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大四.ppt_第1页
八纲辨证大四.ppt_第2页
八纲辨证大四.ppt_第3页
八纲辨证大四.ppt_第4页
八纲辨证大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纲辨证 杜雪翠,辨 证,概念 对四诊取得的病史、症状、体征,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疾病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称为辨证。,辨证类型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脏腑辨证:五脏、六腑、各类辨证基础。 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上、中、下三焦。,八纲辨证,概念 八纲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以辨清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等方面情况,从而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基本证候的辨证方法。,将病人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从类别上分:阴证、阳证 从病位上分:表证、里证 从病性上分:寒证、热证 从邪正盛衰上分:虚证、实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又是其它辨证的总纲。,一、表 里,表里是辨别病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一)表证,病邪侵袭人体卫表、肌肤的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苔薄,脉浮。 特点起病急、病情较轻、病程短。,(二)里证,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的一类证候 。 病因 外因 内因 临床表现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特点病程长,不恶风寒,脉象不浮。,(三)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到达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于表,邪正搏与表里之间的一种证候,称为半表半里证。(也就是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 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 。,(四)鉴别,发热恶寒症状: 表证: 发热恶寒同时并见。 里证: 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 半表半里证: 寒热往来。,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内脏证候不明显 -表证。 咳喘,心悸,腹痛,呕泻之类表现为主症 -里证。 胸胁苦满 -半表半里特有表现。,舌苔: 变化不明显 -表证、半表半里证。 有变化 -里证。 脉象: 浮脉 -表证。 沉脉 - 里证。当然里证还有很多其他脉象。 弦脉 - 半表半里证。,(二)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称表里同病。 2、表里转化: 表证和里证相互转化。 由表入里 由里出表,二、 寒 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阳虚则内寒,阴虚则内热。 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辨寒和热,是辨疾病的性质,是治疗立法用药的依据之一。(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一)寒证:,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候。 分类:实寒、虚寒、表寒、里寒。 临床表现特点: 恶寒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二)热证:,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 病 因 1、外感热邪 2、寒入里化热 3、素体阳盛 4、情志内伤气郁化火 5、食积蓄热,过食辛辣,使体内阳热亢盛 6、内伤久病,阴液耗损,分类:表热、里热、实热、虚热。 临床表现特点: 发热喜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寒证热证鉴别表,(四) 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寒热错杂:指寒证和热证同时并存。 例如:上热下寒 表寒里热 表热里寒,2、寒热转化:先出现寒证,后出现热证,当热证出现时,其寒证消失,称为寒证转化为热证,于此相反则称热转化为寒。 寒证化热 (阳气旺) 热证转寒 (阳气衰) 寒热转化是由正邪力量对比所决定,其关键又在阳气的盛衰。,3、寒热真假:疾病的本质与所反映的现象不一致,多在危重阶段出现,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称为寒热真假。 (1)真热假寒:又称阳盛格阴。指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出现格阴于外的假象。 例如:热病中出现四肢厥冷、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等寒象,但是其本质为热,所以高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搏有力,说明内热炽盛是真,而外寒则是假。,(2)真寒假热:又称阴盛格阳、戴阳证。指阴寒内盛,阳气虚弱,阳不制阴,虚阳浮于外。 例如:病人长久虚寒,出现身热、面红、口渴、脉大,因为本质是阳气虚衰,所以必具有胸腹无灼热,下肢必厥冷,小便清长,或者尿少浮肿,或者下利清谷,舌淡等里虚寒证。口虽渴,但不欲饮,咽虽痛但不红肿,虽躁扰不宁必神疲无力,脉虽浮大,但按之必无力,面色虽时有潮红但并非满面红赤等,此属真寒假热证。,三、 虚 实,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即虚与实是反映病变过程中人体正气的强弱和致病邪气的盛衰。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实者,有余不足也。”,(一)虚证: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虚损。 1、血虚证: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全身各部,所表现出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血量少色淡、愆期甚或经闭,舌质淡,脉细无力。,2、气虚证:指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所表现出的证候。 临床表现: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疲倦乏力,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脉虚弱等。,3、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不足、亏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阴虚一是滋润濡养作用减退,一是阴亏无以制阳,而出现虚热证候。临床可见症状为午后潮热,盗汗,咽干,颧红,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干,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数。,4、阳虚证:指体内阳气不足所表现出的证候 。 临床表现:形寒肢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可有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脉弱。也可兼见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证候。阳虚证易于气虚同存,即阳气亏虚证。,(二)实证,实证是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临床表现:一是六淫、疫疠及虫毒等邪气侵犯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故病势较为亢奋急迫,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以寒热显著、疼痛剧烈、呕泻咳喘明显、二便不通、脉实等症为突出表现。 二是内脏机能失调,气化障碍,导致气机阻滞,形成痰、饮、水、湿、脓、瘀血、宿食等有形病理产物,壅聚停积体内。,(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表,(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体质、治疗、护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使虚证和实证之间发生虚实夹杂、虚实转化等。 1、虚实夹杂:在病人身上同时出现虚证和实证。有的以虚为主,有以实为主的,甚至有虚实并重的。,2、虚实转化:邪正斗争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实证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可转化为实证。,四、 阴 阳,表证、热证、实证 阳证 里证、寒证、虚证 阴证,八纲的总纲,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一)阴证与阳证 1、阳证:体内热邪壅滞,或阳气亢盛的证候。 主要表现 身热面赤,恶寒发热,精神烦躁,气壮声高骂詈无常 ,口渴喜饮,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很臭,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洪滑实等。,2、阴证: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的证候。 主要表现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脉弱或沉迟或细涩等。属虚、属寒。,(二)亡阴证与亡阳证 亡阴证与亡阳证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危重证候。 1、亡阴证: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阴液衰竭的证候。 主要表现 汗出而粘,呼吸短促,身热,手足温,烦躁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皮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2、亡阳证:阳气严重耗损,而表现出阳气虚脱的病变证候。 主要表现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面色苍白,精神淡漠,身畏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而润,脉微欲绝。,亡阴 亡阳 亡阴亡阳均出现于疾病的危重阶段,必须及时、准确的辨识,如果贻误治疗,极易导致死亡。如果病人病情危重的基础上,突然汗出,往往是亡阴或亡阳的征兆,结合汗水质地,还有其他伴证,不难辨别亡阴、亡阳。,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八纲中的每一纲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容,但实际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不能截然分开。 表寒证 里寒证 表热证 里热证 表 证 里证 表虚证 里虚证 表实证 里实证,表寒证 表热证 里寒证 里热证 寒证 热证 虚寒证 虚热证 实寒证 实热证,表虚证 表实证 里虚证 里实证 虚证 实证 虚寒证 实寒证 虚热证 实热证,里证 表证 阴证 寒证 阳证 热证 虚证 实证,1. 相互联系,表证,表热证 表寒证,表实证 表虚证,表证 里证,出,入,寒证 热证,转,化,实证 虚证,3. 相互错杂,表里同病 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2. 相互转化,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六 典型病证,1 表寒证:恶寒发热,脉浮,苔薄。是表证共用的症状。但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清涕,口不渴,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为辛温解表。,2 表热证:,表证共症。以发热为重,恶寒较轻,或有汗,口渴,咽痛,浊涕,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伤寒 3 实寒证 中寒,伤寒是指寒邪外袭,伤人肌表,阻遏卫阳之气,阳气抗邪于外所表现的表实寒证,又称为外寒证、表寒证、寒邪束表证、太阳表实证等。临床表现我们已经讲了。,中寒是指寒邪直中脏腑气血,损伤或遏制阳气,阻滞气机或血液运行所表现的里实寒证,又称内寒证、里寒证。临床表现:新发畏寒,脘腹或腰背等处冷痛、喜温,或见呕吐腹泻,或见咳嗽、哮喘、咯白痰,或见肢体厥冷、拘急,无汗,口不渴,肢体蜷卧,小便清长,面色白甚或青,舌苔白,脉沉紧或沉弦、沉迟有力,甚或脉伏。,4 虚寒证:虚寒证实际就是阳虚证,阳虚则寒。 5 虚热证:就是阴虚证。阴虚生内热。,6 实热证:,往往由于外界阳热之邪侵袭,如高温劳作,感受温热邪毒,火热烧灼伤,过食辛辣温热之品,或寒湿等邪郁而化热,或情志过极而化火,或脏腑气机过旺等,使体内阳热之气过盛而致病。起病急,病势较剧。 1)表实热证 2)里实热证: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汗多,大便干结,小便短黄,面色赤,舌质红或绛,苔黄或灰黑而干燥,脉数有力。,7 表虚证,(1)感受风邪: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2)肺脾气虚:平素常自汗出,易感冒,兼面色淡白,短气,动则气喘,倦怠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8 表实证,正邪斗争于肌表,腠理密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紧。多见于外感寒邪的表实证。,七、八纲辨证的意义,八纲是对疾病过程中机体反应状态最一般的概括,是对辨证诊断提出的最基本的原则性要求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基础,在诊断疾病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他辨证分类方法则是八纲辨证的具体深化。,八纲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可变的,它们之间可以相兼、错杂、转化,还可能出现证候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