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ppt_第1页
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ppt_第2页
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ppt_第3页
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ppt_第4页
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尿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利尿剂种类,1 袢利尿剂: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包括呋噻米、布美他尼、依他尼酸、托拉塞米等。 2 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包括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等。 3 保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包括螺内酯、氨苯喋啶、阿米洛力等。 4 渗透性利尿剂、:包括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山梨醇、尿素、高渗葡萄糖等 5 碳酸酐酶抑制剂:包括乙酰唑胺(醋唑磺胺)、甲醋唑胺、双氯磺酰胺等。,使用利尿剂应看做是任一有效治疗心力衰竭措施的基石,与任何其他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相比,利尿剂能更快地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使肺水肿和外周水肿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退 ;相反 ,洋地黄、抑制剂或 受体阻滞剂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方显效。 利尿剂是惟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其他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利尿剂用量不足造成液体潴留 ,会降低对抑制剂的反应 ;增加使用受体阻滞剂的危险。另一方面 ,不恰当的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则会导致血容量不足 ,增加抑制剂和血管扩张剂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及抑制剂和受体阻滞剂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利尿剂治疗的适应证,所有心力衰竭患者 ,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 ,均应给予利尿剂。 心功能级患者一般不需应用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后心力衰竭症状得到控制 ,临床状态稳定 ,亦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制剂的选择,仅有轻度液体潴留而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 ,可 选用噻嗪类 ,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心力衰竭患者。氢氯噻嗪 100/已达最大效应 (剂量 效应曲线已达平台期 ) ,再增量亦无效。 有明显液体潴留 ,特别当伴有肾功能受损时宜选用袢利尿剂 。袢利尿剂的剂量与效应呈线性关系 ,故剂量不受限制。 利尿剂不能作为单一治疗,一般应和ACEI及-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利尿剂的起始和维持,通常从小剂量开始 ,如呋噻米每日 20;氢氯噻嗪每日 25,并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尿量增加 ,体重每日减轻 0.5 1.0。 利尿剂应用的目的是控制心力衰竭的液体潴留 ,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 ,水肿消退 ,体重稳定 ) ,即可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 ,一般需无限期使用。在长期维持期间 ,仍应根据液体潴留情况随时调整剂量。 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最可靠的监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在利尿剂治疗的同时 ,应适当限制钠盐的摄入量。,袢利尿剂,属于高效利尿药,进入血循环后与血浆白蛋白结合,随血流到肾小管周围通过 小管上皮细胞转运到管腔,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K+、Na+、Cl的同向转运体系,抑制Cl、Na+重吸收。呋噻米能与该体系可逆性结合,并与转运氯化钠竞争细胞膜上的氯化钠结合位点,使该体系的转运能力降低,使氯化钠重吸收减少2025,从而破坏髓质高渗状态的形成和维持,尿的浓缩功能受干扰,促进K+、Na+、Cl和水的大量排出。 袢利尿剂口服后3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静注后约5分钟开始起效,51小时达高峰。,3种袢利尿剂的比较,利尿剂的反应,对利尿剂的治疗反应取决于药物浓度和进入尿液的时间过程。 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即使小剂量利尿剂也反应良好 ,因为利尿剂从肠道吸收速度快 ,到达肾小管的速度也快。 随着心力衰竭的进展 ,肠管水肿或小肠低灌注 ,药物吸收延迟 ,加之 ,由于肾血流和肾功能减低 ,药物转运受到损害。因而当心力衰竭进展恶化时 ,常需加大利尿剂剂量。最终 ,再大的剂量也无反应 ,即出现利尿剂抵抗。,利尿剂抵抗,定义:在减轻水肿的治疗目标尚未达到之前,利尿剂的利尿作用减弱或消失的临床状态,其在心衰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3。 利尿剂抵抗在慢性严重心衰或长期应用利尿剂的患者中比较常见 。,利尿剂抵抗原因,钠摄入量 服用短效利尿剂(如呋塞米)时,只要其在管腔液中的浓度足以抑制Na-K-2Cl协同转运体,即可产生利尿钠作用。6小时后尿液中呋塞米的浓度降至阈值以下,在随后将出现代偿性钠潴留,这种现象称为利尿后钠潴留。如钠摄入高,利尿后钠潴留即可完全抵消利尿剂的作用,从而无法达到负钠平衡。 CHF患者如钠摄入量100mmol/l,利尿后钠潴留将完全代偿利尿剂使用期间所产生的排尿钠作用。对水钠摄入量控制依从性差是利尿剂抵抗的主要原因之一。,利尿剂抵抗原因,肾功能受损 严重心衰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在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血流量下降和小管输送利尿剂作用受损,襻利尿剂不得不相应增加剂量以达到管腔内充足的血药浓度。,利尿剂抵抗原因,酸中毒,利尿剂抵抗原因,其他药物 近端小管将利尿剂分泌至管腔液是呋塞米产生利尿效果的重要步骤,与呋塞米有相同转运途径的有机离子(如丙磺舒、青霉素、尿液中的内源性有机酸等)对有机阴离子转运体的损害使其分泌不足,在Henles襻中的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所需剂量,这时虽然襻利尿剂的生物学活性没有发生改变,但需增加剂量以达利尿目的。,利尿剂抵抗原因,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通常伴有利尿作用下降。低钠血症可能是由于利尿剂的应用,尤其是噻嗪类,但更多的时候是由于严重心衰导致对渴感的刺激,并且非渗透性刺激血管加压素系统,使自由水的排出受损。当患者对控制水摄入依从性差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心衰患者的低钠血症生存率低,并且是病情进展的标志。,利尿剂抵抗原因,钠重吸收部位的重新分布 长时间应用襻利尿剂后,远端肾曲小管上皮细胞会出现适应性变化和钠重吸收部位的转移。,利尿剂抵抗原因,低蛋白血症与大量白蛋白尿 袢利尿剂在体内需要和白蛋白结合,只有结合的袢利尿剂才能发挥生物学作用,低白蛋白血症的时候,结合的利尿剂减少,这样利尿作用也会相应减弱。 当尿中白蛋白含量很高的时候,达到作用靶点附近的利尿剂又重新被白蛋白结合,而不能对Na-K-2Cl协同转运体发生作用。,利尿剂抵抗的处理,1、 纠正低蛋白血症,严格限水、适当限盐 2、 停用相关药物,比如NSAID、青霉素 3、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4、 纠正低钠血症 5、 加大利尿剂剂量 6、 持续静脉输入利尿剂 7、 联合或交替用药:噻嗪类、保钾类、袢 利尿剂。 8、 联合多巴胺或ACEI 可增强袢利尿剂作用 9、 有报道,激素使用后再用利尿剂效果好,不良作用,电解质丢失 :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镁血症而诱发心律失常。当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高度激活时易于发生低钾、低镁血症。并用抑制剂 ,并给予保钾利尿剂特别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常能预防钾、镁的丢失 。 神经内分泌激活 :利尿剂的使用可激活内源性神经内分泌 ,特别是肾素-血管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