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与内科疾病.ppt_第1页
眼科与内科疾病.ppt_第2页
眼科与内科疾病.ppt_第3页
眼科与内科疾病.ppt_第4页
眼科与内科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眼与全身病,学习目的,眼底镜的认识; 碰到属于”眼科”的疑难问题时能想到全身疾病可能.; 了解临床上常见的、典型“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正常眼底,眼科常用检查方法,直接眼底镜检查,能将眼底像放大约1516倍,所见为正像,可看到的眼底范围小,但较细致详尽,亦可方便地用于检查眼的屈光间质。检查用具为直接检眼镜,自带光源,在观察孔内装有-25D0+25D球面透镜转盘,可于检查时用来矫正检查者与被检者的屈光不正。,直接眼底镜不是立体的,而且周边看不到,间接眼底镜可以做更加细致的检查如果合并网脱,间接检眼镜好,因为有立体视觉。如一般用直接检眼镜即可。如果存在微动脉瘤等表现,眼底荧光造影是最佳的检查方法。,检查方法:,1用彻照法检查眼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有无混浊。将检眼镜转盘拨到+8D-+12D,使检眼镜子的光线自1016cm 远射入被检眼内,此时通过镜的观察孔可看到被检眼瞳孔区呈现一片橘红色眼底反光。然后由远而近依次观察被检眼的角膜、前房、晶体及玻璃体(一直可以看到离正视眼底约4mm处)。如屈光间质有混浊改变,则在橘红色的反光中可见到黑影,此时嘱病员转动眼球,漂浮的黑影是玻璃体的混浊,固定的黑影是角膜或晶体的混浊。检查时还可将正镜片度数逐步减小,度数越小越接近眼底,用以估计混浊的位置。,2检查眼底: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卧位,两眼睁开,向前方注视。检查右眼时,检者右手拿眼镜,站在(或坐在)被检者的右侧,以右眼观察眼底(称为“三右”)。检查左眼时相反“三左”。检查时被检者不戴眼镜,但检者可以戴镜,检者与被检者尽量靠近,(大概2cm)但不要触及被检者的睫毛和眼、面部。在检眼镜的光线透入被检眼内的同时,检者通过观察孔窥见被检者眼底,如不能看清,可旋转正、负球面透镜转盘,即能得到清晰的眼底像。,眼底镜重点观察,1、视乳头形状、大小、色泽、边缘是否清晰 2、视网膜动静脉,注意血管的粗细、行径、管壁反光、分支角度及动静脉交叉处有压迫或拱桥现象,正常动脉及经脉管径之比:2:3 3、黄斑部,注意其大小、中心凹反射是否存在,有无水肿、出血、渗出及色素紊乱 4、视网膜有无水肿、渗出、出血、剥离及新生血管等,眼底病变必须借助于眼底镜才能观察。许多全身性疾病往往发生眼底病变,如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妊娠毒血症、某些血液病等。,正常眼底的表现,检查时先查视神经乳头,再按视网膜动静脉分支,分别检查各象限 检查视乳头时光线从颞侧约15角射入;黄斑时嘱病人注视眼镜光源;检查眼底周边时,嘱病人向上、下、左、右各方向注视、转动眼球,或变动检眼镜角度,眼与内科病,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糖尿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 维生素缺乏 肾病 白血病 结核病,视网膜动脉硬化,老年退化性硬化与小动脉硬化。一定程度上反映脑血管和全身其他血管系统的情况。,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观察眼底改变: A 血管行径 B 管径、颜色、动脉反光带; C 动静脉交叉压迹; D 视网膜渗出、出血;,慢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血管收缩、变窄(功能性) 视网膜小动脉普遍变细,管径不规则、反光带增宽 视网膜小动脉反光增强、呈铜丝或银丝状, 动静脉交叉压迹、出血、硬性渗出 视网膜出血、水肿、硬性渗出、棉绒斑 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棉绒斑、视乳头水肿 意义:判断预后,五年生存率 级(70%)、 级(1%),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急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恶性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 肾炎,糖尿病,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影响眼部多种组织 主要致盲原因 治疗棘手,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 角膜感觉减退 虹膜睫状体炎 糖尿病性白内障 屈光不正,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视网膜病变 虹膜红变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型和分级,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I. 红出血(微动脉瘤、小出血点) II. 黄渗出(硬性渗出、小出血点) III. 白棉绒斑(棉绒斑、硬性渗出),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IV. 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V. 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膜 VI. 新生血管、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TRIO),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TAO) Graves 眼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眼部表现,上睑退缩和迟落 眼球突出 复视、眼球运动受限 球结膜充血 视神经改变 恶性眼球突出:急性高眶压,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治 疗,无特效治疗 治疗原发病(抗甲状腺药物) 皮质类固醇 免疫抑制剂 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 131碘或深部照射脑垂体 对症治疗:眼膏 经鼻窦或额部的眼眶减压术,颅脑损伤,视神经管损伤(瞳孔反射) 硬膜外血肿(钩回疝-动眼神经麻痹、瞳孔反射) 硬膜下血肿(颅内压慢性增高、视乳头水肿) 颅底骨折(双侧眼睑、结膜、眼眶皮下瘀血) 颅脑损伤(视野、眼球运动神经麻痹),Purtscher 损伤(损伤视网膜血管),眼与儿科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浓度氧疗的早产儿 视网膜周边部(颞侧) 新生血管、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视网膜、玻璃体出血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继发青光眼 眼球发育障碍、萎缩,眼与皮肤病(梅毒),后天性:I 期-眼睑、结膜下疳 II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梅毒性蔷薇疹 (虹膜面) 脉络膜视网膜炎 角膜基质炎 III期-Argyll Robertson 瞳孔(90%) 阿-罗瞳孔(表现为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是由于顶盖前区的光反射径路受损,而没影响调节反射径路所致。常见于神经梅毒、偶见于多发性硬化 ) 视神经萎缩 (20%) 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眼与皮肤病(梅毒),先天性:角膜基质炎 脉络膜视网膜炎(椒盐状眼底) 视神经萎缩,眼与神经科病,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肌病(横纹肌) 乙酰胆碱不足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突然或缓慢起病, 晨间及休息后症状减轻 反复连续运动时肌力迅速下降 0.5-1 mg新斯的明肌注可迅速改善症状 多在20-40岁发生,女性多见。,脑部肿瘤: 肿瘤增大: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 肿瘤压迫 :视野缺损 颅内压增高 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