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程纲要.doc_第1页
什么是课程纲要.doc_第2页
什么是课程纲要.doc_第3页
什么是课程纲要.doc_第4页
什么是课程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以提纲形式一致性的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要回答的问题分别是: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基本的素材或活动是什么?我怎样带他们去?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课程纲要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这个学期将要“学会什么?”,紧接着回答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内容、组织什么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以及什么样的评价任务能检测学生的学习进程及结果。课程纲要要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课程纲要不仅要呈现课时安排,更要回答未达成本学期的目标,关键的教与学的活动及其方式是什么。课程纲要要全面而一致的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课程纲要可以干什么首先,它有利于教师形成学科观或课程意识,思考从“一节课”走向“一门课程”。清楚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及其与课程目标的关系,从而对任教学科有总体把握。课程纲要就像一份认知地图,他要求教师理清本学期课程在学科课程中的地位与价值的基础上,不仅呈现本学期需要学生应知与能会的目标,同时也呈现各知识之间的结构以及与课程目标的逻辑关系,因此有利于整体的把握课程。其次,它有利于教师审视满足某门课程实施的所有条件。课程纲要是一种计划,也是对教学实施的预期,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实施条件,如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设备与其他资源、符合课程内容与认知规律的教与学的方式等等。教师在撰写纲要的过程中,对这些要素的审视,有利于教师正视教学条件的现状。再次,它有利于学生明确某门课程的全貌或相关政策。课程纲要不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蓝本,因此,在教学前,就应与学生分享。最后,它有利于学校开展课程纲要的审议与质量管理。课程纲要既是一份合同,也是一种交流工具,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同,也是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合同,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工具,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工具。通过这份合同,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通过这种交流工具,教研组可以共享纲要并促进其质量提升;学校可以对其质量进行审议;学生可以了解课程要求及其安排,规划自己的学习,更明确自己将要往哪里去,将会怎么去,以及如何监控自己的学习。什么是基于标准的教案基于标准的教案提倡教师根据课标,结合教材和学情等要素确定目标之后,先来设计评价任务,再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设计,首先关注的是目标,而不是教材内容;更关注内容、方法与目标的一致性,而不是方法的新奇与否;更关注学生有无明白,而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多少内容更关注基于目标的学生表现的提升,而不是练习的多寡。基于标准的教案设计有什么作用基于标准的教案设计让教师更加清楚每一堂课的明确目标和具体意义。首先,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每一堂课都是为达成课标中的“大观念”服务的,只有明确了目的地,我们才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其次,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为实现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确定本堂课的目标之后,紧接着就进行评价任务设计,也即先设计检测学生学习结果的任务,再来设计教学活动。评价任务是检测目标达成度的,必须是与目标匹配的;而评价任务随着教学环节的展开而展开,其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镶嵌在教学活动中,因此,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再次,确保学生经历学习并证明自己的学习的机会。基于标准的教案设计要求教师先设计评价任务,并将评价任务镶嵌在教学活动中,这些任务必须是学生自己去经历、去表现、去完成,教师才能收集到学生表现的证据。这也就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课程纲要框架格式规范【标题】(一)表述方式:学段+年级+学科(上册或下册)课程纲要 示例: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二)排列方式及字体字号居中宋体3号字加粗【一般信息】(一)表述方式课程名称:学科 示例:思想政治课程类型:必修或选修教材来源:出版社+版次 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适用年级:学段+年级示例:初中七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课时(阿拉伯数字表示)示例: 90课时设计者:姓名/单位(多个设计者纵排,姓名占格长度一致) 示例:连 珂/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常立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二)排列方式/字体字号顶格纵排;宋体5号字,冒号及左边文字加粗。【主体内容结构呈现】(一)表述方式背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目标(一)(二)(三)内容 可表格式呈现实施 可分类别叙述,也可以单元叙述。评价 采取的评价方式、标准,用来检测目标达成情况。注:“背景”根据情况决定取舍;内容与实施可以合并为“内容和实施”。(二)排列及字体字号顶格纵排;主体内容与一般信息之间空一行;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正文宋体5号字,如有表格,表格内为宋体小5号字。 【排版要求】1.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2.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3.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教学方案框架格式规范总序号:【标题】(一)表述方式:教材课题+教学方案示例:识字6教学方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方案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方案(二)排列方式及字体字号居中宋体3号字加粗【一般信息】(一)表述方式教材来源:学段+学科+教科书/出版社+版次示例: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 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内容来源:模块或者【学段+年级+学科(上或下)+单元】示例:必修1第三单元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主题:单元或模块主题课时:共#课时,第#课时授课对象:年级+学生 示例: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姓名/单位示例:常立钢/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连 珂/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二)排列方式/字体字号顶格纵排;宋体5号字,冒号及左边文字加粗。【主体内容结构呈现】 (一)表述方式目标确定的依据(如本节课有多个课时,此项除第一课时外,其余可省略。)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2011版课程标准中对本类知识或本模块知识的有关要求)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学生认知特点、已有知识经验等)学习目标1.2.3.评价任务(结合学习目标制定的用于检测目标达成情况的任务)1.2. 3.教学过程(课表格式呈现,含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反思)附:所需条件、板书设计作业单(课中使用) 作业设计(课后使用)注:主体内容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增加,但要注意内在的逻辑关系,不要破坏“目标评价任务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二)排列及字体字号顶格纵排;主体内容与一般信息之间空一行;标题宋体4号字加粗,正文宋体5号字,如有表格,表格内为宋体小5号字。【排版要求】1.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2.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3.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课程纲要学校核查表维度一维度二核查内容结果记录结构板块题目文字顺序、字体字号是否符合课程纲要框架格式规范要求一般信息1.六条齐备2.标题顶格,标题及冒号5号宋体加粗,内容为宋体5号字不加粗3.标题内容表述与课程纲要框架格式规范示例一致4.”教材来源”版本为最新版本且与内容一致5.“适用年级”九年一贯制陈述6.“课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7.课时数应该是18的整数倍主体内容8.主体内容与一般信息之间空一行9.课程元素齐备,标题顶格,宋体4号字加粗,不要序号,不加冒号10.内容为宋体5号字,不加粗11.如有表格,表格内用宋体小5号字12.课程背景分析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本内容所处的独特位置和价值以及前后联系,相关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13.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描述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告诉别人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如何指向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主体必须为学生每条均须三维思考;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 理解或会做什么,提高或体会什么。14.内容第一课时必须为“纲要分享”教材处理依据目标、学情,课时安排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包括复习、考试时间课时相加须和一般信息的表述数量一致15.实施所选择的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学习方式多样,以资源、活动、事件来陈述,体现学科化、本学期或本模块化。如:学生要做好的条件准备,要经历的学习活动重要学习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必须成为评价内容16.评价评价框架(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设计和结果解释与目标匹配成绩如何呈现(百分制、等级制或学分),成绩结构及来源(过程与结果),过程评价要与课程实施相一致 不及格的依据,以及相关补修补考政策17.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课程须说清楚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需的且是可得到的核心原则一致性关键目标在内容、实施和评价部分的落实情况;内容处理与实施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评价框架与目标的一致性。文本呈现格式规范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课程纲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评价要点(征求意见稿)一、学期或模块课程纲要评价要点结构维度1、一般信息:提供的一般信息是完整的,至少包括:题目(如一年级(上)语文课程纲要);开发者(人名、单位);课程名称;适用年级;教材;课时或学分2、正文内容:包括: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所需要条件(如有必要的话);具体呈现时,也可以将内容与实施合并在一起陈述。3、整体印象:通过整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和学情,完整、清楚地说明了一个学期或模块的课程设计;不能写成具体的教学参考。内容维度4、背景:提供该课程与前后内容的关系;相关学生已有知识与认知特点5、目标:源于课标与学生研究;描述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告诉别人通过此内容的学习如何指向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一般4-6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每条按三维陈述;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 理解或会做什么, 提高或体会什么。6、内容:第一课时分享;教材处理依据目标、学情、条件;课时安排合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包括复习、考试时间。(考试时间可大概预计)7、实施:所选择的教与学的方法与目标匹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景;学习方式多样;以资源、活动、事件来陈述,体现学科化、本学期或模块化。8、评价:评价框架(评什么、怎么评、谁来评)的设计与结果解释与目标匹配;成绩结构及来源(过程与结果);不及格的依据,以及相关补修补考政策。9、一致性:关键目标在内容、实施和评价部分的落实情况;内容处理与实施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评价框架与目标的一致性。10、所需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课程须说清楚所需要的知识、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需的且是可得到的格式及提交说明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字,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邮箱提交;以word 附件形式提交,提交时以“姓名+标题”作为附件word文档名(该条,学校可酌情实施)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评价要点结构维度1、一般信息:提供的一般信息是完整的,至少包括:题目(?教案);设计者(人名、单位);主题(教什么);来源(如一年级语文(上)第几课);课时(共几课时,第几课时;也可以包括2或3课时的,但不能超出3课时)2、正文内容:包括: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背景分析;目标;评价任务;教学过程;所需要条件(如有必要的话)3、整体印象:通过整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和学情,完整、清楚地说明了某一主题(知识点)教学的专业活动设计 内容维度4、课程标准要求: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路径,从课程标准中摘录相应的要求5背景、学情分析:通过教材分析,判断该知识或技能的课程地位;通过学情分析,判断相关学生的知识或经验基础6、目标:分解或具体化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情;描述至少三分之二学生能达到的关键结果;这些结果是指向某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的;教案目标一般3-5条,每条至多3句;按目标叙写规范,每条按三维陈述;相类似的陈述方式如:通过什么方式学习什么, 理解或会做什么, 提高或体会什么。7、评价任务:任务叙述清晰;明确指向某条目标;评价方式多样;必然会引出目标达成所需要的行为表现 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清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预设的评价任务必须镶嵌在教学过程中,而且安排合理;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聚焦目标达成,学习方式多样;突显课堂中的“在学习、真学习”;方法选择体现学科性。 9、一致性:关键目标在评价任务、教学过程部分的落实情况;学习活动设计与方法选择是否有利于目标达成10、所需条件:有特殊要求的教学须说清楚所需要的资源等条件,这些条件是必需的且是可得到的格式及提交说明所有字体均为宋体,有特别需求可用斜体;一级标题用三号,二级标题用小四,正文为5号宋体,行间距为最小值或1.0,全文控制在3页A4纸之内页面设置为自动格式;表格采用word自带格式,通过工具栏中的“插入-表格”来绘制;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邮箱提交;以word 附件形式提交,提交时以“姓名+标题”作为附件word文档名(该条,学校可酌情实施)示例:下页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课时:共162课时 设计者:许 睿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小翠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背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从识字、写字数量、阅读篇幅上较上册有所增加,教学选文贴近儿童生活。例如:童话、散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课文趣味性、可读性强,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在上册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此,本册教学侧重在原有知识积累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阅读文章的能力。写话练习强调标点的正确使用。 目标(一) 通过识字、写字学习,至少认识550个字,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至少250个汉字,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二) 通过拼音的复习巩固,学会拼读及运用。(三) 课文阅读过程中,能理解词句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个人感受,乐于和同学交流分享。(四) 通过写话练习,学会积累词句,学习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完成简单的写话练习。(五) 通过口语交际,学会与他人交流时,明白表达个人意愿。提高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第1组多彩春天识字12第5组解决困难识字521 柳树醒了218 四个太阳22 春雨的色彩219乌鸦喝水23 邓小平爷爷植树220司马光24古诗两首221称象2语文园地一4语文园地五4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2组我爱我家识字22第6组幸福生活识字625 看电视222吃水不忘挖井人26胖乎乎的小手223王二小27 棉鞋里的阳光224画家乡28月亮的心愿225快乐的节日2语文园地二4语文园地六4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3组保护环境识字32第7组美好品质识字729 两只鸟蛋226小白兔和小灰兔210松鼠和松果227两只小狮子211 美丽的小路228小伙伴212失物招领2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语文园地三4语文园地七4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4组夏日趣事识字42第8组探索发现识字8213 古诗两首230棉花姑娘214 荷叶圆圆231地球爷爷的手215 夏夜多美232兰兰过桥216要下雨了233火车的故事217小壁虎借尾巴234小蝌蚪找妈妈2语文园地四4语文园地八4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期中复习与评估8期末复习评估13备注单元的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口语交际教学2课时;知识盘点、课后补充教材2课时。单元复习课1课时;单元书面评价:考与评2课时。实施(一) 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文中插图、多媒体。3.课外资源:工具书、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猜猜我有多爱你爱心树等课外绘本读物、语文同步练习。(二)教学活动识字与写字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识字规律,自主学习生字。通过各种识字游戏: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巩固运用所学字词。阅读理解继续借助汉语拼音阅读34篇课文,学习自悟、自得。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讨论书中的思考题,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选择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读物,和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成果。写话学文过程中适时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教室黑板报内设专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以及进步较大的学生习作。收集学生的写话作品,编制班级作品集。口语交际八次口语交际话题分别是:春天在哪里我该怎么办身边的垃圾问题续讲故事猜谜游戏怎样过“六一”儿童节诚实未来的桥,利用在课文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与同伴交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规范口头语言。评价(一) 评价方式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3)实践活动评价:课内认字评价:提供4篇短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课外认字评价:利用存放在成长记录袋中的商标、剪报、课外读物等向测试者展示并认读自己在课外认识的字。2.结果评价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3.学期成绩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二)评价结果1.平时检测:百分制。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 3.实践活动评价:课内认字评价标准:读错5个字以内为良好,读错6-20个字为合格,超过20个字为待合格;课外认字评价标准:记录认字数量,500字左右为优,300字左右为合格,不足300字为不及格。 (三)结果处理以上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课时:共144课时 设计者:许 睿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小翠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背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既要完成第二学段阅读学习目标,又要为第三学段的阅读作准备。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有所增加,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也相应提高。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自主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的能力。目标1.认识至少200个字、书写至少200个字,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和句子含义,并学会运用文中语句。2.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顺序。3.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4.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习作时会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教师范读,学生提问,小组交流。教学主题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第1组江山如画1 古诗词三首3第5组热爱生命17 触摸春天22 桂林山水218*永生的眼睛13 记金华的双龙洞219 生命 生命24*七月的天山120*花的勇气1语文园地一6语文园地五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2组为人真诚5 中彩那天2第6组乡村生活21 乡下人家26*万年牢122*牧场之国17 尊严223 古诗词三首38*将心比心124*麦哨1语文园地二6语文园地六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3组自然之道9 自然之道2第7组成功的故事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26*全神贯注111 蝙蝠和雷达227 鱼游到了纸上212*大自然的启示128*父亲的园子1语文园地三6语文园地七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4组战争与和平13 夜莺的歌声2第8组故事长廊29 寓言两则214 *小英雄雨来130*文成公主进藏1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231 普罗米修斯2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132*渔夫的故事1语文园地四6语文园地八6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期中复习与评估5期末复习评估14备注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课时。实施(一) 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利用单元导语、连接语、泡泡语、课后习题、教材后附有的八篇选读课文。3.课外资源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教学挂图、同步阅读、教学录音带、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同步练习、课外读物: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二) 教学活动1.识字与写字:自主学习200个随文要认的字,会正确书写200个生字。注意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生字。会写的字用识字规律认记。2.阅读理解:17篇精读课文学习时要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要求,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文中喜欢的部分。利用课后练习加强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文。十五篇略读课文学习时先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明确阅读的要求,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从内容和表达方法两方面讨论、交流学习课文。3.三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的人议论的情景”。以自主练习为主,可以随堂练习。4.习作:八次习作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写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还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要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应该写具体、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达。5.口语交际:八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在互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评价(一) 评价方式课程评价的学期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由两部分组成,即过程评价占30%,结果评价占70%。1.过程评价过程评价(30%)=平时测验(10%)+课堂表现(10%)+语文实践活动(10%)(1)平时检测:每个单元的检测主要是以试卷的形式,针对本单元的字词和课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综合性的检测和评价。(2)课堂表现:课堂上随机提问810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3)实践活动评价:根据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开展。2.结果评价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3.学期成绩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30%)+结果评价(70%)。(二)评价结果1.平时检测:百分制。2.课堂评价:很好、可以、有偏差、不合适、继续努力等。3.实践活动评价:张贴、公布,奖励优秀作品。小组互评等级制(很积极、较积极、积极、不积极等)(三)结果处理以上三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合计后放入成长记录袋,教师给予针对性评价和建议。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学课时:共144课时设 计 者:许 睿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陈 珂 郑州市中原区伊河路小学 背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编了28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较全面地总结、归纳了文章的读写方法。因此,语文学习要在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的基础上,更注重阅读及表达方法的习得,这也是本册的学习重点。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习作中学生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在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和引导。目标(一)通过自学,同桌互助,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生字,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二)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了解表达的顺序,领悟表达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阅读、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三)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在听录音讲故事、学习汇报会、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丰富的活动中,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 通过观察、阅读、调查、访谈积累习作素材;运用交流描述等方式具体明确地写记实和想象作文;初步尝试写演讲稿、建议书;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五)通过调查访问、欣赏朗诵、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分享本册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默读,提问质疑,小组交流的方式。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第1组感受自然1 山中访友2第5组初识鲁迅17 少年闰土22 *山雨1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3 草虫的村落219 *一面14*索溪峪的“野”120*有的人1口语交际习作一4口语交际习作五4回顾拓展一2回顾拓展五2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2组祖国在我心中5 詹天佑2第6组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66怀念母亲2与诗同行67 *彩色的翅膀1复习检测38*中华少年1口语交际习作二4回顾拓展二3复习检测3第3组人间真情9 穷人2第7组人与动物21 老人与海鸥210*别饿坏了那匹马122*跑进家来的松鼠111 唯一的听众223 最后一头战象212*用心灵去倾听124*金色的脚印1口语交际习作三4口语交际习作七4回顾拓展三2回顾拓展七2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第4组珍惜资源13 只有一个地球2第8组艺术魅力25 伯牙绝弦214 *鹿和狼的故事126月光曲2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227 *蒙娜丽莎之约116*青山不老128*我的舞台1口语交际习作四4口语交际习作八4回顾拓展四2回顾拓展八2复习检测3复习检测3期中复习与评估7期末复习评估15备注: 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课时;趣味语文及课后补充教材等1课时。单元复习2课时;单元书面评价:考与评2课时。实施(一)课程资源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单元导语、课后习题、阅读提示、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交流平台以及附的八篇选读课文等进行学习,整合单元内容。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杂志、上网、收看电视、实地参观调查、开展知识竞赛等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提高学习的效率。(二)教学活动识字与写字本学期要求会写的120 个生字,学生要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写。组织开展一次书写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字写得正确、美观。阅读理解课内阅读:学习十四篇精读课文和十四篇略读课文。阅读中着力培养边默读边思考的习惯,开展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领会文章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也是本期阅读教学中的重点。课外阅读:开学初举行好书推荐会。每周完成一份“阅读记录卡”,每两周举行一次好书交流会,分享课外读书的收获。习作本册教材上安排了七次习作和三次练笔,除了写纪实和想象作文外,还要学写演讲稿、建议书及简单的活动总结。习作中要注意有一定的速度,重视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通过范文引路、自评互评、认真修改等方式提高习作质量及水平。口语交际根据教材的安排选择口语交际的话题,活动安排如下:听录音讲故事、“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主题辩论会。在交际过程中做到认真倾听,大胆表达,更重要的是在交际的过程中能有针对性的与人交流自己的看法。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祖国在我心中”活动安排:调查访问祖国的变化、搜集爱国的诗词格言、办“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手抄报。“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安排:诗歌朗诵会、诗歌知识竞赛、学写活动总结等。评价(一)评价方式学期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1.过程评价(30分)过程评价(30分)=识字与写字(5分)+阅读理解(10分)+习作(5分)+口语交际(5分)+综合性学习(5分)评价内容等第描述识字与写字(5分)根据写字姿势和平时作业的书写情况分为五个等级:5分、4分、3分、2分、1分。阅读理解(10分)课内阅读(5分):根据上课听讲、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和积极表达阅读感受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课外阅读(5分):根据阅读量、交流课外读书收获以及完成“阅读记录卡”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习作(5分)根据完成习作的质量和习作修改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口语交际(5分)根据交际过程中倾听的态度和有针对性表达见解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综合性学习(5分)根据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搜集整理资料及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情况分为五个等级:5分、4分、3分、2分、1分。2.结果评价(70分)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结果评价=期中考试成绩(20分)+期末考试成绩(50分)。(注:期中及期末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二)评价结果处理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考机会。识字6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教学主题:识字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许 睿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小翠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认识6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和三个偏旁。(2)背诵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3)把学习的课文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别人听。解读:“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一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学情分析教材的安排形象、生动,利于儿童接受,便于记忆。对于学生来讲接受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如何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量词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认识汉字是学习的关键。生字新词的学习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3教材分析本课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说话、认读卡片等形式,读准“海、滩”等14个生字的字音,正确抄写“沙、海”等6个生字。2.通过范读、对读等形式,能读准字音,学会读词语时要停顿。 3. 通过说量词的游戏活动,尝试使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积累语言。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读、书写 “海、滩、沙、海”等14个词语。任务二:读准字音,读出词语之间的停顿。 任务三:正确说出和事物相对的量词。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激趣导入解词说文活动一 出示课文插图,图中画有哪些景物,用数量词说说。准确说出插图中的景物:一片草地、一座石桥、一群海鸥、一片竹林。活动二 同桌交流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如,“一畦”指田间的一长行秧苗)师生共同解决。活动三 读读:文中写了哪些地方,描绘了哪些景物?横线画出来。画画: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画出文中提到的景物。环节二识记字词书写练习活动一 认识事物,识汉字。在学生画的图画下面出示生字卡。读准字音:“秧、领”是后鼻音。能发现偏旁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海、滩、溪”跟水有关;“舰”跟船有关;“秧、稻”跟禾苗有关;“塘”跟泥土有关;“鸥”跟鸟有关。(评价目标一)活动二 出示字卡检测识字:(熟字加偏旁识字:干竿;同铜;令领)先观察,再说一说偏旁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先轮读,后提问检查整体识字情况和个别学生认读情况。(评价目标一)活动三写字:看清字形,注意笔顺,找出关键笔画,照样子书写。(完成目标一)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品味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如,“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评价目标一)环节三指导读文学会停顿活动一 个别读、齐读、轮读课文,。(完成目标二)两分钟自由朗读,(在竞争中读熟课文)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评价目标二)活动二 说出和事物相对应的数量词。老师说表示事物的词,学生说数量词。环节四游戏活动会用量词活动一 出示课中练习:连线搭配词语,练习量词。一只军舰 一畦稻田一片 海鸥 一方秧苗 能正确连线。(评价目标三)活动二 互对词语,师生互对。两两互对:一人说数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老师读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表示事物的词;老师说表示事物的词,学生正确说出数量词。(评价目标三)活动三 朗读感悟1边读边想事物,初步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2分组分节比赛朗读。3自选喜欢的一节朗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完成目标二、三)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会在词语间正确停顿。(评价目标二)环节五实践活动巩固新知活动一 1 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来表达,看谁说得准确。2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家人听,请家长评价。能用数量词准确描述看到的事物。(评价目标三)附:板书设计识字6 海滩 农村 公园 学校活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教学主题:识字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许 睿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王小翠 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掌握本单元28个生字。读读写写23个词语;读读记记24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学习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用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优美的篇或段要背诵。了解作者写作的特点,尝试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景物的各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来。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四下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2教材分析作为本册第一组第三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通过感悟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学会有条理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为园地的习作练习打下基础。3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三篇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但学习按游览顺序描绘事物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作对学生有难度,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认读字卡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6个生字,书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拥挤、孔隙、稍微、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并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