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寄生回路引起的两组直流电源同时接地故障原因分析.pdf_第1页
变电站寄生回路引起的两组直流电源同时接地故障原因分析.pdf_第2页
变电站寄生回路引起的两组直流电源同时接地故障原因分析.pdf_第3页
变电站寄生回路引起的两组直流电源同时接地故障原因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蒙 古 电 力 技 术 I NN E R M0N G OL I A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2 0 l 5 年第3 3 卷第4 d o i : l O 3 9 6 9 i s s n 1 0 0 8 - 6 2 1 8 2 0 1 5 0 4 0 2 0 变电站寄生回路 引起 的两组直流电源 同时接地故障原 因分析 宋海涛 ( 包头供 电局 内蒙 古 包头0 1 4 0 3 0 ) 摘要 : 针对在 实际工作过程 中发生的变电站 内2 组直流 电源同时接地现 象, 根据直流绝 缘监察装置电路原理 , 利 用其等效 电路模型对该接地现 象进行 了定性分析 , 指 出产 生这种接 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将2 组直流电源混淆导致直流系统产生了寄生回路。鉴于2 组 直流电源同时接地可能导致的保护误动 、 拒动等后果 , 提 出应严格遵守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 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和其他相关规定、 规范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工艺、 加强隐患排查等防范 措施 。 关键词 : 变电站 ; 直流电源接地; 寄生回路 ; 电桥平衡 ;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 电路模型 ; 保护 拒 动 文献标志码 : B 中图分类号 : T M6 4 5 1 文章编号 : 1 0 0 8 -6 2 1 8 ( 2 0 1 5 ) 0 4 0 0 9 0 0 4 Ca u s e An a l y s i s o f Two DC S u p p l y S i mu l t a n e o us Gr o u n d i n g Ca u s e d b y S u bs t a t i o n Pa r a s i t i c Ci r c u i t A b s t r a c t :F o r t wo DC s u p p l y s i mu l t a n e o u s g r o u n d i n g a p p e a r e d i n t h e a c t u a l wo r k pr o c e s s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e p r i n c i pl e o f DC i n s ul a t i o n mo n i t o r i n g de v i c e , ma d e qu a l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g r o u n d i n g b y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i r c u i t mo d e l , a n d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s i mu l t a n e o us g r o u n d i ng wa s d u e t o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s u b s t a t i o n pa r a s i t i c c i r c ui t s i n c e t he t wo DC s u p p l y we r e c o n f u s e d T o p r o t e c t i o n ma l f u n c t i o n ,t r i p p i n g a n d o t h e r c o n s e q u e n c e s c a u s e d b y t w o DC s u p p l y s i mu l t a n e o u s g r o u n d i n g , f i n a l l y ,p u t f o r w a r d t o o b s e r v e S t a t e P o w e r G r i d C o r p o r a t i o n o f e i g h t e e n ma j o r a n t i - a c c i d e n t me a s u r e s s t r i c t l y a n d t h e r e l e v a n t p r o v i s i o n s , r e g u l a t e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s e c o n d a r y s y s t e m i n s u b s t a t i o n ,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p o t e n t i a l a c c i d e n t c h e c k i n g t o p r e v e n t t h e a c c i d e n t f r o m ha p pe ni n g Ke y w o r d s :s u b s t a t i o n ; DC s u p p l y g r o u n d i n g ; p a r a s i t i c c i r c u i t ; b r i d g e b a l a n c e ; DC i n s u l a t i o n mo n i t o r i n g d e v i c e ; 0 引言 mo d e ;p r o t e c t i o n r e f u s e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 试行) 1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 以下简称 反 措 ) 中要求“ 直流母 线应采用分段 运行 方式 , 每段 母线采用独立 的蓄电池组供电 , 并在两段直流母线 I 收稿 日期 j 2 0 1 5 - 0 3 2 8 【 作者简介1宋海湾( 1 9 8 6 ) , , 内蒙 l 人, 侦 r 程师, 从书继【 乜 保护 l 作 a C 如 亘 a H a G 亡 三 b p S 9 2 内 蒙 古 电 力 技 术 2 0 1 5 年第3 3 卷第4 期 其电路原理示意图如图3 所示 】 。正常工况下 , 直流 系统正 、 负 2 极对地的绝缘电阻R , : 尺 , 由于装 置内 阻 R = , 因此 , 在 由尺 。 、 R : 、 、 尺 构成的四臂 电桥中 尺 R = R , 满足 电桥平衡条件 。A点的电位 与地电 位相等。信号继电器 K S 两端无 电压 , 不动作 。 图3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电路原理图 当某一极对地的绝缘电阻下降或电源直接接 地 时 , 由于 R R , 所 以R R R , 电桥 平衡 被破 坏 , A点对地产生 电压 , 信号继电器 K S 动作 , 发 出告 警信号。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等效 电桥原理图如图4 所 示 。 图4 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等效电桥原理图 2 - 2 2 组直流电源 同时接地原因 根据图2 , 如果将信号电源的负极接到一 K M1 上 , 相 当于将 I 段直流电源 的负极与 段直流 电源 的正极通过负载连接起来 , 形成 了寄生 回路 , 其等 效电路图如图5 所示 。 图中: R 广 2 组直流电源各 自负载, 4 4 0( 正常负荷电 流约为5 A , 由2 2 0 V 5 A计算得到) ; R 、 髓一直流绝缘监 察装置构成平衡桥电阻, R = R 2 , 取值均为 l k l l ; R I _ 一 直流 绝缘监察装置信号继 电器电阻 , 3 0 k f l , ( 根据说 明书得 到) ; 研一2 段直流电源之间信号继电器电阻, 8 5 k 1 2 图5 寄生回路等效电路图 V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 电流, , 可将等效电路分解为 图6 的 a 图 、 b图。将 电路化简 , 计算可得 ( 计算过程 省略) 图6 a 中 4 点对地电压 U A 。 = 6 1 7 V, 流过 的电 流 1 1 = 一 1 6 m A; 图6 b中A点对 地电压 U A = 一 4 8 3 V, 流过 的 电流 , 2 = 一 1 6 mA 。 由此可以计算 图 5中A 点对地 电压 = + U A : = 1 3 4 V。但是 , 由于 电压 源的存在 , 直流系统一 ( 图 6 a ) 的负极对地电压会制 约 在 一 2 1 0 V。流 过 图 5中 R 的 电 流 , _ , 。 + , 1 = 一 3 2 mA。同理可得直流 系统二( 图6 b ) 的负极对地 电 为一 l 3 - 4 V, 正极对地 电压制约在 2 1 0 V, 流过直流系 统 二中尺 的电流为 3 2 mA。一般 直流绝缘 监察装 置 的保护动作 电流值 为 1 4 mA, 所 以在 I段 、 段 直 流系统 中 , 流过 尺 的 电流均 大于保 护动作 电流 值 , 会报直流接地故障告警信号 。在计算过程 中 , 当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尺 。 、 尺 : , 信号继 电器负载取不 同值时, 直流电源的正 、 负极电压也会不同。 尼 a I 段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电路图 r b I I 段直流电源单独作用下电路图 圈6 直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