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pdf_第1页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pdf_第2页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pdf_第3页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pdf_第4页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冈玛错—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9 卷第5 期 2 0 1 2 年1 0 月 中国地质 G E o L o G YI NC H I N A V 0 1 3 9 N o _ 5 o c t 2 0 1 2 羌塘地体内部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 与地球物理特征 郑洪伟贺日政杨贵z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 0 0 0 3 7 ;2 福建省地震局,福州3 5 0 0 0 3 ) 提要:本文概要总结了羌塘地体内部的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从地表出露的蓝闪片岩、 混杂堆积和生物古地理特征的差异,以及重力异常带分布、P n 波异常特征及地震层析成像等可以看出双湖一冈玛 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很可能是冈瓦那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缝合带。 关键词: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P 6 3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0 3 6 5 7 ( 2 0 1 2 ) 0 5 1 2 2 9 0 7 羌塘地体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南北介于班公 湖一怒江缝合带和金沙江缝合带之间西界为阿尔 金走滑断裂带,东界止于北澜沧江断裂带。羌塘地体 对解释青藏高原形成演化、高原隆升有重要的科学 价值所以成为当前青藏高原研究的国际热点和焦 点地区。前人多认为羌塘地体为一稳定地块。但近年 来在羌塘地体中部不断发现蓝闪石片岩带、混杂堆 积同时含冷水型生物的冈瓦那岩系北界逐渐推延 至羌塘中部并且沿着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 带存在重力、磁法异常现象等。因此,羌塘中部的双 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构造带的区域地质地表构造现象 1 1 生物古地理界限 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将羌塘地体分为 羌南和羌北两个盆地。在羌南与羌北的生物古地理 特征差异明显即晚古生代生物面貌和沉积特征差 别很大。羌南地区大面积分布的是上石炭统,岩石组 合具有裂谷堆积和冰海沉积特点含冷水型生物群 化石。羌北地区为中泥盆统至下石炭统多为相对稳 定的陆缘沉积碳酸岩盐碎屑岩系含丰富的华南型 生物化石和华夏植物群化石。由此推测该构造带可 能是青藏高原内部一个重要的生物古地理区系的分 界线即冈瓦那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生物区系划分 的重要界限1 1 一 1 2 蓝片岩构造带 羌塘中部沿着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基 性超基性岩带内发现了高压低温环境下形成的蓝片 岩带【,叫和榴辉岩【1 0 1 且在其内部还发现了蓝闪 石f 5 1 。邓希光等【5 1 认为羌塘中部的冈玛日一桃形错的 蓝片岩源岩是碱性玄武岩形成环境是大洋内的洋 岛玄武岩。也有学者认为,该蓝片岩带是大陆裂谷作 用的产物 1 2 】。许多学者认为该构造带可能为晚古生 代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之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的 结果【1 _ 5 一。 经典板块构造理论【1 3 l 认为高压低温变质带是 板块构造接触代的主要象征之一且其典型的接触 收稿日期:2 叫2 一0 2 1 0 :改回日期:2 0 1 2 一0 4 1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0 9 0 4 0 2 6 ,4 0 7 7 4 0 5 1 ,4 0 9 7 4 0 6 0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费U 1 2 0 4 ,J 1 2 1 6 ) 、科技部国际 合作项目( 2 0 0 6 D F A 2 1 3 4 0 )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开放课题项目( G D L 0 9 0 1 ) 、 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项目s i n o P m b e _ 2 ( 2 0 1 0 1 1 0 4 4 ) 及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科研专项( 2 D 1 0 1 1 0 1 3 ) 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郑洪伟,女,1 9 7 7 年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层析成像研究;E m d :z h e n 曲o n g w e i 0 0 4 s i n a c o m 。 万方数据 中 国地 质2 0 1 2 年 产物就是蓝片岩带和榴辉岩。热模拟结果1 1 4 l 证实,产 生蓝片岩和榴辉岩的适当环境只能存在于俯冲和相 关的汇聚板块处。因而,羌塘中部的冈玛日一桃形错 的蓝片岩源被认为是晚古生代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 陆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的位置“砸舢t 巧f ,即古特提斯 缝合带。榴辉岩和蓝片岩带内蓝闪石形成年龄【3 1 1 】显 示,该缝合带的主碰撞时间为三叠纪早期( 约2 2 0 M a ) ,最终于三叠纪末形成。羌塘中央隆起在中泥盆 世至早白垩世经历了大陆裂离一大洋化一碰撞闭合 过程 3 】。热模拟证实,产生蓝片岩的适当环境只能存 在于俯冲和相关的汇聚板块处,但如果俯冲作用持 续进行,已形成的蓝片岩将被带到上地幔中,所以蓝 片岩的保存、抬升、剥蚀机制是相当重要的【6 | 。因此, 蓝片岩的出现常被认为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之下 俯冲的直接证据。 1 。3 混杂堆积 混杂堆积( M l a n g e ) 作为蛇绿岩组合中的一个 重要构造成岩证据,已被认为是板块结合带的个 重要证据。在青藏高原内部,目前发现的缝合带中, 大多广泛分布着混杂堆积。而在羌塘中部也存在混 杂堆积1 1 6 】,它们集中分布在靠近龙木错一双湖构造 带附近的狭长地域内,主要见于双湖办事处查桑区 北西的江赛额附近和双湖北西的恰格勒拉两地,并 与高压低温变质岩相互伴生。 查桑一双湖一带分布的混杂堆积并不是孤立的 地质现象。该混杂堆积可能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 冲,在俯冲带发生强烈构造作用,两板块相向移动, 彼此前缘发生碰撞,使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 在俯冲板块部位形成了深海复理石沉积。这些沉积 物由于受欧亚板块的阻碍不能随印度板块俯冲下 去,而被刮下停积在板块接合缝上,同时由于板块前 缘的冲撞,使= i 匕部欧亚仰冲板块前缘遭到强烈撞击破 碎,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块塌落在海沟中,与俯冲板块 被刮积下的堆积物相混,再由于蛇绿岩构造侵位卜 升,使一些蛇绿岩成分的岩块夹杂之中,就形成了具 有外来岩块特征的灰岩和复理石相混杂的堆积体。 沿着双湖一岗玛错一龙木错一线多处发现了蛇 绿岩【1 7 。倒。 2 构造带的地球物理特征 2 1 羌塘盆地磁性基底特征 由于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的存在,使 得羌塘盆地西部被分为三部分,即中央隆起区、北 羌塘坳陷区和南羌塘坳陷区。羌塘盆地航磁T 等 值线如图1 所示。 北羌塘坳陷区总体形态为东西向延 申的长条状 坳陷,西南部磁性基底埋深一般为2 5k m ,东南部 埋深为3 7h ,而中北部埋深较大,为5 9k m ,最 ( 三,负礁异常 i :零值( 乡止磁异常 图1 羌塘盆地航磁T 等值线略图 F 1 9 ,1A e m a g 玎e t i ca n D m a 】y Tc o n ,o u rm 华o fQ 】3 R g t a n gB 盒如劂 万方数据 第3 9 卷第5 期 郑洪伟等:羌塘地体内部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1 2 3 1 深达1 1l 。因此,北羌塘坳陷区呈现出由西南向东 北倾、东南向西北倾、中北部为深坳陷的构造特征。 中央隆起区位于北羌塘坳陷区之南,夹于南北 坳陷之间,总体呈E w 向展布,在中央隆起上,基底 局部出露。因此,本区的基底埋深较浅,一般小于2 l 。中央隆起西段宽( 大约1 2 0k m ) ,东段窄,在戈 木茶卡以西其走向转为N w 向,以东为E W 走向, 但向东至吐错地区,隆起的位置明显偏北。中央隆起 的东段北移,西段走向转变。 南羌塘坳陷区位于盆地南部,呈E w 向展布。 磁性基底表现为南浅北深,中段浅向东西两边变深 的趋势。 显然。该构造带南北两侧的基底特征也有所差 异。若按照古裂谷伸展成因1 1 2 I 来认识该构造带,那么 其两侧的古生代基底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故 不是裂谷伸展的结果。 2 2 羌塘盆地的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重力异常数据来自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勘查研究所1 9 8 9 年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 : 2 5 0 万布格重力异常图。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场 总体呈E w 和N w w 向展布,为一个似纺锤形的不 对称封闭异常。异常长2 4 0 0l 吼,宽约1 0 0 0k m ,变 化幅值达2 5 0 1 0 气3 5 0 1 0 n s 2 。在边缘负异常值 小,内部值大,形成了一个不对称的“重力盆地”。 量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提取的中下地壳和主要来自 深部地幔岩石圈引起的重力异常场刚( 图2 q ) 。匹 配滤波计算过程及可靠性分析,详见笔者文章【2 1 l 。从 图2 可以看出,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是一 条明显的线状布格重力异常带。以该带为界,其北侧 为大面积低速异常区。南侧为相对高异常区。该构造 带将羌塘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以线状圈闭异 常为主,而北部则为大面积的平缓异常。图3 显示深 部布格重力异常变化更加平缓。羌塘地体内的龙木 错一双湖一线为一异常梯度带,整个青藏高原的布 格重力异常以该带为轴,呈N w 走向,异常变化平 缓均匀。这种异常特征表明,该构造带在向深部的延 深可能已经影响到了莫霍面,甚至岩石圈底部。 2 3 羌塘盆地的P n 波特征 在岩石圈上地幔顶部的数十千米厚传播的P n 波常常能够在年青的造山带中观测到。P n 波各向异 性被认为是由于最近热构造事件引起的变形产生 的。M c N 猢r a 等阎利用1 1 台宽频地震台站接收的 波形资料反演了青藏高原上地幔二维P n 波速度结 构( 图4 ) 。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 主体在羌塘北 部) 的新生代火山岩出露区深部对应于P n 波衰减 区。且其地壳的泊松比高。这些特征表明羌塘北部下 面的岩石圈地幔是异常热,且其软流圈已上升到浅 部。形成了壳幔过渡层。该壳幔过渡层对应是玄武 图2 青藏高原中下地壳重力异常场1 2 I F i g 2G r a 、,i t ya n o r n a l y6 e l do ft I em j d d l ea n dl o w e rc m s ti nT i b e 一。 1 2 0 6 0 7 0 8 0 9 0 0 0 以 o o o o o 们 E 巧击一七固1 o 0瞅 贴” 蟛妒 妒 妒 “盼妒 弛 万方数据 1 2 3 2 中国 地 质 2 叭2 年 , 7 8 。8 0 。8 2 。8 4 。8 6 。8 8 。 9 0 。 9 2 。9 4 。 9 6 。 4 5 3 0 2 5 图3 青藏高原深部岩石圈重力异常场刚 F i g 3G n v i t ya n o m a l y6 d do ft l l ed e 叩h d l o s p h e r ei 1 1T i b e l 3 8 3 6 。 3 4 。 3 2 。 3 0 2 8 。 O 1 05 m s 2 1 8 0 1 9 0 2 0 0 2 1 0 2 2 0 2 3 0 2 4 0 一2 5 0 2 6 0 一2 7 0 2 8 0 一2 9 0 3 0 0 3 1 0 3 2 0 3 3 0 3 4 0 3 5 0 7 07 58 0 8 5 9 0 9 51 0 01 0 5 1 1 0 7 5 8 0 t i o n sD e I a y s ( s ) 2 O I O - o - 5 O t 5I 02 O 8 59 09 51 0 0 1 0 51 1 0 弦妒 客凑 g昌苫=g渡鲁 P nV e l 眦i t y ( k m ,s ) 图4 青藏高原P n 波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图像吲 F i g 4T w o 一拙l e m i o 越v e l o c 畸i I I l a g e 南rd I eu p p e n n o s tm m d eb e n e a 山t 1 1 eT i b e 咖P l a t e a u w h e nP ni sm o d d e d 签ah e a dw a v e 圈 4 5 3 5 2 5 冈u 万方数据 第3 9 卷第5 期 郑洪伟等:羌塘地体内部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1 2 3 3 岩浆的源地,地幔密度减小的程度随地幔物质溶解 的水平而变化。这可以用来解释异常地幔的地震纵 波速度值的变化。作为冈瓦纳大陆碰撞前缘的羌塘 古陆就会成为古特提斯洋壳物质消失、重力分异的 主要部位,之后发生了大面积的古近一新近纪火山 岩的喷发和侵入。地表地质研究成果对双湖一龙木 错地区的蓝片岩的存在不仅给予了肯定嘲而且还 给出了蓝片岩的变质作用发生在二叠纪早期阎。 2 4 羌塘盆地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横过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地震反射初至波层析 成像结果显示一条近乎垂直的断裂构造的存在俐, 它可能就是I ( a p p 等阎所指的双湖以西的隐伏断裂 冈玛错一双湖逆冲断裂。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 图5 ) 显示东西方向 的剖面从和B B 内,南羌塘和北羌塘内壳幔比较 稳定。而2 条南北剖面C C 和D D 显示在羌塘中央 隆起带下的速度结构大致相同,且都是高低速过渡 带,表明羌塘中央隆起带在其形成过程中确有可能 姜1 0 凸 2 0 6 鼻e E 芒1 0 o 2 0 8 7 0 E8 矿E8 9 0 E9 矿E9 1 0 E L a t i t u d e ( 3 3 。E ) 矗 3 2 1 0 N3 于N3 矿N3 9 柏 L o n 口i t u d e ( 8 8 ,矿E ) E 芒1 o 是一个重要的构造边界。 3 结语 综合上述,在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一 线发现了在俯冲板块一侧特定构造位置发生的混杂 堆积和高压低温条件下的变质作用的代表矿物一一 蓝闪石片岩。以该构造带为界。其南北两侧的生物古 地理区系也有着重大的变化。并且该构造带控制了 羌塘盆地的磁性基底和重力异常。地震层析成像等 地球物理特征,近年对于双湖一龙木错断裂是一个 重要构造界线的认识上已逐步形成共识。 根据这些地表地质以及地球物理证据,双湖一 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可能具有缝合带的某些特 征。若这种推测成立,该构造带有可能是古特提斯洋 闭合的位置。它的发现对确定冈瓦纳及欧亚古陆的 界线和位置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球 物理反映的是当代的构造特征,因此,本文仅对双 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 - 舡 - 卞Ir 8 矿EB 矿E9 护E9 1 。E L a t i t u d e l 3 3 5 E ) z 。尊N 。如萧3 2 1 0 N3 护N3 矿N L o n 口i t u d e 8 9 矿E ) ,刃心 陟 :,- 卜文 、 ;, o 。 J l 缈吣。二。:粼 I A I 一0 ,言 卜毋t i kc- 一7 毛 一 _ j o 誊瀚 图5 羌塘中央隆起带的远震P 波层析成像图像闭 F 远5 P w a v et o m o g r a p h yi m a g eo ft I ec e n t r a lu p h RmQ 血昏a 1 1 9b a S i n 驯 o o g o 吕o 8 o l o o g o - 8 o I InU 万方数据 中国地质2 0 1 2 年 归纳总结,而该带是否为缝合带性质,还有待于进一 步地表地质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 : 李才龙木错一双湖一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与石炭二叠纪冈瓦纳北 界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 9 8 7 ,1 7 ( 2 ) :1 5 5 1 6 6 , L ic 3 1 T h eL o n 孵u c u o s h u a n 曲u L 越c h a n 萄i a np l a t es u t t I r ea n d m en o r d lb o u n d a r yo fd i s 击b u d o no fG o n d w 柚a 蠡c i e sP e n T l i a l l 一 c a r b o n 洫r o u ss y s t e mi nn o r 出e m ) ( i z a n g ,c 虹m】J o u m a lo f c h a n g c h u nu 1 1 i v e r s i t yo f E a m ls c i e n c e ,1 9 8 7 ,1 7 ( 2 ) :1 5 5 1 6 6 ( i n C h m e s e 诵山E n 出s ha b s 仕a c t ) 2 】李才,程立人,胡克,等西藏龙木错一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 9 9 5 L iC a i ,C h e n gL 1 r e n ,H uK e ,e ta 1 S t u d ,伽t h eP a l e o T e t h y s s u n l r ez o n eo fL u n m uc o s h u a n g h u , T i b e t 【M 】B e 司i n g : G e o l o 粤c a lP u b h s h j n gH o u s e ,1 9 9 5 ( i I lc m n e s e ) 吲李才,王天武,杨德明,等西藏羌塘中央隆起区物质组成与构造 演化】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 0 0 1 ,3 1 ( 1 ) :2 5 3 6 L i C a i ,W a n gT i a l l w u ,Y a n gD e m i n g ,e ta 1 T h eh d l o l o 殍c a l c o n l p o s i d o na n dt e c t o f l i ce v o l u 石o no fQ i a l l g c a n gc e n 锄lu p h 丘 r e g b n ,T i b e t 】J o u m e lo fc h a l l g c h u nu n j v e 商t yo fE a m ls c i e n c e s , 2 0 0 1 ,3 1 ( 1 ) :2 5 3 6 ( i nc h i n e s e 埘d lE n 班s h 小s 廿a c t ) 4 胡克,李才,程立人,等西藏羌塘中部冈玛错一双湖蓝片岩带及 其构造意义U 1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 9 9 5 ,2 5 ( 3 ) :2 6 8 2 7 4 H uK e ,L ic a i ,c h e n gL i r e n ,e ta 1 G 柚罂m c u os h u a n 曲ub e l u s c l i s t b d ti nc e n t r a lQ i a l l g t a l l ga r e ao fT i b e ta I l di 皓g e 0 1 0 画c a ls i 铲血c a n c e 】J o 啪e lo fc h a n g c h u nu 1 1 i v e r s i t yo fE a r t hs c i e n c e s ,1 9 9 5 ,2 3 ( 3 ) :2 6 B 一2 7 4 ( 证c h i I l e s e 谢mE n 班s ha b g 嘧c t ) 【5 】邓希光,丁林,刘小汉藏北羌塘中部冈玛日一桃形错蓝片岩地发 现】地质科学,2 0 0 0 ,3 5 :2 2 7 3 3 2 , D e n gx i g u a n 蜀D i n gL 血,L i u ) ( i a o h m D i s c o V e r yo fb l u e s c h i s t Si n G a n g m a r T a o ) d 1 1 9C oa r e a ,c e n 仕a IQ i a n 髀n 昏n o r 出e mT i b e t 】 S c i e n c eG e o l o 垂c aS i I l i c a ,2 0 0 0 ,3 5 :2 2 7 3 3 2( i nC h j n e s e 、1 山 E n 曲s h 幽s 讧a c t ) f 6 】邓希光,丁林,刘小汉,等青藏高原羌塘中部蓝片岩的地球化学 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岩石学报,2 0 0 2 ,1 8 ( 4 ) :5 1 7 5 2 5 D e n gX i g u a n 吕D i I l gL i n , L i ua o h a n ,e ta 1 G e o c h e r n i c a l c h a n c t e n s t i c so fd I eb l u e 虻h j s t sa n di 谯t e c t o 血c西g 【l i 6 c 血c ei n c e n 乜a lQ i a n 靴ga r e a ,T i b e t 】A c t aP e 廿0 l o 百c as i I l i c a ,2 0 0 2 ,1 8 ( 4 ) :5 1 7 5 2 ( i nc K n e s e 丽出E r l 出ha b s 臼越t ) 吲呙中平,邓万明藏北茶布一茶桑地区“蓝闪石”片岩中角闪石的 成因及其构造意义C 1 青藏项目专家委员会编青藏高原形成演 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6 :5 6 6 4 W oZ h o 。聊i n 昏 D e n gW a n I n 抽g T e c t o l l i c i m p l i c a d o n a 1 1 d P e g e n e s i so fh o m b l e n d ei nG l a u c o p h 越eS c h i 逝i nC h a b u c h a n ga r e a ,n o r 吐地mT i b e t 【C 1 E 砷e r tc o 舢 I l i t t e eo fQ i 咖卜 Z a l l gP r o j e c t ( e d ) R 七s e a r c ho fd l ef o r I I l a d o n ,e r r v i r o m e n tc h a I l g e o nQ i n 舀1 a i x i z a I l g 口i b e t a n ) p l a t c a u B e 巧i n g :s c i e n c eP r e S s ,1 9 9 6 : 5 6 6 4 ( i nC h m e s e ) 【8 】鲍佩声,肖序常,王军,等西藏中北部双湖地区蓝片岩带及其构 造涵义 地质学报,1 9 9 9 ,7 3 :3 0 2 3 1 4 B a oP e i S h e n g ,) ( i a ox u c h a n g ,w a n gJ u n ,e ta 1 T h eb l u e s c h i s tb e l t i nd l es h u a n g h ur e 酉o n ,c e n 缸a l N o r d l e mT i b e ta n dbt e c t o m c 1 m p h c a d o l l s】A c t aG e o l o 百c as i 血c a ,1 9 9 9 ,7 3 :3 0 2 3 1 4 ( i n c 1 1 i n e s e 谢山E n 班s ha b s 锄c t ) 【9 】翟庆国,李才,王军,等藏北羌塘中部戎玛地区蓝片岩岩石学、 矿物学和r ”缸年代学】岩石学报,2 0 0 9 ,2 5 ( 0 9 ) :2 2 8 卜 2 2 8 8 z h a iQ i n 船l o ,L ic a i ,w a l l gJ u n ,e ta 1 P e 廿o l o 科,I I l i n e r a l o g ya n d 4 0 A r 誓虹c l r o n o l o g y 南rR o n g m ab l u e s c l i s t 丘o mc e r m a lQ l a n g 七a 喀 n o r d l e mT 1 b e t 】A c t aP e t r o l o 画c as i n j c a ,2 0 0 9 ,2 5 ( 0 9 ) :2 2 8 1 2 2 8 8 ( i nc h l n e s ew i t lE n 曲s ha b s 廿a c t ) 【10 】李才,翟庆国,董永胜,等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 意义 科学通报,2 0 0 6 ,5 1 ( 1 ) :7 0 7 4 L iC a i ,z h a iQ i n g g u o ,D o n gY o n 铲h e n 昏e ca 1 D i s c o V e r ya n d s i 卿丘c a n c eo ft 1 ee c l o 矛t e 在D mc e r m a lQ i a l l 垂m ga r e a ,Q i n 曲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 8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B u n e n n ,2 0 0 缸,5 1 ( 1 ) :7 0 一7 4 ( 1 n c l l i n e s ew i t I lE n 班s ha b s 廿a c t ) 【1 1 】李才,翟庆国,陈文,等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榴辉岩m 心定年 U 】岩石学报,2 0 0 6 b ,2 2 ( 1 2 ) :2 8 4 3 2 8 4 9 , “C a i ,z 1 1 a iQ i n g g l l o ,c h ew e n ,e ta 1 A r mc h r o n o m e 廿yo fd l e e c l o 垂t e 丘o mc e n t r a lQ i a l l 蛐ga r e a ,Q i ”g h 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U 】A c t a P e o l o 画c as i T l i c a ,2 0 0 6 b ,2 2 ( 1 2 ) :2 8 4 3 2 8 4 9 ( i nc h i n e s ew i c I l E n 曲s ha b s 矗a c t ) 【1 2 】王成善,胡承祖,王瑞忠,等西藏北部茶桑一茶布裂谷的发现及 其地质意义】_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 9 8 7 ,1 4 ( 2 ) :3 3 4 5 w a I l gC h e I l s h a J l ,H uc h e n g z u ,w n gz h o n 妒l i ,e ta 1 s i 鲥丘c 柚c e o fd l ed i s c o v e r yo fC h a s a n g C h a b uR 疵i nN o r 七I l e mX i z a n g 口i b e t ) 叫J o u m a lo fc h e n 到uc o e g eo fG e 0 1 0 9 y ,1 9 8 7 ,1 4 ( 2 ) : 3 3 4 5 ( i nc h j n e s e 谢t lE n 曲s ha b s 劬c t ) 1 3 】李春昱再谈板块构造】西北地质科技情报( 西北地质科学研 究所) ,1 9 7 3 ,1 ( 增刊) :1 2 6 “c h u n y u T a u 【a b o u tT e c t o l l i c s 寻g 血】N o r d 】w e s tG e o l o 百c a l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I n f 0 蚴d o n ,1 9 7 3 ,1( S u p p ) :1 2 6 ( i n C 1 1 i n e S e l 【14 】D o b r e b o vNLB l u e s l l i s 乜 a 1 1 d e c l o 百t e s :3p o s s i b l 。p l a t e c e c t o 血c1 1 1 e c h a I l i s I I lf o r 出c i re m P h c c m e n t 在o I I l 出eu p p e rm a I l d e U 】T e c t o “叩h y s i c s ,1 9 9 I ,1 8 6 :2 5 3 2 6 8 , 【1 5 任纪舜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M 】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 1 9 9 7 R - e nJ i s h u n c m n aa n d 如A 由a c e n tA r e aT e c t 0 血cM a p 【M J B e 妇i n g :G e o l o 舀c a lP u b h s l l i n gH o u s e ,1 9 9 7 ( i nc h i n e s e ) 【1 6 程立人,李才,胡克西藏羌塘地区中部混杂堆积的发现及其地 质意义】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 9 9 8 ,2 8 ( 3 ) :3 5 4 3 6 5 C h e n gL i r e n ,L ic a i ,H uK e D i s c o v 。r ya 1 1 dg e 0 1 0 百c a li l p h c a d o n s o fd l em e l a l l g ei nc e n t dQ i a n 蓼a 1 1 9r e 百o n ,T i b e t 】J o u m a lo f c h a l l g c h u nu n i v e r s 畸o fs c i e n c ea 1 1 dT c c h n o l o g y ,1 9 9 8 ,2 8 ( 3 ) : 3 5 4 3 6 5 ( mc h i n e s e 丽d lE n g l i s ha b s t r a c t ) 【1 7 李才,翟庆国,董永胜,等冈瓦纳大陆北缘早期的洋壳信息 万方数据 第3 9 卷第5 期 郑洪伟等:羌塘地体内部双湖一冈玛错一龙木错构造带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 1 2 3 5 来自青藏高原羌塘中部早古生代蛇绿岩的依据 地质通报, 2 0 0 8 ,2 7 ( 1 0 ) :1 6 0 5 1 6 1 2 L ic a l ,z h a lQ i n g g u o ,D o n gY o n 昏h e n g ,e ta 1 o c e a m cc r u s to n t h en o r t h e m r m r 百n o fG o n d w a n a e v i d e n c ef 而mE a r l y P a l e o z o i co p h i o h t ei nc e n t r a lQ i a n g t a n g ,Q i n g h a i T i b e tP l a t e a u 】 G e o l o 矛c a lB u U e t i no fc 1 1 i n a ,2 0 0 8 ,2 7( 1 0 ) :1 6 0 5 1 6 1 2 ( i n c h i n e s e “t hE n 曲s ha b s 吐a c t ) 1 8 】翟庆国,李才,黄小鹏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地质 特征及构造意义卟地质通报,2 0 0 4 ,2 3 ( 1 2 ) :1 2 2 8 1 2 3 0 z h a iQ i n g g u o ,L iC a i ,H u a 【l gx i a o p e n 昏G e o c h e r l l i s t r yo fP e n n i a n b a S a l ti nd l eJ i a o m u da r e a ,c e n t r a lQ i a n g t a n g ,T i b e t ,C 1 1 i n a ,a n di 岱 t e c t o 由cs i g l l i 6 c a n c eU 】G e o l o 舀c a lB u u e t i no fc h i n a ,2 0 0 6 ,2 5 ( 1 2 ) :1 4 1 9 1 4 2 7 ( i nc h j n e s ew i t hE n 西i s ha b s t r a c t ) 【1 9 】翟庆国,李才,黄小鹏西藏羌塘中部古特提斯洋残片来自 果干加山变质基性岩地球化学证据 中国科学( D 辑) ,2 0 0 7 , 3 7 ( 7 ) :8 6 6 8 7 2 z h a lQ i n g g u o ,L iC a i ,H u a n g a o p e n g ,e t “T h ef j a g 斗n e 呲o f P a l e oT e t h y s o p m o h t e e o mc e n t r a l Q i a n g t a n g , T i b e t : g e o c h e n l i c a le 访d e n c eo f m e t a b a S i t e si nG u o g a 啕i a 血a I l U s c i e n c ei n c h i n a ( s e r i e sD ) ,2 0 0 7 ,5 0 ( 9 ) :1 3 0 2 一i 3 0 9( i nC h i n e s ew i t l l E n 班s ha b s t r a c t ) 2 0 鲁兵,刘池阳,刘忠,等羌塘盆地的基底组成、结构特征及其意 义U 】地震地质2 0 0 1 ,2 3 ( 4 ) :5 8 1 5 8 7 L uB i n g ,L i uC h i y a n g ,L i uZ h o n g ,e ta 1 B a s e n l e n tf o 咖a t i o na n d s c m c n 】r a lf e a t u r e so ft h eQ i a n g c a n gb a s ma n d 出e i ri r n p l i c a d o n s 】 S e i s m 0 1 0 9 ya n dG e o 】o g y ,2 0 0 1 ,2 3 ( 4 ) :5 8 1 5 8 7 ( i nC h l n e s ew i t 1 E n 班s ha b s t r a c t ) f 2 1 】郑洪伟,孟令顺,贺口政青藏高原布格重力异常匹配滤波分析 及其构造意义U 】中国地质,2 0 1 0 ,3 7 ( 4 ) :9 9 5 1 0 0 1 Z h e l 玛H o n g w e i ,M e n gL l n 昏h u n ,H eR j z h e n g M a t c h e d m t e r a n a l y s i so fB o u g u e g r a v i c ya n o m 由i nT i b e 啪P l a t e a ua 1 1 d i 谯 t e c t o n i cl r n p h c a t i o m 】G e o l o g ymc h l n a ,2 0 1 0 ,3 7 ( 4 ) :9 9 5 1 0 0 1 ( i nC l l i n e s e 晰t hE n 加s ha b s 七r a c t ) 【2 2 M c N a m a r aDE ,w a l t e rwR ,o w e n sTJ ,e ta 1 u p p e rm a n d e v e l o c i t ) rs 廿u c t u r eb e n e a 出t h eT i b e t a “p I a t e a u 丘o mp n a v e ld m e t o m o g r a p h y 】J G e o p h y s R e s 1 9 9 7 ,1 0 2 :4 9 3 5 0 5 【2 3 邓万明,钟大赉壳一幔过渡带及其在岩石圈构造演化中的地质 意义跏科学通报,1 9 9 7 ,4 2 ( 2 3 ) :2 4 7 5 2 4 8 2 D e n gW a n 蛐n g ,Z h o n gD “a i C m s t M 姐d et r a n s l 撕o n a lz o n ea n d 沁T e c t o m ce v o l u d o ns i g r 曲c a n c e O 】c k n e s es c i e n c eB u u e d n , 1 9 9 7 ,4 2 ( 2 3 ) :2 4 7 5 2 4 8 2 ( i nc 1 1 i n e s e 谢t hE n 班s ha b s t r a c t ) 【2 4 】侯贺晟,高锐,卢占武,等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央隆起近地表 速度结构的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地质通报,2 0 0 9 ,2 8 ( 6 ) : 7 3 8 7 4 5 H o uH e s h e n g ,G a oR u i ,L uZ h a n w u ,e ca 1 F i r s ta r 打v a ls e i s m j c t o m o g n p h j c1 工I l a 酉n gt e s to fd l en e a r s u r f h c ev e l o c i c ys 妇m c t u r eo f c e n 廿a lu p h 在i nt h eQ i a n g 诅n gb a s m ,Q i n 曲a i T i b e tP 1 a t e a uU 】 G e o l o 百c a 】B u u e d no fc h i n a ,2 0 0 9 ,2 8 ( 6 ) :7 3 8 7 4 5 ( i nc 1 1 i n e s e w i d lE n d i s ha b s 仃a c t ) 【2 5 】K a p pP a u l ,Y i nA n ,H a r r i s o nTM a r k ,e ta 1 c r e t a c e o u s T e m a r y s h o r t e n i n 舀b a s i nd e v e l o p m e n t ,a 1 1 dV o l c a 血s mi n c e n 缸a lT i b e tU G e 0 1 0 季c a ls o c i e Vo f A m e r i c a ,2 0 0 5 ,1 1 7 ( 7 8 ) :8 6 5 8 7 8 2 6 邹长桥,贺日政,高锐远震P 波层析成像研究羌塘中央隆起带 深部结构仃 科学通报,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