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防腐基础施工方法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玻璃钢防腐基础施工方法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玻璃钢防腐基础施工方法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年 4月 第 3 9 卷 第 2期 ( 总第 2 1 3期 ) Ap r 2 01 1 VoI 3 9 No 2 ( S e r No 21 3) 玻璃钢防腐基础施工方法在输变 电工程 中的应用 Ap p l i c a t i on o f Gl a s s FRP Ant i c o r r o s i o n Ba s e Co ns t r u c t i o n M e t ho d i n P o we r Tr a n s mi s s i o n a n d T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Pr o j e c t s 石 鑫 , 王 超 ( 吉林 省送 变电工程 公 司 , 长春 1 3 0 0 3 3 ) 摘要 : 针对强腐蚀 性地质条 件 , 在青藏 交直流联 网西 格 7 5 0 k V输 变 电工 程中 , 采用将混 凝土浇筑 在成型玻璃 钢 模板 内的方法 , 使整个基础被玻璃钢 密封包 裹 , 由于玻璃钢材质坚韧 、 耐水 、 耐腐蚀 , 并且混凝 土与外界土壤处 于物 理隔绝状态 , 所以效果 比以往涂料类防腐施工更 为理 想。 关键词 : 玻璃 钢 ; 基础 ; 防腐 中图 分 类 号 : TU5 2 4; TU7 4 5 7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 0 0 9 5 3 0 6( 2 0 1 1 ) 0 2 0 0 4 3 0 3 我 国干 旱 、 半 干 旱地 区 的土 壤 中 多含 有 硫 酸盐 成 分 , 若 硫 酸盐 浓度 过 高 , 其对 混 凝土产 生腐 蚀 作用 使水泥水化产物丧失胶凝性 , 呈酥松状或糊状。对 此 , 抗 硫 水泥 和 防腐 涂 料 很 难起 到绝 对 的防腐 蚀 作 用 。 近年 来玻 璃钢 基础 得 到广 泛应用 , 但 由于玻璃 钢 材 质韧度 高 、 质量 大 , 使得 基础 表 面质量 和找 正尺 寸 较 难控 制 。下面 以青 藏 交直 流联 网 西格 7 5 0 k V 输 变 电工 程施 工 为 例 , 对 玻璃 钢 基 础 的 施工 方 法 和 质 量控 制进 行介 绍 。 1 施工准备 1 1 玻璃 钢模 板制 作原 材料 不 饱 和聚酯 树脂 ; 0 2 mm、 0 4 mm 玻璃 纤 维 中 碱方格布; 促进剂 ; 固化剂 ; 聚酯薄膜 ; 脱模剂 。 1 2玻 璃钢 模板 制作 所 需机械 设 备 移 动式 柴油 、 汽 油发 电机 各 1台 ; 交 流 电焊 机 1 台 ; 玻 璃 钢专用 切 割机 、 打磨 机各 4台 ; 电钻 2台 ; 磅 秤 1台 ; 游标 卡尺 2只 ; 外 圆卡 1台 ; 施工 车辆 1 辆 。 1 3玻璃 钢基 础模 板 制作 方法 1 3 1 原 材料 的 准备 和加工 a 通过模具加工制作玻璃钢模板。首先将模具 调 整 为 合 适 大 小 , 使 加 工 后 的玻 璃 钢 模 板 断 面 、 高 度 、 斜 率 满 足 基 础 设 计 尺 寸 , 模 具 用 角 钢 和 螺 栓 连接 。 收 稿 日期 : 2 0 1 0 1 2 1 7 作者简介 : 石 鑫( 1 9 8 4 一 ) , 男, 助理工程师 , 从事送 变电施工 工作 。 b 加工 玻璃 布 。为保 证 玻 璃 布 平 整 , 可 做 适 当 的拉 伸处 理 , 但拉 伸程 度应适 中 , 以免造 成施工 中玻 璃布 回缩产生变形和褶皱。 C 调 配制 作胶 液 。在 不饱 和 聚酯树 脂 中掺 入 固 化 剂配 置成 胶 液 , 利 用 大 白粉 调整 胶液 的粘 稠度 。 1 3 2玻 璃钢模 板 制作 a 在模 具 内壁 均 匀 滚涂 胶 液 3次 , 铺 贴 第 1层 玻璃布 , 铺贴过程应防止留存空气而影响防腐效果, 并保证胶液厚度均匀和玻璃布平整无褶皱变形。 b 在 第 1层 玻 璃 布上 滚涂 1次 胶 液 , 铺 贴 第 2 层玻 璃布 , 依 此方 法铺 贴其 余玻 璃 布 。 本 工程设 计 要 求模 板厚 度 为 1 0 mm, 玻 璃钢 底 模板 与立 柱模 板 内 应含有 1 2 1 3层玻 璃 布 。 C 最 后 一 层 胶 液 的滚 涂 应 该 达 到 3次 , 并 保 证 其 平 整无 凹陷 , 以防止 基 础 和 玻璃 钢 模 板 之 间 留存 空 气 。 d 待 胶 液 干透 后 玻 璃 钢模 板 已 固化成 型 , 需 将 模具 拆解 脱模 。 1 3 3 模板 尺寸 的 检验及 其 表面 的处 理 检验 模板 尺 寸 , 并 对其 表 面修饰 处理 , 使其 平 整 光滑 。 2 玻璃钢基础施工 2 1 玻 璃 钢底模 板 安装 4 3 2 0 1 1年 4月 第 3 9卷 第 2 期 ( 总第 2 1 3期) 吉 林 电 力 J i l i n El e c t r i c P o we r Ap r 2 01 1 Vo 1 3 9 No 2 ( Se r No 21 3) a 先 将 坑 底清 理 干净 , 然 后 利用 经 纬仪 在 坑 底 进 行 多点 操平 , 使 坑 底 大致 平 整 , 再 用 水 平尺 微 调 , 使 其误 差控制 在 1 0 mm 内, 保 证玻 璃钢 底模 板 与坑 底 接触 后受力 均匀 ( 见 图 1 ) 。 b 由于玻 璃 钢 底 模 板 已根 据 设 计 尺 寸 预 制 完 成 , 所 以只需 利用 经纬仪 根据 找正 尺寸 , 确 定底模 板 的近点 和远点 , 将底 模板 安装好 以后 校核 其高差 。 C 根据 设计要 求 , 如需制 作垫 层 , 应 保证 垫层 平 整光 滑 。 使玻 璃钢 底模 板受 力均匀 。 图 1 玻 璃 钢 底 模 板 的 安 装 2 2立柱模 板 吊装 先在 玻璃 钢 底 模板 上 进行 钢 筋绑 扎 , 然 后将 制 作好 的玻 璃 钢立 柱模 板 套 于基 础 立 柱钢 筋外 , 底 板 筋上 方 采用 角钢 拖 带 的方 法 , 临 时将 玻璃 钢 模板 筒 固定 在 基础 立柱 钢 筋外 , 再 将 基础 立 柱 的模 板安 装 到玻 璃 钢模 板外 , 并 用 小钢 钉 将玻 璃 钢板 同竹胶 板 牢牢 固定 ( 待基础 拆模 后 , 立 即将玻 璃钢 模板上 的钢 钉孔 密封 ) , 采用 吊装 的方式将 玻璃 钢模 板与竹 胶板 一 起 固定 到实 际规 定 的位置 , 如 图 2 所 示 。 模板 安装 后应 固定牢 靠 , 模 板 吊装 的各 锁具 应连接 牢 固 , 且受 力均 匀 。 2 3保护 层控 制 4 4 由于本 工程 基 础 采用 斜立 柱 方 式 , 而玻 璃 钢模 板 是通 过外 侧竹 胶 板 固定 的 , 考 虑到 玻璃 钢 模 板 由 于受 力不 均匀易 产生 形变 , 因此 , 在 基础 立柱 的钢筋 和玻璃钢模板之间, 按每隔 3 0 0 4 0 0 mm 间距使用 一 段 4 4 8 mm 的钢 管 作 为控 制 基础 保 护 层 , 通过 采 用 圆形 钢管 , 利 用其 特 有 的 圆形 物理 结构 以及 光滑 度 , 提高其 拆除效 率 。待基 础浇制 时 , 及 时将 钢管拆 除 。 底板保 护层 利用水 泥砂 浆垫块 控制厚 度 , 垫块 间 距 1 m 。 2 4模板 顶护 为 防止 基 础胀 模 , 确定 各 部 位技 术参 数 符合 设 计 要求 后 , 应及 时使 用 顶木 或 支 顶器 对基 础 模板 支 顶 , 要求 间距 3 0 0 5 0 0 mm( 见 图 2 ) 。 2 5 模 板找正 玻璃 钢基础 模板 的找正 采用 三角 函数法 和基础 中心控制 法 。 首 先对竹 胶板 进行找 正 , 待 竹胶板 找正 完毕后 , 再审核玻璃钢模板的各部分尺寸, 具体步骤 如 下 。 a 根据 设计 图纸及 高差计 算模 板顶端 及底 端 内 角 点及外 角点 至 中心 桩 的半 对角线 线长 。如果 高差 较 大不 便用 水 平线 丈 量 时 , 还 应计 算 半对 角 对 应 的 斜 距 。 b 在经纬仪 监视下 , 设 置对角水 平线 或斜距 线 , 确 保 模 板 筒 上 下 端 的 内角 点 和 外 角 点 对 准 水 平 线 。 C 模 板 上 平 面 半 对 角 线 线 长 的控 制 如 图 3所 示 。在 中心 桩 安平 经 纬 仪 , 钉 出 对角 线 的水 平 桩 即 P 、 P ; 量 取 中心 桩 到水 平 桩 P 间 的斜 距 , 依 据 高 差 换算 为水平距 离 ; 分别量 出水平 桩 P, 至 内角点及 外角点的距离 ; 分别量出水平桩 P 至内角点及外角 点 的距离 , 在分 别加 上换算 的水平 距离 , 其结 果应与 图 2 玻 璃 钢 立 柱 模 板 吊装 、 支 顶 示 意 图 2 0 1 1年 4月 第 3 9卷 第 2期 ( 总第 2 1 3 期 ) 吉 林 电 力 J i l i n El e c t r i c Po we r Apr 2 01 1 Voi 3 9 No 2 ( Se r No 2 1 3) 设 计 的半 对角线 长度 相 同 。 , 图 3模 板 找 正 示 意 圉 d 在对 角 线 方 向校准 模 板 后 , 还 应 用 经纬 仪 钉 出该 基 础 的半 根 开 辅 桩 , 然后 在 半 根 开 辅 桩上 安 平 经纬 仪 , 对 准 中心 桩后 固定 水 平度 盘 为 零 , 旋 转 9 0 。 在基 坑 外侧 钉 出 与半 根 开 辅 桩 相 同高 度 的水 平桩 , 此 桩应 高 出模板 筒顶 平 面 ; 在 其上 方 拉水平 十字线 , 其 交 叉 点至 半 根 开辅 桩 的 水 平距 离 , 应 与 设 计 半 根 开值 相 符 。 e 模板 找 正 的质量 控制 要求 : 各 模板 顶 面 、 基础 中心 桩 间 高差 不 得 超 过 5 mm, 玻 璃 钢 模 板 安 装 时 应进 行 预 高 防止 模 板 下沉 ; 玻璃 钢 模 板 断 面 尺寸 不 得小于设计断面尺寸 ; 模板上下对角线应相等, 不得 出现菱形等现象 ; 模板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 模板沿 基 础对 角线 侧 远 、 近 角 必须在 基 础对 角线 上 , 不得 出 现 偏移 或扭 转 。 2 6 振 捣 基 础 的 浇 制 与普 通 基 础 浇制 过 程 相 同 , 振 捣 时 需 注意 以下 2点 : 严禁 振 动棒 触及 玻璃 钢模 板 ; 模板 边 缘振 捣 时 , 采用 锤 击 的方 法 在基 础 模 板 外 边缘 进 行锤 击振 捣 。 2 7拆模 及 养护 浇制 完 成 后 , 第 2天 即 可将 固定 于 玻璃 钢 模 板 外 的竹 胶板 拆 除 , 拆 除 后立 即密 封 钢钉孔 ; 底 板顶 面 与 立 柱顶 面此 时 尚处 于 裸 露 状态 , 需 按 照普 通 基 础 的养 护方 法 对 其 养 护 , 养 护 期 ( 7天 ) 结 束 后 可 对 底 板 顶 面进 行 防腐 处理 。 3 底板顶 面及立柱 顶面 的防腐施 工 3 1 底板 顶 面 的防腐 处理 先将 0 4 mm 玻 璃 布 浸泡 于胶 液 中 , 应 注 意 玻 璃 布 的浸 泡 必须 充 分 , 以防 止 内 部存 有 空 气 而影 响 防腐 效果 。 待 浸泡 充 分后 , 对外 露 的底 板顶 面部 分采 用 连续 滚 涂 、 刷 图 粘接 法 , 铺 垫 5层 , 最 终 厚度 达 到 设 计 要求 的 1 0 mm。每相邻 两 块玻 璃 布的铺 设应 留 有 1 0 c m 的 搭接 宽 度 , 上 下层 玻 璃 布 应 采用 纵 横 不 同的方向铺设 ( 例如 : 第 1层玻璃布为横 向铺 贴, 其 上 一层 也 就是第 2层就 应 为纵 向铺贴 ) 。 此 工序 结束 后 , 需将 立 柱顶 面用 遮盖 物包 裹 , 第 2天 即可 回填 。 3 2立 柱顶 面 的 防腐处 理 待保护帽制作完成后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筒 口 密封 , 用 胶 液 配合 玻 璃 布 对外 露 的立 柱 顶 面部 分 采 用连 续滚 涂 、 刷 图粘接 法施 工 , 厚度 为 3 mm。 以上 工序 完成 后 , 基础 已处 于完 全 密封状 态 。 4 质 量控制 由于玻璃钢模板本身质量较大且包络在竹胶板 内侧 , 基 础 浇筑 时质 量控 制较 难 , 施 工 中应 注意 以下 几点 。 a 做 好施 工 组织 工 作 。技 术 人员 要熟 悉 图纸 , 准 确 领 会 设 计 意 图 , 所 计 算 的 数 据 审 核 无 误 后 再 操作 。 b 支模 时要 认 真 、 不 断地 复核 根 开 、 对 角线 、 斜 率和高差等尺寸 , 保证尺寸的准确性 。 c 基 础 浇 制 时 , 要 由技 术 熟 练 的工 人 进 入立 柱 内部 振 捣 , 振捣 到 位 有 效 , 保 证 基础 内 、 外 侧 浆 石均 匀 , 振 捣 过程 中应 防 止发 生 振 动 棒伤 及 玻 璃 钢模 板 的情 况 。 d 拆模 时 , 应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