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doc_第1页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doc_第2页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doc_第3页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doc_第4页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2014新教师培训讲座开篇寄语大家好!首先我以一个老教师的名义对在场的同志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即将走上教学岗位,有了可供自己耕耘人生的一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你种下什么,又将收获什么,将决定你生命的质量。看到你们一张张青春活力的脸,我想到了朱自清春里的三句话: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希望大家用你们的“新”和“美”去创造中国教育的不朽神话,用你们的“力”去引领中国教育的崭新未来!如何快速成长、成熟、走向成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位新教师关注的焦点。成长的门径在哪里?许多新教师从模仿老教师,特别是一些知名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入手,期望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快速丰富。我刚刚师范毕业的时候,就走了这条路。我模仿于漪、模仿钱梦龙、模仿魏书生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即便你把这些名师的课堂实录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搬到自己的课堂上,也不会有人家的教学效果,反而处处受制、处处尴尬、处处蹩脚。关注名师,向名师学习,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这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关注名师的视角,错的是我们学习名师的切入点。我们不应该只关注名师外在的东西,我们学习名师不应该从模仿名师的教学技巧开始。名师的教学技巧从哪里来?他来自名师的教育思想,来自名师对教育教学的独到的理解和见解,这是“源”。思想和智慧是教育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教学过程以及其中的技巧是“流”。“源”只有一个,而“流”可以有很多。所以,学习名师的正确方法是追本求源,即探究名师的教育思想,汲取精华,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信念,这是一个成熟教师必备的底蕴,是一切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强大支撑。思想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时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思想决定取舍,取舍决定走向,走向决定命运。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战胜蒋介石,凭的绝不是实力,而是思想。蒋介石把革命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少数富人身上,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成功寄托在广大的劳苦大众身上,蒋介石重战术,毛泽东重战略,如此而已。同样,一个教师要在教育这块土地上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靠的也是自己的思想。教师的成长与成熟是教育思想的不断进步与超越,绝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技巧的不断纯熟。思想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获得提升。学习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的螺旋式上升轨道。中国的教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有许多的东西受到了或正在受到来自我们自身以及外部的巨大冲击,有许多传统观念需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承,还有发展、创造的使命。这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站在民族发展及人类发展的高度,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价值走向。一、教育思想之教育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不思考教育。就像农民不能不思考土地一样,教育是教师的土壤。教育的问题纷繁复杂,但我们总要知道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才能搞教育,才能搞好教育,才不至于犯方向性错误。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还是人。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人的成长需求,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人才培养。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基石出了问题。当我们把目标锁定为人才培养的时候,已经与教育的本质渐行渐远,当然也与杰出人才渐行渐远了。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想, 首要的是独立的人格。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人。培养人的健康独立的人格是教育的第一要义。所谓健康,就是一个人应该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人。孙中山先生说:“物种进化以竞争为原则,人类进化以互助为原则”。正确的教育要引导人们观念的改变,不要执著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你死我活”的竞争,而要有互助合作、共存共荣的愿景,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更加祥和,人生也会更加幸福。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要教自然人,在文化进步之后变成文化人。文化人的核心内涵就是“爱心”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所谓独立,就是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涵。你要跟别人不一样。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的个性,并努力发展这种个性。一个不能张扬个性的民族很难谈发展。清华的校训,原本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而现在却被拦腰斩断,只剩下前面8个字。为什么?因为有人不喜欢甚至惧怕“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没有了精神和思想,剩下的,就只是叫你做个好奴才。当权者需要的是“听话出活的奴才”和“忠诚驯服的工具”,不是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叛逆。比较一下中美两国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能看出区别和差距: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美国没有全国性口号式的教育目的,但各级各类教育总是围绕着培养“珍视自由、努力独立、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公民”在进行的。一个是社会本位,从社会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一个是个体本位,从人的发展需要制定教育目标。一个注重共性,一个注重个性。两种文化直接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比如,孩子跌倒了,美国的家长会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而中国的家长会火急火燎的把孩子扶起来,而且还会大骂地不平,再踹上两脚。一个培养了独立性,有了困难,独立面对;一个培养了依赖性,遇到挫折,怨天尤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苏格拉底说: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就好像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而现实是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功利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功利主义的教育,必将造成整个民族的集体浮躁,大家都冲着名利去了,趋之若鹜;没有人再去追求所谓的理想、自由、精神的超拔、思想的高迈。二、教育思想之学生观一个教师怎样看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情绪。有人说,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教师如果视与学生打交道为烦恼之源,那一定是他的学生观出了问题。 学生是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考试的机器。他们需要关注、需要沟通、需要理解、需要尊重。案例1:高一年级新生第一篇作文,某特级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校园秋桐。批改时发现一个女生苏秀的作文,从语言文字、布局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均无可挑剔;思考良久,该特级教师决定第二天把此文作为范文。老师先请苏秀声情并茂的朗读,然后,在学生的一片惊叹声中,宣布苏秀的作文为零分。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方式,吊足了学生的胃口。然后,老师分析说,苏秀的作文写成了校园秋色,跑题了。既然跑题了,再好的作文,也只能得零分。 这个极端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于审题的重要性,所有的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刻骨铭心。苏秀的作文,无疑是一场高效的教学,但也是一场伤痕累累的教学,安全系数极低的教学。哪怕所有的人都得到启发,获得认知,这堂课依然是失败的,糟糕的,蹩脚的。因为这堂课的效果是以苏秀从天堂到地狱情感坠落的戏剧性,还有重大的心灵创伤制作出来的。他把一个语文的天才变成了一个数学特级,彻底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转向,要知道,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理解,更没有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唯一”的。不要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异生没有彻底的差生,被别人贴了差生标签,不等于真的就是差生。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曾劝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相当于让乌龟和兔子赛跑。但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如果兔子不是中途睡觉的话,乌龟就算勤奋一百倍,也绝对不是兔子的对手。跑不过兔子,这不是乌龟的错,更不是乌龟的耻辱。这是规则制定者的问题,是我们应试教育的测试问题。我们是以奔跑的速度来衡量乌龟和兔子,但如果换一个衡量标准呢?比如比一比谁的耐力更加长久?谁更具有游泳的特长?比如抗压性,比如不吃不喝能够坚持多久?这个时候,兔子还是冠军吗?就算是奔跑,如果我们换一个标准呢。比如穿越一条河流,或者比赛地点选定在高山之巅,从山顶上跑下来,或者是长到十年二十年的一场马拉松这个时候,兔子还能那么轻松获胜吗?乌龟能够很轻松的穿越一条河流,很潇洒的缩进脑袋,从山顶上一滚而下,很优雅的奔跑几十年,这是乌龟的特点所在。所以,没有真正的“差生”,只有差异生。得天下“差生”而育之,不亦乐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固然是人生乐事。但是,英才毕竟稀缺;更重要的是,既然已是英才,教师之功无非是锦上添花,甚或是画蛇添足。唯有差生的锻造,乃是雪中送炭,救人水火,显出教育之真正价值。教育的美妙在于,在生命的某一个节点,教师和学生相遇,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时间无垠的荒野上,恰好相遇。这只能看成是一种缘分,不管和我们相遇的这个人究竟如何。我们都将携手走过这一段旅程。这段旅程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还有生命。师生交流彼此的禀赋,交换各自的思想,丰富彼此的情感,拓展各自的认识,浮游于生命的长河之上。陶行知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老师,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这就是教育的最大要义。不在乎他是什么样的学生,重要的是在路上,现在,此刻。睁大新奇的眼睛,充满着怀疑、困惑和挑战,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伟大事物的魅力在展开,世界的奥秘被重新发现,伴随着永远的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经历原初知识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对问题形成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如果实在接受不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最安全的课堂上,实现我们崭新的因“材”施教。因学生现有的“材”施教;因学生可能成为的“材”施教;因我们教师之“材”,即我们教师的特长来施教;也因我们手中拥有的“材”施教。永远坚信,每个人都是三万个精子中的脱颖而出者,都是上帝的宠儿,都有自己已经被发现和尚未被发现的价值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位置和特长未被发现者。很多差生,恰恰是对现有模式的不适应者,而对现有模式不适应者,极有可能是天才。所有的天才,都不适应模式的束缚,从而变现得如同一个差生。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只闪光的萤火虫。”这是丘吉尔的名言。在别人眼中,丘吉尔是一只丑陋的昆虫,但丘吉尔没有放弃,而是像一只腐草中的萤火虫,努力地发光。这个世界上,得到光明有两种方式,一是寻找光明,一是自己发光。丘吉尔选择了第二种,做一只自己发光的萤火虫。也正因为如此,他从一位差生成长为带领英国人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领袖。让我们记住差生丘吉尔,每一个差生,都可能是天才。差生也可以改变世界。三、教育思想之教师观教师是什么?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即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学”学识、学问要足以为人师,“行”品德、品行要足以为世范。学识素养和品德修养是教师生命的两门主修课程。教师的功能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是过程,育人是结果。切记,永远不要把教育与教学割裂开来。教育性是教学的灵魂。教学如果离开了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中医界有一句格言: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是做医生的三种境界。教师的境界按照个人对教师工作的价值取向也有高下之分:一种人把教师当作职业,有人把他们称作“经师”;另一种人把教师当作事业,我们习惯上叫这种教师为“人师”,古语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顾名思义,任务就是传经布道,他们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他们专注于课堂教学,专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成绩。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学生会不会接受自己,会不会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同事会不会欣赏自己,领导会不会觉得自己干得不错,等等,他们的目的就是教书。人师,他的行为目的是人,而不是课。他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与精神享受,他们会努力完善自身人格并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终生受益的影响。他们也致力于对教育教学研究和探索,但目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精神独立的人。言传与身教在他们身上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那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积淀在你生命里的做人的道理,再就是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教育思想之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所谓教学的生活化,说到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时时刻刻感觉到是在做自己,而不是在扮演角色。生活化是对戏剧化而言,而绝非对教室内外而言。教师的生命价值通过教学生而得以体现,学生因学习而获得生命得以成长的快乐。教室,校园,老师,同学构成了生活环境,读书、交流、探索、感悟构成了生活内容,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生活空间里,探索知识、积淀文化、交流感情、感悟生命谁能说,这不是生活呢?教学就是生活,是实实在在的,酣畅淋漓的“人”的生活,是独属于师生的“人”的生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支配、控制着学生的学,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好的教学必须要到生命里去。一切没有进入灵魂的东西,没有进入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是肤浅的,表层的,都注定没有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产生撕裂,因而也不可能整合到自己认识世界里去的。这个时候,课堂看上去轰轰烈烈,但是,生命不在场,灵魂不在场,真正的教学并没有发生。好的教学必须充满着矛盾。世界本质就是矛盾的,认识事物也是矛盾的,知识的获得和层递都是在矛盾中产生的,因此,教学的核心必须是矛盾的产生、解决,以及新矛盾的产生和绵延。没有矛盾的课堂教学是没有张力的,必然失去挑战性。好的教学必须伴随着发现和生成。在“认知激情”的驱使下,努力探索生活世界的生存奥秘,构成了课堂的魅力。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掌握固有的东西,而在于发现并努力探索未知的东西,并形成一种宝贵的认知经验这就是生长、就是成长。任何一次有意义的教学都应该是学生感觉到自己又长大了一点。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五、教育思想之教材观教材应是一种课程资源,是师生进行教学对话的文本。应是一套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谋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学生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案例汇编。教学大纲时代的教学,是教教材,往往是对教材内容的搬运,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进行重构(改编乃至增删、更换等)。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区别新旧教学的分水岭。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审视,处理教材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种是教教材,二是用教材教。前者把教科书奉为圭臬,是一种教书匠的态度;而后者把教材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载体、教学资源,是一种研究者的态度。用教材教则必须考虑到:1师生人际的交互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有三种教师,一种是拿学生去配书本的教师,一种是拿书去配学生的教师,一种是“教学生学”的教师。要我说,应该还有第四种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教学相长。教师、教材、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师生以教材为资源和载体通过对话等形式为学生营造广阔而富有诗意的心智成长的空间。应该允许学生就教材上的问题或与之相关的问题自由追问开放性;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教材方面应是平等的。要将教师的案例指导和学生的案例学习要求分开,以便于师生相互检查,互相督促。教师和学生同步开始案例的学习、研究和交流。开放性和平等性是交互性的基础和前提。以往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师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提前接触了案例,并参考了大量文献(尤其是教学参考和教学案例),并提前准备好了案例指导的方案。这就难怪教师成了全知全能的上帝似的指导者,这就难怪教学过程被异化成了教案的执行过程。我认为,只有某种程度上将师生置于教材研究同一起点,交互性活动才能得以实现。2精神格局的阔大性。这里主要指处理教材时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人文关怀。言意式的解读是需要的,但文化层面的解读是我们目前最匮乏的。举一个例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许多老师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景物描写上,最多涉及一些淡淡哀愁之类的情绪分析。很少有人去关注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淡淡的愁绪,是不是仅仅因为所谓的对革命前途的迷惘?更少有人注意到当朱自清陷入人生负担较为沉重(既有物质负担,又有精神负担)的境遇时,在荷塘月色中他对人生的困顿完成了一次多么诗意的消解!领悟不到这一层面,又怎能理解荷塘月色是作者的一次短暂的精神畅游这句话的真义呢?什么是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书,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一个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童庆炳先生也说过:语文课应该也能让学生流泪。我想意思是差不多的吧。教材的价值是在创造性地使用过程中呈现的。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老幼基本上都耳熟能详,其教义也都能一语道破:对待狼一样的恶人,我们绝不能手软,决不可放纵。然而,世界是圆的,有南有北,有东有西。对我们认为绝对不能放纵的“敌人”,西人如何看呢?美籍华人聂圣哲一篇文章恰好讲到了美国人对东郭先生和狼一文的理解。他们认为东郭先生救了狼,狼摆脱困境后要将东郭先生吃掉,假若将这样的故事搬上舞台,观众看了,特别是少年儿童看了,会误认为人们有同情心是不对的,这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美国人设想的故事结局是:狼咬了一口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流下了眼泪,说:“如果你真的要吃我,我就让你吃吧,你这种以怨报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我不后悔我救了你。”于是,奇迹发生了,狼飞也似的跑了。东郭先生摇摇头,忍着剧痛包扎伤口。一会儿,狼又戏剧般地回来,并且用嘴叼来了止血、消毒的草药。东郭先生的伤渐渐好了,准备将狼赶走,狼恳求说:“就让我永远留在你身边吧,我的同类都吃人,我可以保护你。”自此,狼一直留在东郭先生身边,直到他老死。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恶人,许多时候所谓的恶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情恶人,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去改造恶人,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人性之一。生活中无法用尊重、关怀、爱心去改变的恶人是非常少的,相反,因为别人的同情、怜悯、包容等化恶为善的佳话却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为了警惕少量的不可理喻的恶人,就让大家丢掉生命中非常珍贵的悲悯、关爱,这样的教育绝对得不偿失。由此我想到,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是仇恨教育,教孔乙己,让我们去仇恨封建社会、教我的叔叔于勒、教竞选州长让我们去仇视资本主义社会,让我们去仇恨地主、去仇恨资本家去仇恨一切可恨之人。恨来恨去,我们都不会爱了,甚至于连爱都要通过很去表达,比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一定要通过恨日本去表达吗?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学习日本的长处,是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呢?仇恨,只能使人性变得扭曲。六、教育思想之学习观首先是学习目的,为什么学。学习不是为了“竞争”。 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不是要去压倒谁;带着竞争的目的,不可能有学习的愉快。学习是为了开启智慧,以解蒙昧,这是一种幸福享受,是一件乐事,学生只知“竞争”而不知“合作”,不可能体味学习的愉快,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把学习当作一场追名逐利的赛跑,必然苦不堪言,而且贻害终生。一些校长和教师,没有智慧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之美学习之乐,却试图诱导学生“你追我赶”以制造个人教学“实绩”,这样的情形,很像竞技场边下注的看客。一些家长和教师以名利诱惑学生去“拼搏”,而不是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不得不说,一些教师,直到退休,对人生的理解,仍然稀里糊涂,虽然终生从教,对教育始终误解曲解。比如,他总是要说,“当年我教的班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班上出过竞赛一等奖”他一生都在和别人“比”,他的心永远不平静,他不能让别人超过他;如果别人水平比他高,他没有实力超越,就心生忌妒;别人工作做得比他好,他不是见贤思齐,而是找一切机会贬损他人,放几支暗箭;别人并没有和他争,但他心里一直有个 “对手”、“参照物”甚至“敌人”;如果他实在望尘莫及,就希望对手犯错误这是很可怕的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的学生。但是,最终吃了不必要的苦头的,受了损害的,毕竟是学生。奥巴马在2009全美高中开学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全面论证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有的责任。他说我多次谈到过“责任”问题。 我谈到过教师有责任激励并督促你们学习。 我谈到过家长要确保你们走正路,完成家庭作业,不要整天坐在电视前或玩游戏。我多次谈到过政府有责任制定高标准,支持和协助教师和校长的工作,彻底改善有些学校学生得不到应有学习机会的现状。然而,即使我们把这一切都做到最好,即使我们拥有最敬业的教师、最尽力的家长和全世界最好的学校如果你们大家不去履行你们自己的责任,那么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除非你每天准时到校上课,除非你专心听老师讲课,除非你把父母、长辈和其他大人的话记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须的努力,否则这一切都毫无意义。这就是我今天讲话的重点:你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教育应尽的责任。我首先要讲讲你们对自己应尽的责任。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你们每个人都是有用之材。你们对自己应尽的责任是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而教育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或许你能写出优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让那些文字出现在书籍和报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语课上经常练习写作,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才能。或许你能成为一名创新者或发明家,甚至可能设计出新一代iPhone或研制出新型药物或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学课堂上做几次实验,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才能。或许你能成为一名市长或参议员或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学生会或参加几次辩论赛,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才能。不论你的生活志向是什么,我敢肯定你都需要相应的教育。你想当医生、教师或警官吗?你想当护士、建筑师、律师或军人吗?你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从事上述任何一种职业。你不能指望辍学后能碰上个好工作。你必须接受培训,为之努力,为之学习。这并非只对你个人的人生和未来意义重大。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教育给你带来的益处将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美国的未来取决于你们。今日你们在校学习的内容将决定我们作为一个国家是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你们需要利用你们通过自然科学和数理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治愈癌症、艾滋病及其他疾病,开发新的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你们需要利用你们在历史学和社会学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来抗击贫困和解决无家可归问题,打击犯罪和消除歧视,使我们的国家更公平、更自由。你们需要利用你们在所有课堂上培养的创造力和智慧来创办新公司,增加就业机会,振兴我们的经济。 我们需要你们每个人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和技能,帮助老一辈人解决我们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如果你们不这样做,如果你们辍学,你们不仅仅是自暴自弃,也是抛弃自己的国家。责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特别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责任。从上学伊始,就该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其次是学什么。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提出,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