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商鞅变法2.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件人民版选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知识点一 商鞅变法的条件(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提示:,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提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 材料研读 材料 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旧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更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亦可称法治运动。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互动探究点 (1)根据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所说的各国变法运动。 (2)根据材料,指出推动各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材料解读:各国变法运动结合教材知识即可作答。从本题的材料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各国变法的共同原因,如“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点出了各国变法的经济原因;“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点出了各国变法的政治原因,即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与旧贵族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要点提示:(1)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 (2)经济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之间的夺权斗争。,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1.经济上,社会生产力进步,封建土地所有制初步确立起来。 2.政治上,通过政治改革,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 3.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军事上,通过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的统一。 5.民族关系上,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特点 材料研读 材料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 史记商君列传 互动探究 材料包含了商鞅变法中哪些改革措施?各项措施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 材料解读:材料中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多项改革措施:“集小乡邑聚为县”,指的是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指的是奖励军功的措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指的是实行户籍制度和连坐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各项措施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要点提示:,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 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思想文化、社会习俗以及日常行为准则等多个方面,对奴隶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2.进步性:以废除奴隶制贵族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建立地主阶级专政为目的,是一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地主阶级改革。 3.彻底性:以法律形式推行各项改革措施,采取严厉手段加强思想控制,严惩反对势力,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固有传统。 4.创新性:创建了一系列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秦国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持久性:商鞅不仅两次大规模推行变法,而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是战国时期任何变法改革所不能比拟的。,1,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1,2,思路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即可。第(2)问,由材料“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可知,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等。 参考答案:(1)措施:惩奸宄实行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孥贫怠重农抑商。 (2)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内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1,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文侯任用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考核的标准:身穿三层甲,头戴铁盔,腰佩利剑,操十二石的强弩,带箭五十支,肩扛长矛一杆,背三天干粮,半日能行一百里。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智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的弱点及地形,交互使用或者相互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为“武卒制”。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吴起统帅魏军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吴起任西河守,使“秦兵不敢东向”。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2,(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吴起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吴起军事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参考答案:(1)内容:严格选拔、训练和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