2.红斑狼疮 3.急性湿疹 4.甲亢,血友病,恶性肿瘤,肝脾症 5.放疗后的1-3天内,(二)适应症 1.外科感染:毛囊炎,甲沟炎,疖,丹毒,伤口,烧伤创 面等 2.内科疾病: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痛 风 3.妇科疾病:附件炎,宫颈炎,阴道炎 4.儿科疾病:支气管炎,肺炎,佝偻 5.五官科疾病:咽炎,扁桃体炎 6.神经科疾病:周围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 7.皮肤科疾病:斑秃,玫瑰癣,白癜风,六.注意事项,1.把病人集中起来照 (1)开灯前用95%酒精擦灯,预热5min (2)向病人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红斑反应前不洗澡,热疗(6-8h) 2.操作时病人用灯要固定,部位固定 3.边缘(灯) 对齐 4.病人皮肤应干净 5.病灶周围有健康皮肤,六.注意事项,6.与其它治疗同步时,先做热疗,紫外线一定要最后治疗 7.酌情加量 8.大面积脱屑,色素沉着时,停照 9.定期测定灯管平均生物剂量,一般为6个月左右 10.治疗室保持20,工作人员应戴护目镜,第五节 激光疗法,一.概述 二.基本知识 电磁波和粒子流 (一)激光产生的条件 1.激发,2.辐射 被激发到高能级后粒子,力图回到基态上去,同时放出激发时所吸收的能量,即辐射 (1)自发辐射:粒子自发地从高能级返回低能级 并发出光的现象. (2)受激辐射:高能级的粒子在外因作用下返回 低能级并辐射光,这一现象称为 受激辐射。,3.粒子数反转 (1)定义:一般情况下,处于低能级的原子数目 远远超过了处于高能级的原子数目, 要想得到受激辐射,就必须先使粒子 激发到高能级去,人为施加一定能 量,使高能级上的粒子多于低能级, 这种状态称粒子数反转。,(2)实现条件 活性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发生激光的装置 “激励”能源 a.电激励源常见气体激光器,分直流放 电,交流放电等 b.光激励源几乎所有的固体激光器 c.化学激励源军事激光器 d.核激励源多属军用 e.热激励源高温非平衡态,(二)激光器的组成 1.激光介质“激励”后能产生粒子数反转的工 作物质 。如He,Ne,N2,Ar,CO2 2.激活装置使工作物质发生粒子反转的能 源,为。 3.光学谐振腔光线在其中反复振荡和多次 被放大共振后发生激光。,工作物质,全反射镜,部分反射镜,(100%),(80-90%),谐振腔,(三)激光的物理特性 1.单色性纯波长范围越窄,光的颜色越 纯。激光是受激辐射引起的, 只有频率与工作物质的某一固有 频率相同的光才能引起辐射。 气体固体半导体 同位素Kr86是最好的单色光 2.方向性强激光的能量可以集中在直径几 个波长的一点上。 气体固体 (以e-Ne激光最好),3.相干性好波的频率相同,方向相同和光 波的相位差相同。 4.亮度高指激光在单位面积上或单位立体 角内的输出功率特别大,即单位 面积上的能量特别大,e-Ne激 光器比太阳强数千倍.,三.激光的分类,(一)按工作物质的性质分类 1.固体激光器红宝石,钕玻璃 2.气体激光器CO2激光器,N2激光器,Ar 激光器,Kr激光器 3.半导体激光器Ga-As激光器 4.液体激光器有机染料激光器 5.自由电子激光器自由电子,(二)按输出波长的范围分类 1.红外线激光器 2.可见光激光器 3.紫外线激光器 4.X射线激光器 (三)按激励方式分类 1.电激励激光器 2.光泵激光器 (四)按能量输出方式分类 单脉冲激光器,巨脉冲激光器,Q突变激光器,四.激光的生物学效应,(一)热作用主要是可见光区和红外线区 的激光所引起的。 1.热致温热(37-39) 2.热致红斑(43-45) 3.热致水疱(47-48) 4.热致凝固(55-60) 5.热致沸腾(100) 6.热致炭化(300-400) 7.热致燃烧(500) 8.热致气化(5000),A. 皮肤科和妇产科治疗中,则采用直接烧 灼和炭化 临床应用 B.白斑和溃疡照射以红斑反应为限 C.视网膜脱离用He-Ne激光 D.理疗科利用其温度效应进行治疗 2.压力效应光本身具有光压,高能量的激光对生 物体会产生很强的辐射压力。 3.光化作用主要是蓝光区和紫外区的激光引起的 生物分子吸收激光后产生能量转移, 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光化合作用,导 致酶,AA,Pr,核酸等活性降低或失 活,分子结构改变,产生生物效应。,4.电磁效应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作用实质电磁场与生物组织的作用,它可以在生物组织中产生高温,高压和高电强度,这些反应均可使细胞发生损伤,破裂,故可以用之来破坏肿瘤。 5.生物刺激作用 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时,不对生物组织直接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可以引起生物组织的生理,生化改变。,五.激光的治疗作用,(一)眼科 1.治疗进行性近视 2.治疗青光眼 3.其他眼科疾病 角膜炎,角膜色素膜炎,脉络膜视网膜变性等 4.利用激光眼科手术,(二)生物刺激和调节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大脑的影响可逆性形态学和功能的改 变。 (2)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治疗面神经麻痹,三 叉神经痛。 (3)对植物神经的影响用He-Ne激光配合药 物治疗,可治心率失 常。,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治疗高血压,冠心 病及心肌梗塞。 3.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例:He-Ne激光照射胸腺区,增强细胞的 免疫功能,照脾区巨噬细胞活性增强。 4.调节内分泌的影响 5.加速溃疡和伤口的愈合 6.加速骨折的愈合 7.消炎止痛作用 8.植皮术可促进皮瓣成活,(三)手术切割,焊接,烧灼 1.外科疾病 (1)骨科腰椎间盘突出 (2)普外食管疾患,胃肠吻合术,痔,甲状 腺 (3)肝胆肝脏手术 (4)神经外科颅内手术 (5)泌尿外科尿道狭长,前列腺手术,2.皮肤疾患 (1)疣及疣状物 (2)血管病变和色素性皮肤病 3.妇科疾患 (1)慢性宫颈炎 (2)子宫颈癌 (3)尖锐湿疣 4.内科疾患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息肉, 消化道癌,(四)穴位治疗 1.照穴位拔牙 2.中耳炎 3.颈椎病 4.肩关节周围炎 (五)肿瘤治疗,六.治疗技术,剂量小刺激 中抑制 大破坏 (一)高能量激光的治疗技术 采用烧灼,止血,凝固,封闭,气化,切 割等 (二)低能量激光的治疗技术 1.激光穴位照射多用He-Ne,CO2,半导体激 光 2.激光散焦照射面积较大的创伤 3.激光血管内照射正中静脉,股静脉,七.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 1.感染性疾病 2.缺血缺氧性疾病 3.其他内科疾病 4.肿瘤手术后,防止复发和转移 (二)禁忌症 1.急性血管障碍 2.中风前症状 3.急性炎症伴脓毒血症 4.癌前病变 5.局限性角化过度,八.注意事项,1.单独房间 2.光束通过的位置避免人员走动 3.防护设备,第三章 低频电疗,一.概述 利用低频率(1000HZ,)小电流(100mA),低电压(100V)的脉冲电流 治疗疾病。,T,I,T,I,T,T,I,三角,正弦,矩形,梯形,锯齿,I,T,二.基本知识,1.频率 f=1/T T=1/1000=1ms (兴奋神经-肌肉) 2.周期 T=t1+t2,t1,t2,从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起点所需的时间,脉冲持续时间与间歇时间组成脉冲周期,3.波形 t升,t降,T-周期,t有效,I,T,1,-T-,感应电流,方波的参数,1-t宽,T周期,-T-,指数曲线型(三角形)电流,梯形波,-T-,4.波宽 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以t表示。包括上升时间(t升)和下降时间(t降)。一般指有效宽度。 5.间歇时期(常称t止) 前一次脉冲结束到下一次脉冲出现的间期。,双向脉冲电流,-t止-,6.调制(解说) (1)调制用一种频率较低的脉冲,使另 一种频率较高的脉冲随之产生幅 度或频率的变化,称为调制。 (2)被调波被调制的频率较高的脉冲, 称被调波。 (3)调制波频率较低的控制者。,(4)调幅被调波的幅度随调制波幅度变 化称调幅。 (5)调频被调波的频率随调制波幅度变 化时称调频。 (6)调制常用调制型的低频电流在无线电 上称为调制。,7.单双向脉冲电流 单方向不变,含直流电成分,含电解反 应。 双当脉冲电流输出方向正负交替时,称 双向脉冲电流,无直流电成分,无电 解效应,可避免电极下的化学烧伤。 酸烧伤皮损 碱烧伤水疱 用1cm的温布铺在电极板上 优点 接触好 吸附电解产物,三.低频电疗的分类和特点,(一)按临床治疗作用分 1.锻炼肌肉的低频电疗法 (1)锻炼肌肉的低频脉冲电疗法 (2)N-M电刺激疗法(矢N-M的电疗法 ) (3)痉挛肌肉的电刺激疗法指应用电刺激 治疗CNS病变而导致的痉挛性瘫痪的方 法,将波宽和频率相同先后出现的两组 方法分别刺激痉挛肌和其对抗肌,使二者 交替出现。,2.镇痛和促进血循的电疗法 (1)间动电疗法 (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 3.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的低频脉冲电疗 法 (1)电睡眠疗法 (2)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 (3)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疗法),四.低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一)兴奋N-M组织 1.电刺激引起的兴奋过程 2.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1)刺激强度超过组织的兴奋阈,对 100ms的刺激时间,强度 必须达到基强度。 (2)刺激持续时间引起骨骼肌收缩所需要 的最短时间至少在1/100000秒 以上。,(3)刺激强度变化率指脉冲电流在单位 时间变化的速度, 即在单位时间 内电压或电流增加或减少的数值。 (4)刺激电流的频率电刺激重复次数, 应有一个适当的范围,超过此范围 可使原先的有效刺激变为无效刺 激。再次刺激与前次刺激的间隔时 间必须大于有效不应期。,(二)促进局部血循环 1.血管舒缩神经有调节 2.引起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 机理 (1)轴突反射 (2)三联反应 小动脉直接刺激 轴突反射 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 (3)肌肉活动释放的化学物质的刺激 刺激肌收缩ADP,ATP肌肉血管扩 张血循增快,(4)对植物神经的作用 (三)镇痛作用 即时镇痛作用 延缓镇痛作用治疗几次后出现 机制: (1)神经机制 闸门控制学说 掩盖效应 皮层干扰学说 (2)体液机制:内源性与吗啡样物质 Enk(脑啡肽):3-4min End(内啡肽):3-4h,3.多次治疗的镇痛作用 (1)减少缺血缺氧 (2)减少酸中毒 (3)使有毒物质,致痛介质,代谢产物的排出 加速 (4)减少水肿 (5)改善营养代谢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 (1)泛化性抑制 (2)觉醒中枢 (四)消炎作用,五.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一)感应电疗法 1.感应电流: 特点(1)强度,频率,脉冲持续的时间均不 规则,脉冲时间短 (2)双向 (3)非对称性 (4) f=60-80HZ, T=12.5-15.7ms 尖形正波t有效为(1.75-2.5ms),2.生理特征 (1)电解作用不明显:电灼烧机会小 (2)有兴奋正常N-M的能力 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 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直收 缩。,3.方法原理 (1)兴奋正常神经肌肉 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 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 直收缩。 (2)兴奋植物神经 提高血管肌肉张力 (3)兴奋感觉神经 小强度帮助恢复皮肤感觉障碍 大强度治疗癔病性麻痹,4.临床应用(适应症) (1)外科 周围神经部分轻度损伤(股外侧皮 神经) 治疗腰损伤,腰肌劳损 纠正姿势不正常的脊柱侧弯引起的肌肉收 缩 废用性肌萎缩,防止肌组织粘连 (2)内科 呼吸肌治疗(慢支,哮喘,肺气 肿) 提高平滑肌张力(胆道蛔虫症) 癔症性的失语,癔症性的瘫痪 治疗神经衰弱(暗示疗法) (3)皮肤科:皮肤感觉障碍,5.禁忌症 (1)痉挛性肌麻痹 (2)心力衰竭,安放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3)急性化脓性炎症 (4)有出血倾向患者,(二)电兴奋疗法 1.物理特性多采用交,直流两用的治疗机 2.原理利用强感应电流和直流电兴奋组织 后,发生继发性抑制的原理进行治 疗。 3.治疗技术 (1)神经衰弱 (2)胆道蛔虫症 (3)腰扭伤,4.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缓解肌紧张,缓解肌痉挛 (2)禁忌症严重心衰,心率失常,心脏起 搏器,孕妇,(三)N-M电刺激疗法(电体操疗法) 又称NMES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1.作用原理 正常的N-M电刺激疗法 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电刺激疗法 2.治疗技术 (1)电极导电橡胶或金属 (2)部位对于四肢远端及面部的小肌肉可用单点刺激法,主极置于运动点处,另一电极为辅极,面积较大置于肌肉远端,刺激大块肌肉,采用双向脉冲双点刺激法,将电极作用于肌肉两端。,3.临床应用 (1)周围神经功能损伤,废用性肌萎缩,治疗 痉挛肌 (2)内脏平滑肌功能失调 (3)矫正畸形 (4)锻炼呼吸肌,锻炼及增强正常肌肉的力量,(四)间动电疗法 1.定义:在直流电的基础上叠加经过半波或全 波整流后的正弦电流而成。 2.类型 (1)密波:由50HZ正弦交流电经全波整流后 叠加在直流电基础上而成,频率 100HZ,T=10ms,幅度恒定。,(2)疏波:由50HZ的正弦交流电经半波整流 后叠加在直流电基础上而成,频率 50HZ,间歇10ms。 (3)疏密波:由50HZ的正弦交流电整流后叠 加在直流电基础而成,但1s为半 波整流,下一秒为全波整流, 两者交替出现,整个周期为2s,(4)间升波:由疏波和密波交替出现而成,与 疏密波不同者在于密波持续8s, 疏波为4s,整个周期为12s,一 组密波保持恒定,另一组缓慢地 由零增至峰值后再由峰值降为0。 、,(5)断续波:由疏波断续出现而成,其通电 和断电时间各为1s,整个周期 2s. (6)起伏波:疏波断续而成,所不同的是通 断电时间为4s,且疏波是缓升缓 降。,3.优点:主要是防止和延迟适应现象的产生。 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间升波疏密波 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小动脉扩张,改善血循环:密波 4.治疗作用: (1)止痛 止痛时间:间升波疏密波疏波和密波 止痛原理:与间动电作用时的掩盖效应及消除纤 维间的水肿压痛有关。 (2)促进周围血液循环 (3)兴奋神经肌肉组织,5. 治疗技术 电流的选择 止痛:短期用密波,长期用疏密 波或间升波 改善血液循环:阴极以密波作 用,以疏密波作用局部 促渗出物吸收:疏密波 锻炼废用肌萎缩:断续波/起伏 波 缓解肌紧张: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甘井子区三上数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东方市三上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跨文化管理的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期末复习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重要资料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的综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综合性复习试题及答案
- 多领域复习助力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成功试题及答案
- 女性特有疾病的试题及答案
-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青年建功新时代 (修改版)
- 跨部门协调与部门间合作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饲料添加剂(全)课件
- 《田间药效试验》课件
- 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电镀有限公司双体系资料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手册
- 材料力学第4版单辉祖习题答案
- 【医院管理案例学习】-床单位终末消毒标准的执行
- EMS概要设计说明书计费模块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矿山地质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