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1,主要内容,2,一、概述,3,危 害 源,通过,传播 介质,接 触 者,影响,【职业病】 危害事故,伤害,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空 气 固 体,致病源,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健康 监护,个体 防护,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环境 劳动过程 建设施工过程,危害 因素,产生,理化性质,侵入人体途径,健康影响,劳动强度、不良体位; 采光照明,劳动组织和制度、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劳动强度、不良体位等,一、概述,1.1 术语与定义 1.1.1职业病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修订为10大类115种职业病。2013年修订为10大类132种。,4,一、概述,1.1.2职业病危害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1.1.3 职业病危害因素 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建设施工过程)存在或产生的,可能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因素和条件,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5,一、概述,1.1.4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职业卫生工作中,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环境检测、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某建设项目或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过程叫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也叫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6,一、概述,1.1.5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 依据“安监总厅安健201439号”第十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包含: (一)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 (二)国家(或国外)已颁布职业接触限值的; (三)国家已颁布相关职业卫生检测标准方法的; (四)其他可能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 (五)列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7,一、概述,1.1.6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要点 放散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员工可能接触的危害因素,即需要分析与评价的因素; 危害因素的发生/散源(发生状况); 危害因素的分布(发生/散源及其影响的工作地点); 危害因素影响的人员(人员及其作业工序)。,8,一、概述,1.2 我国煤矿职业病发病概况 (1)病人的基数大 据卫生部资料,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累计报告尘肺病676541例,占总数的90.21%,在2010年报告的23812例尘肺病新病例中,87.42%的病例为煤工尘肺,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 (2)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例为1.2万例。说明多年来累积的粉尘危害一直处于持续状态,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没有达到卫生标准。工人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不力。 (3)尘肺的病情严重,9,10,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的目的 便于识别与(危害性)分析; 便于评价与控制; 便于职业病诊断。,11,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分类方法 2.2.1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常用) 2.2.2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 2.2.3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 2.2.4按接触限值分类 2.2.5特殊分类(化学品):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 2.2.6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12,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1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分类 2.2.1.1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2.2.1.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劳动强度、不良体位等); 2.2.1.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空气流动状况和通风设备条件、采光照明等)。,13,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2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 按(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第6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15种:粉尘类(13种)、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56种) 、物理因素(4种) 、生物因素(3种)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8种)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2种)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3种)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种)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5种) 。,14,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3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 按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132种: (1)导致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因素:19种(其中:尘肺病类13种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类6种) (2)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9种 (3)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3种 (4)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4种,15,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3 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续) (5)导致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危害因素: 60种 (6)导致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7种 (7)导致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危害因素:11种 (8)导致职业性传染病的危害因素: 5种 (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危害因素: 11种 (10)导致其他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3种 超链接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doc,16,2.2.3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续),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粉尘(13)类,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导致矽肺; 煤尘(煤矽尘):煤工尘肺; 石墨尘:石墨尘肺; 炭黑尘:炭黑尘肺; 石棉尘:石棉肺、肺癌、胸膜间皮瘤; 滑石尘:滑石尘肺;,水泥尘:导致水泥尘肺; 云母尘:导致云母尘肺; 陶瓷尘:陶工尘肺; 铝尘:铝尘肺; 电焊烟尘:电焊工尘肺; 铸造粉尘:铸工尘肺。 其他。,2.2.3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续),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化学物质类:共计60种,按期理化性质可分为:,金属与类金属:包括铅、汞、锰、镉、铍、钡、铊、钒等及其他化合物,主要产生于矿山开采、冶炼、金属加工以及金属应用等; 刺激性气体:常见的有氯气、氨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对眼呼吸到年末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且多具有腐蚀性;,窒息性气体:常见的有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经吸入使机体缺氧而引起窒息; 有机化合物:包括有机溶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等; 农药:常见的有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2.2.3按所致职业病的种类分类(续),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8+3),接触角闪石石棉的工种可能发生职业性肺癌、间皮瘤; 接触联苯胺的工种有可能发生职业性膀胱癌; 接触氯甲醚、双氯甲醚的工种有可能发生肺癌; 接触苯的工种可能发生职业性白血病; 接触接触砷化物的工种可能发生职业性肺癌和职业性皮肤癌;,氯乙烯的工种可能导致肝血管肉瘤; 接触焦炉逸散物的工种可能发生焦炉工人肺癌; 六价铬化合物制造业可能发生肺癌;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萘胺所致膀胱癌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4按接触限值分类 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 按照GBZ 2.1和 GBZ 2.2标准,分为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两大类: (1)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339种)、粉尘(47种)、生物因素(2种); 超链接GBZ_2.1-2007_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pdf,20,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4按接触限值分类 (2)物理因素包括超高频辐射、高频电磁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噪声、手传振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场所气象条件、体劳动强度、体力劳动时心律11种。 超链接GBZ_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_第2部分_物理因素.pdf,21,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2.2.5特殊分类(化学品)高毒物品共54种,二、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2.2.6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的分类 依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指以下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煤尘、岩尘、水泥尘等; 化学物质: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硫化氢等;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23,24,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3.1识别的意义,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分析与有害性分析提供基础依据; 为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设置的适宜性、符合性或有效性等提供基础依据; 为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工艺设备布局以及建筑卫生学等的符合性提供基础依据。,3.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程序,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生产性化学毒物包括:金属及其类金属毒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农药等。,识别例生产性化学毒物,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是严重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识别例生产性粉尘,识别例物理因素噪声,识别例物理因素高温,3.3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2 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3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4特殊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生产性粉尘:煤尘、矽尘、电焊烟尘、水泥粉尘、其他粉尘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黄土尘); 化学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盐酸、二氧化氯、氯气、甲烷(窒息性气体); 物理因素: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场、高温。,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32,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3.1.1粉尘 (1)煤矿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称煤矿粉尘。 在煤矿井下回采、掘进、运输及提升等各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作业操作,如打眼、爆破、清理工作面、装载、运输、转载、顶板控制等过程,均能产生煤矿粉尘。 在煤矿地面煤炭的筛分破碎、装卸、运输,矸石排放,燃煤锅炉的上煤和除渣,防灭火工艺的制浆上料,机修车间的电焊修理,坑木加工等作业过程中,也均能产生粉尘 。 据统计,煤矿粉尘的80来自采掘工作面。,33,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3.1.1粉尘 (2)煤矿粉尘的危害 尘肺、慢性阻塞性肺病、上呼吸道炎症、肺癌等职业病; 煤尘爆炸。,34,3.3.1.2物理因素 3.3.1.2.1噪声,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5,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噪声作业职业卫生名称术语(GBZ/T224-2010):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噪声,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不小于80dB(A)的作业为噪声作业。,(1)噪声的分类 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接噪声。 稳态噪声:声级波动小于3dB(A)的噪声; 非稳态噪声:声级波动不小于3dB(A)的噪声; 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不大于0.5s,间隔时间大于1s,声压有效值变化不小于40dB(A)的噪声。,36,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噪声的工种 1)井工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噪声的工种 井下凿岩打眼、割煤、运输、局部通风、排水等作业环节使用的风动凿岩机、风镐、 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泵站、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辆、主排水泵等。 井工煤矿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有掘进工、采煤工、辅助工、锚喷工、注浆注水工、维修工、水泵工等。,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7,2)露天煤矿的噪声源及暴露噪声的工种 露天煤矿噪声:采矿、运输过程中使用的钻机(穿孔机)、斗式电铲(挖掘机)、载重自卸车、推土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等大型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都会产生强度不等的噪声。 露天煤矿暴露躁声的主要工种:穿孔机操作工、挖掘机司机、排土设备司机、矿用重型汽车司机、把钩工、翻车机司机、钢缆皮带操作工、转载站和驱动站看护工、露天坑下普工等。,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8,3)选煤厂的噪声源及暴露噪声的工种 选煤厂噪声:主要存在于破碎、输送、筛选跳汰、水洗浮选、过滤、干燥等工段。主要噪声源有提升机、带式输送机、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破碎机、振动筛、洗煤机、脱水机、真空泵、溜槽、鼓风机、运输机械等。 选煤厂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选煤技术检查工、选煤集中控制操作工、选煤干燥工、选煤供料工等。,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9,4)地面辅助设施的噪声源及暴露噪声的工种 噪声源: 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锅炉的鼓/引风机、污水处理厂鼓风机/水泵、井口空气加热的热风机组; 坑木加工用的木工机械设备; 机修车间的机电设备等。 暴露噪声的主要工种: 锅炉司炉工,水泵、主通风机、压缩机司机等。机修工、木工等。,40,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煤矿噪声的危害 1)暂时性听力下降:暂时性听力下降是指人接触噪声后引起听力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包括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两种情况。 2)永久性听力下降: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继续延长,如果前一次接触引起的听力改变未完全恢复又需要再次接触噪声,可使听觉疲劳逐渐加重,听力不能完全恢复,变为永久性听力下降。,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1,3.3.1.2.2煤矿高温 (1)高温的卫生标准定义: 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 W(m3h)的车间或84 kJ(m3h)的车间; 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 的作业; 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12.56 J(cm2min); 工作地点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在80以上。 煤矿高温: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26; 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0;,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2,3.3.1.2.2煤矿高温 (2)煤矿高温的来源 1)井下高温的来源 地热、采掘机电设备运转时放热; 运输中的矿石和矸石放热; 风流压缩放热四大热源; 个别矿井内高温水涌出、矿物强烈氧化等也可形成高温热害。,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3,3.3.1.2.2煤矿高温 (2)煤矿高温的来源 2)地面高温的来源 锅炉房; 露天储煤场等夏季作业。,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4,(3)煤矿高温的危害 1)体温调节障碍; 2)水盐代谢紊乱; 3)循环系统负荷增加; 4)消化系统疾病增多; 5)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6)肾脏负担加重。,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5,3.3.1.2.3振动 (1)振动的来源 手持式转动工具:手持式以压缩空气、电动机或引擎为动力的转动工具,如手持研磨机、风钻、电钻、手摇钻、喷砂机、钻孔机、链锯(油锯)、金刚砂磨轮、清洁机、振动破碎机等。 采矿、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大型设备:如钻机、斗容电铲、载重自卸车、推土机、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在运转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等的振动。,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6,(2)振动的危害 血液循环系统(白指症VWF) 白指症通常产生在手或身体在湿或冷的环境下操作振动工具时;第一个征兆为,手指常常出现偶尔的变白,当侵害发生时,手指会麻木有针在刺痛的感觉,接着侵害结束后,白指变成深红非常疼痛。 感觉神经损坏 当手指的神经受损,表示手指对温度变化的感觉降低,并可能导致手指永久性麻木、刺痛。 损及肌肉,骨及关节,手失去力量并且手臂酸痛。,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7,3.3.1.3煤矿职业中毒 3.3.1.3.1氮氧化物(NO、NO2) (1)煤矿氮氧化物的来源: 露天煤矿坑下硝酸铵类炸药爆破采煤; 井下岩巷爆破及煤巷硝酸铵类炸药爆破; 井工煤矿井下的意外事故,如发生火灾时可产生氮氧化物。 采煤、掘进、运输等柴油机械设备工作时的尾气排放。,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8,3.3.1.3.1氮氧化物(NO、NO2) (2)煤矿氮氧化物的危害 以二氧化氮为主时,主要引起肺损害; 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明显。,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49,3.3.1.3.2煤矿碳氧化物(CO、CO2) (1)碳氧化物的来源 井工煤矿井下的岩巷爆破、煤巷爆破; 采煤打眼、机械采煤、采煤装载、采煤支护; 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事故时喷涌的二氧化碳; 当矿井发生爆炸或自燃事故时,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0,(2)碳氧化物的危害 一氧化碳吸人人体后,会引起窒息和中毒以致死亡。 二氧化碳吸人人体后,会引起窒息死亡。,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1,3.3.1.3.3 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来源 从煤(岩)层中逸出和矿井中泄出; 含硫煤(岩)层的氧化、自燃; 矿尘爆炸; 采掘工作面含硫较高的炸药的爆炸作业。,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2,3.3.1.3.4 硫化氢 (1)硫化氢的来源 主要原因是煤质含硫及硫化物浓度太高,通风条件差。硫化氢多滞留于煤矿巷道底部。主要来源如下: 煤及岩层内逸出; 煤炭露天开采时来源于煤的低温焦化; 煤矿井下旧巷和采空区积水或矿井透水事故等排水时,被淹井巷中积存硫化氢随水位下降的逸出; 煤矿井下残采采空区及井下积水积存硫化氢的逸出; 井下爆破产生硫化氢。,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3,(2)硫化氢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对设备、材料的腐蚀性危害。,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54,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3.1.4煤矿典型工艺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综掘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综掘支护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综采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井下原煤运输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井下主排水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主井生产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黄泥制浆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供热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 供配电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55,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掘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56,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掘支护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57,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综采工作面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58,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井下原煤运输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59,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井下主排水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0,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井生产系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1,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黄泥制浆站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2,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供热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3,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4,3.3.1煤矿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供配电系统职业病有害因素分析与识别,65,不良气象条件:井下工作场所存在通风不良、阴暗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等不良气象条件;锅炉房通风不良、露天煤场夏季室外作业等有害因素均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伤。 不良采光照明:井下不良采光照明可引起作业人员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生产事故。,3.3.2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66,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等。,3.3.3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67,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3.3.4特殊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 特殊作业环境包括: 密闭空间作业(风包、集水井、中央水仓、通风不良的地下管道和各类沉淀池等); 设备事故(可能导致的毒物泄漏与扩散)。 检维修作业(如燃煤锅炉维修时,矽尘、氢氟酸、亚硝酸、高温等较正常运行严重)。 工程项目建设期。,三、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3.3.4.1密闭空间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1)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师执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建筑师执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竞技体育教练员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学基础知识及应用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机械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电力设备检修与供应链管理承包合同
- 医疗机构执业医师岗位全职聘用及医疗设备租赁合同
- 公众号付费阅读功能与社交媒体互动集成合同
- 个性化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施工与景观照明工程合同
- 海外留学考试自习室租赁及学习资料供应合同
- NB/T 11643-2024煤炭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通用技术标准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卷及答案
- 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全面剖析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工伤康复培训课件
- 美国加征关税从多个角度全方位解读关税课件
- 院感爆发的试题及答案
- 委托融资协议书范本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餐饮服务六大技能培训.ppt
- 基于单片机的电话拨号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