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和防护.ppt_第1页
职业暴露和防护.ppt_第2页
职业暴露和防护.ppt_第3页
职业暴露和防护.ppt_第4页
职业暴露和防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孙焱,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解决问题,1、如何处理职业暴露 2、如何预防职业暴露,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概念,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分类: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血源性病原体引起的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其他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 锐器伤、血液、体液暴露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自我防护技能差 缺乏相应的保护设施,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身体危害(有报道估计:截止2000年全球因锐器暴露情况) HBV 暴露HBV医务人员210万人,其中6.6 万人感染HBV HCV 暴露HCV医务人员92.6万人,其中1.6 万人感染了HCV HIV 暴露HIV医务人员32.7 万人,其中1000人感染了HIV,NaSH 2019年监测数据,55.7次/100人.年,41.3次/100人.年,30.3次/100人.年,经血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类型,锐器伤: 注射器针头、头皮针、套管针、缝合针、 血糖针、手术刀 皮肤粘膜暴露:眼睛、伤口、粘膜,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风险,美国CDC估计:美国每年至少发生38.5万次意外针刺伤; 卫生部2019年调查显示,平均锐器伤发生率为145.7例/(百床.年),远高于美国2019年报告的30例/(百床.年),锐器伤发生的场所,美国卫生保健人员国立监测网,引起锐器伤的器具,空心针刺伤发生的环节,医务人员发生粘膜暴露的风险,文献报道,医务人员粘膜暴露的发生率大约为34.4次/(100人.年),破损的皮肤发生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37.9次/(100人.年),血源性传播病原体,比人们通常想象的要多:30多种 种类:细菌、病毒、真菌 血源传播最多:HIV、HBV、HCV,经皮肤损伤导致医务人员感染的病原体种类,HBV乙肝,医务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最大的血源性传播疾病 全球20亿人曾感染HBV,HBsAg携带者约3.5亿 我国为乙肝高发区,HBsAg携带者约有9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18% 疫苗接种人群与未接种人群HBSAg携带率分别为4.51%和9.51%。,流行病学,HBV乙肝,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是HBV感染及检测的主要标志。 抗-HBS是保护性抗体 抗-HBc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HBeAg是病毒复制,具有传染性标志 HBV能在干燥的血液中生存7天,生物学特性,HBV传播途径,血液传播:输血 医源性传播:注射、接种、文身 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或HBSAg阳性的母亲可将HBV传给新生儿,职业暴露于HBV的危险性,如果没有PEP,职业暴露后0.4毫微升血液 HBV的感染风险:6%30% 如果源患者HBeAg阳性,感染风险更高 主要感染途径: 针刺和锐器损伤,中空针感染率高 其它体液较低 口腔传播可能性低,职业暴露于HBV的危险性,在疫苗诞生前,医务人员中HBsAg阳性率是一般人群的5-10倍,HBsAb阳性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 自推广疫苗以来,HBV感染的发生率从1983年的386/10万下降到2019年的9.1/10万,且2019年医务人员乙肝发生率比一般人群低1/5,HCV丙肝,2019年全国HCV发病数:173 872例,是2019年3倍多 人群丙肝感染率一般为3% 世界各国抗HCV阳性流行率一般为0.5%-1.5%,卫生部公布,WHO公布,HC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传播途径:50%可通过血液、10%可通过性接触、40%不明确,HCV还存在于唾液中,已有通过咬伤传播HCV的案例报道。 HCV针刺伤职业暴露的感染风险1.8%,HIV艾滋病,截止2019年底,全世界 HIV携带者已达3400万 全球每年新增HIV感染者270万 每年有200万人死于艾滋病,WHO统计,HIV艾滋病,截止2012年底,中国 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患者49.2万人,存活感染者和患者38.3万人。 女性占28.6% 全人群感染率0.058%,卫生部统计,HIV开人体后可以存活多入,看环境(特别是温度)一般是: 0度以下:马上死亡 125度:2个小时左右(大概)死亡 2636度:5小时死亡(准确) 37度以上42度以下:8小时死亡 43度以上:马上死亡。 室温下血液培养里的艾滋病毒可以存活15天,生物学特性,HIV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性,因针刺伤感染HIV只需0.1ml血液 发生HIV锐器伤后,感染HIV的平均危险为0.3% 黏膜暴露后感染HIV的平均危险为0.09% 血液或体液溅到完整皮肤上基本没有危险,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HIV情况,美国CDC报道:截至2019年美国有57名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HIV,另有143人可能因职业暴露感染HIV。据估计全球可能有1000名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HIV。,梅 毒,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好发于20-35岁的年轻人,嫖妓是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WHO统计,60岁左右男性,梅毒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可能感染,但危险性非常低。目前仅有个别案例报道,为被梅毒患者使用后的针刺伤后感染了梅毒。,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工作性质有关:注射、输液、掰安瓶,传递手术器械 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没有充分认识、不安全的操作和不正确的个人习惯 缺乏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其他:工作任务繁重、编制不足、防护用品不足、使用不规范,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发生率为7%-50%,其中2%-15%为缝合时发生 报告率较护士低 原因: 1、针刺伤和喷溅最为常见 2、保护性器具和防护性措施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率低 Tarantola等对法国报道:260位手术人员只有49人戴双层手套。,手术室医生,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占整个医院所有科室的7% 转入病人多、病情危重、监护和抢救多 日常工作:气管插管、气道护理 、呼吸机护理输血、有创检测、体液引流 没有明确传染性前已经开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抢救紧张、患者不配合,ICU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土耳其调查:320份问卷,其中300人发生过职业暴露 我国调查:各级医院调查196人,其中有101人发生过职业暴露,发生率53.53% 原因: 1、认识不足,未接受系统培训 2、责任感欠缺,流动性大 3、职业暴露后处理不规范 4、自我防护意识差,不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医疗废物回收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分析,报道:150名门诊输液室护士,其中128人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85.33%。以手部为主占94.1%。 原因: 1、人手人足:调查分析工作繁忙时,上午输液高峰、中午拔针 2、缺乏对操作流程的重视:不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操作不规范 3、输液器用后处理程序复杂 4、侥幸心理:受伤后不报告,输液室护士,这样的场景你或许经历过,此类事情或许你也遇到过,这种情形或许在你的周围发生过,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立即用皂液、流动水冲洗 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锐器伤的处理,一挤、二冲、三消毒,职业暴露的处理-紧急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黏膜,反复冲洗,皮肤黏膜暴露的处理,职业暴露的处理-报告、登记,了解暴露源情况-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报告科室负责人、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医院感染科立即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评估 如果评估风险成立进行暴露者的基线情况调查 疫苗接种或预防用药 随访,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暴露者抗-HBS10mIU/ml,无需PEP 暴露者抗-HBS10mIU/ml或阴性,予HBIG 200-400U+疫苗接种,24小时内,同时,7天,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检测 一、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10 mIU/ml 不需要注射疫苗或HBIG 二、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或10 mIU/ml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受HBV疫苗注射, 于1 、6 个月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三、医务人员HBsAg(-)Anti-HBs(-)正接受疫苗注射 24小时内注射HBIG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 目前暂无适用于HCV暴露后的预防治疗,免疫球蛋白和抗病毒药物均不推荐用于暴露后预防。 丙型肝炎职业暴露后检测 一、医务人员Anti-HCV(+) 继续追踪肝功能 二、医务人员Anti-HCV(-) 暴露后当时、第4周 、第12周追踪Anti-HCV,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建议。 1、不治疗,只检测。 2、暴露源TPHA(+),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240万u一次, 3、PG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口服,连服14日。,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梅毒职业暴露后检测。 一、医务人员TP(+) RPR 二、医务人员TP(-) 暴露后当时、第4周、第12周追踪TP,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职业暴露评估 一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职业暴露评估 三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职业暴露评估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 轻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重度: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暴露源不明: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暴露预防用药方案,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暴露预防用药方案,齐多夫定片(替诺福韦),AZT 300mg /片 用量:成人300mg Bid 毒副作用: (1)消化道反应 (2)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尤其是红系,要勤查血像, HB8g/dl或wbc2000/mm3,停药 (3)线粒体毒性(色素沉着、酸中毒),拉米夫定片,3TC 300mg/片 用法:300mg qd 使用安全 无明显毒副作用,(),职业暴露的处理-评估及处理,HIV暴露预防用药 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要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连续使用28天。 HIV暴露检测 暴露后当时、4周、8周、12周、6个月检测,职业暴露的预防,1、 政府立法 2、消除危害,减少不必要的锐器使用 3、改善工作条件: 1、操作室光线充足 2、医院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3、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合理排班 4、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工作台布置良好,管理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 相关法规依据,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职业病防治法 卫医发【2019】108号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卫通20094号:GBZ/T 213-2019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工伤,职业暴露的预防,4、安全器具的推广 防刺伤安全设计的锐器 无针系统 钝头针 费用高,依从性低,管理控制,职业暴露的预防,锐器盒的使用 大小合适 数量足够 正确组装 盖子盖好 合适位置(触手可及) 不要过满(3/4) 携带锐器盒到床边、抢救车等操作地点 移出时盖好盖子,贴好标签 不要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使用锐器盒,避免引起操作者的损伤,行为控制,职业暴露的预防,在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后,成人保护率为88%-95%。 在最后一针注射后1-2个月内只要HBsAb10mIU/ml即具有保护作用,即使暴露于HBsAg阳性患者也没有必要复种。,疫苗注射,锐器伤的预防措施,1、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量减少创口出血; 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实施手术时操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传递刀剪等锐器时应使用弯盘。 3、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套不可双手复帽。如要回针帽,可用单手技术; 4、操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品立即装入锐器盒内,严禁处理前折弯或打断针头,必要时用镊子夹住针头拔出;,锐器伤的预防措施,5、在加药液折安瓿时戴手套,采用专制折安瓿器折断安瓿,不用手直接折断安瓿,可有效避免折安瓿时玻璃划伤双手。 6、诊疗和护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尽可能使用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如真空抽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