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0250-1988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该标准发布于1988年,旨在规范和确保船舶上所安装的电气及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相互兼容,避免因电磁干扰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或降低系统性能,从而保证航行安全与通信可靠性。
标准内容概览
-
适用范围:标准明确了其适用对象为各类船舶上的电气与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导航设备、通信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推进系统及其相关的电缆和接地设施等。
-
基本定义:对电磁兼容性(EMC)相关的基本术语和概念进行了界定,如电磁干扰(EMI)、电磁敏感度(EMS)等,为后续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提供基础。
-
电磁兼容要求:
- 发射限值:规定了电气与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以防止对船上其他敏感设备造成干扰。
- 抗扰度要求:明确了设备应具备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标准,确保在特定等级的电磁环境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
- 电源质量:对船舶电网的电压波动、频率偏差、谐波含量等提出了要求,以保障设备供电质量,减少由电源引起的电磁兼容问题。
-
测试方法:详细说明了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包括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布置以及测试报告的编写要求,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
设计与安装指南:提供了设备设计与安装过程中的电磁兼容性考虑因素,如屏蔽、接地、滤波等措施,指导制造商和安装人员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电磁干扰问题。
-
标记与文件:要求设备应携带表明其已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标识,并需提供相应的技术文档和使用说明书,以便于设备的正确选型、安装和维护。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船舶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减少由于电磁干扰导致的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同时促进国内外贸易中船舶设备的互换性和兼容性,对提高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这一标准,船舶设计者、设备制造商和船东能够共同确保船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稀土金属冶炼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试卷
- 融资租赁行业创新业务模式探讨考核试卷
- 碳酸饮料行业消费者偏好研究考核试卷
- 财务税务数字化转型与管理培训考核试卷
- 纤维板制造中的生产数据挖掘与分析考核试卷
- 洗浴服务流程优化考核试卷
- 运动服装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考核试卷
- 新媒体广告内容策划与创意设计执行协议
- 股权转让手续中的股权回购及退出机制协议
- 金融服务合同纠纷赔偿补充协议
- GB/T 819.1-2000十字槽沉头螺钉第1部分:钢4.8级
- GB/T 19355.1-2016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第1部分:设计与防腐蚀的基本原则
- GB/T 18705-2002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08功能薄膜材料
-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房产税税收政策解析课件
- 课件 京剧传统戏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办文办会制度(县级)
- 最新结构新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比
- 医院学科带头人选拔及激励机制
-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