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段太尉逸事状文段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段太尉逸事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文体特点及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 、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3、了解古人的道德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二、自主预习:1、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字子厚,祖籍河东,称“柳河东”,因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故又称“柳柳州”,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段太尉逸事状的“状”指 “行状”,一种文体,记述某人生平事迹。“逸事”可写作“轶事”“佚事”2、整体感知:段太尉逸事状主要记述了段太尉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课文中表现事件转换的较为明显的语言信息是“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徵。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 太尉始【开始】为【担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凭身份】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兼任】行营节度使,寓【驻扎】军邠州,纵士卒无赖【恣意妄为】。邠人偷嗜【奸诈贪婪】暴恶【横暴凶恶】者,率【大多】以【用】货【财物】窜名【名字混入】军伍中,则肆【放纵】志,吏不得问。日群【每天,成群地】行丐【索取、索求】取于市,不嗛【通“慊”,满足】,辄【就】奋击,折人手足,椎【通“槌”,敲、砸、打】釜鬲瓮盎盈【充满】道上,袒臂徐去,至【甚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因为】王故【缘故】,戚【忧愁】不敢言。太尉自州以【用】状【一种文书】白【禀告】府,愿【愿意】计【商议】事。至则曰:“天子以【把】生人【百姓】付【交给】公【你】理【治理】,公见人被暴害,因【仍然、还】恬【安闲、安适】然,且【将】大乱,若何?”孝德曰:“愿【愿意】奉【恭敬地接收、听从】教【指教】。”太尉曰:“某【我】为泾州,甚适【安闲】,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欺凌、损害】死,以【来】乱【扰乱】天子边事。公诚【如果、果真】以【用】都虞候命【任命】某者,能为公已【制止、停止】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句式:被动句】。”孝德曰:“幸甚!如【如同、按照】太尉请!”一、合作探究:1.泾州出现了什么状况?(可用原文的句子回答)提示: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2.当地的官员是如何应对的?太尉和他们有什么不同?提示:(1)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2)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二、当堂检测: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王子晞为尚书(汾阳王的儿子) B、纵士卒无赖(横行无法) C、辄奋击折人手足(手和脚) D、天子以生人付公理(陌生的人)【公,你。理,治】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领行营节度使(兼任) B、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顺心) C、袒臂徐去(袒露) D、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诚心)【如果、果真】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率以货窜名军伍中【用】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 【因为】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用】 C、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用】 D、以乱天子边事【来】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译: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 (2)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译: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暴乱,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自主学习2 既署【暂任、代理】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用】刃刺酒翁、坏【形作使动,使受损】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布置、安排】卒取【抓获】十七人,皆断头注【附着、挂】槊上,植【竖立】市门外【省略“于”,状语后置】。晞一营大噪,尽甲【名作动,穿上铠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怎么办】?”太尉曰:“无伤【伤害、妨碍】也,请辞【致辞、论理】于军【状后】。”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辞退、推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甲士】者出,太尉笑且【且且的省略,一边】入,曰:“杀一老卒,何甲【名作动,穿上铠甲】也?吾戴【顶着】吾头来矣。”甲者愕【惊呆】。因【趁机】谕【告诉、晓谕】曰:“尚书固【难道】负【亏待】若属【你们】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用】乱败【使败坏】郭氏?为【替】白【通报、告诉】尚书【省略句式,省略“吾”】,出听我言【说话】。”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充满】天地,当务【务求、务必】始终【有始有终】。今尚书恣【放纵】卒为【做】暴【形作名,坏事、危害的事】,暴且【将要】乱【形作动,发生祸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句式:宾前置,欲归罪谁】?罪且【将】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财物】窜名(于)军籍中【状后】,杀害人,如【像】是【这样】不止【制止】,几日【过不了几天】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发生】,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j,管束】士。然则郭氏功名,其【表反问语气】与【助词,无义】存者几何【多少】?”言未毕【结束、完毕】,晞再拜曰:“公幸【承蒙】教晞以道【句式:状语后置,以道教晞】,恩【恩德】甚大,愿奉【率领】军以从。”顾【回头】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队伍、行列】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晚餐】,请假【借用】设【准备】草具【粗劣的饭食】。”既食,曰:“吾疾作【发作】,愿【想】留宿门下。”命【让】持马者去,旦日【第二天】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告诫、嘱咐】候卒击柝卫【护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住处】,谢【谢罪】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一、合作探究:1.这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现出有什么过人之处?提示:诛杀暴卒。表现太尉的刚毅勇敢,正义凛然。2.太尉为什么不带一大批人马去军营?表现出怎样的风范?提示:太尉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配刀,选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表现出太尉外柔内刚不怕死的风范。3.太尉如何说服军士和郭唏?详写郭唏,对表现段太尉有什么作用?提示:(1)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 天地,当务 始终 。今尚书恣 卒为 暴 ,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2)衬托出太尉大义凛然的形象。二、当堂检测解释下列各组词:1、为:、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担任】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被动句】2、率、率疲蔽之卒,转而攻秦 【带领】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大都】3、日、日群行丐取于市 【每天,名作状】 、欲苟顺私情,则刘病日笃【一天比一天,名作状】、日薄西山【太阳】4、因、公见人被暴害,因【仍,依旧】恬然 、因【趁机】击沛公于坐、项王即日因【于是,就】留沛公与饮5、且、北山愚公者,年且【将近】九十 、因【仍然,还】恬然,且大乱、若属皆且【将】为所虏6、一、晞一【全】营大噪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数量名词作动词】、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矣 【表数量】 、而或长烟一空,一碧万顷【全】7、固、尚书固【难道】负若属耶 2、汝心之固【顽固】,固【顽固】不可彻、固【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君臣固【牢固】守以窥周室8、对下列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植市门外(种植)植【竖立】 B、晞一营大噪,尽甲(披上盔甲) C、尚书固负若属耶(对不起) D、顾叱左右曰(回头)9、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太尉笑且入曰【一边一边】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将要】 B、今尚书恣卒为暴【做】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替】 C、请辞于军 【致辞】 太尉尽辞去【辞退、推辞】 D、又以刃刺酒翁【用】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用】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段太尉超人胆识的一组是 今不忍人无寇暴死 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无伤也,请辞于军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A B C D11下面是对文章的简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写郭唏军队无法无天,写白孝德慑于郭子仪的权威而不敢过问,这就为段太尉的出场点明背景,渲染气氛。 B段太尉与白孝德的一段对话,写出了太尉对整顿郭唏军队已成算在胸,这表现了太尉勇于任事、志在救民的品格。C段太尉将郭唏的十七个军士斩首示众,这对打击郭唏的嚣张气焰虽说是必要的,但它却激起了军营的叛乱,造成了不该出现的紧张局面。 D这段文字采用衬托、对比、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方法,把为了邠州人民而主动制止郭唏军队横暴的段太尉写得栩栩如生。三、翻译下面的句子(1)乱天子边,欲谁归罪?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2)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自主学习3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担任】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掠夺】人田,自【私自】占【霸占】数十顷,给【租给】与农,曰:“且【将来】熟,归【返回、归还】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之)告谌【省略句】,谌曰:“我知入数而已【罢了】,不知旱也。”督责【索取】益【更加】急。且【将要】饥死,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判决书】,辞甚巽【通“逊”,】,使人求【恳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为什么】敢言我!”取判【判决书】铺背上,以【用】大杖击二十,垂【临近】死,舆【抬】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是】我困【形使动,使处于困境】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撕下】裳衣【名作动,包扎】疮,手【名作状,亲手】注【敷上】善药,旦夕自哺【喂】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名作动,买】谷代偿,使(其)勿知【省略句】。淮西寓【驻扎】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判断句】。入见谌,大骂曰:“汝诚【果真】人耶?泾州野如赭【zh,红褐色】,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讲仁义】信【讲信义】大人也【判断句】,而【转折关系,但是】汝不知敬【敬重】。今段公唯一马,贱【低价】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知耻、以为耻】。凡为人傲【傲视】天灾、犯【冒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以何”的倒装,凭借什么,怎样】视【面对】天地?尚不愧【惭愧】奴隶耶?”谌虽暴抗【暴戾、强横,抗通“伉”】,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羞悔,遗憾】死。一、合作探究:这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提示:(1)代民尝租(2)仁慈宽厚的性格。二、当堂检测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督责益急(责骂) 【催逼索取】 B、太尉判状辞甚巽(通“逊”,温和) C、旦夕自哺农者(喂) D、凡为人傲天灾(轻视)2、下列划线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杀一老卒,何甲也【名作动】取判铺背上 舆来庭中【名作动,抬】 手注善药【亲手,名作状】 市谷代偿 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裂裳衣疮 乃我困汝【使动】 A、 B、 C、 D、3、指出下列句中“以“的含义及用法。a、汾阳王以副元帅居浦。【凭借】 b、率以货窜名军伍中【用】, c、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用】。 d、又以刃刺酒瓮【用】。 e、以大杖击二十【用】。 f、汝将何以视天地【凭借】 g、未尝以色待物 【用】 h、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因为】 i、太尉自州以状白府【用】 j、尽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来】4、解释下列句中“且”的用法。A、且大乱,若何 【将要】 B、甲者出太尉笑且入【且且的省略,一边】 C、今尚书恣卒为暴【做】 D、罪且及副元帅 【将要】 E、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将要】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马上自己动手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自主学习自主学习4 及太尉自泾州以【因】司农征,戒【告诫】其族:“过岐,朱泚幸【倘若、万一】致【赠送】货币,慎【千万】勿纳。”及过,泚固【坚决】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允许、应允】。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采纳、听从】吾言。”晤谢曰:“处贱【形作名,低下的地位】,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把】(之)在吾第。”以【把】如【送到】司农治【处理】事堂,栖【动使动,使栖,搁】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把】(之)告泚,泚取视,其故【当初、原来】封识【题识】具【都,全】存。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呈上】史馆。今之称【谈论】太尉大节者出入【差错】,以为武人一时奋【奋发】不虑死,以取【博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立身行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ti,通“邰”】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经过】亭障堡戍,窃好【喜欢】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x,温和的样子】,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恭顺谦逊】,未尝以色【脸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动使动,使表达出来】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可信】行直【正直】,备【详细】得太尉遗事,覆【通“复”,反复】校无疑。或恐尚逸【通“佚”,散佚、亡失】坠,未集【收集】太史氏,敢以状【逸事状】私于执事,谨状【写逸事状】。一、合作探究:1、这部分写了段太尉的哪件逸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提示:(1)拒收贿赂。(2)清正廉洁2、文中写朱泚的奸诈对表现段太尉有何作用?提示:朱泚的行贿、叛逆与段实秀的廉洁、忠烈,形成鲜明对比。 当堂检测: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朱泚幸致货币【倘若,万一】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临幸,宠幸(谓帝王亲临) 】B、泚固致大绫三百匹【赠送】 秦以区区之地,而致万乘之势【发展到、达到】C、其故封识具存 【题识】 独其为文犹可识【辨认】D、其故封识具存【原来、当初】 凡在故老,犹且矜育【年老】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a、 欲谁归罪? 【宾语前置】 b、 请辞于军。【状语后置】c、 汝又取不耻。【状语后置】 d 、汝将何以视天地? 【宾语前置】 3、指出下列句子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a 、率以货窜名军中 。【无】 b 、杀一老卒,何甲也? 【甲,名作动】 c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败坏,形容词使动】 d、乃我困汝。【使处于困境,形容词使动】e、 日群行丐取于市。 【每天成群,名作状】 f、 裂裳衣【名作动】疮,手【名作状,亲手】注善药。三、翻译下面的句子(1)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 译:等到段太尉从泾州任上被征召为司农卿,(2)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译:就把它送往司农的办公处,安放在屋梁上。全文知识归纳1.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不嗛,辄奋击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辞甚巽 出入歧周邠斄间 覆校无疑2.古今异义无寇暴死 已乱: 无伤也3词类活用暴【做凶横的事,形容词作动词】且乱 【引起变乱】 舆来庭中 【抬,名作动】 市【名作动,买】谷 处贱【微贱的地位】手【亲手】注善药 困汝【使动】 杀一老卒,何甲【名作动,穿上盔甲】也4.一词多义以、且、固、即即(只得)告太尉 即(马上)自取水洗去血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至则曰 【省略主语句】 植市门外 【状后】 愿奉军以从【省略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判断句】 段公,仁信大人也 【判断句】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宾前置】公幸教以道【状后】 汝将何以视天地【宾语前置】课后迁移练习 左忠毅公逸事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微行入古寺(隐藏身份) B、无俟奸人构陷(等待)C、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小步快走) D、必躬造左公第(建造)造:到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连词,都是表修饰。) A、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音节助词,不译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涕泣谋于禁卒 师不必贤于弟子 C、乃奋臂以指拨眦 介词,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动词,认为 D、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助词,所字结构 客逾庖而宴 名词,处所3、下列都是省略句,已补出了省略部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召入,使(史可法)拜夫人 B、史朝夕(等候)(在)狱门外C、(禁卒)为除不洁者,引(史可法)入 D、微指左公处,则(左公)席地倚墙而坐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左光斗崇高品质的一组是(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爱才 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得才后的惊奇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是说史可法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刚毅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刚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是说史可法A、 B、 C、 D、【参考译文】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作打扫卫生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待的地方,只见左公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给别人听,他说:“我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自己用背靠着他们,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金属般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对我老师呀!”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五、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 1、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 为:担任 B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逊C贱卖市谷入汝 市:集市 D旦夕自哺农者 哺:喂2、选出有通假字的一项( )A、泾州野如赭垂死 B、太尉判状辞甚巽C、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D、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3、下面的加粗虚词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 )农以告谌。 人且【将要】饥死以大杖击二十 且【将来】熟,归我半A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相同B两个“以”字用法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不相同C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相同D两个“以”字用法不相同,两个“且”字用法也不相同4、下面选项中的加点字用法与所给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裂裳衣疮A市谷代偿 B太尉判状辞甚巽 C乃我困汝 D汝又取不耻5、下面选项的句子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结构不相同的是( )例句: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A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B段公,仁信大人也,C汝诚人耶 D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二、课内文段阅读“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邠州由是无祸” ,完成下列练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率领B.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C. 罪且及副元帅 及:牵连D吾疾作,愿留宿门下作:工作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B孝德震恐,召太尉曰C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D顾叱左右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B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C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既来之,则安之D罪且及副元帅 不出,火且尽9下列各句中全都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项是 (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A B C D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汾阳王的副元帅驻扎在蒲州时,郭晞做尚书,放纵手下士卒作违法乱纪的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心中忧虑而不敢说。 B太尉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向白孝德请缨,暂代节度使的职位,为白孝德制止祸乱,并保证不使白的人受到牵连。C太尉斩杀十七个暴卒后,郭晞军营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盔甲准备报仇,段太尉非常从容地准备到郭晞军营中加以说服。D终于说服了郭晞,并留宿在郭晞的军营中,第二天一起到白孝德处表示改过,白孝德非常感激。六、课后迁移练习2(挑战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2005年全国高考卷I)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进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为市官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言隐费钱五百万。侠尝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疾病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北海公申征并来候侠疾,所居第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粟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节选自北史裴侠传)注擿(t):揭发。瘳(chu):病愈。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B解析:A.代词,代前面所述对象。B,前一个语尾助词,“呢”;后一个为代词,“他”。C.所十动词的形式,译成代词。D.动词,“做”。A举手指之而言 B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吏人莫不怀之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C所食唯菽盐菜而已D并收庸为市官马 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废公”和“对奸吏起镇慑作用”的一组是B解析:B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其他各项所指陈述对象和题干不搭配。A 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B 宁以妻子易图也? 侠闻之,许其自首。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C 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D 所苦因此而瘳。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解析:“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原文无此意,原文是李贵听说裴侠任工部大夫一职时,自己害怕。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明,有异于一般孩童。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内取得成效;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