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79-2003 酸性络合染料 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与《GB 2379-1980》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技术进步及行业需求的变化。新标准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调整:

  1. 名称变更:从《GB 2379-1980》变更为《GB/T 2379-2003》,其中字母"T"表明该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而非强制性标准。

  2. 适用范围明确化:新版标准更加清晰地定义了其适用对象——酸性络合染料,并详细说明了用于评价这些染料染色性能(包括色光和强度)的方法。

  3. 术语定义更新:增加了对关键术语如“色光”、“强度”的准确界定,确保了行业内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一致。

  4. 测试方法改进:针对不同类型的酸性络合染料,提出了更具体且科学合理的实验条件设置建议;同时引入了现代化分析仪器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检测精度与效率。

  5. 结果表达方式优化:规定了统一的数据记录格式以及计算公式,便于比较不同批次或来源样品之间的差异。

  6. 安全环保要求加强:考虑到环境保护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加入了更多关于废弃物处理、操作人员健康保护等方面的指导原则。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2379-2013
  • 2003-10-09 颁布
  • 200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2379-2003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1页
GB-T2379-2003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2页
GB-T2379-2003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2379-2003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KS 8 7 . 0 6 0 . 1 0G 5 5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2 3 7 9 -2 0 0 3代替 G B / T 2 3 7 9 -1 9 8 0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A c i d c o mp l e x d y e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d y e i n g s h a d e a n d r e l a t i v e s t r e n g t h2 0 0 3 - 1 0 - 0 9发布2 0 0 4 - 0 6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2 3 7 9 -2 0 0 3R li青本标准代替G B / T 2 3 7 9 -1 9 8 0 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 G B / T 2 3 7 9 -1 9 8 0 的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规范为 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3 4 ) 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姬兰琴。本标准 1 9 6 6 年首次发布为化工部颁标准 HG 2 - 3 6 2 -1 9 6 6 , 1 9 8 0 年修订为 G B 2 3 7 9 -1 9 8 0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7 9 -2 0 0 3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酸性络合染料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书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3 原 理 采用试样与同品种的标准样品于同一条件下 , 在一定规格的纯羊毛线或纯羊毛织物上进行染色, 以标准样品的染色强度为 1 0 0 分 , 色光为标准, 进行 目测比较 , 鉴定试样的色光和强度。4 试剂和材料 试剂和材料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 3 章的有关规定。5 设备仪器和设备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 5 章的有关规定。实验室用染色机。6 分析步骤6 . 1 一般条件 染色一般条件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 的有关规定。染色深度根据具体品种选定 , 以符合分档清晰为原则 。6 . 2 染料溶液的配制 称取试样及标准样品若干克( 精确至。 . 0 0 0 5 g ) , 各置于4 0 0 m L烧杯中, 分别加入2 0 m L -3 0 mL热水( 8 0 0C - 9 0 C ) , 用玻璃棒搅拌成浆状, 然后再各加人约 2 0 0 m L ( 8 0 C - 9 0 C ) , 搅拌, 使之溶解( 必要时可加热煮沸 1 0 min ) , 待染料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 分别移人 5 0 0 m L容量瓶 中。烧杯用水洗涤3 -4 次, 一并倒入容量瓶中, 然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备用。6 . 3 染色配方 染色深度 : 具体深度由各染料产品标准中规定 ; 质量分数为9 8 硫酸: 5 . 0 %( o w f ) 一7 . 5 %( o w f ) ; 羊毛: 4 9 ; 浴 比: 1: 5 0 06 . 4 染色操作 移取规定量的按本标准 6 . 2 配制的染液于染缸中, 加硫酸溶液及水 , 然后加热至 4 0 C, 将预先用沸水浸透过的纯羊毛线或纯毛织物浸人染缸中, 在 3 0 m i n 6 0 m i n内使染液温度升至沸, 保温染色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2 3 7 9 -2 0 0 36 0 m i n , 染毕, 降染浴温度降至5 0 0C - v 6 0 后取出染样, 以流水冲洗至洗涤水无色为止, 然后于6 0 的烘箱中烘干或 自 然晾干。6 . 5 染色结果的评定 按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6 章的有关规定进行。7 试 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 ) 被测染料的名称;b ) 本标准编号、 年代号及染色深度;C使用仪器的名称、 型号;d ) 测试结果 ;e ) 在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