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基因.ppt_第1页
耳聋基因.ppt_第2页
耳聋基因.ppt_第3页
耳聋基因.ppt_第4页
耳聋基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聋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2018.10.10,主要内容,耳聋背景 耳聋疾病类型与病因 耳聋预防 案例分析,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耳聋概念,听觉传导通路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导致不同程度听力损害,统称为耳聋。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时称之为听力减退或听力障碍。,耳聋人口现状,耳 聋,非综合征型(70%),遗传因素 (约60%),常染色体隐性(80%),环境因素(约20%),综合征型(30%),Alport 综合征 Pendred综合征 Waardenburg综合征 BOR综合征 Usher综合征 等四百余种,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耳毒性药物 声损伤 ,常染色体显性(15%),X连锁( 1%),线粒体 ( 1% ),耳聋的致病因素,不明原因(约20%),很可能是遗传因素,数据来自: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6(4):275-284,2004,耳聋常见致病基因,第一大致病基因-GJB2,中国遗传性耳聋高发的最重要遗传因素 听力表现:1. 双耳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部分) 2. 轻、中度耳聋(少部分) 3.儿童期迟发性耳聋,GJB2的遗传规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听力正常也可能生出聋儿,第二大致病基因-SLC26A4(PDS),俗称“一巴掌”耳聋 IVS7-2、2168是主要的突变位点,占比约56.7% 听力表现:1. 双耳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大部分) 2.儿童期迟发性耳聋,堕床、头部外伤、感冒、噪声等可诱发耳聋 3.部分患者表现为Pendred综合症(甲状腺肿大和感音神经性耳聋),SLC26A4(PDS)的遗传规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听力正常也可能生出聋儿,药物性耳聋致病基因-线粒体DNA,俗称一针致聋 1555、1494是这类主要突变位点 听力表现:1.出生时听力正常,也可表现为迟发型耳聋 2.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容易诱发致耳聋 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只能预防。,药物性耳聋致病基因遗传规律,母系遗传,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GJB3,湘雅医学院夏家辉院士克隆了我国本土首个耳聋基因GJB3 听力表现: 1. 患者青少年时期听力正常 2. 当发育至青壮年期间(2030岁)时,听力逐渐下降,直至发生重度耳聋 遗传规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导致耳聋的环境因素,导致耳聋的环境因素包括出生前或出生后的感染 ,如:先天性风疹和巨细胞病毒感染(CMV) 、AIDs、脑脊髓膜炎及慢性中耳炎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随妊娠年龄、种族、产次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变化,占总出生量的0.1 %2%(平均约1% ) 它是语前聋的非遗传性致聋的首要因素。 这种听力损失可以是双侧、波动性或进行性,且可以发生在出生后数月或数年。 围产期并发症(早产、低体重、高胆红素血症及药物的耳毒性) 及环境噪声暴露、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他因素。,听力的重要性,开车和骑车的朋友们,如果在行驶途中看到了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请放慢车速,因为他们是听力障碍的小朋友 接力!,俗话说“十聋九哑”,宝宝听不见会由聋致哑,轻者导致语言和言语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 正常的听力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前提。听力正常的婴儿一般在49 个月,最迟不超过11 个月便能呀呀学语,这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性标志。 而严重听力障碍的儿童由于缺乏语言刺激和环境的影响,不能在11个月前进入呀呀学语期,在语言发育最重要和关键的23 岁内不能建立正常的语言学习,最终重者将导致聋哑。,耳聋的三级预防,耳聋基因联合听力筛查:,耳聋筛查意义,及早确诊先天性或迟发性耳聋,避免由聋致哑或延 缓耳聋发生,及早发现药物性耳聋,指导禁用耳毒性药物,并且可以预防母系家族成员发生药物性耳聋,高危人群生育指导,明确病因,防止再次生育聋儿,怀孕前健康的夫妻双方筛查,明确可能生育聋儿风险,案例分析,案例1 林姓夫妇,没有耳聋家族史,曾生育一耳聋小孩,又怀孕。,案例1 后经耳聋基因检测双方都为GJB2杂合突变,经抽羊水产前诊断胎儿为GJB2纯合。,案例2 彭姓夫妇,实为表兄妹,双方皆为耳聋患者,二人幼年时都曾感冒发烧用药,后遂为耳聋,今女方怀孕前来遗传咨询。,案例2 耳聋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双方都为线粒体12SrRNA:1555AG均质型突变,我院现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