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顶板堆载及行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地库顶板堆载及行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地库顶板堆载及行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地库顶板堆载及行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地库顶板堆载及行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可编辑修改-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第二章 编编制制说说明及依据明及依据 1 一、编制说明1 二、编制依据1 三、设计数据1 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1 第三章第三章 地下室地下室顶顶板承板承载计载计算算 2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2 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4 三、钢管堆载验算4 四、方木、板堆载验算.4 五、后浇带行车验算5 六、砂石、砌块堆码验算.6 七、 施工电梯处荷载验算6 第四章第四章 回回顶顶范范围围及及设计设计 6 第五章第五章 施工准施工准备备与与资资源配置源配置计计划划 7 一、 材料准备7 二、人员准备7 第六章第六章 支撑架支撑架设计计设计计算算 7 一、基本参数7 二、荷载参数7 三、纵向支撑钢管计算7 四、可调托座验算8 第七章第七章 支撑架搭支撑架搭设设及拆除及拆除 8 一、搭设范围8 二、工艺流程8 三、构造要求8 第八章第八章 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10 一、支撑架的使用10 二、支撑架的保养10 三、支撑架的拆除10 第九章第九章 监监督和督和检测检测要求要求 11 第十章第十章 安全保安全保证证措施措施 11 。 -可编辑修改- 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太原海尔国际广场后北屯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文兴路以 东,漪汾街以北,建筑类型均为住宅,地上层数均为 34 层;地下为两层及设备 夹层;地下车库为两层。本工程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 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设防烈度为 8 度。 第二章第二章 编编制制说说明明及依据及依据 一、一、编编制制说说明明 为了保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按规范化要求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由 于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时就没有施工道路和施工场地,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需要,在本工程的地下室顶板上布置钢筋加工 房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施工道路。需对布置钢筋加工房及材料堆 场位置及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顶板现浇板进行验算。 二、二、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0-199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 版)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 年版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12、根据现场载重货车50 吨、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25.0kN/m2 进行编制。 三、三、设计设计数据数据 地下室顶板板厚:350mm 最大跨度为 8.40m,无梁楼盖。顶板上设计回填土厚度为 1.8m 车库设计活荷载:4 KN/m2,施工荷载:5 KN/,消防车道荷载 17.85 KN/ 四、原四、原设计设计承承载载能力能力计计算算 1)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附录表 A 中 A.1.4 得:粘土自重 为 18 KN/m3 2)地下室顶板覆土 1.8M 每平方米荷载:18 KN/m31.8 M =32.4KN/m2 3)地下室顶板可承受荷载为:32.4KN/m25KN/m2=37.4KN/m2(活载按 恒载计算,增大安全系数) 4)本工程顶板可承受恒荷载折算后为:37.4 KN/m2 。 -可编辑修改- 第三章第三章 地下室地下室顶顶板承板承载计载计算算 一、一、车库顶车库顶板行板行车车荷荷载载 1、吊车、砂车、钢筋运输车、混凝土罐车作用下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的确 定。根据各种车型荷载: 1)吊车 按 20T 吊车考虑,自重 28 吨,吊运钢筋每捆按 5 吨计,合计 331.1,总 计 37 吨。(设计为恒载,将活载转化为恒载,下同) 2)砂车 按装 15 立方米车考虑,砂车自重约 20 吨,砂 25 吨,合计 451.1,总计 50 吨考虑。 3、钢筋运输车 按装 30t 考虑,车重 15t,合计 451.1=49.5 吨。 4)混凝土罐车及泵车 按装 10 立方米车考虑,混凝土罐车自重约 15 吨,10 立方米混凝土按 24 吨计,合计 391.1=43 吨。 综上荷载按 50 吨考虑,车型按混凝土罐车考虑(增大安全系数)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附录 C.0.6: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 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按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50009-2012 附录 C.0.4: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 均布活荷载 qe=8Mmax/bL2式中: L板的跨度; 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Mmax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按罐 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 为 0.6m0.2m,后车轮作用单侧荷载取 25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 考虑): Mmax=FL/4=525KN.M 2、计算 。 -可编辑修改- 1)选重量最大的罐车进行计算:罐车总重约(车和货)500KN。 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附录 C.0.5 条,局部荷载的有效 分布宽度按公式 C.0.5-1 计算有效载荷面积: (1)bcy = bty+2S+h = 0.20.20+0.3(车轮宽 bty 选 200mm,板厚按 300mm,无垫层 S 不计) =0.5m bcx= btx+2S+h = 0.60.20+0.3(车轮宽 bty 选 600mm,板厚按 300mm,无垫层 S 不计) =0.9m (2)当 bcxbcy,bcy0.6L, bcxL 时; b= bcy+0.7L =0.5+0.78.4=6.38m 因 eb,故有效宽度 b=b/2+e/2=4.39m qe=8Mmax/bL2=8*5254.398.4=13.56KN/ 1.3qe=17.628顶板可承受荷载 37.4KN/m2,符合顶板承载要求。 3、顶板在局部荷载作用下的抗剪和抗冲切验算 地下室顶板抗剪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 6.3.3-1、6.3.3-2 计算如下: h=(800h0)1/4=1 VR=0.7hftbh0=0.71.01.57600275=181.3kN VS=1.41.350=91kN VRVS 故地下室顶板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抗冲切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10 式 6.5.1-1、6.5.1-2 计算如下: =0.4+1.2/S=0.8 um=(600+200+2275)2=3100mm F1R=0.7hftumh0=0.71.01.570.83100275=749kN 。 -可编辑修改- F1S=1.41.350=91kN F1RF1S 故地下室顶板抗冲切承载力满足要求。 地下室顶板局部承载力验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式 6.6.1-1、6.6.1-2 计算如下: l=(600/1200)1/2=2.23 Fl=1.3512.231.57120000=567KN250KN 故地下室顶板局部承载力满足要求。 二、二、钢钢筋堆筋堆场场的堆的堆载验载验算算 1、圆盘一级钢堆载验算 1)每盘的重量计算得:约 25KN,按两层计算,50KN。 2)平放时的底面积(圆盘钢底部垫废模板): 3.14(圆盘直径 1.6/2)2=2.00m2 3)地下室顶板受到的压力: 50/2=25 KN/m2 4)验算 圆盘一级荷载为 25KN/m237.4N/M 不满足要求,需回顶! 三、三、钢钢管堆管堆载验载验算算 1、计算 1)算钢管理论重量得 483.0 钢管每米自重:0.033KN/M 2)堆载面分布中得出 1M 宽 1.5M 高空间内可堆放约 675 根钢管,1M 长 1M 宽的地方堆载 1M 高钢管,其重量为:(0.033 KN/M)(675 根) =22.275KN/M2 2、验算 (1.5M 高钢管荷载为 22.275 KN/)39040.84=19.5kNm 综上,可承受与腹板平行的剪力设计值为 104.61kN 每个车轮带给工字钢的荷载为:390/4=97KN104.61kN 符合工字钢承载要求!车辆可以安全通过。 为了保证后浇带的安全通过,后浇带处满铺工字钢间距不大于 50mm,在 后浇带一跨范围内底部采用同模板支撑架间距 0.90.9 钢管架顶撑。同时在 后浇带顶部铺设道板。保证车库的安全通过。 六、砂石、砌六、砂石、砌块块堆堆码验码验算算 砂、石、砖、砌块堆放高度均按不大于 2m 考虑,容重按较大的实心砖考 虑 18KN/,均布荷载 218=36KN/37.436KN/,满足顶板承载力要求。 7、施工施工电电梯梯处处荷荷载验载验算算 根据 SC200/200 施工电梯说明书,要求基础承载力为 24KN/,小于顶 板承载力要求,为保证安全,在施工电梯基础外扩两米范围内按地下室模板方 案立杆间距 900900 回顶(仅拆除模板体系架体不拆除,对顶板进行回顶)。 第四章第四章 回回顶顶范范围围及及设计设计 根据第三章验算除直条钢筋堆放区需回顶其余区域均不需计算回顶。为 保证施工安全,按以下要求回顶: 1、施工道路:在施工道路所在范围外扩 2m 范围,地下一层进行回顶,拆 模时仅拆除模板,按支模时立杆间距 900900 进行回顶。(若施工道路在后浇 带所在跨内,地下两层均需回顶) 后浇带:道路通过后浇带时按照第三章进行加固处理,后浇带处采用 16# 工字钢和-2012009000 钢板架设在后浇带上以便过车。后浇带平行于道路, 或在材料堆场范围内时,后浇带所在跨内地下两层均需按模板支撑架要求 900900 回顶。 。 -可编辑修改- 2、施工电梯处:施工电梯处地下一层在施工电梯基础外扩两米范围内按 地下室模板方案立杆间距 900900 回顶。 3、钢筋直条堆放区以及半成品堆放区地下一层及二层均按立杆间距 600900,步距 1200mm,扫地杆距地 300mm,最上端水平杆局支撑点距离不 大于 650mm。架体外侧四周设置连续剪刀撑。 、 5 、 施工准施工准备备与与资资源配置源配置计计划划 一、一、 材料准材料准备备 钢管:采用外径 48mm,壁厚不小于 2.75mm 的 Q235 钢材质的焊接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 Q235A 级钢的 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立杆、纵向水平杆的钢管长 度为 3.56m 或每根最大重最不超过 25kg 为宜,钢管应全涂防锈漆。 扣件: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 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等铸 造缺陷,扣件与钢管要接触良好。扣件应做防锈处理,螺栓拧紧,扭力矩达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 木枋:50100 mm,支撑架体上端软接触均加顶托。 加强对使用材料的检查,检查钢管是否合格,是否变形,检查扣件是否松 动,螺栓螺纹是否有损,检查钢管型号、质量等,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在本 工程中使用,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变形和不合格的扣件、 钢管。 二、人二、人员员准准备备 架体搭设操作必须由架工搭设,架工必须持证上岗。搭设前必须由技术、 安全部门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交底必须以口头形式和书面 形式同时进行,并且有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 第六章第六章 支撑架支撑架设计计设计计算算 一、基本参数一、基本参数 按现场施工的需要,加固区域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钢筋加工区(若实际与 方案位置不符,按实际范围进行加固)。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 la(m):0.60; 立杆 lb 纵距(m):0.90; 立杆步距 h(m):1.8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64; 采用的钢管(mm):482.75 ;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二、荷二、荷载载参数参数 钢材堆放最大荷载(每平方米 5 吨):50.000kN/m2; 三、三、纵纵向支撑向支撑钢钢管管计计算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49 cm3; 截面惯性矩 I = 10.78cm4; 。 -可编辑修改-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为简化因地库顶板自身承载力已较高,仅计算上部下传的荷载按 p1 = 50 kN/m; 计算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 1、根据荷载 50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 N=0.60.950KN/m2=27KN 2、钢管面积:A=390.7mm2 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N/A =27000/390.7=69N/mm2 4、立杆受压稳定性:=N/Af 长细比 =L/i 钢管回转半径查表 i=16 =(h+2a)/i=(1.2+20.25)1000/16=106.25 按 =106.25 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 =0.544 =27000/(0.544390.7)=127.0N/mm2205 N/mm2 满足要求。 允许长细比的验算: =(h+2a)/i=(1.2+20.25)1000/(1.610)=106.25=150 满足要求 四、可四、可调调托座托座验验算算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 N5.16kNN30kN 满足要求! 第七章第七章 支撑架搭支撑架搭设设及拆除及拆除 一、搭一、搭设设范范围围 按现场施工通道和材料堆放的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车道、钢筋原 材、砖、砂石等材料和钢筋、木工制作房、半成品堆场放部位;(加固区域详见 施工平面布置图,若位置调整按调整后的区域加固)。 二、工二、工艺艺流程流程 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 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 大横杆安第二小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 。 -可编辑修改- 三、构造要求三、构造要求 1、杆件与扣件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平杆、纵向平杆、 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对接扣件开口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 小于 100mm。立杆上下交叉使用顶托抵紧上部梁板。 (2)杆件之间的斜交节点采用旋转扣件。对于平杆、立杆、斜杆交汇的节 点,其旋转扣件轴心距平立杆交汇点应150mm。 (3)杆件接长采用对接扣件。立杆的对接,错开布置,相邻立杆接头不得 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立杆接头与中心接点之间不大于 600mm。 2、搭设要求 (1)脚手架构架 所有立杆纵距,立杆排距均为 900mm900mm;立杆步距为 1500mm,实 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地面 200mm 高为第一道横杆(扫地杆)。 (2)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 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 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 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 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纵横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立杆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 50mm 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 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 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 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钢管立杆顶 部应采可调节 U 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 200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U 型托上部增设 510 木方以分散上部荷载。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在竖向须沿长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交角在 4560之间,跨越立杆的根数在 57 根之间,剪刀撑应在纵向整个长度和 连续布置,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可靠连接,即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 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 弯。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须采用搭接,搭接长度 1 米,设置 3 个旋转扣件,旋转 扣件距管头 100mm 以上。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 。 -可编辑修改- 梁 50*100木枋 48钢管 砼结构面 扫地杆 钢管加固支撑示意图 高强顶托 剪刀撑 3、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 40Nm;且 不应大于 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 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mm;对接扣 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 第八章第八章 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支撑架的使用、保养与拆除 一、支撑架的使用一、支撑架的使用 1、支撑架搭设完,应经业主、监理、施工方共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投 入使用。 2、支撑架使用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 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并做详细书面 记录。 3、严禁随意拆除支撑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 二、支撑架的保养二、支撑架的保养 1、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上油一次。 2、每天检查一次架体的变形情况,架体是否固定牢靠,发现问题及时加 固修复。 三、支撑架的拆除三、支撑架的拆除 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 求。 2、架体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设专人指挥, 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3、拆除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软底鞋。 4、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剪刀撑、 。 -可编辑修改- 斜撑、后拆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 行拆除作业,需分段拆除。 5、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严禁乱堆乱放,必须做到工完场清。 第九章第九章 监监督和督和检测检测要求要求 1、在加固范围地下室顶板的临时道路两侧设置防护栏杆,在入口与转弯 处,悬挂限重、行驶路线标识。所有车辆限速 5km/h。 2、为了保证架体的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应定专人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 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等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变形。 3、现场派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指挥,控制车总重量不超过 50KN 的才能 上车库顶板,严禁超载。严禁两辆载重车并行通过,仅限一辆载重车通过。若 遇到并行情况在回车区错车。 4、在混凝土浇捣时,运输车辆较多,现场配设调度一人,确保地库顶板上 的道路,只能停一辆混凝土运输车。划分混凝土泵车停放区域,每个泵车支撑 脚下设置 1000mm400mm 200mm 的枕木。 5、对加固的钢筋直条区域,堆放钢筋严禁超过 50KN/m2。其余任何区域 严禁超过 37.4KN/m2 6、对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未进行加固的各施工区域、各材料 堆放区挂明显的限载标示牌,内容包括数据、高度等。 (1)盘圆和直条钢筋堆放高度要求不超过两层(双捆)。 (2)钢管堆放高度要求不超过 1.5m。 (3)方木、板等堆放高度要求不超过 2m。 (4)砂石堆场及实心砖等材料的堆放高不得超过 1.8m,多孔砖的高度不 得超过 1.8m,空心砖不得超过 2.0m。 7、每周对车库顶板面、板底、框架梁、支撑系统进行监测。发现结构异常 就立刻对顶板进行卸荷,并请有资质单位对其进行检测,严重专项方案必须进 行补强。并不再使用该地方作为施工场地。 8、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及栋号负责人(工长)应严格按照该方案进行指导施 工及检查验收,完成后通知质量部门负责人与技术部门与建设、监理等单位的 相关负责人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投入使用后安全员及栋号负责人(工长)每天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支撑架 体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负责人通报,并采取可靠的加固 应对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10、加固的范围:平面图中所规划的材料堆场及施工通道均加固的范围。 11、施工通道、施工电梯基础、砼泵车行驶路线及泵车设置等部位的地下 室顶板均严格按此方案进行顶撑加固。 注:地注:地库顶库顶板上部堆板上部堆载载及通及通车车必必须须待地下室待地下室顶顶板同条件板同条件试块强试块强度达到度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