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创伤及重症常规ppt课件_第1页
脑创伤及重症常规ppt课件_第2页
脑创伤及重症常规ppt课件_第3页
脑创伤及重症常规ppt课件_第4页
脑创伤及重症常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重症的仁济Bundle,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神经外科 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重型颅脑外伤是神经重症的主要课题 神经重症是重型颅脑创伤的必经之路,颅脑创伤与神经重症,降颅压 循环稳定 呼吸支持 镇痛镇静 抗感染,NICU的主要课题,ICP Targeted Therapy CPP Targeted Therapy Lund Concepts,sTBI的重症治疗理念,MAP-ICP=CPP,隆德概念浅析,脑血流量,防止过高,尤其要尽量避免升压药,通过补充胶体来维持血压,同时把水留在血管内,通过镇静降低代谢水平,减少对CBF的需求,代谢需求,通过减少CBF降低ICP,适可而止的CPP 遏制交感兴奋 补足胶体 反对低温 不主张脑脊液引流 不主张脱水,隆德概念要点,高渗脱水(甘露醇,白蛋白+速尿,高渗盐水) 早期亚低温治疗 CSF引流 镇痛镇静,控制ICP是sTBI治疗的核心,3%;低钠血症时要小心,早开始;全身降;冬眠+肌松,不同的颅压下选择不同的引流策略,仁济经验,甘露醇常规剂量:200ml,q8h 外伤或手术后6h内一般不使用脱水剂 注意监测肾功能,肾功能不佳或老年患者首选甘油果糖200ml,q8h 白蛋白:20-25%的白蛋白50ml,q12h,输注半小时后速尿20-40mg推注 高渗盐水:3%高渗盐水260ml,q12h 严重颅高压(持续40)时脱水q3h,高渗治疗Bundle,亚低温Bundle,亚低温治疗能确切有效地降低颅压 亚低温目标:将患者深部体温降至33-35,对高热患者将体温降至37即可 冬眠医嘱:氯丙嗪200mg+异丙嗪200mg+50ml生理盐水,2-4ml/h始输注 有明显寒颤的患者需加用卡肌宁:200mg+生理盐水50ml,2ml/h起输注,仁济经验,仁济经验,脑室引流Bundle,强调无菌操作,一般留置不超过7-10天 颅压较稳定者ICP25始开放引流;高颅压者持续引流至ICP25予关闭;引流量一般不超过200ml/天 脑室内出血或者感染的患者,脑室引流量可酌情增加 引流物隔天送常规+生化,一周内至少送一次培养,感染高危者酌情增加检验,神经重症患者的循环稳定,NICU内存在着血压过低和过高两种情况,主要目标是保持循环稳定 保持循环稳定首先要着眼于容量 创伤患者要通过尽早、补足胶体来维持稳定的灌注 处理高血压危象时先抑制应激反应 神经重症患者应常规监测有创动脉压和CVP 老年患者应警惕输液过多过快导致的心衰,须监测BNP,或者根据CVP调整输液的量和速度,神经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建立气道:预判存活两周以上,且昏迷将持续两周以上者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辅助通气的策略 早期(0-3天)应保证足够的通气,减少患者通气做功 避免长时间过度通气 随着辅助通气时程的延长要注意肺保护(避免过高的潮气量和气道支持压力) 及时了解患者的通气状况,有条件的单位应连续监测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机设置,通气模式:首选BIPAP,或定压型SIMV,自主呼吸稳定后尽早过渡至CPAP 气道支持压力:15-20 cmH2O;或根据患者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的实际情况微调,使呼出潮气量维持在10 ml/kg,不超过15 ml/kg 呼吸次数12-16次/分,并使吸呼比维持在1:1.2-2.0 吸氧浓度35-45%,一般60% PEEP:3-5 cmH2O,仁济经验,NICU的呼吸支持,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人机对抗: 首先保证患者充足的氧合 氧合充足的条件下适度镇痛镇静(用药方法见镇静镇痛篇) 通气不足: 适度提高分钟通气量; 适度提高PEEP(尽量不超过10) 延长吸气时间 必要时提高吸氧浓度,但要避免吸氧浓度60%并持续24h以上 过度通气: 不增加通气量的前提下提高吸呼比和PEEP 镇静,NICU的镇静:原则,镇静是NICU内的“规定动作” NICU镇静有自身特点,目标导向下的最小化镇静,镇静 缓解疼痛、焦虑和恐惧,减少躁动 提高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的耐受性 利于医疗和护理操作,CNS保护 降低脑代谢 控制ICP 降低应激,阻止交感兴奋,NICU镇静的目的,NICU的镇静:原则,镇静是NICU内的“规定动作” NICU镇静有自身特点 先镇痛后镇静,要镇静,先镇痛,WHO把吗啡消耗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镇痛水平和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各国吗啡消耗量数字大小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 10/人(20个国家) 中:19/人(44) 低:1/人(54) 中国在118国中排名第102位,居相当靠后的位置。,镇痛:芬太尼族,NICU的镇静,镇静是NICU内的“规定动作” NICU镇静有自身特点 先镇痛后镇静 加强评估,Richmond 躁动镇静评分 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神经重症患者的镇静评估,仁济经验,每4h评估一次 此评估方法仅适用于GCS8分以上的患者,NICU的镇静,镇静是NICU内的“规定动作” NICU镇静有自身特点 先镇痛后镇静 加强评估 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丙泊酚 病人躁狂或者复苏时躁动和高血压危象时使用; 丙泊酚使用时不需要稀释; 使用方法:缓慢推注同时观察患者趋于平静或收缩压逐渐降至150以下时改为维持剂量 最大剂量:4mg/kg/h,连续输注48h 注意事项:观察血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选择恰当的药物,咪唑安定 患者病情稳定不需要经常评估患者意识水平时使用; 5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3ml/h起维持根据镇静效果调整输注速度。 団注:2mg每次,10分钟重复一次,最多重复3次 加强评估,最小化镇静,选择恰当的药物,右美 2支加至50ml,输注速度根据体重计算,首剂推注时按体重的十位数数值在10分钟内推入;维持每小时的输注量是体重十位数数值的1/2,选择恰当的药物,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我国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常见部位,NICU内的抗感染,神经外科HAP发病率在6.11%6.94%,高于我国平均HAP发病率2.33%,早发性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非耐药菌多见,入院时无感染,入院48h后5天内发病 早发性HAP的病原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预后较好,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HAP患者感染MDR病原菌的危险因素,若早发性HAP存在MDR病原菌危险因素,则应按照迟发性HAP治疗 感染MDR病原菌的危险因素 既往90 d内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 本次住院时间5 d 所在社区或病区的细菌耐药率高 居住在养老院或护理院 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抑制治疗,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迟发性HAP或VAP的病原菌除早发型HAP常见致病菌外还包括 大肠埃希菌 肺克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 MRSA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高,可能存在MDR菌株,病死率较高,迟发性HAP以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多见,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神经外科患者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变迁,3. 李倩,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 14(3): 159-165.,一项国内某医院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神外患者颅内感染检出菌种仍以G+菌多见,MRSA和MRCNS检出率高;但近年,G-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HAP初始经验治疗的药物推荐,早发型且无病原菌MDR危险因素,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HAP初始经验治疗的药物推荐,迟发性或有病原菌MDR危险因素,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HAP病原菌目标治疗,开始初始经验治疗48-72h后,根据临床治疗反应和病原学培养结果进行临床评估 若初始经验性治疗有效,且没有发现MDR病原菌,或分离到的病原菌对初始方案中的抗菌药物敏感,则应采用降阶梯治疗,即改为有针对性、窄谱或相对窄谱的药物治疗 若初始治疗无反应,而病原学培养发现耐药或经验性治疗没有覆盖的病原体,则应调整抗感染治疗药物 如果病原菌不是非发酵菌,初治反应良好,且无并发症,则应将疗程从传统的2-3周缩短至1周,推荐短期的抗菌药物治疗,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HAP MDR病原菌的药物选择,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建议使用联合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的-内酰胺类(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不动杆菌属: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日益严重,应当根据当地耐药监测数据选择抗菌药物。对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包括:含舒巴坦的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 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10。临床推荐碳青霉烯类或-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1.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5): 322-329.,MDR/XDR不动杆菌联合方案,5. 陈佰义,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2): 76-85.,NICU的抗感染,用外科思维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