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普庵祖师记+云校.doc_第1页
神僧普庵祖师记+云校.doc_第2页
神僧普庵祖师记+云校.doc_第3页
神僧普庵祖师记+云校.doc_第4页
神僧普庵祖师记+云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僧普庵祖师记 终南山密严寺释本学上师 编撰 神僧普庵祖师记普庵(1115-1169),南宋僧,属临济法系,乃江西省宜春人,俗家姓余,名印肃,据说师生时,莲花生于他家稻田的阡陌上。年七岁,忽梦有一梵僧,用指点他的胸曰:“你他日将自悟取。”第二天醒后看时,胸被点之处成了朱砂色。在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之八月,跟从寿隆院之贤公出家,十一年四月落发,次年五月受戒,师之容貌魁奇,天性巧慧,贤公深为器重。曾经劝他读法华经,但是师深深地感悟到:诸佛之原旨,贵在了悟于心,何能以笔墨来写出哉!于是他辞师而游湖湘。曾经谒礼过大沩庵禅师问法,后来再返护业院。绍兴二十三年(1153)受众请而住慈化寺,禅定之余,即阅华严经与华严疏钞(学按:华严疏钞,李长者居士所著。据说李长者作此疏时,用腊和米粉作成小饼,夜晚口中出光,以代替烛光,并且还有两位天女服侍着长者哩!),一日大悟(庵祖读到“念念不住,心心不入”而悟),遍体流汗,师喜曰:我今亲契华严之境界也。师此后则常治病救人,降伏妖魔外道。有一次他在修寺时,来了九位秀才,对师曰:师今年修大殿,但是今年值九良星在寺院,怎么敢修啊?师心知此九位是九良星之所化,乃戏曰:九良星是九位,何不将我添入,而成十良星?!彼九人欲退,却被祖师用神力定住,师曰:今日你等必须皈依三宝作佛弟子,否则我不放汝等。彼九人即皈依了祖师也。(学按:道教阴阳家说,辰戊丑未四年,九良星在寺院,其它年份在民间。九良星乃太岁也,人若犯之,则或死或疯,故阴阳家则推断而避之。但因祖师收其为徒,故至今南方人修建,则请僧人为他们先念普庵咒。有些地方无人会念,则于修建处立一木牌,写普庵祖师在此 百无禁忌。)祖师收了九良星后,匠人都病了,弟子报知,祖师即写了一个纸条贴于房柱,上写:“普庵非想会阴阳,修造无心动九良;勿谓吉凶无祸福,十人却令九人亡。我性我心常寂静,莫令含识入锅汤;奉劝来归于此者,身心浊秽总成当。”又书:“工匠若不病,天上无九良,工匠若不愈,地上无佛法。”次日,工匠皆愈。有一次祖师在修寺院时,需要砖瓦,乃请瓦匠烧制,但是烧窑时,火烟不从烟筒出,有弟子告知祖师,说此处有一巫师作法,一定是他捣的鬼。师笑曰:你们将我的旧法衣拿去,围在烟筒上。弟子将师之袈裟围于烟筒上,烧窑的火焰顿时入窑,烟从烟筒而出,但是其烟不散,直入巫师家。当巫师前来求忏悔时,师斥:以后不许你用邪法害人。但若今后用法给人治病不验时,可以祈请我,我则会帮助你。后来法官们为人治病时,则祈请祖师以求得加被也。师在修庙时,附近有一个贼人,偷工匠的被子。匠人告诉祖师,师命用修庙之钱,为匠工赔偿。但是此贼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众乃怒告师曰:修庙之钱,乃施主所舍,岂能如此浪费,若不惩治,则徒添我等罪业。师即书一纸条,贴之于柱曰:“贼人入院作窃,讽经念咒剖决;勿令时间到来,须叫七孔流血。”次日,贼忽七窍出血而死。妻前来求忏悔,师乃曰:晚了哩!(学按:苏悉地经中说,对恶人作降伏法后,彼人即病,若及时能将物归原主,则应作息灾法,否则其必死矣。)为修殿堂令人抬一大梁,在歇气时,来一道士,在梁上坐了一下,其木梁则抬不动了,居士前来告知祖师,师乃用纸包一竹篦,并叫用此篦打去,此道士则忽然不见了。后来弟子问师,其人是谁,师曰:“千年守尸鬼,飞过洞庭湖。”众乃知其人乃是道教之吕洞宾,他是在戏耍哩!一次,有家娶亲,但到下轿时新人却不见了,于是两家都告了官,哪一位官也断不下来。婆家姓章的主妇对她丈夫说:为这事见官,家产消耗了很多,听说普庵祖师乃得道的神僧,你不妨备礼去求祖师。其夫即往求祖师,师如入定状,片时则曰:噢,我知道了!乃写一纸条,用香花供养七日,其词曰:“佛身遍满,哪容妖邪?若不顺吾,天雷辟汝!”命来人贴于自家中堂,供养七日便有分晓。其人奉命而行,但是过了七日,殊无感应,将纸条拿来授师,师在此偈每一句下添了两字,其词曰:“佛身遍满法界,哪容妖邪鬼魅?若不顺吾道心,天雷辟汝粉碎!”命六名僧人弟子去到他家,将此偈贴于其人家之门外大樟树上,围树念楞严神咒,念至第三会时,忽闻一声巨响,其树被雷辟开,从树中走出两位姑娘。一位是其家之新妇,另一位是已经失踪了的一家的大姑娘哩。(学按:此二女是被树精摄去的。一切精灵都属于阿修罗道,它们能用自己的精气神幻现出极为豪华的情景。此树精恶贯满盈、执迷不悟,受了所应得之果报吧。据道教说,凡精灵修成后,五百年则有一劫,所以凡聪明一点之精灵,则皈依正教,广做善事,以求得正神保佑。否则必会遭劫。楞严咒是一切咒中最能破除邪魔外道的哩!)一次师在用功时,正值修庙,四方打夯,乃默祷,他之教法应在何处兴起,即闻东南方之打夯声最显,果然师之教法广兴于东南方,尤其普庵咒,在早课中大多诵之以为常课。百姓也在修建时多请僧人先到家念普庵咒以驱除土煞,而保得家人平安。有一次,天久旱无雨,众善信往求庵祖施法降雨。师曰:汝等往去某寺有一和尚,他袈裟边补着一点红布,他的黑雨很大啊!众乃往焉,果有一僧在此,众乃求其师,师即推脱,众礼拜苦求,师乃以石砚上一点水与之,众将此水迎到家后,大雨忽至,其雨色黑,田井皆满。后来众备礼谢庵祖,又问其降雨之师为何人?庵祖乃曰:彼师乃龙树医王菩萨也。有个虔诚的妇人常去听普庵祖师说法,其夫乃一屠户,闻庵祖大名后,求妻子引荐往见师。师见曰:你放得下吗?屠曰:放得下。师曰:你往你后面看。屠回顾,见他所杀之牲畜尽在身后,心生大惧,师曰:汝放得下吗?屠夫点头。师令屠回顾,则无一物矣。屠欲出家,师曰:汝乃在家菩萨,不可出家。并传法给他。后来其屠与妻乃常素念佛,并且成了善知识哩!师用符箓法水常为人治病,因此他在盖庙时,则福者出钱,贫者出力,皆乐于帮助。师曾在山岩下盖了一寺,众乃曰:此处危岩绝壁,恐怕供养太少,不能持久。师乃曰:我有很好之膏药良方,可作此寺之用。因而此寺后来治病救人,自成了家风也。师住慈化寺时,有本乡之信女张氏,造了一担纸钱,来寺求师,为代还寿生债(学按:还寿生债之来源,据说是玄奘法师见此一经,似乎非佛经典,但以此故事观之,则是否是以此事引导众生的一种手段哩!),师即以钱作泥浆而泥寺壁,命弟子为她念了金刚经一卷,师曰:“你之寿生债已还。”女曰:“道坊未作,纸钱未化,那如何叫还寿生债啊!”师曰:“尔不信,可去寿生院看一看!”女曰:“凡人在世,如何能去寿生院呢?”师则令女闭目,她忽然犹如做梦,见一人穿锦袍,好像是靖王,引她入冥司之寿生院,见一大树,金光晃耀,军兵手持弓箭,有曾还寿生债者,用箭射之则中树,未还者却不然,闻念寿生牒曰:“神弓箭发,一枝夙庆人天之会,为是故也,官库宝物无限。”有一官人高声唤曰:“善女人遇佛出世,还了寿生,功德无比,有金刚经一卷,八大金刚护卫,库中神光恒赫。”复赞曰:“汝生生得好受用者。”女醒后不知身在何处,良久才拜谢师曰:“感谢师傅,得到了好因果也。”师乃示众曰:“世人愚昧,专以烧纸钱为急务,彼蔡伦未造纸时,阴司用什么钱,佛只说经典,而没说叫化纸钱,只言转念大乘经典,却未说焚经当钱。”至今惟诵金刚经以酬受生,盖遵师之教命也。(学按:寿生债之说似乎非佛教义,但普庵祖师此故事说明,至少在宋代时就有,因此僧人为居士还寿生债而念金刚经以代之。据通冥者说,地狱中最重金刚经。其语乃民国时有一代理阎王判官之人所言,因其人过一两月则见冥卒牵马,叫他去代替判官,其人魂魄去后,则如半死之人,魂归后即如常人。人问其故,他乃说其所见所闻。居士将其语整理成书,名幽冥问答录。)住另一寺时,来了位学过五雷法的长者。因为其人素闻祖师法力奇特,以为师借妖异帮助,故其人欲用五雷法来降伏。至庵祖处曰:素闻和尚法力高强,不知能否遣雷?祖曰:不行啊!不知相公如何?彼人曰:我也曾经学过五雷法,但是却苦于没有清净地来练,不知和尚能否供我一处来练此法?师允,留寺内以练其法。殊不知此人对其法早已练成,但是他在此时,不论如何作法都无效验,乃惭而向师告假,欲别而去,师留其多练些时日,彼人坚决不肯,师曰:既然坚决要去,那我谨以天鼓来相送吧!师说后,以所拄之杖指天,即见迅雷闪电,擎天之霹雳,其人大惧,乃拜地求饶。普庵禅师出身在禅宗,而且活用一切上乘之密法,故有禅宗莲花生之称。在绍兴二十六年(约公元1156年),于七月办法会,因平时受益的信众太多,所以香火鼎盛,而有些人却心怀嫉妒,故向总督府密报,诬师为妖僧,于是总督指派巡司带领数百官差去捉拿祖师。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往佛寺出发的路途中,约于寺外的数里处,忽然来了小雨,须臾檐前有滴水声,天井中不觉水涨,忽然间波涛汹涌,此时忽见一条巨龙长越数里,头角峥嵘、神光显赫而在云层中翻滚。前来捉师的官差见了此像皆惊吓不已,带头的巡检官即跪地而哀求忏悔,于是龙潜而雨止,随即撤兵回府衙,向总督报告说:普庵禅师非妖僧实圣僧也。此后,师即隐居,因人言之可畏也。(学按:在藏密,民国时红教有名的诺那活佛也曾经说过:修密之人都有护法神护持,因为自己道力不足不能见到啊!我在多年的修行时,也深深体验到此言之不虚。因为不论任何的经咒都有护此经咒之护法神,他们专护念此经咒之人。假若是修禅之人,护法神则多是韦驮菩萨。我曾经听过一位老修行人,在东北的长白山住茅蓬而专念药师经,当蜘蛛精要吃他时,来了一位古装花脸的神人救了他,僧问为何人,他答曰:我乃是药师佛。后来一位老法师对他说道:那是药师经中的十二药叉大将啊!据说普庵祖师隐居后,初于陕西终南山天子峪进口之不太远处,其处尚有师坐过的一块巨石。隋唐时有三阶教,他们偏执于聚钱修福为独一的行门,反而诬骂正规佛教徒,后被取消。据说彼教曾于此处前后修过庙。因此庵祖乃往更深的山中去隐居,则俗称之裴公洞。此洞是唐代裴休丞相送其子出家之寺,当时闻此寺之主僧师沩仰宗之仰山和尚,道德高深。裴休见师后欲求出家,其师说,你勿出家,即是出家得道,也比不上当丞相对佛法贡献大,丞相有大权力,可以护持整个圣教!因此裴休乃送其独子出家。此子可能是后世所传说中的白蛇传中的法海和尚。据说法海开悟后,乃承师之指示去了金山寺,时江水往往涨潮时,危及金山寺。潮水乃蛟龙所为。一次水潮时,法海在寺门入定,降伏了两条蛟龙。道教也说金包括石头,金银铜铁锡等之物,如刀剑枪炮;木即木质之物,如树木棍棒之属,木中也包括风,故中医学中,也说风木为病也;水乃江河湖海,水中也包括带毒之液体;火包括带火之物;土也包括石质等,此五行中都有魔,故修道者,或用咒力或用练成的宝刀、宝剑,如密宗用的独股、三股、五股、九股杵等,用这些成就了的法器或用手印降伏,则金木水火土中之魔则会退避。密宗叫地水火风空,因为地水火风空,乃是法性中之能量,所以高僧用入空之手段,也能起同样效果,因此大小乘教典中,用入深空定的手段和密宗用咒力来降伏邪妖。其实咒法也是空性中之能量,道教用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生与密宗无上部的气、脉、明点的原理也不谋而合。不过密宗还加有本尊观、种子字和神咒之加持罢了。)庵祖最后隐居之处,乃是裴公洞(即后来之至相寺),庵祖灵验记上说:师移住深山,当时无人知晓,后因有二位居士,一名丁骥,一名陈汝明,见到深山有白光,则预料师隐其处,乃寻当地土人,往而寻师,则见师处有龙吟虎啸也。庵祖之母亲进山寻师时,因为口渴,师之虎为创泉而饮,至师所居之洞处,因嫌风大,师乃作法,吸来一块巨石以挡风口也。师后来出山,在修一寺时,为大殿上大梁,匠工多人牵绳拉引,呼喊声震,师适逢冬天烤火,乃用一火箸挑着另一火箸且曰:“上上”。弟子问是何意,师曰:我帮他们上梁啊!此时上梁之主绳忽断,但大梁却悬空未下,众人紧急救之其梁乃上也。因为底下人很多,假若梁掉下来的话,则后果不堪设想也。师一次在方丈中坐时,忽然奔来一只水牛,见师后即跪地哀鸣,师曰:你被打了吗?乃命侍者牵去别处,移时,追牛之人至,问师曾见牛否?师曰:何故?其人曰:我乃屠夫,因买一牛欲杀,我先用锤敲牛头令昏。殊不知此牛力大,乃挣脱而逃来山上,故寻牛至此。师曰:此牛宰后,能赚多少银两?其人曰:能赚五两银子。师乃命侍者取了五两银子交予其人,买下了这一头牛。师命侍者牵牛至而对牛说道:我用施主的银子买下了你,你饿了可以吃草,但不能吃庄家蔬菜,你可以去在烧砖瓦的窑上踩泥,以消灭罪业。此后此牛如通人性,从来不食庄家蔬菜,在踩泥时,也如通人性,婉转而踩,人见其如此可爱,故以后从来也没人打过它。庵祖曾骑着它并吹着铁笛绕了寺三匝哩!后来此牛乃蹲距而死。牛死后,师令埋葬了,师在埋牛时作说法偈,其偈中有:“放出沩山水牯牛,牧童吩咐普庵收。南泉体用皆周遍,虎啸还家得自由。水牯牛,水牯牛,汝若不遇普庵,几乎落于虎口。此身幸脱这包了,逍遥物外任优悠。微笑一朝风月满,个中无事且了休。个因心负债,果报为牛,拖犁拽耙,无数春秋。冬则受寒天剑树,夏虫蚊食且无饶。只得从缘如南窑,泥热功多瓦遍周。不待来春重费力,不如悟觉应山坵。寄语伺鞭诸长幼,入他栏圈早回头。万劫千烹无解脱,不如还了永无忧,下土!”师又云:“大包角豁不露头,不露角,千手大悲也难扑索,八臂哪吒休来问着,凡人不识这工夫,一任将土来盖却。”葬后墓上生白莲数朵。(学按:沩仰宗之三宝道偈中有: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索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乾道二年(1166)建梵宇。一天忽然有名道存之僧人,冒雪而至,二人交相问答,或笑或喝。道存曰:师乃再来之人,不久将大兴吾教也。道即指雪书颂而去。此后,慕向庵祖者一日多似一日,师随宜为说法,或书偈与之;有病患者,折草为药与之即病愈;或有疫毒(传染病),则与之颂,则病愈。至于祷久旱或大雨、砍伐怪木、毁邪祠等,灵验非同一般。一日忽然集诸弟子曰:“诸佛不出世,也没有涅槃,若有入吾室者,必能去契矣。”(学按:此“入吾室者”即修悟师道者,即会契合华严玄旨。因为华严讲事法界:即是法界万有;理法界:万有乃唯心所变。也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理事无碍法界:即身土不二之理。即是密宗红教讲的,身心与法界本来就是一个体性;事事无碍法界:因为空即是色法,色法也实际上是空的,因此释尊在金刚经中也才讲一切法皆是佛法啊!至于庵祖之降魔治病,若从表面上看,事事则有碍矣。其实祖师也不过是拨乱反正而已。因为彼等魔偏执于空或色,以故成了天魔外道。千佛万祖的作法都是这个道理,法界中的一切任何东西都是唯心识而所幻化成的。这个道理在普庵祖师身上显现得最为明白。细看他的平生,则似僧非僧、似道非道、亦道亦僧,此义正合华严之事事无碍法界,也正合密宗红教之大圆满见和白教大手印见,也就是禅宗大开悟后,已顺世了的无执着见地。密宗说(世界)都是五大地、水、火、风、空所成,也就是道教说的金、木、水、火、土。坚硬者属金;能动者属木,密宗叫风;水,液体;火,暖气;土者乃金木水火四者所成之物体。至于金,密宗将它配作空,道教易经中,也称为乾金。其实易经也不是道教之专利产品,原是一本讲宇宙玄机的书,以此来推断,画八卦的伏羲也应为文殊之所化身。密宗用五大来代表佛性,显教里多不知此理,密宗之用五大者,则能代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也。这也正是华严经事事无碍法界之具体体现。其实显教之大小乘教法中都深含此理,无奈能会通此理者却很少,因此才有大小乘显密之争,是皆不通佛法之辈。若真得道者,不但能容佛法,即天魔外道法也能容纳。如大海能纳百川,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觉,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理,事事无碍之法界真理也。正因为如此,普庵祖师的神通和智慧,在中土神僧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哩!其他的高僧大德或者偏执理性之空,而佛图澄大师等则重于事相之证)。庵祖又曰:汝等当善自护持,无令退失也!随即师沐换衣,结跏趺坐而涅槃也。此时乃乾道五年七月二十日也。在世之寿为五十五,僧腊为二十八年,谥号为普庵寂感妙济正觉昭贶禅师,后来在元代大德四年(1300年)重谥大德慧庆。到了明代永乐十八年,加谥普庵至善弘仁园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师生前除灾除病之灵验颇多。在元代仁宗延佑初年(1314-1320)吴郡姑苏城西有慧庆寺,其寺后即造有普光明殿,里面供奉着普庵祖师像。此外,禅林多于佛殿背后安置师之肖像。(学按:这是因为庵祖神威特大,故以求其护佑也。我在朝云南鸡足山时,看到大迦叶尊者入定洞左方有小寺,正殿塑有普庵祖师之像,兰面红发而六臂之坐像,前二手之左手执经卷,右手舒展,手心向外,作说法印,右上手执日轮,右下手执五股杵。上左手执月轮,下手执铃。但是却很少有人认识,此乃世间画师留下来之画谱中普庵祖师像也。看此像则很合乎密教之理。浅意地讲:铃表慈悲作用,杵表智慧空;深意则是圣空(杵)乐(铃)。至于日轮,密法则说它乃丹田之暖乐,而月轮则是顶中之白菩提月液也。在世间上说日月乃宇宙之主要能量,道教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和这个道理相同。文殊菩萨说“我今唯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殊未知这个空,是包尽法界之一切色法在内,并非无色法之孤空。显教中,体性以文殊表之,显相以弥勒唯识表之。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理。藏密黄教祖师宗喀巴,表面上看好像师提倡中观见之空性,实质上他所倡导的中观见中,正包含着此理,所以才毕生修着五大金刚和修寺塑像广行色法也,他的皈依境中,一面是文殊,表空;一面是弥勒,表色。红、白、萨迦各派之理实际上都是相同的哩。)普庵祖师在世时,曾造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行世。所付法之弟子有圆通、圆融、圆成、圆信、应世等人,此外师所传之咒,在后世禅宗寺院及民间颇为流传,除了课诵以外,亦被人谱成了古琴曲和琵琶曲。普庵祖师能精通梵文,以梵文拼音为咒,人称之为普庵咒。(学按:这也是世间人之一种推理,在佛教中凡能证得到八地菩萨以上的圣人,则能自说神咒,当然这种神咒不仅能作世间法,而且还有了脱生死之功效。世间鬼神所说之咒却不能了脱生死。据说普庵咒具足着强大的降魔作用,亦能将魔鬼的头裂作八瓣。藏密五大金刚是: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等却金刚,没有包括红教之普巴金刚、马头金刚和汉传之秽迹金刚。在一般的五大金刚中,降伏魔怨较殊胜的则以黄教的大威德金刚为最。至于红教最重视的普巴金刚和汉传的秽迹金刚也可以和大威德金刚媲美也。这些金刚降魔的作用较大。女本尊中则以狮面佛母和白伞盖佛母(楞严咒)为最胜。我听过去法门寺方丈澄观师说:他曾在东北的千山常念楞严咒。一日忽见一位穿着白衣服的童子对他说道:你不能念此咒。他此后就不多念了。后来他一打听才知道此山有一蟒精,此童子可能是它变的哩!)普庵祖师必修楞严咒,因为在他传记中曾数见他利用此咒。有一种青面红发的普庵祖师相,很像秽迹金刚,况且普庵咒中有“百万火首金刚”乃是秽迹金刚,由此推断他有可能还念着秽迹神咒。普庵咒有极大的降魔作用,所以有“普安十方,安定丛林”之语。故南方之一些丛林每逢初一或十五必集体诵一遍。在明代万历年间(约1600年)株宏禅师将它编入诸经日课之中。清代道光时刻印禅门日诵中也刻有此咒,现代四川一带的寺院,大都早晚课都诵此咒一或三遍。(学按:据说俗人在修建时,都请僧人念普庵咒以驱土煞等诸邪。)南怀瑾之药师经的济世观说普庵祖师没有学过密宗。(学按:这话不太对,在普庵祖师灵验记中,处处显示着楞严咒的痕迹。中土人士,很少见过藏密的经书,以故到现代还说藏密师外道,这是同一个道理,佛法犹如大海,所以无论何人,再博学,也不敢说他将佛经看遍了啊!即是龙树菩萨尚不例外,他以为他读尽了佛经,娑竭罗龙王引他去了龙宫,以龙树的智慧,只看经的名字,接连看了两个月也没有看完哩。禅宗说,破了生死牢关以后则佛性朗然现前,这个佛性,即是毗卢遮那佛,译成中文则名为光明遍照,也有译为大日如来的。密宗三大经之一的大日经即是毗卢遮那的直译。藏密中说毗卢佛是法身佛中的化身佛,金刚大持为报身佛,红教最高无上的普贤如来乃是法身佛中的法身佛,普贤如来的名字也是出自华严经的,因为其他菩萨问普贤菩萨师傅为谁,普贤答,我师乃普贤如来。藏密之其他宗派都以金刚大持为最高的佛果。今人我慢塞满心地,殊不知贡高我慢乃是极度我执的表现,也是成佛果之最强敌人,也就是住地无明。它以色究竟天之摩醯首罗来代表,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用深般若定来配合着楞严咒也才破除了它,也才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哩!这在华严经中不是说的很明白吗?但是禅宗的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说,其实也仅仅是八地菩萨的所证,用教理来分析实为素法身的成就。因为楞严咒(即密宗的白伞盖佛母咒)中,有阿罗汉与金刚手之明咒被破败的意译,所以楞严咒不单是显教之顶峰,且还是密教之顶峰。古今楞严经中之理破密教之无上部为外道法,但其经中二十五圆通乌出沙摩(乃秽迹金刚)的一种圆通中说:“彼佛教我,观身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冷气者,实密教中之明点下降也。暖气者,实明点之上升也。因为此法乃密教之心印,密宗无上部法之原理。红教之妥嘎中显现佛国净土之华藏世界,若以楞严经表面上看,似乎是识阴之现象,也是被排除的对象,是错误的境界。但普通人怎会知道,藏密红教应付这所见到的华藏世界也是如人看镜中花、水中月、梦幻泡影,也不是把它当作实有其事的,否则便不能得到普贤如来之佛果也。这个道理与楞严经的深义也是相吻合的,也是华严经中之法界观。但是此理太伟大和高深,即便大法师也不易说清楚的。)2005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档案馆工作人员正整理文物时,发现了一本普庵加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孤本经书,是宋代江西宜春南泉山慈化寺的开山祖师,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三代传人普庵,于1164年始历时五年刺血为墨,调和金粉手书而成。隆兴癸未十月(1164年)有贤士来拜师,并出示木平亮禅师的金刚经随分颂三十四首。师对此金刚经随分颂评价甚高,说此注解金刚经颂字字见宗,言言见谛。在读诵时,师发现三十四首中不见有“三十一分”、“三十二分”两颂,认为这是传抄过程中遗落,无因寻究。于是以大智慧刺血为墨,众信士捐助金粉,历经五载,于乾道已丑年(1169年)二月圆成三十二颂,题目随机无尽颂,世称“普庵刺血手书加颂金刚经”。此经全长1850公分,宽35公分,金刚经原文加注颂两万余字,师圆寂后,此经一直在寺供奉。1641年郡国理丁圣将此经捧入家乡巴陵县御洞乡供奉历三十载,民国二十四年当时政界要人如蒋作、欧阳渐、杨廉堪、周震麟及佛门领袖如太虚等人在南京阅后题词或作序赞之。当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在宝峰寺观后亦作了题词。“文革”期间,该加颂金刚经险遭人烧毁,袁州一居士从火中智取出。而得以保存了这一历经数百年,至今字迹仍金光灿灿的孤本。经卷充分体现了一位佛教的高僧对佛教真理的超然领悟和精湛的禅宗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佛教禅宗思想的祖庭宜春乃至当时在全国佛教文化的盛况,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份珍贵的材料,经中还有佛像之种种插图也。2008年1月4日,慈化禅寺隆重举行了“迎清供奉普庵禅师刺血手书加颂金刚经祈福吉祥法会。普庵禅师(1115年)是临济宗第十三世子孙,并于1141年在袁州开元寺受戒,其师为牧庵法忠禅师。普庵养成了戒行、品德、禅修方面的精进用功,他又熟读了华严经、华严合论等经论,在他十二年的丛林道场禅修生活中,更加珍惜时光,在他三十九岁之时,因阅华严合论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处此时,明心见性之资粮已经成熟(学按:黄教能海上师曾经说过:“所谓开悟者乃是知识之积累也。”是同一个道理。),以故即豁然大悟,遍体汗流,心地震撼得久久不能言语。(学按:我年轻在家时,因常习定,又遍阅禅宗公案,有一次忽然也成了这个样子,呆若木鸡,心中了无一物,此境界维持了一两个小时,心中似懂非懂,但是还是没有悟道。后来写信皈依了刚从康藏学法归来的根造、密显两位上师,二师当时在上海开创了第一家传授藏密红教的道场常乐精舍,教我持莲师祈请颂,并又常常开导红教的心法,这才知道红教的大圆满见地和内地的华严、法华、涅槃等经的教旨与禅宗的明心见性中的最高禅见是一样的。密显上师曾经上过两次佛学院,也是圆瑛法师的入室大弟子,由于学业精进,所以在考试中常常得第一名。圆瑛老法师乃是民国时中国佛教会会长,也是世界佛教会会长,曾著有楞严经注解。密显上师因夙根深厚,未学密时,每每感到内地的善知识虽然对弟子们关怀备至,却也不能跳出内地善知识的禅教圈子,于是同普陀山常乐庵的根造上师一同去康藏学习密教。根造上师曾梦见过一位喇嘛对他说:“你们应该学红教,因为红教之法容易成佛。”后来去了康藏,遇到的第一位上师乃是莲师的代表,大取藏师持明上师,但他们当时见的持明上师时,不会说汉语需要翻译。起初密显上师曾闻当时在藏学黄教的超一法师说,去西藏应该专学黄教,因为怕学不到其他教的正规的佛法。当时根密二师在普陀山寺院中,用沙面团包了红白花黄四个丸子,即在观音像前对着面团念心经,祈求观音指示应学何教。等根上师亲拈面团,打开一看,乃是红教。他们还请普陀山一位专持观音如意轮咒有效验的又豁师傅加持,又用拈阄之法,也出现了红教,于是二师便决志去学红教之法,不过在康藏除了黄教外,其他红、白、花三教几乎不分彼此的,因此他们二位也就兼学了红、白、花诸教之法。在前年我写观音圣迹集时,曾梦到根造上师,将他的心取出放于我的左掌中,这可能寓意着他心中没有说完的高深道理,由我来替他写出的原因吧!密显上师常为我开导大圆满心法,并叫我努力念莲师祈请颂,因为我在禅宗里有了底子,所以在念莲师祈请颂时则住心于空定中。约一年许,一夜在佛堂灯光下静心持颂,忽然心光大开,虚空粉碎而大地平沉,只觉无限野云风卷尽、一轮明月照天汉也!心中的功夫也才落了膛。现在才知道古往之大德,如虚云禅师朝拜四大名山,普庵之血书金刚经等都是在积累功德福报,须知道开悟的条件不单是积累知识,而且还得苦修,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到好处。憨山大师也说,他大悟了七次,小悟则无数次。可知道开悟也有多次的。后人得到了一点小轻安,便以为没事做了,岂不可笑哉?如普庵、憨山、虚云等诸大禅师,开悟后则更加修庙度生而广作佛事,其所以然者乃是业消则真智自会现前。普庵禅师在开悟后心即转物,上天堂、下地狱而无所不能,并得弥勒传承,自此后弘法利生、开化人天了。)有一姓陈的员外,请祖师和其寺的僧人为他的祖先诵经超度,祖师和僧众为他们诵一遍金刚经,员外很不满意地说:“怎么只诵了一遍金刚经?”普庵曰:你既然不满意,再为你念。于是又集众念了一遍。可是员外心中还是很不满意。忽然有一天,员外暴病而亡,三天以后忽然醒了,说他到了阴曹地府,而地府之判官很生气地说:“你在生时不信因果,不识生佛,施财入大慈化寺,建雨中水陆,负了其中之经费,应该对你铁枷治罪。”他当时即对冥官哀求忏悔,因才被放回了阳间。随后员外带了全家子孙与五百两白银来到慈化寺,向普庵禅师请罪,而普庵说:“曾经做过的善事如何?”员外则很虔诚地礼拜说:“凡眼不识活着的佛,起了不恭敬的心,望师傅慈悲赦我罪过!”(学按:以上的故事则知道,凡被高僧大德之所加持过的作用都是很大的。我曾住过的终南五峰山(现在辟为森林公园)的黑风洞,在过去时,曾住过一位老和尚,他专持准提咒。当时西安有名的大居士朱子桥母去世后,在各寺放焰口等做各种超度法事,后来梦到亡母对他说:“你做的那些法事都不管用,你应该去五峰山去请某老和尚为我超度也才行啊!”朱这才问西安卧龙寺的僧人,方才知道师傅的下落并请做佛事!我又听说过去有一富人和朱居士的情况相同,其亡母梦中对他说:“你必须要请某处山中的某位老僧为我念佛也才行啊!”据说是清代之玉琳国师,他母亲去世后,他即在灵前入定三日而超度之。在西藏白教功德最显赫的弥拉热巴大祖师也是这样的,因为在藏密里讲,若用入般若空性定来超度名曰法身超度,若用观想自身为弥陀而度名曰报身佛度脱法,若用迁移亡者神识到佛国的手段即颇瓦法,也译为飞迁法,则为化身佛度脱法。这三种法中一般多用的乃是颇瓦法。若自己没有得到大成就,而用法报二身之度脱法来超度的话,则会有令亡者的识体附着在自己身心中的危险。后世的学人不明利弊妄加引导还自命为善知识,真是害人不浅也!大小乘中之教义皆是驳斥神通的,那也是佛法之正规道理,西藏黄教是以显教为主,所以也是这样的。密教中却说佛菩萨有三种轮身,一为自性轮身,即禅宗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的专证法性;第二种叫做正法轮身,即大小乘之经教;第三种叫做教令轮身,即密宗之神咒手印,当然也包括无上部的气脉明点了。今人多是好奇心切,想一下子得到神通,全无了生死(小乘)及六度万行(大乘),和与众生心连心永远度脱众生的悲愿。如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弥勒等这些大菩萨的悲愿相同,当然这些菩萨都是释迦世尊所化现,这才是释尊的全部果德啊!所以密宗之佛果必须要具足这三种轮身也才算是真正的佛陀,否则的话,偏执于法性的成就那就成了小乘的罗汉。若偏执于显教之法理分析那就会落于文字般若。若不懂密宗之真义也只能得到两种轮身,不算是最究竟的佛果。不能任运无碍的出入于生死轮回度脱众生,因为此二种轮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即是有度生之心,也没有神通能力来调御众生,而永远与众生同甘苦而共患难。后世的学者不懂密宗,而用自己的一点浅知浅见来分析密法,不单是攻击密教的无上部,还将下三部之真言手印也妄加分析而贬之为佛教的分支,须要知道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尚说:“惟有真言密乘,方能即身成佛。”如今末法而群魔乱舞,将龙树菩萨也加以驳斥,在驳斥不倒时则干脆说龙树实无其人。有的所谓大善知识者,却用世间俗人的眼光来对待释迦世尊,而说:“释迦在世只说了小乘的教法,去世后,一把火烧了个灰飞烟灭。”连释迦舍利也都不承认了。这是多么有罪过的恶魔啊!在2004年从安康的一位居士带去了我的发甲中生出了红白二色的如芥子大的舍利以后,才点燃了我再著书的热情。在我著书的这几年内,各地的弟子都在我的发爪中发现了或白或黄或紫或红的各色舍利,大小不一,大的如绿豆,小的如芥子。甚有异者,当我给居士小舍利时,他心中想抓到一颗大的,及至拿到手时却变成了一颗绿豆大的了哩!在我用过的一把小九股杵中,也在股内生了一颗小舍利。这些征兆,也预示证明我说的法是深合佛意的。因此,我则更加自信地重写普庵禅师的经历与功德。我从小多病,出家后又经历了种种惊风骇浪,幸得佛天加护也才度过,现在已经七十六岁了,若不写这些书则何以报答佛天之圣恩?!五通即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通等,但不能解脱生死,佛教显密最重视的乃是漏尽通,实际上也就是明心见性,因为法性才是真佛啊!此是大自然的法界体性智。但是这一个大自然空中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的,大自然法身中具足着奇妙的作用,唯识家将这个法体叫做阿赖耶识,译成中文叫含藏识,道教则名为阴阳二气,以太极图表之,密宗说心(识)气(即阴阳二气)无二,也就是说,识即是气,气即是识,唯识家讲究的转识成智。禅宗的六祖坛经也讲此理,因为达摩对神光二祖说过:“吾观震旦(中国)之经典,只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也就是用楞伽经四卷的道理来佛法的体用,所以当时对楞伽经真义都了解得很透彻。但到了五祖却教人多念金刚经则能见性。楞伽经乃法相宗之要典,而金刚经乃法性宗之要典,性相二宗假若有冲突的话,这六代祖师还有资格当传释迦世尊的传衣钵者乎?!所以说,宗即教之心体,教即宗之妙用啊!千古以来宗和教之争,岂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吗。一直到了现在性相之争、禅教之争还不断地在争噪,岂非愚夫哉!不论大小乘、显密都是在性相二宗之框架之内,也就是都在八识和它的能量(其它识)中打圈子。显教之教义多在空体上转,而密宗,尤其是红白花教,却很注重识的转化,所以成佛单有空体也是没有太大的用处的。假若不懂得空性,徒用其它的各识则会成为凡夫或天魔外道。至于一般的狂禅乃是很危险的哩!假若性理不通又来积累善行,好的仅能生于无想天中,若做恶业者,还会生成蚌壳、螺蛳之类,有的还生到北俱卢洲去。或许有些人会反对我这样的说法,但我还是劝这些人要冷静一点、明智一点,多细心观察一点,也才对您有利。如憨山大师也曾说过古往大德才开悟以后皆默持咒心,所以他开悟以后也是默持楞严咒心哩!释迦世尊难道是没开悟吗?他坐菩提场成佛时也用着楞严咒,他在度众生时也根据需要,而用各种的真言神咒来办各种事情。如孔雀明王经、楞严经、仁王护国般若经等经典都有记载。小乘比丘戒中也有僧跋等,这也是咒,为什么一提到神咒就反对哩?在心经中不是也有揭谛咒吗?这是释尊之错误还是反对者神经失去了常态?因此我说,凡反对真言神咒,不论他是什么人,也是功夫出了偏的疯子!有些人语言中带了讽刺的意味说:济公和普庵祖师乃是真正的背离正统佛教者。若这样说的话,释迦世尊也就是一位领头背离正统的佛教者了。(按:普庵祖师以威神太大的缘故,不但在佛教具有很高的地位,既为禅宗临济十三祖,又受宋元明清历代皇帝的封赏,明以后已俨然作为菩萨供奉;因为灵验百倍更作为佛道两教乃至民间信仰共同尊奉的祖师,可见祖师乃是随缘方便接引各种程度的众生。如流传于浙闽赣粤吸收了佛教瑜伽教派修法的道教闾山派,澎湖法师有两派别,以闾山祖师为教主者称闾山派;以普庵祖师为教主称为普庵派,又可分为普庵小法派、普庵符箓派;以普庵派较居多数,有丰富的符咒科仪。有观点认为普庵小法派、普庵符箓派均可上溯临济宗,然其法中多有附会的成分,多数的符咒恐怕并非普庵祖师传下。民间一些宫观供“普唵佛祖”,此乃民间对八地以上大成就者视为佛的俗称。另也有种种其他的传说,以下介绍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普唵祖师。)在澎湖普庵祖师的探源一文中说道:“至于普庵、普安和普唵都是一个人,笔者考证,在金门与台南,有关祖师相的造型、澎湖普庵祖师的神咒、神符等等,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被外道所利用,故牵强附会处甚多。”(学按:在普庵祖师灵验记中,说祖师曾经答应过当地害人的法官巫神说:“不准你再用邪法害人,你为人治病时若祈请我,我则会保佑你。”又因为祖师曾经收了九良星为徒,所以外道则得寸进尺地和祖师拉上了关系,我曾见过道教之奇门内遁中,其丁甲之咒中即有“哪吒、普庵,左右鹰扬”之句。这就如唐代李靖镇守陈塘关(即今天津),他是道教中曾学奇门内遁之人,能役使六丁六甲,据说他征东时(可能是朝鲜)发现一石碑(伏魔石)下有石匣,匣中有一部书,书上有金光咒,其实就是秽迹金刚咒,因此道教中就有人将密宗的咒混淆了。)民国戊戌年,在澎湖马公镇文澳林石头重校出版妙法宝筏,传记曰:“溯自汉代,本国有一老人姓江名唱呢,父母早亡,只身漂流他乡,投在蒲田县城内,给人作奴。东家姓聪名叫宋理,为人忠厚,家资万贯。唱呢被雇来后,因为对诸事勤谨,所以被东家提升为管账之职。有一年八月十五日,东家叫他去收账,到晚在回百鸟山之归家路上,被当地一贼,姓罗名成功者,早知唱呢身上带钱,乃持棍偷袭唱呢,打得手足尽断,当时昏厥,既将其金钱悉夺而去。当时忽逢太上老君云游四海,忽然心血来潮,乃屈指一算,才知道百鸟山唱呢有难,再算其人过去曾有师徒之缘,应当救护,他即乘云而至,用还阳丹将唱呢救活,呢曰:“我手足已残,如之奈何?”老君乃度他上昆仑授教,到了第二年中秋节,李老君唤他至前,而嘱曰:“你与仙家缘分已尽,不能久留,我给你三件宝物,你下山可享受人间福禄。”遂取三坛龙画,内有妙五雷,一响神兵各到,柴胡一散,天清地灵,蛇索一响,诸邪心惊。(学按:在密教中吉祥天母(马哈嘎拉之妃)则手执蛇索,红教三大护法中的拉呼拉也持蛇索,其他如马头金刚、大威德、金刚手、秽迹金刚、马哈嘎拉、不动明王等金刚和护法神手中所执的绳其实也都是蛇索,四大天王中的西方广目天王所执之龙,也是蛇索哩!在外道的神灵中,执蛇索的就更多了。)老君乃嘱白鹤童子送下山。唱呢别师下山,无处安身只好乞讨为生。一日,从吕山家的茶园经过求水喝,吕山即引他到家热情款待,唱呢遂在此食宿了三年。他因为感念吕山之恩德,所以就将其三宝一一传授给了吕山。吕山有一妻子名曰李绣娥。生得聪明伶俐,见到唱呢传他丈夫心法,很能够体会通晓,此时吕家有一奴名普唵,字风,年少英俊,因与李氏有私,李氏则将法传给了普唵。及吕山知道后恼怒之余遂将普唵逐出。后来各自成立教门传法收徒,一直流传至今,则成为吕山大教主或普唵大教主。(学按:在西藏之密宗里,也是学此派法又兼学其他派或者修某法成就,即以某法为主,而成了某派。东密也是如此的。不过此处说的普唵乃是汉代。多数的传说乃是宋代,但也有的说是隋代的,还说普庵祖师就是禅宗的三祖僧璨大师(他著有证道歌起首即是:“大道无难,唯嫌检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等等。)以上版本乃是林石头法师版本,承此传说者,有马公镇东卫天后宫吕国千翻版妙法宝筏。马公镇大案山里蔡旺编的三坛咒簿(1192)郑德聪手抄本。在金门的阳宅会山寺有普庵祖师像。在金门后沙镇也有祖师像。金门许氏宗祠有普庵佛祖。在台南土城鹿耳门圣母庙,有古塑普庵祖师像。在澎湖五德里威灵宫,有普庵祖师牌位。澎湖法事属于福官(小官)。台南鹿耳门圣母庙塑有祖师。马公市文澳瑞安,有普唵教主神的对联。澎湖的每一所寺庙宫殿或堂皆以普庵为主神供养。普庵祖师的资料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佛祖历代通载(第三十和三十六)、释氏稽古略(第四)、历代史纂左编(第一百三十八)、释鉴稽古略读集(第一)、佛祖纲目(第三十八)、续灯存稿(第十补遗)、五灯会元续略(第二上)、五灯严统(第二十)、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第四)、诸堂安像记、禅林象集笺、灵象门等。当今王征士、周勋南所编之普庵祖师全集以卍字续藏经,所收之三卷普庵语录为主,并有普庵咒古琴谱,以及佚名的普庵祖师灵验记,综合以上资料,普庵祖师的简介为:禅师讳印肃,号普庵,生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27日,袁州宣春人(即江西袁州府,俗姓余,在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八月,依寿隆院贤公出家。绍兴年落发,翌年五月,受戒于袁州开元寺,师容貌魁奇,智性巧慧,深为贤公器重,勉读法华经,于绍兴十三年入游湖湘,谒沩山牧庵法忠禅师,得其开示,有省悟,后来又回寿隆院。绍兴二十八年,师年二十九岁,使牒请住慈化寺。师常布衾纸衣,长不倒单,肋不沾席(学按:师多么的精进啊!真堪为后世之楷模!但是到了功夫纯熟之后,那就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了。不过初学者若不会调理身体者则会将身体搞坏的哩!)。师在禅定之余有一天诵华严经的“知心体合、达本情忘”遂豁然大悟(学按:有的说是华严合论,有的说是李长者著的华严疏钞中的“念念不住,心心不入”两句而大悟的。)。自此之后,四方来访,问答示众、偈语广被、征诘笑喝、书颂不一而足,广津梁、崇塔庙、御灾患、天动物与,虽鬼神莫测其变,符颂药水,验世非一。孝宗干道二年正月营造梵宇,四年十二月落成,至次年孝宗五年(1169年)七月廿一日,沐浴、书偈、跏趺示寂。年五十五岁,敕封为普庵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禅师。在元代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重谥大德慧庆。在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加谥大德普庵至善宏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因为普庵祖师生前能消灾除祸之功德,人皆知晓,所以演成了元明清以来从官方到民间都纷纷造普庵祖师像以供养。例如元代仁宗延佑初年,吴郡姑苏城西建慧庆寺,寺后普光明殿就安造普庵像。大致江南,尤其是江西、福建一带,有普庵祖师的信仰。相传江海船舶供奉普庵,可免灾厄,后来传去了日本。临济宗佛殿后,亦安有普庵祖师之牌位也。由于普庵祖师在明代特受皇帝加封,御制实录,带动了历史传承,自然地鼓舞起民间之信仰。如续藏经一百二十册记载:自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封普庵禅师制曰:“惟普庵禅师万行圆融、六通具足、端严自在、变化无方,誓觉悟于群迷,普利益于庶类,如溥甘霖于六合,膏泽均沾,犹现满月于千江,光辉傍烛,眷此泓彰于灵化,式宜荐锡于名称。”普庵祖师不但本着大慈大悲广度众生,深为四众钦仰。到了明代被封后,民间应合者愈来愈广。近代以来因禅师之功德确实太大,具有凡祷求者,随所愿欲,皆悉感应。已故四众瞻仰,为佛在世,“行业弥高,灵响益着,御灾捍患,拯危济急,化人为善而积其善因,戒人为恶而脱其恶趣”。由以上的证明了民间之信仰以灵验为导向。因为官方和平民都说祖师很灵,所以从宋元明清之历代传承都说普庵祖师已成为神祗,因此奉为神祗,与清水祖师和妈祖一样了。所以从澎湖之移民看,是从晋江府经历明清两代,从金门到达澎湖的位数不少,因而把故乡的神明也请到澎湖来的,这是先民开发史上的特征。至于普庵祖师的地位,目前澎湖没有一个宫庙而以庵祖为主神的,唯有锁港里马公市北极殿,有一尊木雕的普庵祖师像,列在众神当中。他们将庵祖作成为中国的帝王像,还有长须,右手作剑指印,左手拿符水罐。从这一造型来看,他们是想借祖师的灵验符咒,与藉用他的脚力(步罡)而驱邪镇煞的。(学按:在东密之颦眉毗俱胝菩萨法中也有用脚力的。以此看来,道教之踏罡步斗也不是道教所独有的。据说庵祖能精通梵文、藏文,他能通梵藏文岂能不懂藏密和东密的道理?由此可知庵祖的履历是非常人所知。大凡有大神通和道力的圣僧,如龙树、莲花生、达摩祖师、白教的玛尔巴上师等圣贤都是极为博学的哩!)在澎湖之锁港里,中小法团很多,但大多是属于普庵派的大法团所营的。他们没有研究过祖师的履历,只知道普庵祖师的神通广大,哪里会知道普庵祖师乃是一位僧人,既是僧人而且是汉地的僧人。佛律比丘戒中是不允许有发须的。在金门的普庵祖师(阳宅会山寺)的像已编成了一位法力无边的神,并没有象僧人来对待。在澎湖的宫庙中,虽然有些不以普庵祖师为主神,但是各宫庙的普庵派,都以普庵为祖师。当澎湖各宫庙“点小法”时,开头必安普庵祖师之神位或叫“庵相公”,如同各行各派供养主神一样安祖师的神像。其情况如下:先在大殿之神龛中摆设一座太师椅,上面贴着“普庵教主神位”用红帛书写。有的不用太师椅,直接用红帛书写着,贴在墙壁上。用金帛作的元宝形(所谓金锆)一百零八个,用三十六个金锆贴在神位四面。上有横批,两旁则以普唵嵌首对联,将金锆分贴在周围,对联曰“唵施符水救苍生(神牌右)。普用法绳为宝筏(神牌左)”,神牌上则横写“传授心法”四字。以上是马公市文澳瑞安“普唵教主神位的对联,东卫里也一样。马公市锁港里北极殿普庵祖师的牌位和对联是:上面横写“仰启普庵”四字,下即普庵祖师神位,至于对联右方为“庵行法器步罡”,左面即“普化规中念咒”。马公市五德里威灵宫,安普唵教主对联的式样,每节则有不同的变化。第一种为:上面是“普唵教主”四字之横额,下为“普唵教主”的牌位。右方有“唵音有亮作医生”,左方有“普法无边称教主”;第二种,上面有“普庵祖师”四字,中有“普唵祖师”神位,其右联为“唵音佛法威灵”,左联为“佛法神通广大”;第三种,上面乃是“佛法宏扬”四字,其下乃是“普唵大教主”神位,其右方为“唵扬大道鸿振威灵”,牌位左方为“普济群生永传衣钵”诸字;第四种为上面有“弘扬佛法”四字,下有“普庵大教主”神位,其右联为“唵音佛法灵”,其左联为“普化神通大”。安祖师礼位的法会,置案桌、供牲礼、酒、汤圆,龟粿。乡老焚香,法师长(小法的老师)通常称先生,执鞭洗大净,烧入神符。法师长在桌案前,右手结剑印,拈米酒,点小法师之人中、口、心窝等各处,再饮相公酒。这就是由师父领进了门。当每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