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哮喘中医个案查房.ppt_第1页
2019-07-10哮喘中医个案查房.ppt_第2页
2019-07-10哮喘中医个案查房.ppt_第3页
2019-07-10哮喘中医个案查房.ppt_第4页
2019-07-10哮喘中医个案查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哮喘 0812床 谢宇璨 住院号19018524 中医诊断:哮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个案查房,2019年 7月 儿科 田华 海安中医院,目的,检查责任护士对患者基础护理措施实施情况以及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护理难点大家进行讨论,病史汇报,现病史: 0812床 谢宇璨 住院号 19018524,男,10岁,因“咳嗽一天,加剧伴气喘半天”入院于2019-07-07 步入病房 入院时:T 36.9 P 135次/分 R 36次/分 体重26kg,SPO2 99%,入院时患儿咳嗽阵作,有痰难咯吐,伴气喘、气促,吸气性三凹征明显,活动后加剧,纳食欠佳,夜眠欠安,二便如常,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证属:痰热壅肺证。 既往史:既往有喘息病史。,病史汇报,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 白细胞12.38*109/L 中性粒细胞# 8.32*109/L 淋巴细胞% 16.7% 嗜酸性粒细胞# 1.42*109/L 血生化示: 碱性磷酸酶 190 U/L 谷草转氨酶 46 U/L a羟丁酸脱氢酶 338 U/L 乳酸脱氢酶: 388U/L 磷 1.67 mmol/L 磷酸肌酸激酶: 176 U/L ,病史汇报,专项评分 Barthel评分100分 坠床评分1分,病史汇报,诊断: 中医诊断:哮喘 痰热壅肺证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病史汇报,一、儿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普食。2019年7月9号,患儿仍咳嗽阵作,有痰不易咯吐,气喘好转,吸气性三凹(-),遵医嘱改二级护理。 二、主要治疗: 1、西医以头孢地嗪抗感染、氨溴索促排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解痉平喘,补液及对症处理等。 2、多饮水,勤拍背,观察体温、呼吸等变化,护理措施,1P:气体交换受损:与脉络瘀阻有关 2019-07-07 14:00 护理目标:消除呼吸窘迫,维持气道通畅 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避免花草、地毯、皮毛、烟及尘埃飞扬的诱因。置患儿于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2、遵医嘱给甲强龙应用,并评价其效果和副作用。 3、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及胸部叩击,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4、保证患儿摄入足够水分。 5、教会患儿及家属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 6、穴位贴敷取穴:天突、肺腧,以达宣气通肺,消痰止咳的作用 7、观察患儿的日常生活,指导患儿活动,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及紧张的活动。患儿活动前后,监测其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情况,活动时如有气促、心率加快可给予持续吸氧并给予休息。 1O:2019-07-09 17:00患儿住院期间呼吸窘迫消除,气道通畅。,护理措施,2P: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血不充有关2019-07-07 15:00 1、保证患儿摄入足够水分,防止分泌物干结以利于痰液的排除。 2、雾化吸入后指导家属正确给患儿拍背: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O:2019-07-08 10:00经治疗护理后,痰鸣好转。,护理措施,3P: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哮喘知识有关2019-07-08 14:00 护理目标:患儿家长住院期间了解哮喘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疾病:介绍有关用药及防病知识,协助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因素, 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家长对病情进行监测,辨认哮喘发作的早期征象、症状及适当的处理方法 ;在适当时候及时就医,以控制哮喘严重发作 2、用药:尽量不用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普萘诺尔等。 3、饮食:饮食哮喘患者饮食最基本原则就是清淡、松软,适宜多吃易消化且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丝瓜、香蕉、梨等,哮喘发作期间,患者应少食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30:2019-07-10 14:00经过护理宣教讲解,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及饮食有一定了解。,护理措施,4P:焦虑:与哮喘反复发作有关2019-07-07 14:00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患儿及家属焦虑缓解 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避免有害气味。在哮喘发作时,安抚患儿,尽量满足患儿合理的要求,采取措施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 2、允许患儿及家长表达感情:向患儿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及预后,指导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哮喘发作时,应安抚并鼓励患儿,不要紧张,害怕。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鼓励患儿及家长战胜疾病的信心 4O:2019-07-08 17:00患儿及家属住院期间焦虑缓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特征。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以16岁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解剖特点,气管和支气管 管腔相对狭窄,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所以不但易发生炎症,炎症时也易导致阻塞。右侧支气管粗短,是由气管直接延伸,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肺 肺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其含血量相对较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肺炎、肺不张及肺气肿等。,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且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横隔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充分通气和换气;小儿纵膈相对较大,纵膈周围组织松软、富于弹性,胸腔积液或积气时易导致纵膈移位。,生理特点,呼吸频率和节律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由于呼吸中枢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呼吸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出现呼吸节律不整。,呼吸类型 婴幼儿呈腹式呼吸,随着年龄增长开始出现胸腹式呼吸。 呼吸功能 各项呼吸功能的储备能力均较低,当患呼吸道疾病时较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与遗传、 免疫、精神、神经核内分泌有关。,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中过敏体质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哮喘的形成和反复发作又受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病因,诱因,感染,食物,接触或 吸入物,其他,主要是病毒感染,也可见于支原体、衣原体及细菌感染,异体蛋白的摄入,如鱼、虾、蛋、奶等,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空气寒冷、干燥、强烈气味的化学制剂,发病机制,免疫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与体内特异性IgE结合,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脱颗粒,释放白三烯等介质,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支气管狭窄,发生哮喘。,-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和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或同时伴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反应性增加,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哮喘发作。情绪剧变可激发小儿哮喘的发作。,有些儿童哮喘在青春发育期完全消失,在月经期加剧,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婴幼儿起病缓慢,发病前12天常有呼吸道感染;年长儿大多起病较急,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发作前常有刺激性干咳、喷嚏、流泪等先兆症状,接着咳大量白色粘痰,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喘鸣声。重者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体检可见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全肺布满哮鸣音。重症患儿呼吸困难加剧时,呼吸音明显减弱,哮鸣音亦随之消失。发作间歇期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哮喘发作以夜间和晨起为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后缓解。,若哮喘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肾上腺素药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称哮喘持续状态。,随着病情变化,患儿由呼吸严重困难的挣扎状态转为软弱无力,甚至死于急性呼吸衰竭。反复发作者,常伴营养障碍和生长发育落后。,肺功能测定,外周血检查,过敏原实验,辅助 检查,辅助检查,去除病因,预防复发,控制发作,避免接触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治疗要点,主要是解痉和抗炎治疗。用药物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道粘膜水肿和炎症,减少粘痰分泌。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应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灶,祛除各种诱发因素。吸入维持剂量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反应性炎症,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保持安静,给予吸氧、补液、纠正酸中毒。早期、较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静滴可在23天内控制气道炎症。,亦可静滴氨茶碱,吸入或静滴2-受体激动剂,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机械通气。,预 后,儿童哮喘的转归一般较好,死亡率约为24/10万;哮喘的预后往往与起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史有关。据国外材料统计,80%病儿到青春期可完全治愈,70%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