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王欣.ppt_第1页
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王欣.ppt_第2页
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王欣.ppt_第3页
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王欣.ppt_第4页
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王欣.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瓣在四肢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 宁波市手外科研究所 王 欣,Email: Dr.Wangxin,四肢皮肤损伤,全面检查 闭合创面 皮瓣: 重要手段,1部位和性质 2皮肤缺损的估计 3皮肤活力的判断,全面检查,判断皮肤的活力的方法,(1)皮肤的颜色与温度 (2)皮肤的毛细血管回流试验 (3)撕脱皮肤的形状和大小 (4)撕脱皮肤的长宽比例 (5)撕脱皮肤为顺行或逆行 (6)皮肤边缘出血情况,皮肤损伤的处理,多可直接缝合 皮肤缺损无深部组织外露: 游离皮片修复 深部组织裸露: 皮瓣修复,皮 瓣,定 义,是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被转移的部分称为瓣故称皮瓣,皮瓣,皮瓣的结构,历 史,600BC 印度Sushruta Samita : 面部皮瓣來重建鼻子缺損 16世紀 徳語“Flappe” 1897 JB Murphy : 首位接血管的人 1902 Alexis Carrel :正式發展出接血管的方法 1908 設計出移植整個器官的接血管方法 1912 得到諾貝爾醫學獎 1906 Louis Ombredanne : 胸小肌肌瓣來重建切除後的乳房 1906 Tanzini :发展出背闊肌肌瓣也用於乳房重建 1912 Prefessor Stefano :首度使用帶皮肤的肌皮瓣 1960 Jules Jacobson 是首位 利用手術用显微鏡, 接1.4mm 的血管, 更发明了microvascular surgery,皮瓣,日常大量工作 重复 简单机械的重复 注意重复中变异,皮瓣,在重复中创新 重复是创新的阶梯,皮瓣,1970 游离肌肉移植 (动物实验) Tamai 日本 腹薄肌 40条 40%,皮瓣,1972 游离大网膜移植 Mclean & Buncke 美国 修复头皮巨大缺损 1977 程绪面:北京积医,皮瓣,1972 游离皮瓣移植 Harri 日本 1973 上海华山 杨东岳,皮瓣,1979 杨果凡 中国皮瓣,皮瓣的解剖基础和分类,分 类,任意型皮瓣 1局部皮瓣 2远位皮瓣 3管形皮瓣 4筋膜皮瓣 5筋膜皮瓣,轴型皮瓣 1一般轴型皮瓣 2岛状皮瓣 3肌皮瓣 4游离皮瓣 5带血管蒂复合组织移植 6. 穿支皮瓣,按皮瓣血循环类型可分为,皮瓣,皮瓣血供的分类,肌间隙(隔)皮血管皮瓣 (二),肌皮血管皮瓣,复合组织瓣,早期: 完全依赖蒂部 皮瓣转移到受区创面建立新的血运,皮瓣的血运与营养,皮瓣,Wide variety of available tissue types Large amount of composite tissue Tailored to match defect Wide range of skin characteristics More efficient use of harvested tissue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Advantages of Free Tissue Transfer,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选择表,一、皮瓣移植的适应证,1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 等组织裸露的新鲜或陈旧性创伤 2器官再造 3洞穿性缺损的修复 4增强局部血运,改善营养状态 5. 大面积疤痕重建 ,皮瓣,二、皮瓣的设计原则,1准确地估计创面大小: 部位 形状 大小 有无严重挛缩情况 周围的皮肤条件及创基条件等 选择适当的供皮瓣区,皮瓣,选择皮肤质地,颜色近似的部位 以局部、邻近皮瓣、安全简便的方案为首选 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延迟”及间接转移 皮瓣设计应比实际创面大20 应尽量多用血运丰富的轴型皮瓣或岛状皮瓣移植 尽量应用不吻合血管的邻近组织转移修复,2根据创面部位和情况 选择皮瓣型式、部位、大小及方法,皮瓣,3只能用次要部位的组织作供区,皮瓣,4皮瓣设计中的点、线、面要清晰 点:关键点 线:皮瓣轴心血管在体表的投影线 面:解剖游离面;皮瓣的切取面积,皮瓣,三、皮瓣移植的方法,1.立即移植 2.分期移植 3.延 迟:分次手术 4.断 蒂: (1)术后3周左右断蒂或转移 (2)检查和促进皮瓣建立血供: a.夹压训练 b.作延迟手术 c.可分次断蒂,皮瓣,常用皮瓣,一、带蒂皮瓣 二、游离皮瓣,1邻指皮瓣:,利用环指指背皮瓣修复相近水平的中指指腹有深部组织外露的皮肤缺损 用中指侧方皮瓣修复示指指腹的缺损,带蒂皮瓣,2推进皮瓣,带蒂皮瓣,(1)V-Y推进皮瓣: 双V-Y皮瓣推进; 掌侧V-Y推进皮瓣 (2)指掌侧推进皮瓣:推进距离较短,约152 cm,但不影响指背侧血供,3岛状皮瓣,优 点 不吻合血管 皮瓣感觉好 手术简单,带蒂皮瓣,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血管:前臂背侧骨间后动脉。 复合组织瓣:增加部分桡骨。 关键点:尺骨茎突上3cm处 轴心线:肱骨外上髁至尺骨小头桡侧缘连线的中下2/3为纵轴 解剖面: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腱下 切取面:深筋膜深面与肌膜间作钝性分离 面积:8 cm10 cm 3 cm5 cm 优缺点:不破坏前臂主要供血血管皮瓣供区皮肤色素及厚度与手部皮肤近似,皮瓣质地好;影响供区美观。 临床应用:修复手背软组织及拇指、大鱼际处软组织缺损;修复虎口挛缩。,带蒂皮瓣,指动脉岛状皮瓣,血管:指固有动脉 神经:指固有神经 关键点:血管蒂转位点不能超越远指间关节掌侧横纹 轴心线:指侧方指动脉投影为纵轴 解剖面和切取面:自指动脉深层掀起皮瓣 最大面积:3.5cm2 cm 优缺点:不需吻合血管,血供可靠、抗感染能力强;皮瓣质地好,可恢复部分感觉;切取容易,操作简单,可逆行或顺行转移。 临床应用:主要应用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拇指指腹缺损。,带蒂皮瓣,掌骨背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掌骨背动脉 关键点:指蹼近侧1cm处。 轴心线:掌骨间纵形线为纵轴 解剖面和切取面:在深筋膜下掀起皮瓣 最大面积:6cm2.5 cm 优缺点:血供可靠、供区可直接关闭;切取容易,操作简单。影响供区美观。 临床应用:修复近中节指背、腹侧软组织缺损。,带蒂皮瓣,大鱼际岛状皮瓣,血管:拇主要动脉鱼际返支 关键点:皮瓣蒂部位于拇指桡侧, 转位点不能超越近节中段 轴心线:自第掌指关节桡侧中点沿拇短伸肌腱至桡骨茎突连线为轴 解剖面和切取面:深筋膜下 最大面积:6cm2.5 cm以内,供区可一期闭合,超过此面积需植皮。 优缺点:皮瓣切取后造成的创伤小,切取面积大,供区一期闭合不需植皮切取容易,操作简单。皮瓣质地好,不臃肿。 临床应用:主要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腓动脉穿支岛状皮瓣,血管:腓动脉踝上穿支 关键点:外踝尖近端5cm胫腓骨骨间膜远端 轴心线:在小腿中段至外踝上、胫骨嵴与腓骨中间连线为血管轴线 解剖面:近端位于小腿中段,远端可达外踝水平,前后缘位于胫骨嵴与腓骨之间 切取面:深筋膜下,游离远端血管蒂时,宜紧贴腓骨表面。 最大面积:18cm9cm。 优缺点:腓动脉穿支位置恒定可靠,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切取容易,操作简单。,皮瓣薄,皮质好。 临床应用:主要修复足部及踝部软组织缺损;可进一步设计成游离皮瓣。,带蒂皮瓣,5cm,指岛状筋膜瓣,血管:指固有动脉 关键点:旋转点与受区创面近端创缘要保持1厘米以上的宽度。 轴心线:指侧方指动脉投影为纵轴 解剖面和切取面:指动脉深层,“”形切开皮肤,在皮下组织的浅层向两侧分离皮肤,筋膜瓣蒂的宽度,至少为所带指动脉直径的3倍 最大面积:3cm2 cm 优缺点:供区损伤小;切取容易,操作简单。 临床应用:主要应用修复同指指背软组织、甲床缺损。,带蒂皮瓣,手术方法,根据创面设计筋膜瓣 设计 以同侧指动脉为蒂,设计成岛状筋膜瓣 “”形切开皮肤,在皮下组织的浅层向两侧分离皮肤 从边缘切开皮下组织和筋膜,注意保护指动脉、神经 游离至旋转点,筋膜瓣翻转180。盖创面,表面植皮 原位缝合供区皮肤,二、游离皮瓣,(一)背阔肌皮瓣,血管:胸背动、静脉(动脉2.53.0 mm,静脉2.53.5mm,蒂长710 cm)。 神经:胸背神经。复合组织瓣:增加前锯肌及肋骨。 关键点:在腋窝顶点沿背阔肌向下710 cm,距肌缘23 cm处。 轴心线:沿背阔肌外缘内侧23cm的平行线。 解剖面:背阔肌深面。 切取面:上界腋窝顶点;外界腋中线;后界脊柱缘;下界第十二肋下5 cm。 最大面积:42 cmx22 cm或45 Cm20 cm。 优缺点:解剖恒定,血管径粗,蒂长;供区隐蔽,常可直接闭合;皮瓣较臃肿(单纯用皮时)。 临床应用:伴肌腹缺损、皮肤缺损;带蒂移位重建屈肘及屈指功能,(二)腹股沟皮(骨)瓣,血管:旋髂浅动、静脉(动脉0.81.Omm,静脉0.82mm。蒂长3.07.0cm);旋髂深动、静脉(动脉2.03.0mm,静脉2.53.5mm,蒂长7.09.0 cm)。 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复合组织瓣:增加髂骨。 关键点:自股动脉搏动起,沿轴心线7 cm处。 轴心线: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5 cm股动脉搏动处,与髂前上棘的连线。 解剖面:皮瓣:旋髂浅动脉在腹股沟韧带及大腿深筋膜表面,旋髂深动脉在缝匠肌筋膜深面;骨皮瓣:内界在髂嵴内lcm处,腹外斜肌筋膜深面;外界在髂翼外l cm,臀肌筋膜深面。切取面:上界腹股沟韧带上lOcm;下界腹股沟韧带下;cm;内界股动脉轴心线外界沿髂棘延伸。 最大面积:10 cm18 cm或26 cmX8 cm。 优缺点:腹壁脂肪最薄处;供皮区隐蔽,可直接闭合;可作二期交叉皮瓣移植;血管口径较细,有时有变异。 临床应用:手及前臂下段皮肤或骨缺损的带蒂移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多选用旋髂浅血管游离皮瓣;四肢8 cm骨皮肤缺损,多用旋髂深血管游离骨皮瓣。,(三) 阔筋膜张肌皮瓣(股前外侧),血管: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动脉2.02.5mm,静2.53.5 mm,蒂长57 cm)。 神经:股外侧皮神经(感觉),臀上神经支(运动)。 关键点:髂前上棘下10 cm处向内侧股动脉方向23 cm处。 轴心线:髂前上棘与股骨外上髁的连线。 解剖面:阔筋膜张肌深面。 切取面:前缘在轴心线前10 cm,后缘在轴心线后10cm,上界髂前上棘,下界距髂前上棘40 cm(股骨外上髁处)。 最大面积:40 cmX 15 cm。 优点:解剖恒定,血管口径粗,蒂长;阔筋膜长,可移植。 临床应用:舌再造(有感觉、运动);可带蒂转移治疗截瘫褥疮;肌皮瓣移植。,(四)小腿内侧皮瓣,血管:胫后动、静脉(动脉23 mm,静脉34 mm,蒂长10 cm)。 关键点:内踝上7、9、1l cm处。 轴心线:胫骨平台内侧缘中点与内踝后l cm的连线。 解剖面:小腿筋膜深面。 切取面:上界膝关节平面,前界胫骨前嵴,下界踝关节平面,后界腿后侧中线。 最大面积:27 cm12 cm。 优缺点:解剖恒定,径粗蒂长;操作简便;切取后需植皮。 临床应用:足部严重外伤,皮肤缺损的修复。,(六)腓骨皮瓣,血管:腓动、静脉(动脉2.53.5mm,静脉34mm,蒂长10 cm)伴皮肤缺损,(七) 踇趾甲皮瓣及腓侧皮瓣,血管:足背动脉,第一跖骨背动脉(0.51.8mm),大隐静脉(3.04.0mm)。 神经:趾底神经。 关键点:第一跖骨背动脉在趾蹼处分支。 轴心线: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点与趾蹼中点的连线。 解剖面:在趾伸、屈肌腱浅层;末节趾骨处在趾甲与骨膜之间。 切取面:除趾胫侧保留2.0 cm1.0 cm2.0cm0.5 cm舌形皮瓣外,可环形切除;可同时带第一趾蹼或第二至第三足趾。 优缺点:不牺牲足趾数目;外形与拇指相仿;供区趾骨处植皮愈合困难。 临床应用:拇指度截指,先天性拇指巨指症,拇指皮肤撕脱伤。,(八)趾蹼皮瓣,血管:足背动、静脉,第一跖骨背动脉(直径0.51.8 mm,大隐静脉3.04.0 mm)。 神经:腓深神经(趾背)、趾底神经(趾底)。 关键点:趾蹼分叉处(入皮点);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处(解剖关键点)。 轴心线:关键点与趾蹼中点的连线。 解剖面:在第一跖骨间隙内,紧贴跖骨骨膜;在第一趾背处,在深筋膜浅层;在趾腹处趾血管深层。 切取面:趾腓侧,4 cm3 cm;第二趾胫侧3cm2.5 cm;趾蹼背侧3 cm7 cm;趾蹼掌侧3 cm3 cm。 最大面积:7cm13cm(国内 ), 6 cm10 cm(国外)。 优缺点:解剖恒定,血管口径粗,蒂长;带神经较好;小面积皮瓣供区。 临床应用:虎口挛缩的治疗,手部重要区感觉皮肤。,特殊形式穿支皮瓣,1、血流桥接型穿支皮瓣 Flow-through perforator flap 2、超薄型穿支皮瓣 Microdissected thin perforator flap 3、联体型穿支皮瓣(内增压型、外增压型) Conjoined perforator flap 4、分叶型穿支皮瓣 Polyfoliate perforator flap 5、嵌合型穿支皮瓣 Chimeric perforator flap,血流桥接型穿支皮瓣 Flow-through perforator flap,利用穿支皮瓣源血管的近端与受区主干血管近端吻合、其远端与受区主干血管远端吻合、在重建穿支皮瓣血液循环的同时避免牺牲(或重建)受区主干血管的一种手术方式。,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桥接修复肱动脉,股前外侧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桥接修复胫前动脉修复Gustilo3C型损伤,超薄型穿支皮瓣 Microdissected thin perforator flap,保留穿支血管及其浅筋膜内分支和真皮下血管网、应用显微外科器械在显微镜下剔除了大部分浅筋膜层脂肪的穿支皮瓣。该术式的特征是将穿支的解剖自肌内、深筋膜延伸到了浅筋膜层,皮瓣除了不携带肌肉、深筋膜,还不携带大部分浅筋膜层脂肪。,联体型穿支皮瓣(内增压型、外增压型) Conjoined perforator flap,切取的穿支皮瓣在组织结构上相互连续,但皮瓣的长度超出了任何一支穿支血管蒂所能供应的范围,必须在远端或近端进行血管吻合以重建辅助的血液供应。,分叶型穿支皮瓣 Polyfoliate perforator flap,在同一供区切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穿支皮瓣,移植时只需吻合一组血管蒂即可重建两个或多个皮瓣血液循环。,嵌合型穿支皮瓣 Chimeric perforator flap,在同一个供区内切取的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种类的独立组织瓣(如肌肉、皮肤、骨骼等),这些独立组织瓣中至少含有一个穿支皮瓣,且供血动脉起源于同一一级源动脉,吻合一组血管蒂即可同时重建多个独立组织瓣的血液循环。,病例讨论 哪种类型?,旋髂浅动脉穿支骨皮瓣?,病例,左下肢Gustilo3C损伤一期支撑固定术后,大面积皮肤缺损伴感染,左小腿腓后侧皮肤坏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将旋股外侧动脉横支与降支的一个分支吻合,四、皮瓣移植注意事项,1设计要准确 皮瓣大小、厚薄、颜色、部位 蒂之长度 转移和移植方法 路线、制动等,2严格遵守无创伤性操作和无菌技术 防治感染和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注意事项,3注意皮瓣血运,(1)在手术中若皮瓣血运不足,可缝回原位,延期形成皮瓣、延期转移或移植 (2)皮色苍白、皮肤断面无活跃出血,提示血供不足或血管痉挛。经温热生理盐水湿敷后仍无明显改进,即应延期手术 (3)皮色呈紫色,皮肤断面出血呈紫黑色,是静脉回流不畅。经抬高、按摩皮瓣后仍无明显改进时,即使皮肤断面出血旺盛,亦应延期手术,注意事项,(4)若皮瓣过厚,须切除脂肪,以免皮瓣臃肿、缝合困难、增加张力、影响血运。 切除脂肪时,注意保存真皮下血管网完整 (5)断蒂或转移手术时,先将蒂切断一半,若有血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