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_第1页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_第2页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_第3页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_第4页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四篇(篇一)*年,*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中发*36号)、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川委发*2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川办发*44号)的贯彻落实,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一、组织保障有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我市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将法治建设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出台了*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规定(德法领办*24号),明确细化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职责清单。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及时优化调整了工作领导小组,将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实至20个,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得到全面加强。(二)统筹法治政府建设。先后召开*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对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德办发*24号)。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在广泛开展调研、客观评估我市法治工作状况的基础上,印发了*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德委发*14号),对“十三五”时期我市的法治政府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指明了方向。(三)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全市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在市政府序列部门设置“法治政府建设”考核项,分值为5分;在市级有关部门考核中新增“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工作”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两项指标,分值分别为2分和3分。为确保工作落实,分别于*年7月、12月,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案卷资料、交流座谈、听取汇报和现场反馈等方式对各县(市、区)政府、市级有关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四)着力提升法治思维。一是严格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将会前学法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以及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创建的重要指标;推进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部门全面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年市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开展学法24次。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将法律培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组织市级59个部门的分管领导、法制机构负责人、执法机构负责人以及市、县两级政府法制办共计300余人进行了两期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市工商局、市交通局等市级部门也先后组织开展了本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三是继续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活动。*年市县两级共有46个部门提出创建申报,形成示范先行、典型推动、整体推进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局面。二、依法全面履职,“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实行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坚持“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及时组织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做到同步取消、下放以及承接行政审批事项, 公布了*市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目录,并实行动态调整,现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16项(其中,承接国务院、省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12项)。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第7次行政权力事项清理工作,目前已完成*市权力清单(*年本,第一批)共计2686项行政权力事项的公布。(二)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市级机制创新,县级全面推进”走在全省前列的改革部署安排。一是“市带头县跟进”。市级有关部门牵头统筹制定领先全省的改革时间表、路线图,依托一窗进出管理系统,建立“一窗进出、受办分离”综合窗口服务模式,探索市级行政审批局体制。二是指导县级创新行政审批局体制机制。我市成为全省唯一县级政府全域启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市,形成了“12345改革路径,四个一运行目标、五个清单两张表职能基础”的*改革特色。*年6月,六个县(市、区)行政审批局在全省率先挂牌运行、罗江作为全省唯一县级政府代表在全省大会交流发言。*年12月19日-20日,中央编办等部委在*调研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中央编办领导对*市统筹全域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做法及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改进优化政务服务。一是构建投资项目加快推进机制。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心上下联动协调机制,继续推行全程代办服务模式,提供全程指导、协调、帮办、跟踪服务。*年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代办投资项目338个,投资额882亿元。二是全面推进“一窗进出、受办分离”机制。建立了市县两级企业准入、建设项目、二手房交易等综合服务窗口,各综合服务窗口作为审批前台,与监管职能后台形成了互补关系,通过线上记录办件痕迹,发挥审批运行监管作用。二手房交易实现了电子化自助申请。三是加快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编制了监管责任清单,依托市县两级投资项目综合服务窗口,对市县两级投资项目运行情况按月进行联合核查和通报,在全省率先启动系统试运行。四是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政务云中心一期,69个单位102个信息系统已迁移上云稳定运行,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正加紧搭建。依托“互联网+”,运用“综合一表”,大幅压减申报材料。现已实现工商企业注册网上一表制申报。五是强化投资项目中介管理。建立了业主、中介、部门三方网上评价机制,*年已组织评价中介635次,初步建立了中介诚信评价数据记录。市本级现已公开22类约300家中介机构信息,罗江区、旌阳区先后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中介库,各产业园区管委会正牵头探索投资项目区域综合性中介评估评审机制。(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是全力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率先推出“一照一码X”登记制度。在*年率先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年整合发改、公安、海关、人民银行、检验检疫等10个行政审批许可部门的22项登记和备案事项,推行“二十七证合一”,颁发“多证合一”执照4517份。二是开展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率先开发“快易通”。*年企业全程电子化服务登记平台(二期)通过测试并正式启用,实现全流程的全程电子化登记。三是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率先推出商务秘书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行“一址多照”、企业集群注册新模式。目前已有*创投孵化器管理公司、四汇中小企业创业园等商务秘书托管企业2家,*T39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川建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等集群注册企业4家,入驻市场主体200余家。(五)强力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成立了*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联合工作组,印发了*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德委办*5号),对*市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安排,并制定了配套政策,完善政策支持。目前,参加第一批脱钩试点的19个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已基本完成脱钩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第二批79家协会商会脱钩工作正有序推进。三、强化制度建设,政府依法决策水平稳步提升(一)充分发挥政府立法引领作用。一是建立了立法工作机制。*年6月30日以市政府1号令公布施行*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该规定初步建立了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立项、起草、协调和审议机制,为我市依法、科学行使立法权夯实了基础。二是科学合理编制立法计划。将立法工作纳入了*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组织开展了立法需求的前期调研,向社会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制定出台了*年立法工作计划,作为各部门开展立法工作的主要依据。三是严格立法程序。按照*年的立法工作计划,我市的规章制定项目已制定完成并公布实施,*市城市管理条例(草案)和*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两个地方性法规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同时,建立了立法协商论证机制,坚持每部地方性法规在审议前开展立法协商论证。(二)进一步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一是加大规范性合法性审查力度。严格按照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88-1号)的程序和要求制定规范性文件,提交政府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经市法制办合法性审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年共审查规范性文件51件。二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年分别向国务院、省政府、市人大常委会等上级或监督机关报送备案规章1件、规范性文件13件,无一件被撤销或责令修改,在报备及时率、报备材料完整率、合法性审查把关严格等方面表现突出,得到了省法制办的肯定。同时,受理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47件,均按照“三统一”要求进行登记编号。三是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先后开展“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范性文件和涉及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及时开展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清理工作,废止、修订了一批规范性文件。(三)严格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一是严把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关口。认真落实四川省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川办发*3号),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作为刚性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行政决策草案未经市法制办审查,不得提请市政府审议。*年,市政府法制部门参与审查各类文件、协议、涉法事务共计580余件(次),形成法律审核意见书146件。二是突出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报送市政府审查的重大行政决策,其承办单位均在送审前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进行说明。三是健全政府法律顾问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以法制机构人员为依托、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试点设立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目前,市工商局、市食品药监局等市级部门已申报为公职律师试点单位,市法制办已成立法律顾问办公室,现已启动*市委、市政府法律顾问团工作规则修订工作。四、着力规范执法,政府权力运行更加有序公正(一)积极稳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我市是四川省唯一的省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德委发*21号)、*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委办发*53号),市委编委研究通过了涉及改革试点的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城市管理4个领域的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机构编制方案。截至目前,机构综合设置、执法人员配备比例、行政处罚权集中行使、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整合等重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改革试点内容和执法重心下移工作正有序推进,努力为推进全省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二)不断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一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在市级层面搭建“双随机”监管操作和公示平台,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公开抽查结果,实现数据共享和跨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防止对同一检查事项重复检查,提高执法效能,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二是用好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市、县两级政府42726项行政权力全部纳入行政权力平台运行,设置了监察点和风险点,对纳入行政权力平台的行政权力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取消、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进行跟踪监察,着力构建“行权部门即时监督、管理部门跟踪监督、监察机关执纪监督”三重监督体系。三是加大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安全生产大检查等重点工作,组织工作组对重点领域开展了行政执法监督专项检查工作,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完善执法行为和程序,确保执法行为公正合法。四是组织开展了第11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在全市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台账中随机抽取各类执法案卷120余卷,集中时间、集中人员进行逐卷评查,通过点对点发函,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督促执法部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三)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进行了全面审查,确保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有效。组织开展第17次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全市共14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考试。二是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将市法制办与市检察院作为“两法衔接”工作的双牵头单位,召集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认真研究“两法衔接”工作面临的问题。狠抓“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作,加大“两法衔接”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将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平台运行、案件备案等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两法衔接”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积极推进“三项制度”试点工作。作为省政府确定的“三项制度”试点单位,我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市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德办发*80号),全面启动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试点工作。(四)持续提升行政复议诉讼水平。一是继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坚持“三统一”(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送达)模式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运行,规范行政复议的受案、中止等审批流程。对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行政复议意见书、行政复议建议书3份。*年,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58件。二是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召开了行政复议应诉联席会议,开展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专项督查,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率不断提高。*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76次。三是推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工作模式。在案件的办理中,对初步发现具体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或者瑕疵的,协调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进行自我纠错,同时对于可以以和解、调解方式解决的行政纠纷,积极配合法院,协调具体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做好行政纠纷的化解工作。(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印发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方案(德委办*18号)、*市*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德办发*30号),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二是以什邡市被选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单位为契机,采取“1+6+2”模式,扩大试点区域、拓展试点内容,全域推动我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定期抽查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每月印发政务公开工作简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效率和质量,今年全市通过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管理系统公开各类信息9万余条。深入推进“双公示”信息公开工作,建立了常态化报送机制,确保“双公示”信息在“中国*”网站公示。*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但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不均衡,有的地方还不能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法治建设的新形势新变化,对新形势下更好地推进政府法制工作缺乏深入思考研究等。对此,我市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下大力气予以改进。*年,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法治政府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抓住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提升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篇二)*年,*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0年)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根据广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要求,现将我市*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年工作完成情况(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方面持续取消承接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简,不断推进审批服务流程再造、减证便民、并联审批、登记制度等改革。通过全面公布行政许可目录、实行目录动态化管理,行政许可事项统一进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落实行政审批的审批机构、事项和人员“三集中三到位”制度,完善“马上办”工作机制等工作,使我市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市本级审批事项从法定平均办理时间22.53天提速至9.1天;承诺提速率59.98%,实际办理提速率83.09%,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市本级取消调整证明24项,各县区共取消调整证明283项;重大项目从立项到获得开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由原来串联办理的240多天,缩短到并联办理的92天。市住建委实行二手房交易联审联办,将群众办一件事排5次队减至1次即可办完交易多个环节审批手续。在公布市本级保留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的基础上,从*年起可由审批部门委托有关机构提供服务,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年8月,在已公布权责清单的基础上完成市县两级“两单融合”工作,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合二为一,并通过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设置专栏公布“两单融合”清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于*年完成整合并投入运行,*年完成交易项目2301项,交易额210.37亿元,节约额8.94亿元,溢价1.77亿元。全州、荔浦、龙胜三个县级交易平台年内陆续投入运行,共完成交易项目424项,交易额20.22亿元,节约额1.29亿元,溢价0.32亿元。全市构建形成“1+3”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格局,充分发挥了公共财政“节流阀”“增效剂”的作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分别于*年3月和7月实行电子化交易,实现网上报名、在线购买标书、电子评标、评分统计等全流程电子化操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从*年9月起,将7个部门的29个登记、备案事项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全市核发“多证合一”营业执照3.14万份。在广西率先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核准、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的登记服务新模式。全市*年共完成网上名称核准业务6141户,设立登记业务1065户,业务总量占全区电子化登记总量的 83.4%。完善市场监管方式,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年率先推广“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工作,市工商局等27个部门制定了工作方案,26个部门制定了工作细则,33个部门编制随机抽查事项共357项,32个部门建立了检查对象名录库,32个部门建立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各部门实行抽查的事项数达333项,占市场监管执法事项的94.25%,占其他行政执法事项的64.21%。*年,市工商局建设的“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督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市人民政府于*年11月28日举行全市“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启动仪式,由市工商局和商务局对全市二手车经营主体开展联合抽查。坚持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目标任务考核,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构建漓江生态保护新格局,完善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四级网格化监管体系;针对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环境卫生脏等“四乱一脏”的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漓江流域的21家关停采石场全部生态复绿,漓江市区段洲岛鱼餐馆及违法搭建全部拆除;漓江城市段污水集中治理基本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99%,污水直排漓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308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值分别下降6.3%、6.4%;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居全区前列;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在加强生态城乡建设上,扎实抓好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植树造林26.6万亩,全市生态创建工作保持全区领先。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平乐县狮子山跻身国家级森林公园,永福、恭城县获广西园林城市称号,灵川、全州、阳朔、资源、恭城县和临桂区成为自治区级生态县(区)。漓江流域灵川段非法采砂全面禁绝,大圩采石场生态复绿工程通过环保部验收,住建部授予恭城县门等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新街村“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方面制定施行*市*2021年五年立法规划*市人民政府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为地方政府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础。*年,制定*市人民政府规章立法后评估办法,政府立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为全面提高行政立法工作能力和水平,61名专家学者和法制专业人员入选市人民政府行政立法咨询人才库。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条例(草案),根据本市首部实体法*市石刻保护条例拟订*市国有石刻保护资金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针对本市实际拟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市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科学编制*年立法计划,认真做好政府年度立法计划与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衔接,向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地方性法规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审议项目,以及*市旅游公共服务条例等6个调研项目;确定*年审议*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等3个政府规章项目。认真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全面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市人民政府制定实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查、审议、发布、备案、评估、清理等环节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实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和统一发布的“三统一”管理,有效提升了市、县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民主性。及时将市人民政府发布的1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向自治区法制办、市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市人民政府于*年5月印发*市*年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市法制办组织市直有关单位针对清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重点做好与“放管服”改革不一致的文件清理。经清理,市人民政府印发的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共134件,废止45件,失效5件,修改24件;市直部门印发的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共190件,废止73件,失效32件,修改 35件。(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落实决策调研、咨询论证、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机制基本形成。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由承办单位进行事前调研,听取有关专家论证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意见,再交由市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经审查合法的才能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决定,最后在市政府门户网站或*日报上公布决策结果。在制定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政策时,通过*政府法制信息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特别重大的行政决策还要召开听证会。市、县区法制办负责人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参与重大决策的做法已成常态,确保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报送市人民政府审议的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有关工作的通知,改变了报送文件合法性审查混乱的局面。建立*市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库,77名入选人员成为各级各部门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备选人才。县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按照自治区和市政府的要求不断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目前,共有15名法学专家和律师担任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7名律师担任市公安局法律顾问,67名律师分别担任县区和乡镇政府法律顾问,537名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市法制办、阳朔县法制办、平乐县和七星区政府办均成立了公职律师办公室,共有公职律师13名。全市已建立起以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的专职法律顾问、吸收外聘专家学者和律师为兼职法律顾问的新型政府法律顾问队伍,通过履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职责,进一步带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的发展和提高。市法制办在进行法律审查、论证和拟订法治政府建设措施时,均认真听取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全年共向市人民政府出具629件法律意见,涉及城乡规划、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部门职责划分与责任追究、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实施方案与应急预案、“十三五”工作规划、审批事项清理、发展开发与项目合作协议、国有资产处置等多方面内容。继续将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列入*年*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项考评指标和评分标准,对各县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进行重点考评,有效推进了我市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方面认真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及时查处和制裁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我市52个行政执法部门均按要求全面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并积极推进交通、农业、文化市场及漓江景区综合执法,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解决基层执法难问题。*年,市编委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漓江风景名胜区机构编制管理的指导意见,有效推进景区网格化监管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加强了景区全域生态环保和旅游秩序监管;制定了*市深化乡镇“多所合一”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乡镇政府功能,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执法能力,推进机构改革向纵深发展,整合力度和跨度均居全区前列。全面推进卫生计生监督执法资源整合,构筑市县乡三级卫生计生执法网络。整合市农业局分散的执法资源,组建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将市科教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农经站、农业推广站等单位受委托承担的执法工作统一交由支队行使。广西首个旅游警察支队在我市成立,标志着我市“1+3+N”(“1”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3”即旅游工商分局、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N”即多个涉旅部门)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和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基本建成。市安全监管局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综合执法新机制,有效整合执法资源,避免了多头监管和重复执法。市知识产权局针对专利执法自身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积极探索与工商、版权及*东莞市知识产权局等多部门联合执法途径,通过充分交流执法经验、执法力量相互补充等方式,提高了执法效率。为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市依法行政办印发关于做好我市全面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工作的通知,并组织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建设、园林、国土、工商、公安、旅游、城管、环保、林业、水利、宗教等部门,对照*市石刻保护条例的相关职责,完成了建立本市地方性法规所设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任务。市城管委依据11部法律法规和1部地方性法规建立了自由裁量基准,涉及市政道桥、城市供水、城镇排水、城市照明、市容环境卫生、燃气使用和管理六大部分共计146项;市审计局对6种行政处罚设置了较轻、一般、较重和严重的4个裁量阶次;市商务局对涉及典当、商业特许经营、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成品油经营、对外劳务合作等20项行政处罚事项制定裁量基准,要求执法人员在行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对申辩意见是否采纳以及处罚决定中有关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的理由予以说明。市县各行政机关也都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工作。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年5月印发编制和优化市县乡三级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工作方案,市本级、各县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按照权责清单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10 类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进行编制和优化,有效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年底市人民政府公示了43个市直部门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编制和优化3227项市本级行政权力事项运行流程。严格把好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关,全市27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参加网络培训和*年度全区行政执法资格考试。(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方面各级各部门着重建立健全常态化且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认真接受各种监督。市人民政府每年都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情况年度报告,并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工作情况,使市政协常委们更全面了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主要工作以及执法情况。*年,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等工作报告,开展行政诉讼法安全生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对市政府的10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备案审查。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认真遵守行政诉讼法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则,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已成常态。市政府全年收到法院一审、二审和再审出庭应诉通知231件,出庭应诉197件。17个县区及市住建、环保、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单位积极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通过行政机关负责人参与出庭应诉的常态化,将行政权力接受制约和监督具体化,向社会传递出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尊重法律、接受司法监督的积极信号。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评查小组在各单位自查自评的基础上对各部门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抽查,并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各单位认真制订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市审计局以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重大政策落实、重大风险防范、简政放权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和落实效果等工作为检查重点,抽查99个部门及单位、77个项目,发现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慢、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覆盖面较低等18个主要问题。在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加大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力度,发现违规占用基本农田、非法采矿破坏公益林、部门规划制定不衔接等20多个问题。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社保、扶贫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对市本级和12个县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案件线索,进行了移送处理。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关于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办文办会程序的通知关于印发将“五公开”融入办文办会程序操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并指导协调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工作。市人民政府印发*市加快推进网上政府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措施,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市人民政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抓好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全年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91起,处理338人。(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坚持以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主线,将行政复议工作列入本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项考评指标,使行政复议作为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提升。通过探索建立行政争议事前化解机制,增强行政调解能力,履行行政调解职责,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依法有效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年,市政府立案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48件。各县区行政复议机构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66件,立案受理155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和精准排查专项活动,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13885次排查,预防纠纷5244件;调解案件总数48678件,调解成功47685件,成功率97.96%。大力推进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调解工作向矛盾纠纷多发、易发的行业和领域延伸。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推进医疗纠纷调解与保险理赔一体化,*年5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适应*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逐步扩大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建设试点工作,在总结兴安、荔浦和龙胜3个重点旅游县试点成效的基础上,新增阳朔、资源县为试点县。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调解治安案件1291起,并在接处警中当场调解了大量的民间纠纷和轻微治安案件。组织律师以第三方的身份到市信访局、中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参与信访值班及12348法律服务热线值班,更好地消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市旅游发展委建立健全“调解+仲裁+行政执法+司法诉讼”的综合处理机制,有效化解旅游矛盾纠纷。(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方面大力培育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法治理念。以市委党校和市行政管理学院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和公务员任职、在职培训班为依托,将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培训内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及依法办事能力。*年,市委、市人民政府举办为期四天的全市领导干部统计学习培训班,特邀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以及自治区统计局领导和有关专家授课,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国民经济核算和领导干部统计业务基础等知识培训。市委书记作开班动员,进一步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统计法治意识。邀请自治区法制办专家为全市各单位的领导干部约200人授课,解读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市政府常务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人员年内先后听取广西师大法学院院长陈宗波教授所作领导干部如何把握法治思维、市政府法律顾问刘旗胜律师所作严格依法定程序决策的专题讲座。各县区也完成了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政府领导班子法治专题讲座的年度考评任务。33个市直政府部门及各县区根据各自实际自行选择内容和讲师进行教育培训,为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提供了新实践。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细化部门普法责任,使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市人社局、司法局联合制定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各县区司法局分管普法宣传工作的领导、法宣股长、普法微信微博通讯员以及市直、中央和自治区驻*各单位的普法骨干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全市“七五”普法第二期骨干培训班。继续通过年度普法考试等方式,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八)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方面注重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不断完善政府负总责、法制办牵头、各部门为主体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机制。*年,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市政府提交的*市*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认真研究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及其部门法制力量的意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印发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实施*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度要点、年度考核指标和年度任务责任分解文件亲自审定。*年,将县区政府领导班子是否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专题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作为年度考评的重点指标,努力促使各级各部门行政首长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亲自抓谋划、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全面完成了自治区对我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项考评的各项任务,并因提前完成3项*年度的任务而获得加分。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培育建设法治政府先进典型,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有效经验,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市法制办年内增加2名行政人员编制,连续3年将各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情况列为法治政府建设重点考评指标并取得良好成效。市依法行政办以*政府法制信息网为主,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全年采编了230多条法治信息宣传稿,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及典型做法。*日报刊发了500多法律顾问化解矛盾纠纷近2万起等33篇法治宣传稿件,*电视台刊播了创新思维多措并举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础等32篇法治宣传稿件,市法制办还设立了微信公众号,合力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建设法治政府。二、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我市在法治政府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有*特色的一些做法,但在总体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建设法治政府的高目标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领导干部不能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化解矛盾,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少数县区和部门由于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理解不透、把握不深,在有些方面存在形式主义,工作创新和亮点不多;三是政府及其部门法制机构力量相对薄弱,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促指导有待加强。对这些问题,我市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年,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的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把每年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情况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二是按照广西贯彻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把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行政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三是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继续落实好通过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办公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的方式,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加强法制机构人员、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并保障其依法履职,不断提升法制机构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总之,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为确保在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不懈努力。(篇三) 按照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发*31号)中“县级以上政府(行署)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要通过报刊、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开。”的要求,现将大庆市*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公布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落实机制,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一)充分发挥组织领导机构职能。大庆市政府历来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多年来,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履行牵头抓总、督导协调职责,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组织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推进,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制,有力推动了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十八届四中全会一结束,市政府就立即组织市法制办、政府办、政府研究室对法治政府建设路径问题进行研究,由常务副市长亲自牵头,制定出台了大庆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意见。省政府确定大庆市为“建立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点市”以后,市政府责成市法制办对国家和省里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的各项要求进行梳理,将其中最能体现出法治政府本质要求的内容提炼出来,转化为可检验的成果,制定出台了大庆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 (二)着力加强法制机构队伍建设。市政府对政府法制机构建设工作非常重视,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充实法制机构力量。市法制办由原来的5个科室增加到9个,综合调研培训科变更为依法行政指导科,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建设组织推进工作。*年,市法制办通过公开招考,从基层新选调4名优秀工作人员,总人数增加到了24人,其中,法律专业毕业的23人,研究生学历4人,具有律师或法律职业资格的12人,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全面履行职责奠定了基础。为了解决当前县区政府和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弱化、职能缺失、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等问题,市政府在组织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对县(区)政府和市级行政执法部门法制机构情况的通报,要求县(区)政府和市政府直属单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正确定位政府法制机构,健全机构设置,重新核定机构职能,明确人员编制数量,选好配强法制人员,这些要求与省委省政府随后发布的*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0年)对于法制机构建设的要求相契合。 (三)全面提升法治意识和能力。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学法工作,采取集中讲、平时学、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抓好培训,切实提升全市领导干部和广大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出台了大庆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工作规定,促进培训的常态化、制度化。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年全省依法行政存在主要问题情况的通报发布后,韩立华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了通报,市法制办主任在会上以突出问题导向,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为题,为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市政府所属所辖部门一把手进行了法治宣讲。*年12月中旬,市法制办主任根据大庆市委安排,在市委党校给中青年干部主体班学员讲授了树立法治思维、建设法治政府有关课题。*年,市政府相继举办了立法法和“双随机一公开”专题业务培训班,分别邀请省政府法制办法务专员周国臣、行政执法监督局陈宏局长授课,对市县两级政府领导和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邀请大庆师范学院法学专家就立法实务等有关知识进行专题辅导,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市法制办和市级各有关部门也根据培训工作计划,多次组织开展综合法律知识、执法实务等培训,切实提升了广大执法人员的法律水平和法治意识。(四)切实加大考核工作力度。大庆市对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超前谋划,*年10月份,市政府发布大庆市*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方案,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省政府考核工作方案下发后,市政府又根据新要求对考核工作做出调整,印发关于*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工作的补充通知,严格按照省政府规定的考核主体、程序、内容和方式开展考核。*年12月份,市政府从市法制办、政府办公室、编办、司法局、监察局抽调专人组成三个考核组,采取“听查议评”相结合、内部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两周时间对所辖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各直属单位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了考核,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建立权责清单,实现职权法定,依法履行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一)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大庆市坚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列为全市重点工作项目常抓不懈。*年以来总计取消、下放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60项,在*年9月实现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零目标。坚持依法清理原则,做到事项种类、实施主体、权限、程序、条件每个环节都于法有据,取消、下放、调整都有法律或上级决定作为依据。在*年的行政权力清单统一规范工作中,进一步取消、下放、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71项,最终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58项,保留事项比统一规范前仅增加4项,反映出以往我市清理质量较高。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52项,最终保留88项、规范36项、转化11项、取消17项,切实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负担。 (二)持续推进政府职能法治化。*年,大庆市完成了权责清单建立和公布工作,基本实现了“清单以外无权力”的目标。*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对行政权力清单进行了统一规范,最终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258项、行政审批以外其他行政权力3378项;市属各有关部门对责任清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