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5699.doc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5699.doc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5699.doc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5699.doc_第4页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85699.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总的教学要求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四、提高质量的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内容 1. 怎样进行观察 2.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3. 神医大会诊4. 春节和圣诞节5. 走近家乡的风俗习惯6. 吃的学问7. 茶文化活动设计方案 8. 走进秋天 9. 长方形面积10. 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11. 拼摆图案 12. 环境保护13. 一亿有多大14. 烙饼问题15. 爱护我们的学校16. 观察蚂蚁第一课时 怎样进行观察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三、教学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3.制作观察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一位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他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二)研究讨论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1)观察要有序;(2)观察要有目的;(3)观察要进行比较;(4)观察要启发想象。(三)作业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第二课时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教学目的1.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2.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3.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4.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准备: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二、活动激趣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三、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合作完成同一个课题)四、全班交流讨论 颁发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书师:现在我这位馆长来招聘人才了,请个位选手好好准备第一轮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应聘。(陆续完成介绍唐代代表诗人杜甫的解说员和绝句赏析解说员的招聘)五、活动小结诗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权利和义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能在课余时间继续去汲取这份丰富的文化乳汁。六、活动拓展师:我们班有很多小小作家,现在请你展开想像写一篇绝句新传。第三课时 神医大会诊活动目的:针对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换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改正,效果会更加好。(一)揭题引趣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的题目是神医大会诊。昨天,语言王国来了几位客人,个个愁容满面,原来他们得了病,老师把他们的病介绍给了我们班的几位专家。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专家们是如何诊治的。(二)“专家门诊”(场景布置:四个诊室分别为“肥胖症”专科、“前后矛盾症”专科、“残缺不全症”专科、“搭配不当症”专科。).症状甲:“哎哟哎哟,肚子好难过,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医生去看病!”乙:“哦,实在太累了,走了这么一点路就吃不消,我这人太肥了,得减一减才行”。丙:“我的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是觉得全身不舒服,像身体里哪一部分不属于自己。”丁:“我呢?病得最严重,缺手缺脚成残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病?”.挂号根据各人病情,挂号处给予不同的诊卡。.看病甲拿着诊卡来到“前后矛盾症”专家前,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专家诊断:一整天应包括上午和下午,下午不等于一整天,只要把“下午”去掉,你这病就痊愈了。 ( 随着专家的话,打去了“下午”,病人立即喜笑颜开。)乙拿着诊卡来到“肥胖症”专家前,出示病句:在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沙滩上拾贝壳。专家诊断:前面已经有“金色的沙滩上了”,后面再写“沙滩上”就重复了,应该毫不留情把它去掉。 (专家“咔嚓”一声,使句子变为“金色的沙滩上,有个身穿红衣服的小姑娘在拾贝壳。”乙欣喜而归。)丙来到“搭配不当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小红生病了,但是她没上学。专家诊病:关联词“但是”用得不当,应改为“所以”,丙连声道谢而归。丁来到“残缺不全症”专科专家面前,出示病句:我们美丽的校园。专家诊治:这句话只有“谁”而没有“怎么样”或“干什么”,可以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怎么样”,如“真大啊!”“真安静!”等等。(出示句子“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大啊”和“我们美丽的校园真安静!”接受了诊治,丁快乐地唱起了歌。)( 三)出诊语言家族。师:“刚才,小病人们个个满意而归,临走时,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小神医们能到语言王国出诊,医治一下他们那儿的所有的病人,你们愿意当小神医去一趟吗?” (学生欢欣雀跃)1.词语家族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词语家族,见到了许多有病的词语宝宝,同学们快动脑筋医治他们。出示词语:克苦 青香 兴高彩烈 痛若 灵机一动 坚难 枪先 舞稻 (学生答教师改,完成了此项练习。)师:治好了词语宝宝的病,他们真开心,他们想邀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电脑出示题目:茂密的 山水 吸引 水面威武的 树木 守卫 合作翻滚的 龙虾 注视 游客2.师: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开心,他们兴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可不知怎的,一个个从滑梯上掉了下来,可能是滑梯组装得不对吧!我们小朋友帮他们去检查一下。出示一副由句子组成的大滑梯:.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五楼。.写完作业,灯光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上了楼。.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关了教室的灯,走出了教室。.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内的灯没有关 ( 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排序,句子排列正确后出示:“谢谢小朋友!”)7.篇章段落家族师:“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们想去治治他们的病吗?(然后出示一篇病症的例文,让学生相互讨论后修改。(四)教师总结。今天这堂课,老师带着我们班的小神医们为“语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种各样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学会了治别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办呢?下面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修改自己最近写的一篇日记,好吗?第四课时 春节和圣诞节活动背景:圣诞节和春节即将来临,孩子们相互赠送贺卡和礼物也很多,庆祝的气氛很是浓厚,但是真正地让孩子们说说圣诞节和春节,他们又显得很陌生。开展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对这两个节日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更好地感受那欢快的气氛。活动过程:一、设置疑问你知道圣诞节和春节分别是什么时候吗?这两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你能比较吗?二、布置任务分四大组进行查阅资料,准备全班交流。三、全班交流(重点在与比较两者的区别)四、为圣诞节和春节设计贺卡。五、总结活动第五课时 走进家乡的风俗习惯一、主题的产生:生活中许多民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沿袭着,人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行家乡民俗的研究,学习和了解家乡民俗风情,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二、活动目标:1.通过对家乡民俗的研究,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味小吃、民间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三、实施过程:第一阶段汇报:家乡风俗活动准备:搜集家乡风俗的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二、话家乡风俗1.小组交流家乡风俗。2.集体交流。(1)家乡风俗有节日风俗,如元宵节、重阳、过大年、清明、端午节、七月半等。生产风俗:学徒与帮工、开张剪彩等。婚丧喜庆:洗三朝、做生日、抓周、祝寿等。生活风俗:张贴门神、建房与上梁等。(2)对某一风俗作介绍。三、展出家乡风俗图片,并说说经历。四、谈谈看法和建议。(如对家乡的哪些风俗你是不满意的?)五、讨论:如何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1.正确看待民风民俗。2.尊重当地的礼仪。3.对于迷信活动,应当加以抵制。)第二阶段汇报:小小点心师活动过程1.课前调查了解家乡的点心有哪些,知道他们的名称,材料,做法,口味2.在家长的指导下学做一道点心。最好有自己的创意。3.把自己制作点心的材料和过程,或者制作中的感受写下来。4.把自己制作的点心带到学校里来,向同学介绍点心的做法,然后根据色香味评出最佳点心师。最后和同学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5.整理好在这次活动中的资料:包括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数据、表格;活动中自己记的笔记(点心的制作材料、过程),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活动中的图片资料六、教师总结七、宣布活动结束。第六课时 吃的学问饮食与保健一、活动主题的提出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食物与保健”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二、活动具体目标:1.引导学生对食物的关注,认识食物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功用,让食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三、活动的实施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食物的来源;2.食物本领大;3.我是小小营养师;4.未来的食物。第一阶段:食物的来源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过程:(一)食物从哪里来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二)开个小小交流会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孩子们热情高涨、非常感兴趣。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第二阶段:食物本领大目的:自由组成调查小组,设计调查表,通过网络、图书室及向别人请教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各色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它价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过程:(一)学生自由分组、确定调查的地点和内容,设计调查表。上网查找,查阅书籍,向老师请教其他(二)学生分组、分地点进行资料的收集。活动时间为两课时,这主要是在校内,地点是电脑室和图书室。(三)组织学生交流调查情况、整理资料,完成调查报告。第三阶段:我是小小营养师目的: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过程:(一)你每天的饮食科学吗(二)我是小小营养师1.调查身边的小伙伴们,给他们提提建议我们班上有不少小胖子,“小小营养师”们就把目标索定在他们身上,进行重点调查。认真、细致地了解他们平时喜欢吃的食物,还要给他们提合理化意见,弄得小胖子们一个个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孩子们在学校调查了同学的饮食习惯,我还鼓励他们回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营养习惯,帮他们也分析一下他们的饮食是否健康。2.出份营养套餐小小报这一活动是在孩子们将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及调查了周围人的饮食习惯后进行,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设计既有营养又合理的健康食谱。有的孩子说,现在吃肉太多了,很多人都得了肥胖病,肥胖又容易滋生出许多病来,我们出份素食报;有的孩子说,现在人人都在喝奶制品,但是他们不知道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所需的奶制品是不一样的,我们出份合理饮用奶制品的小报,帮助爸爸妈妈正确选择奶制品。3.营养师大碰撞让孩子们交流自己设计的营养食谱,营养师们互相发问、解疑。建议营养师们将营养食谱介绍给你认为适用的人。(同学、家长、老师等)第四阶段:未来的食物目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食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我们生活中的食物有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蔬菜,由于使用上了化肥,使得蔬菜上残留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各不相同,人们为了摄取各种营养,必须吃许多食物,太麻烦了等等。四、活动的结果与评价(一)活动的结果原来学生并不注意如何健康的饮食,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现在孩子们非常关注饮食的合理与搭配,他们考虑吃什么对自己的身体有益,怎样吃才健康,并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健康饮食的习惯。(二)活动的评价自我评价:同学对我的评价:爸爸、妈妈对我的评价:老师对我的评价:第七课时 茶文化活动设计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加强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二、准备工作1.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2.进行调查方法、摄影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指导。3.学生参与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三、活动过程及方式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茶的种类、名称、中国名茶、传统制茶叶的方法、泡茶方法和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茶道艺术等。(这一项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要根据学生研究的重点给予合理的评定);引导学生阅读与茶有关的文章(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5000年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2.可举行一些与茶有关的诗词、散文朗诵表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人;也可检验学生对语文、口才、胆量等方面的能力。3.用亲手制作的茶叶为最亲的人泡一杯浓茶,以表达对最亲的人的敬意。4.用在活动期间制作的茶叶,以及所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在校内举行一次茶艺表演。5.在校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方式有:黑板报、手抄报、电子刊物、图片展等。四、活动成果的评价1.重视过程评价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第八课时 走进秋天主题目标 :1.体验丰收的喜悦,让儿童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2.了解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果实。3.获得有关的农作物和其他动植物的知识。4.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主题内容 :1.丰收的果园在家长或者朋友的带领下,让学生到农村果园里去采摘果实。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果实。了解果实的特征以及有关果实的知识,学习些简单的劳动技能,知道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体验丰收和喜悦之情。2.寻宝物组织学生自主地去寻找植物的落叶、果实、种子或好玩的小东西,装起来收集好,为开学的展示活动做准备,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在秋天的自然中体验到愉快和舒畅,体验探索自然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秋天的创作学生利用找到的“秋天”,例如:果实、树叶、种子等自然物进行拍照、作画、做标本甚至有创意地玩出各种秋天的游戏,充分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过程 :活动一:丰收的果园一、谈话引入,提出注意事项教师:同学们,秋天已经悄然走到我们的身边了,这时果园里的果树已经结满了果实。抽个空我们要到果园去,大家高兴吗?教师:到果园去要注意什么?(学生已有了多次外出活动的经验,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注意事项。)活动二:寻宝物一、导入活动,提出要求老师:我们还要利用这个机会去寻找秋天的“宝物”。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将自己寻到的“宝物”收集起来装好,看谁寻找到的“宝物”多。活动时注意外出的安全。活动三:秋天的创作一、引导学生以自己或者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在“寻宝物”活动中的收获教师:同学们,你们在假期中寻找到了许多秋天的“宝物”,你们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向同学介绍自己找到的“宝物”。二、展示创作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启发学生互相观赏,看一看,议一议谁创作的作品最美、最有特点?你最喜欢哪样作品?第九课 长方形面积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六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习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举起收集的树叶,说说它们的名称。生:桑树叶、梧桐树叶、银杏树叶师:看到这些树叶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生:树叶真是千姿百态。是五颜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计算树叶的面积,好吗?评:让学生了解课前所收集的树叶的名称,激发学习的兴趣,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二、探究发现1.计算长方形面积。师:出示一个没有数据的长方形,能说出它的面积吗?能想办法吗?生:量出长、宽。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积。师:(屏幕显示),把长方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长方形中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评:求长方形的面积是学生已有的经验,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激活学生用数方格方法求图形面积的经验,促使学生把这一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2.计算三角形面积。师:屏幕显示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学生互相讨论,汇报。生:像长方形一样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纸上数一数。把三角形分开拼成一个正方形。师:你想得真好!把图形分开来,再移动变成正方形。数一数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生:9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先数整格的,再数半格的,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师:同样是在方格纸上数长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数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生:长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两个半格可以合成一个整格。评:求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不仅提出了数方格的办法,而且在方格的启发下,大胆想像,指出了先分割,再拼合的方法。这样做便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3.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师:(屏幕出示地图、树叶、钥匙等实物图,再抽象出平面图形。)与三角形和长方形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由弯弯曲曲的线围成的。它们都是不规则图形。师:你们认为像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面积呢?请同学们以树叶为例,小组讨论。4.汇报:生:把它看作一个长方形来计算面积。师:怎么看?生:把弯弯曲曲的线看成是直的,和长方形很像。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师:如果把树叶放在方格纸中,这个不规则图形和刚才看到的三角形比,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树叶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师:那么怎样用数方格的办法来算出它的面积呢?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的算半格。生:我不同意,应该把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师:这时,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是准确的吗?到底哪种方法更接近呢?为什么?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够半格算半格,计算出的面积就会比实际面积大得多,还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比较好。评:从全是整格一有的正好半格一有的比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教学时抓住不同图形的特征,精心为学生创设了矛盾不断激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猜想、争论,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非常可贵的估算意识。5.请学生上台汇报计算方法,用自己发现的方法计算树叶的面积。生:先把整格的框出来,然后把半格的编号并标出来。生:不满半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弯曲的部分都画成半格,再数。生:整格的分别标上数据,在两个半格中间标上一个数据。评: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想法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获取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计算时创造了分类计数等有效的方法,展示的过程给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提供了条件。三、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物体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生:手的表面。还有很多树叶的表面是不规则图形。身体的正面。师:先估一估,再计算你手中的树叶的面积。说说是怎样估的?生:用刚才的树叶比较。生:让树叶跟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比。师:把估出的面积记在心里,再算一算树叶的面积,看谁估的面积和计算的面积最接近。学生汇报计算的方法。生:我的树叶两半是一样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评:教师随时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大胆估算,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在计算时学生提出了利用树叶的对称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难能可贵!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四、拓展延伸学生相互合作,选择手、地图和钥匙中的一种计算出面积。小结。这节数学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把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写下来。回家再找一些不规则图形算出它的面积,好吗?评: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估计并计算手掌、钥匙、地图的面积,及时巩固新学习的方法,学生的体验是丰富而深刻的。鼓励学生把最感兴趣的地方写出来,是很好的总结和反思,值得提倡。 第十课 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后,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2 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3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4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教学重点: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教学过程:一 分一分,数一数。先让学生看右边的两个图形,自己尝试数方格计算面积。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数得准确?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让学生明确:稍复杂的图形可以分割成几个简单图形后再计算面积比较简单。二 移一移,数一数。出示图形后,可以先鼓励学生尝试用上面的方法数出它的面积,告诉学生,不满一格的可以算作半格。提问: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数起来很麻烦,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平移把这个图形加以转化。学生独自完成。集体交流时,注意展示学生探索出的不同的平移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前后的图形,形状变了,但面积不变,转化后,解题更简便。 三.数一数,算一算.出示题目: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让学生知道,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先让学生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出示树叶图,问: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仿照上题做)四.估一估,算一算.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先估计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出它们的面积. 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教学后记:使学生会把一个稍复杂的图形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让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第十一课 拼摆图案教学目标:1.通过“七巧板”的制作、拼摆等活动,复习巩固图形认识初步及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动脑、语言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交流拼摆图案的含义,线线平行、垂直、平移变换、线段的中点、角平分线、锐角、直角、钝角等知识的复习.教学难点: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课前准备:1.每名学生准备一至两块12cm12cm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刀、直尺.教师准备“几何画板5.03”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笑脸牌、哭脸牌和用来奖励学生的一些小件学习用品.2.教师和科代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学过程:一、引入 教师:我知道我们许多同学画画得不错,我们不仅可以画图,而且我们还可以用几块几何图形板子,摆出许多有趣的自然事物.先请大家欣赏.(教师放七巧板摆出的一些美丽图案的课件.)教师:大家知不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实际上是由七块几何图形摆成的.大家想不想学?(学生:想)本节课我们就研究有趣的七巧板.二、活动过程教师:后面由我们的科代表来主持这节课.主持人: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大家有没有信心把它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众生答:有。主持人:(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众生大声朗读:“七巧板”起源于我国宋代,是由一个正方形分割成的七块几何图形,可以拼摆成为千变万化的几何图形,形似各种自然事物. 19世纪开始流传到日本和欧美国家.有趣的七巧板拼图游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一些刊物还刊登了不少用七巧板进行数学教学和数学研究的文章.1817年德国学者M 威廉在题为用中国的七巧板向青少年通俗解释欧几里德定律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系列可用七巧板解答的几何习题.围绕七巧板展开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七巧板的设计和人工智能、拓扑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主持人:下面请我们的老师指导我们做七巧板.教师:(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七巧板)做七巧板分三步:画线;并提问: 找出你所画图形中,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及互相垂直的线段.图中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其中的锐角、钝角各是多少度?剪纸成型;你能说出这七个几何图形的形状吗?(形状相同的两块大三角形、两块小三角形、一块中等的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涂色:根据自己的爱好将七块纸板任意涂上各种颜色.主持人:大家已经做好了一副漂亮的七巧板,下面我们用它来拼出美丽的图形吧!大家动手之前,先参观一下老师的作品.(老师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下图案的拼摆过程并赋予解说词。主持人:请大家在本组内利用你所做的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案,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众生进行交流,主持人和教师点拨、指导)主持人:各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回答:你的拼图用了什么形状的板,你想表现什么?用最优美的语言赞美它.在你拼出的图案中,指出三组互相平行的线段或互相垂直的线段,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黑板板书)在你拼出的图案中,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并将它们表示出来.(黑板板书)(主持人、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主持人:把七巧板重新整合,在三分钟时间内看哪个组能拼出最好的作品来(设创作奖)各组拿着自己的优秀作品,带着事先设置的问题向其他组发问。(主持人配合,答对给笑脸牌,答错给哭脸牌)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表演组,各派一名同学上来表演:第一个节目:请XXX同学和共同配合走出一组平行线,再走出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XXX问:你知道平行线的一些性质吗?答: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传递性。问XXX:你知道怎样走向讲台最近吗?为什么?(XXX连走带答)这样最近,因为垂线段最短.(掌声鼓励)第二个节目:请yyy同学与zzz同学走出一个锐角,再走出一个钝角。yyy问zzz,角如何分类?zzz答: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大类。zzz问yyy:锐角、钝角分别在什么范围内?yyy答: 锐角 ; 钝角 (黑板板书)(掌声鼓励)主持人总结: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这节课同学们把它摆成各种有趣的造型,或似人物,或似鸟兽,惟妙惟肖。我们将有信心把它发扬光大,发明八巧板,九巧板以至无穷。6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得积极主动,我们的科代表组织得有条不紊,表演的同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感谢我们的科代表!感谢我们表演的同学!感谢大家!“七巧板”来源生活,它包含了我们前面学过的许多的数学知识,如平行、垂直、线段的中点;锐角、直角、钝角以及角平分线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好好的学习数学,同时还要善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际。7.课外作业1.用你做的七巧板能否拼一个长方形?梯形呢?平行四边形呢?2. 用你做的七巧板拼一个有趣的图案,并写出优美的解说词。第十二课 环境保护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二、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师:作为福一的一员,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更漂亮,可是,我们发现校园里出现了很多与环境不和谐的因素:已经上课了,水房里的水龙头依然在哗哗地流水;放学了,教室里的灯依然亮着;校园的路上不时的有纸屑映入眼帘;花坛里的花草不时的受到一些马虎小朋友的践踏,独自伤心的流泪,如果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如何去保护他们呢?现在让我们走进爱护环境大讨论吧!讨论1:怎样节约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3、随手关紧水龙头。第十三课 一亿有多大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事物感受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渗透选用小基数类推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机渗透节约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研究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1亿的大小,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学具:(1)多媒体课件 (2)为部分学生准备100张纸,为部分学生准备1000张纸(3)计算器(每生一个) 学生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研究“1亿有多大?”(板书课题),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就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例。二、探究体验(一)猜想。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二)验证。1讨论方案(1)那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2)组织学生汇报(3)梳理方案师: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先测一部分纸的厚度,再推算出所有纸的厚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共同为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板书:测小算大)师:大家比较有争议的地方是先测多少张纸合适?(可能大部分学生会选择100张或1000张)测得少了,误差大,太多了,数起来麻烦。2测量推算(1)测量:老师为左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张纸,为右边各组同学准备了1000张纸,不过有的是作业本纸,有的是打印纸,有的是信纸。现在请各组快速测量一下各是多少厘米?(2)汇报测量结果: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1000张纸有的是8厘米,有的是9厘米(3)推算:现在请各组按你们的测量结果,推算一下1亿张纸有多厚?(需要的话可用计算器)(4)汇报推算结果:学情预设:可能会产生下列推算方法:a量得100张1厘米 b.用计算器算 推算1000张10厘米 量得1000张9厘米1万张100厘米1米 推算100000000100010000010万张10米 1000009900000(厘米)100万张100米 900000(厘米)9000米1000万张1000米 1亿张10000米大数目的推算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有的学生会出错,可以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课件演示以上两种推算方法。3.质疑:对于推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三、对照体验师:刚才推算出1亿张纸大约有多高?( 8000米、9000米、10000米),你能想象出有多高吗?(根据前面的铺垫,可能会想到和熟悉的事物相对照。)课件演示参考资料:教学楼每层大约4米,1亿张纸摞起来相当于( )层教学楼高。相当于( )栋五层教学楼那么高。(按推算的10000米计算)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8848米四、拓展延伸1.师:刚才大家感受了1亿张纸的厚度,下面换种事物来进一步感受“1亿的大小”。(1)算一算:1亿千米路,汽车需行( )年;人步行需( )年。汽车每小时行约100千米,人步行每小时约5千米(得数保留整数)(2)想一想1亿有多大?我们还可以到网上查询,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课件播放信息:你知道吗?1亿有多大?制一亿双筷子需砍伐生长了二十年的大树25000棵。我国每年制造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大约吃掉2500万棵树。1亿滴水,可汇成3333升水,可装四辆大型运水车。 一个水龙头如果1秒钟滴一滴水,一年就滴掉上千万吨水。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100亿吨以上。1亿粒大米约2500千克,我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1天节省32500千克大米。如果 每人每天吃400克,节省下来的米可供一个人吃223年。3.谈感悟:听了这几条信息,你又想说点什么?4、师小结:五、小结过程,课外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新的体会?反思一下,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2.课外延伸:课后请大家就利用这样的研究过程和方法,选择你感兴趣的“1亿个什么”去研究。第十四课 烙饼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纸锅、彩色圆形图片、表格、练习题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设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碰到一些数学问题,例如:煮熟一个鸡蛋要用8分钟时间,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预设生成1:一个一个的煮,一个8分钟,5个要40分钟时间。预设生成2: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要用8分钟时间。2再次设问:为什么会想到一起煮呢?3教师小结:当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面煮时,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节约能源。看来,煮鸡蛋是要讲究方法的!生活中这类问题还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烙饼问题。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1课件呈现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2教师追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深入解读数学信息:(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认识: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指的是锅里面最多能同时放下两张饼。如果只有一张饼时也可以只放一张。)(2)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要烙,反面也要烙。)师强调: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可以把先烙的一面叫做正面,后烙的一面叫做反面。(二)观察法,探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1明确烙1张饼的时间让学生说出时间,并说出具体烙法。在说烙法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用彩色圆片直观演示,加深学生对烙饼过程的直观认识。并完成板书:1张 6分钟。2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在黑板上贴上“2张饼”)(1)同位互说:你是怎样烙的?所用时间是多少?(2)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出现两种情况:烙一张饼需要6分钟,烙两张饼需要12分钟。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学生汇报时,师结合教具在黑板上直观演示,让学生具体明白两种烙法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完整口述。(3)比较优化两种方案。设疑:你认为哪种方案好?为什么?让学生从两种方案中比较得出:第二种方案好,原因是节省时间,只需要6分钟就可烙好两张饼,从而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4)渗透用表格记录烙饼方法。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填好表格:次数饼1饼2需用几分钟第一次 第二次 总共需要几分钟 (5)设疑:一张饼和两张饼的张数不同,但所用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最后师小结: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佳方法,并板书:2张(同时烙) 6分钟(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1设问:小明一家3口人,如果妈妈要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吃上饼?同桌合作完成以下要求:(1) 同桌合作,用学具摆一摆。(2) 想一想,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3) 烙完后,跟同桌说一说,并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请同桌上台,一生讲解,一生用学具演示烙饼过程。(预设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