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异面直线夹角自编.doc_第1页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夹角自编.doc_第2页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夹角自编.doc_第3页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夹角自编.doc_第4页
高中数学异面直线夹角自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第13页 共13页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求异面直线夹角主要有三种主要方法,一是几何法,二是矢量法,三是公式法。一、几何法:几何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思路是:通过平移把空间两异面直线转化为同一平面内的相交直线,进而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解。基本思路是选择合适的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这里的点通常选择特殊位置的点。常见三种平移方法:直接平移:中位线平移(尤其是图中出现了中点):补形平移法:“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长方体ABCDA1B1C1D1中,若AB=BC=3,AA1=4,求异面直线B1D与BC1所成角的大小。直接平移:常见的利用其中一个直线a和另一个直线b上的一个已知点,构成一个平面,在此平面内做直线a的平行线。解法一:如图,过B1点作BEBC1交CB的延长线于E点。则DB1E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角,连结DE交AB于M,DE=2DM=3,DB1E= DB1E=。解法二:如图,在平面D1DBB1中过B点作BEDB1交D1B1的延长线于E,则C1BE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连结C1E,在B1C1E中,C1B1E=135,C1E=3,C1BE=,C1BE=。课堂思考:1.如图,PA矩形ABCD,已知PA=AB=8,BC=10,求AD与PC所成角的余切值为。ABCD2.在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若棱B B1=BC=1,AB=,求D B和AC所成角的余弦值.例2题图【例2】 如图所示,长方体A1B1C1D1-ABCD中,ABA1=45,A1AD1=60,求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的角的度数.中位线平移法分析:构造三角形找中位线,然后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问题,解三角形求之。解法一:如图连结B1C交BC1于0,过0点作OEDB1,则BOE为所求的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连结EB,由已知有B1D=,BC1=5,BE=,BOE= BOE=解法二:如图,连DB、AC交于O点,过O点作OEDB1,过E点作EFC1B,则OEF或其补角就是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O点作OMDC,连结MF、OF。则OF=,OEF=,异面直线B1D与BC1所成的角为。解法三:如图,连结D1B交DB1于O,连结D1A,则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ABC1D1中过点O作EFBC1交AB、D1C1于E、F,则DO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在ADF中DF=,DOF=,DOF=。课堂练习1在正四面体ABCD中,已知E是棱B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和BD所成角的余弦值。补形法分析:在已知图形外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例于找出平行线。解法一:如图,以四边形ABCD为上底补接一个高为4的长方体ABCD-A2B2C2D2,连结D2B,则DB1D2B,C1BD2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连C1D2,则C1D2C2为Rt,C1BD2=,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是。课堂练习: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面BC1上补上一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C平移到BE,则D1B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在BD1E中,BD1=3, 二、矢量法。利用向量,设而不找,对于规则几何体中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常有向量几何法和向量代数法两种。解法一:如图,连结DB、DC1,设异面直线DB1与BC1所成的角为,而=()=+=,+,BB1DD1 ,=,=D1DB1D1DB1= ,=180DB1C1DB1C1= ,=DB1C1=7 =,解法二:如图,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3,3,0),B1(3,3,4),D(0,0,0),C1(3,0,4)。设和的夹角为,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课堂练习: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AD=1cm,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向量几何法: 为空间一组基向量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 向量代数法: 以D为坐标原点,DC、DA、DD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C(2,0,0),B(2,1,0)、D1(0,0,2), 所以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为 三、公式法公式法实质是矢量几何法的推广:公式一、定理:四面体ADBCD两相对棱AC、BD间的夹角为q则有证明,所以有:例: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AD=1cm,求异面直线A1C1与BD1所成的角。解:连结BC1、A1B在四面体为,易求得 由定理得: 所以 已知平面a的斜线a与a内一直线b相交成角,且a与a相交成j1角,a在a上的射影c与b相交成j2角,则有公式2 用几何法研究:在平面a的斜线a上取一点P,过点P分别作直线c、b的垂线PO、PB,垂足为O、B连接OB,则OBb.在直角AOP中,.在直角ABC中,.在直角ABP中,.所以 所以成立(7)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D )(A) (B) (C) (D) 解:设的中点为D,连结D,AD,易知即为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由三角余弦定理,易知.故选D 讲解习题:例1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3,AA1=4求异面直线A1B和AD1所成的角的余弦(如图1)例2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C1BC=45,B1AB=60求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如图2)例3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M为AB的中点,N为B1B的中点求A1M与C1N所成的角的余弦(如图3)(1992年高考题)例4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c,AB=a,AD=b,且ab求AC1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如图4)作业:3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E,F分别是AB,BC中点求:(1)异面直线A1D1和CD的距离;(2)异面直线C1O和EF的距离4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AB1=B1A1C1=30求:(1)AB与A1C1所成的角的度数;(2)A1A与CB1所成的角的度数;(3)AB1与A1C1所成的角的余弦5、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E、F分别是SC、AB的中点,且,则异面直线SA与BC的夹角为多少?将上例中的问题改为 求SF与BE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连结CF,Q取CM的中点G,连结EG、BG ,则EG/SF,BEG为异面直线SF、BE所成的角.在BEG中,利用余弦定理可解得:COSBEG= . 高考题:例1(2005年全国高考福建卷)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 )ABCD 解:连B1G,则A1EB1G,知B1G F就是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在B1GF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B1GF0, 故B1G F90,应选(D)评注:本题是过异面直线FG上的一点G,作B1G,则A1EB1G,知B1G F就是所求的角,从而纳入三角形中解决例2(2005年全国高考浙江卷)设M、N是直角梯形ABCD两腰的中点,DEAB于E(如图)现将ADE沿DE折起,使二面角ADEB为45,此时点A在平面BCDE内的射影恰为点B,则M、N的连线与AE所成角的大小等于_解:取AE中点G, 连结GM、BGGMED,BNED,GMED,BNED GMBN,且GMBNBNMG为平行四边形,MN/BGA的射影为BAB面BCDEBEABAE45,又G为中点,BGAE即MNAEMN与AE所成角的大小等于90度故填90三、平移(或构造)几何体有些问题中,整体构造或平移几何体,能简化解题过程.例3(2005年全国高考天津卷)如图,平面,且,则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角的正切值等于_解:将此多面体补成正方体,与所成的角的大小即此正方体主对角线与棱所成角的大小,在RtPDB中,即故填点评:本题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从而将问题简化例4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BCDABCD中,E、F分别是BC、AD的中点.(2)解:如图所示,在平面ABCD内,过C作CPDE,交直线AD于P,则ACP(或补角)为异面直线AC与DE所成的角.在ACP中,易得A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