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实验指导书九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二0一一年八月66目录实验一、网络工具的使用3实验二、Packet Tracer环境熟悉5实验三、地址解析协议ARP12实验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4实验五、配置静态路由21实验六、交换机的基本配置25实验七、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配置29实验八、配置动态路由RIP33实验九、Web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37实验十、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51实验十一、FTP服务器配置52实验十二、DNS服务器的设置53实验十三、划分子网54实验十四、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ICMP56实验十五、研究应用层和传输层协议58实验十六、Socket编程实现聊天程序60实验十七、PPP协议的配置65实验十八、配置单区域OSPF70实验十九、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76实验二十、DHCP 中继配置79实验一、网络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1、掌握正线和反线两种网线接头的制作。2、认识和熟练应用网线制作的专用工具。实验设备: EIA/TIA-568标准5类UTP,RJ-45水晶头,双绞线网钳,网络测试仪实验所需软件:无实验步骤:(一)正线的制作方法1、使用双绞线网钳的剪切口剪齐一段UTP电缆两段。2、使用双绞线网钳的剥线口剥除双绞线外皮,露出4对裸线。3、将4对裸线分别捋平,排列整齐,颜色按照EIA/TIA-568B标准排列。568B标准排列为: 1 2 3 4 5 6 7 8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100BASE-T4 RJ-45对双绞线网线接法的规定如下: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4、使用双绞线网钳的剪切口把参差不齐的8根裸线剪齐。5、将RJ-45接头弹片朝下,把整齐的8根裸线插入其中,使得8根裸线的横切面紧贴RJ-45接头的底面。6、将RJ-45接头插入双绞线网钳的压线口,用力握紧手柄。7、制作另一端(重复第2步到第6步)。8、利用网络测试仪测试,若发现灯发绿光,并且发光的顺序是13472658,则实验成功,否则失败。(二) 反线的制作方法1、 网线一端的接头制作与正线相同,另一端的接头制作应按照568-A标准的要求制作。568A标准排列为: 1 2 3 4 5 6 7 8 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 2、 网线接头制作完毕后,若发现灯发绿光,并且发光的顺序是31476258,则实验成功,否则失败。注意:1. 正线用于连接不同网络设备。2. 反线用于连接相同网络设备。实验二、Packet Tracer环境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PT的安装2、熟悉PT的界面3、构建最简单的网络环境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Packet Tracer5.3,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 一、安装Packet Tracer 5.0安装非常方便,在安装向导帮助下一步步很容易完成。二、添加思科的网络设备及计算机构建网络图1Packet Tracer界面图中白色的是工作区,工作区上方是菜单栏和工具栏,工作区下方是网络设备、计算机、连接栏,工作区右侧选择、删除设备工具栏。在设备工具栏内先找到要添加设备的大类别,然后从该类别的设备中寻找添加自己想要的设备。在操作中,先选择交换机,然后选择具体型号的思科交换机。图2拖动选择好的交换机到工作区 图3(Cisco Catalyst 2950)单击设备,查看设备的前面板、具有的模块及配置设备 图4添加计算机:Packet Tracer中有多种计算机 图5查看计算机并可以给计算机添加功能模块 图6 添加连接线连接各个设备思科Packet Tracer有很多连接线,每一种连接线代表一种连接方式:控制台连接、双绞线交叉连接、双绞线直连连接、光纤、串行DCE及串行DTE等连接方式可供选择。如果不能确定应该使用哪种连接,可以使用自动连接,让软件自动选择相应的连接方式。图7连接计算机与交换机,选择计算机要连接的接口 图8连接计算机与交换机,选择交换机要连接的接口 图9在上图中,红色表示该连接线路不通,绿色表示连接通畅图10删除连接及设备 图11把鼠标放在拓扑图中的设备上会显示当前设备信息 图12计算机的配置 图13 计算机所具有的程序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计算机RS-232接与思科网络设备的Console接口相连接,用终端软件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图14添加计算机与交换机的控制台连接 图15选择了“Console”连接线,右键单击拓扑中的计算机,选择RS-232接口图16选择网络设备的Console接口 图17计算机以终端方式连接到网络设备进行配置Packet Tracer把网络环境搭建好了,接下来就可以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配置了,具体怎么样构建网络环境,要看自己对网络设备的了解。实验三、地址解析协议ARP实验目的:1、使用 Packet Tracer 的 arp 命令2、使用 Packet Tracer 检查 ARP 交换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内容:用Packet Tracer搭建网络拓扑结构,练习如何使用Packet Tracer 的 arp 命令,并使用 Packet Tracer 检查 ARP 交换实验拓扑:实验简介:TCP/IP 使用地址解析协议 (ARP) 将第 3 层 IP 地址映射到第 2 层 MAC 地址。当帧进入网络时,必定有目的 MAC 地址。为了动态发现目的设备的 MAC 地址,系统将在 LAN 上广播 ARP 请求。拥有该目的 IP 地址的设备将会发出响应,而对应的 MAC 地址将记录到 ARP 缓存中。LAN 上的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 ARP 缓存,或者利用 RAM 中的一小块区域来保存 ARP 结果。 ARP 缓存定时器将会删除在指定时间段内未使用的 ARP 条目。具体时间因设备而异。例如,有些 Windows 操作系统存储 ARP 缓存条目的时间为 2 分钟,但如果该条目在这段时间内被再次使用,其 ARP 定时器将延长至 10 分钟。ARP 是性能折衷的极佳示例。如果没有缓存,每当帧进入网络时,ARP 都必须不断请求地址转换。这样会延长通信的延时,可能会造成 LAN 拥塞。反之,无限制的保存时间可能导致离开网络的设备出错或更改第 3 层地址。网络工程师必须了解 ARP 的工作原理,但可能不会经常与协议交互。ARP 是一种使网络设备可以通过 TCP/IP 协议进行通信的协议。如果没有 ARP,就没有建立数据报第 2 层目的地址的有效方法。但 ARP 也是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ARP 欺骗或 ARP 中毒就是攻击者用来将错误的 MAC 地址关联放入网络的技术。攻击者伪造设备的 MAC 地址,致使帧发送到错误的目的地。手动配置静态 ARP 关联是预防 ARP 欺骗的方法之一。您也可以在 Cisco 设备上配置授权的 MAC 地址列表,只允许认可的设备接入网络。实验步骤:任务 1:使用 Packet Tracer 的 arp 命令步骤 1. 访问命令提示符窗口。 单击 PC 1A 的 Desktop(桌面)中的 Command Prompt(命令提示符)按钮。arp 命令只显示 Packet Tracer 中可用的选项。 步骤 2. 使用 ping 命令在 ARP 缓存中动态添加条目。ping 命令可用于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访问其它设备,ARP关联会被动态添加到 ARP 缓存中。在 PC 1A 上 ping 地址 55,并发出 arp -a 命令查看获取的 MAC 地址。 任务 2:使用 Packet Tracer 检查 ARP 交换步骤 1. 配置 Packet Tracer 捕获数据包。进入模拟模式。确认 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只显示 ARP 和 ICMP 事件。 步骤 2. 准备 Pod 主机计算机以执行 ARP 捕获。在 PC 1A 上使用 Packet Tracer 命令 arp -d。 然后 Ping 地址 55。步骤 3. 捕获并评估 ARP 通信。在发出 ping 命令之后,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捕获数据包。当 Buffer Full(缓冲区已满)窗口打开时,单击 View Previous Events(查看以前的事件)按钮。 实验四、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实验目的:1、了解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基本特点2、掌握IOS命令基本操作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一 实验环境搭建添加一个模块化的路由器,单击Packet Tracer 5.0的工作区中刚添加的路由器,在弹出的配置窗口上添加一些模块:图1 默认情况下,路由器的电源是打开的,添加模块时需要关闭路由器的电源,单击图1箭头所指的电源开关,将其关闭,路由器的电源关闭后绿色的电源指示灯也将变暗。在“MODULES”下寻找所需要的模块,选中某个模块时会在下方显示该模块的信息。然后拖到路由器的空插槽上即可。图2各种模块添加完成,打开路由器的电源图3 添加一计算机,其RS-232与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相连图4 用计算机的终端连接路由器图5 实验环境搭建完成二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的几种模式:User mode(用户模式)、Privileged mode(特权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全局配置模式)、Interface mode(接口配置模式)、Subinterface mode(子接口配置模式)、Line mode、Router configuration mode(路由配置模式)。每种模式对应不同的提示符。基本命令:enable(简写:en): 从用户EXEC模式进入特权EXEC模式config terminal(简写:config t): 从特权EXEC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hostname: 给路由器改名,后接路由器新名字interface(简写:int):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后接接口标识ip address: 配置网络地址,后接ip地址和子网掩码no shutdown: 确保该接口没有关闭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简写:copy run start): 很重要,用来保存运行配置文件图6 几个配置命令提示符图7配置路由器的名字图8配置enable密码图9配置Console登录时的密码图10 通过Console端口登录到路由器需要输入密码图11配置终端登录方式的密码默认情况下路由器中的各种密码以明文形式保存。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命令加密口令。图12查看路由器接口的IP配置信息首先要明白接口名称表示方式:接口类型 接口数字标识/插槽数字标识,如Serial 4/0表示该接口为串口,第一个插槽的第4个接口。插槽的数字标识是从零开始的。图13 显示所有接口的详细信息图14显示某个指定端口的详细信息图15 配置登录时的欢迎信息图16 保存配置信息思科的IOS命令非常庞大,不同的硬件,不同的版本,它们的命令是不同的。只有多练习才能掌握。实验五、配置静态路由实验目的:1、熟练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一 实验环境构建图1 网络拓扑图说明:路由器的串口是背对背的直接连接,因此,有一个串口要配置时钟速率,使用clock rate命令进行配置,配置时钟速率的一串口为DCE端。二配置实验基本命令:enable(简写:en): 从用户EXEC模式进入特权EXEC模式config terminal(简写:config t): 从特权EXEC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hostname: 给路由器改名,后接路由器新名字interface(简写:int):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后接接口标识ip address: 配置网络地址,后接ip地址和子网掩码no shutdown: 确保该接口没有关闭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简写:copy run start): 很重要,用来保存运行配置文件1. 基本配置图2 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的名字图3配置路由器FastEthernet接口IP地址图4配置路由器Serial口ip地址图5设置串口时钟速率(DCE)2. 配置各个路由器上的静态路由配置两台路由器的静态路由:ip route命令。ip route命令格式:ip route x.x.x.x y.y.y.y z.z.z.z x.x.x.x-目标网络的网络地址 y.y.y.y-目标网络的SUBNET MASKz.z.z.z-去目标网络的下一个邻居路由器IP地址(与本路由器直接邻接 的接口IP地址) 例如:ip route 通过邻居路由器可到达目的网络图6配置Router0的静态路由,并查看路由表图7删除一条静态路由表图8配置默认路由图9本实验环境中Router0的静态路由配置图10本实验环境中Router1的静态路由配置图11 本实验环境中Router2的默认路由配置图12PC0 ping通 PC5,验证配置实验六、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实验目的:1、理解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基本的配置方法2、验证配置的正确性3、记录主要的操作步骤、操作命令4、记录验证结果.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一 实验环境搭建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1.几种配置命令模式switch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用户命令模式,只能使用一些查看命令。switch#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在特权命令模式。switch(config)#这种提示符表示是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端口配置命令模式2.检查和查看命令查看当前配置状况,通常是以show(sh)为开始的命令。show version查看IOS的版本、show flash查看flash内存使用状况、show mac-address-table查看MAC地址列表图1图2图3 Show ?帮助命令显示当前所有的查看命令3.密码设置命令switch(config)#enable password设置进入特权模式进的密码switch(config-line)可以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及telnet远程登录时所需要的密码图4 设置交换机的各种密码4.配置IP地址及默认网关图5 配置IP5.管理MAC地址表switch#show mac-address-table显示MAC地址列表switch#clear mac-address-table dynamic清除动态MAC地址列表图6设置静态MAC地址6.配置端口安全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4图7图87.配置实例(对前面的拓扑图所示的实验环境进行配置)图9图10图11图12保存对交换机的配置至此,本实验完成。实验七、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配置实验目的:1、理解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的配置方法,实现交换机端口隔离。2、验证配置的正确性,记录主要的操作步骤、操作命令。 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VLAN可以把同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段,因此,Vlan可以抑制网络风暴,增强网络的安全性。一实例拓扑图图一交换机Cisco 2960二创建VLAN在Cisco IOS中有两种方式创建vlan,一是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vlan vlanid命令,如switch(config)#vlan 10;二是在vlan database下创建vlan,如switch(vlan)vlan 20图二创建vlan三把把端口划分给vlan(基于端口的vlan)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1进入端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配置端口为access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把端口划分到vlan 10图三如果一次把多个端口划分给某个vlan可以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图四四查看vlan信息switch#show vlan图五图六show vlan brief查看vlan简明信息图七查看id为10的vlan图八通过vlan的名字查看vlan五删除配置图九把第0个模块中的第8个端口从vlan 40中删除图十删除vlan 40实验八、配置动态路由RIP实验目的:1、掌握动态路由RIP的配置方法2、理解RIP的原理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一 实验环境搭建图1实验环境中各个网段与路由器接口IP地址分配如上图所示。二RIP协议基本配置命令Router(config)#ip classless让路由器支持无类编址,RIPv1是不支持无类IP编址的。RIP基本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w.x.y.z可选的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no router rip在路由器上关闭RIP协议Router(config-router)#no network w.x.y.z从RIP协议中移除w.x.y.z网络Router(config-router)#version 2RIP协议为第2版Router(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 2该接口仅发送RIP ver 2报文Router(config-if)#ip rip send version 1该接口仅发送RIP ver 1报文Router(conifg-if)#ip rip send version 1 2该接口发送RIP ver 1报文和RIP ver 2报文Router(config-if)#ip rip receive version 2该接口仅接收RIP ver 2报文Router(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关闭路由协议的自动聚合功能Router(config-router)#ip split-horizon配置水平分割三RIP配置实验首选根据实验需要配置好PC机及路由器各个接口的IP地址等参数。1.三个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图2基本配置主要是配置路由器的名字,安全密码,各个端口的IP地址等。仅一个路由器配置为例,其余的路由器与该路由器配置相似。2.RIP路由协议配置图3Router0的配置 ;是B类网络,前8bits是网络ID,在配置时应该是netwok 图4Router1的配置图5Rotuer2的配置图6给每个路由器RIP协议启用第二版3.RIP路由协议的诊断与排错图7查看路由表show ip route图8show ip rip database图9debug ip rip开启RIP诊断,no debug ip rip 关闭RIP诊断4.使用计算机不同网段互ping检查网络连通图10pc2可以ping通所有的网段实验九、Web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 实验目的:1、掌握web站点服务的配置以及可选项的含义2、掌握在用户机上使用IE登陆站点。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HUB或交换机,双绞线实验所需软件: 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实验描述:一:创建WEB服务器和站点二:创建不同ip地址的站点三:创建不同tcp端口的站点四:创建不同主机头的站点五:创建虚拟目录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创建WEB服务器和站点1:“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应用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应用程序服务器”-“internet信息服务(IIS)”2:创建web站点实验二:创建不同ip地址的站点实验三:创建不同tcp端口的站点实验四:创建不同主机头的站点补充:IIS概述Windows 2000 Server上提供的为IIS 5.0。利用这种2K自带的IIS 5.0可以在2K机上建立最常用的WWW和FTP服务器,实现最基本的浏览和文件传输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一般要求。实验十、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目的:1、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2、加深对DHCP服务器工作原理的理解3、掌握作用域的新建与管理,掌握检测 DHCP服务器的工作情况。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HUB或交换机,双绞线实验所需软件: windows 2000 server 操作系统实验内容及步骤:一、DHCP服务器的安装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网络服务选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二、DHCP服务器的配置1、调用DHCP 操作: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DHCP2、添加DHCP服务器 操作:DHCP右键添加服务器浏览选中要增加的服务器名3、设置DHCP服务器操作:选中服务器名右键新建作用域其中: “作用域名”中,“名称”项,可任填一个名称 “IP地址范围”中,“起始IP地址”项,如填写:00;“结 束IP地 址”项,如填写:00;“子网掩码”项,如填写:。“排除”中,如果有必要,可填写服务器不分配的地址或地址范围;如果不需,则直接“下一步”“租约期限”可以根据IP资源富裕度来设置,默认为8天。父域(当前的域名)、WINS和网关可以先选择默认。三、客户机的配置 在客户机的TCP/IP配置中,将IP地址的配置设置为“自动获取模式”。四、观察实验结果打开客户机和服务器观察其网络邻居中是否能找到对方。利用ipconfig命令观察:将任何一台本网内的工作站的网络属性中设置成“自动获得IP地址”,重新启动成功后,运行“ipconfig/all”即可看到各项已分配成功。注意:如过客户端找不到DHCP服务器或者DHCP服务器中没有可分配的IP地址,客户端将自己自动分配一个:169.254.X.X的固定IP。不过改IP不能在国际互联网上用。补充:DHCP概述DHCP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e Protocol)的缩写。一台DHCP服务器可以让管理员集中指派和指定全局的和子网特有的TCP/IP参数(含IP地址、网关、DNS服务器等)供整个网络使用。客户机不需要手动配置TCP/IP;并且,当客户机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后,旧的IP地址将被释放以便重用,根据这个特性,比如你只拥有20个合法的IP地址,而你管理的机器有50台,只要这50台机器同时使用服务器DHCP服务的不超过20台,则你就不会产生IP地址资源不足的情况。如果已配置冲突检测设置,则 DHCP 服务器在将租约中的地址提供给客户机之前会试用Ping测试作用域中每个可用地址的连通性。这可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每个IP地址都没有被使用手动TCP/IP配置的另一台非 DHCP 计算机使用。实验十一、FTP服务器配置实验目的:1、掌握FTP服务器的配置以及可选项的含义;2、掌握在用户机上使用FTP进行文件的传输。实验设备: 3台计算机,HUB,双绞线实验内容及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2、确认FTP服务组件已经安装3、在服务器端配置FTP的过程:打开IIS管理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打开“默认FTP站点”属性窗口:“默认FTP站点右键属性”即可。设置“FTP站点”:在“IP地址”处选本地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号保持默认值“21”不变。设置“消息”:在“欢迎”框中输入登录成功后的欢迎信息,“退出”中为退出信息。设置“主目录”:在“本地路径”中按“浏览”按钮选择目标目录“E:myweb”。设置“安全帐号”:默认的,匿名用户(Anonymous)被允许登录,如果有必要,此处可选拒绝其登录以增加安全性;或增加其他用于管理此FTP服务器的用户名(默认的为“Administator”)。设置“目录安全性”:此处可以设置只被允许或只被拒绝登录此FTP服务器的的计算机的IP地址。如需要,也可在“默认FTP站点”处单击右键选“新建”来新建FTP的虚拟目录。4、ftp站点的测试(1)在浏览器中登录:格式为ftp:/后加域名,或ftp:/用户名后加域名。如果匿名用户被允许登录,则第一种格式就会使用匿名登录的方式;如果匿名不被允许,则会弹出选项窗口,供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第二种格式可以直接指定用某个用户名进行登录。(2)在DOS下登录:在用户机上,打开DOS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FTP,用户可通过灵活使用HELP命令,学习通过命令来使用FTP。补充:IIS概述IIS是Internet信息服务(Internet Infomation Server)的缩写。它是一种Web服务,主要包括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它使得在Intranet(局域网)或Internet(因特网)上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上提供的为IIS 5.0。利用这种2K自带的IIS 5.0可以在2K机上建立最常用的WWW和FTP服务器,实现最基本的浏览和文件传输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一般要求。实验十二、DNS服务器的设置实验目的:配置DNS服务器实验设备:3台计算机,HUB,双绞线实验内容及步骤:一、DNS概述计算机在网络上通讯时只能识别如“8”之类的数字地址,那为什么当我们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如“”的域名后,就能看到我们所需要的页面呢?这是在我们输入域名后,有一种“DNS服务器”的计算机自动把我们的域名“翻译”成了相应的IP地址,然后调出那个IP地址所对应的网页,最后再传回给我们的浏览器,我们才能得到结果。DNS是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组织成域层次结构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命名系统。DNS 命名用于TCP/IP网络,如Internet,用来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定位计算机和服务。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 名称时,DNS服务可以将此名称解析为与此名称相关的其他信息,如IP地址。所以,我们想要我们自己内部网上的域名能成功地被解析(即翻译成IP地址),就需要将我们自己的2K机建立成一个DNS服务器,里面包含有我们的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表。这通常需要建立一种A记录,A是Address的简写,意为“主机记录”或“主机地址记录”,是所有DNS记录中最常见的一种。二、DNS的设置1、打开DNS控制台:选“开始菜单程序管理工具DNS”。2、建立域名“”映射IP地址“0”的主机记录。建立“com”区域:选“DNSWY(你的服务器名)正向搜索区域右键新建区域”,然后根据提示选“标准主要区域”、在“名称”处输入“com”。如下图:建立“abc”域:选“com右键新建域”,在“键入新域名”处输入“abc”。建立“admin”主机。选“abc右键新建主机”,“名称”处为“admin”,“IP地址”处输入“0”,再按“添加主机”。3、建立域名“”映射IP地址“8”的主机记录。由于域名“”和域名“”均位于同一个“区域”和“域”中,均在上步已建立好,因此应直接使用,只需再在“域”中添加相应“主机名”即可。建立“www”主机:选“abc右键新建主机”,在“名称”处输入“www”,“IP地址”处输入“8”,最后再“添加主机”即可。4、建立域名映射IP地址9的主机记录方法同上。5、建立域名“”映射IP地址“8”的主机记录方法也和上述相同,只是必须保持“名称”一项为空!建立好后它的“名称”处将显示“与父文件夹相同”。6、建立更多的主机记录或其他各种记录方法类似。更多的建立后如下图所示:7、建立时也有可以采用将“”整个作为“区域”,然后在它下面直接建立“主机”的作法。不过对于同类记录较多时,这种方法显得较为不便。三、DNS设置后的验证为了测试所进行的设置是否成功,通常采用win2000自带的“ping”命令来完成。格式如“ping ”。实验十三、划分子网实验目的:1、掌握子网的划分方法2、理解IP的编址原理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实验内容:为下面拓扑图中显示的拓扑设计并应用 IP 编址方案。然后根据 IP 编址方案配置路由器接口地址。配置完成时,验证网络可以正常运作。图1 拓扑图任务 1:划分子网的地址空间。 步骤 1: 检查网络要求。 已经有 /24 地址块可供用于网络设计。网络包含以下网段: 连接到路由器 R1 的 LAN 要求具有能够支持 15 台主机的 IP 地址。 连接到路由器 R2 的 LAN 要求具有能够支持 30 台主机的 IP 地址。 路由器 R1 与路由器 R2 之间的链路要求链路的每一端都有 IP 地址。 不使用可变长子网划分。 步骤 2:在设计网络时要考虑以下问题。(在单独的纸张中回答) 此网络需要多少个子网? 此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此网络以斜杠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 每个子网有多少台可用的主机? 步骤 3:分配子网地址给拓扑图。 分配第二个子网给连接到 R1 的网络。 分配第三个子网给 R1 与 R2 之间的链路。 分配第四个子网给连接到 R2 的网络。 任务 2:确定接口地址。 步骤 1:分配适当的地址给设备接口。 分配第二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R1 的 LAN 接口。 分配第二个子网中最后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PC1。 分配第三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R1 的 WAN 接口。 分配第三个子网中最后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R2 的 WAN 接口。 分配第四个子网中第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R2 的 LAN 接口。 分配第四个子网中最后一个有效的主机地址给 PC2。 步骤 2:在拓扑图下的表中记录要使用的地址。 任务 3:配置 Serial 和 FastEthernet 的地址。 步骤 1:配置路由器接口。要完成 Packet Tracer 中的练习,需要使用 Config(配置)选项卡。完成后,务必保存运行配置到路由器的 NVRAM。注意:必须打开接口的端口状态。注意:所有 DCE 串行连接的时钟速率均为 64000。步骤 2:配置 PC 接口。 使用网络设计中确定的 IP 地址和默认网关来配置 PC1 和 PC2 的以太网接口。 任务 4:验证配置。 回答下列问题,验证网络能否正常运行。 能否从连接到 R1 的主机 ping 默认网关? 能否从连接到 R2 的主机 ping 默认网关? 能否从路由器 R1 ping R2 的 Serial 0/0/0 接口? 能否从路由器 R2 ping R1 的 Serial 0/0/0 接口? 注意:要想从路由器执行 ping,必须转到 CLI 选项卡。实验十四、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ICMP实验目的:1、掌握 ICMP 数据包的格式2、理解不同类型ICMP报文的具体意义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图1 实验拓扑图实验内容:了解 ICMP 数据包的格式, 使用 Packet Tracer 捕获并研究 ICMP 报文。步骤 1:捕获并评估到达 Eagle Server 的 ICMP 回应报文。 进入 Simulation(模拟)模式。Event List Filters(事件列表过滤器)设置为只显示 ICMP 事件。单击 Pod PC。从 Desktop(桌面)打开 Command Prompt(命令提示符)。 输入命令 ping 并按 Enter 键。最小化 Pod PC 配置窗口。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按钮以运行模拟和捕获事件。收到 No More Events(没有更多事件)消息时单击 OK(确定)。在 Event List(事件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数据包,即第一条回应请求,然后单击 Info(信息)列中的彩色正方形。单击事件列表中数据包的 Info(信息)正方形时,将会打开 PDU Information(PDU 信息)窗口。单击 Outbound PDU Details(出站 PDU 详细数据)选项卡以查看 ICMP 报文的内容。请注意,Packet Tracer 只显示 TYPE(类型)和 CODE(代码)字段。要模拟 Wireshark 的运行,请在其中 At Device(在设备)显示为 Pod PC 的下一个事件中,单击其彩色正方形。这是第一条应答。单击 Inbound PDU Details(入站 PDU 详细数据)选项卡以查看 ICMP 报文的内容。查看 At Device(在设备)为 Pod PC 的其余事件。完成时单击 Reset Simulation(重置模拟)按钮。 步骤 2:捕获并评估到达 的 ICMP 回应报文。 使用 IP 地址 重复步骤 1。观看动画,注意哪些设备参与交换。 步骤 3:捕获并评估超过 TTL 值的 ICMP 回应报文。 Packet Tracer 不支持 ping -i 选项。在模拟模式中,可以使用 Add Complex PDU(添加复杂 PDU)按钮(开口的信封)设置 TTL。单击 Add Complex PDU(添加复杂 PDU)按钮,然后单击 Pod PC(源)。将会打开 Create Complex PDU(创建复杂 PDU)对话框。在 Destination IP Address:(目的 IP 地址:) 字段中输入 54。将 TTL: 字段中的值改为 1。在 Sequence Number(序列号)字段中输入 1。在 Simulation Settings(模拟设置)下选择 Periodic(定期) 选项。在 Interval(时间间隔)字段中输入 2。单击 Create PDU(创建 PDU)按钮。此操作等同于从 Pod PC 上的命令提示符窗口发出命令 ping -t -i 1 54。重复单击 Capture/Forward(捕获/转发)按钮,以在 Pod PC 与路由器之间生成多次交换。在 Event List(事件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数据包,即第一个回应请求。然后单击 Info(信息)列中的彩色正方形。单击事件列表中数据包的 Info(信息)正方形时,将会打开 PDU Information(PDU 信息)窗口。单击 Outbound PDU Details(出站 PDU 详细数据)选项卡以查看 ICMP 报文的内容。要模拟 Wireshark 的运行,请在其中 At Device(在设备)为 Pod PC 的下一个事件中,单击其彩色正方形。这是第一条应答。单击 Inbound PDU Details(入站 PDU 详细数据)选项卡以查看 ICMP 报文的内容。查看 At Device(在设备)为 Pod PC 的其余事件。实验十五、研究应用层和传输层协议实验目的:1、掌握各数据包的格式2、理解应用层和传输层的工作原理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Packet Tracer 和windows professonal操作系统实验步骤:图1 拓扑结构图实验内容:从 PC 使用 URL 捕获 Web 请求,运行模拟并捕获通信 ,研究捕获的通信。任务 1:从 PC 使用 URL 捕获 Web 请求。步骤 1. 运行模拟并捕获通信。 进入 Simulation(模拟)模式。单击 PC。在 Desktop(桌面)上打开 Web Browser(Web 浏览器)。在浏览器中输入 。单击 Go(转到)将会发出 Web 服务器请求。最小化 Web 客户端配置窗口。Event List(事件列表)中将会显示两个数据包:将 URL 解析为服务器 IP 地址所需的 DNS 请求,以及将服务器 IP 地址解析为其硬件 MAC 地址所需的 ARP 请求。单击 Auto Capture/Play(自动捕获/播放)按钮以运行模拟和捕获事件。收到 No More Events(没有更多事件)消息时单击 OK(确定)。步骤 2. 研究捕获的通信。 在 Event List(事件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数据包,然后单击 Info(信息)列中的彩色正方形。单击事件列表中数据包的 Info(信息)正方形时,将会打开 PDU Information(PDU 信息)窗口。此窗口将按 OSI 模型组织。在查看的第一个数据包中,注意 DNS 查询(第 7 层)封装在第 4 层的 UDP 数据段中,等等。如果单击这些层,将会显示设备(本例中为 PC)使用的算法。查看每一层发生的事件。打开 PDU Information(PDU 信息)窗口时,默认显示 OSI Model(OSI 模型)视图。此时单击 Outbound PDU Details(出站 PDU 详细数据)选项卡。向下滚动到此窗口的底部,您将会看到 DNS 查询在 UDP 数据段中封装成数据,并且封装于 IP 数据包中。查看 PDU 信息,了解交换中的其余事件。实验十六、Socket编程实现聊天程序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2、掌握Client/ Server结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3、掌握Socket机制的工作原理实验设备: N台计算机实验所需软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