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2 卷第3 期计算机仿真2 0 1 5 年3 月 文章编号:1 0 0 6 9 3 4 8 ( 2 0 1 5 ) 0 3 0 1 2 7 0 5 笼型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有限元分析与仿真 王旭东。刘广忱 (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 1 0 0 8 0 ) 摘要:在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中,无刷双馈电机是一种新型变频调速感应电机。在风力发电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在分析笼型无刷双馈电机工作原理和电磁关系基础上。采用交叉短距式定子绕组抑制高次谐波,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详细阐述其电磁设计方法。建立双旋转坐标系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 表明无刷双馈电机具有良好的动、静态运行特性,证明了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深入研究无刷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无刷双馈电机;风力发电;有限元分析;双旋转坐标系 中圈分类号:T M 3 0 2 ;T M 3 1 5文献标识码:B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a n dS i m u l a t i o no fW i n dT u r b i n e G e n e r a t o rw i t hS q u i r r e l - c a g eB r u s h l e s sD o u b l y - F e d W A N GX u - d o n g ,L I UG u a n g - c h e n ( C o l l e g eo fE l e c t r i cP o w e r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H o h h o tI n n e rM o n g o l i a0 1 0 0 8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B r u s h l e s sd o u b l y f e dm a c h i n e ( B D F M ) i san e wk i n do fA Ci n d u c t i o nm o t o rw i t hv a r i a b l e - f r e q u e n c y a n dr e g u l a t i n gs p e e d ,a n di th a sb r o a dp r o s p e c t si nw i n dp o w e rg e n e r a t i o ns y s t e m B a s e d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p r i n c i p l e a n d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B D F M ,t h ea p p r o a c ht od e c r e a s eh i g h e rh a r m o n i cW a sp r e s e n t e db yu s i n gC r o S S s h o r t - p i t c hs t a t o rw i n d i n g T h e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o d e lo fB D F MW a se s t a b l i s h e db a s e do nd u a lr o t a t i n g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 t e m ,a n dt h es i m u l a t i o nr o s e a l ho fB D F MW a sc a r r i e do u tu n d e rv a r i o u sw o r k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T h es i m u l a t i o n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t h eB D F Mh a sg o o dd y n a m i ca n ds t a t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 s T h e r e f o r e ,t h es i m u l a t i o nm o d e lo fB D F Mi sc o r r e c t a n df e a s i b l e T h u s ,i tl a y saf o u n d a t i o nf o rf u r t h e rp r a c t i c a b i l i t ys t u d yo ft h eb r u s h l e s sd o u b l y f e dw i n dt u r b i n eg e n e r - a t i o ns y s t e m K E Y W O R D S :B r u s h l e s sd o u b l y - f e dm a c h i n e ;W i n dp o w e rg e n e r a t i o n ;F i n i t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 ;D u a lr o t a t i n gc o o r d i n a t es y s t e m 1 引言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新能源中异军突 起。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的研究和应用将是我国电 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未来的风力发电系统将以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为主 要发展方向。通过对几种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对比可 知【2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具有明显优势:1 ) 通过变频器 的功率仅占电动机总功率的一小部分,可以大大降低变频器 的容量,从而降低风电系统的成本;2 ) 运行性能类似于同步 机,具有可调的功率因数和优良的四象限运行能力;3 ) 取消 了电刷和滑环,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4 ) 可实现自起动、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Z S 2 0 1 0 3 8 ) 收稿日期:2 0 1 4 0 5 0 5 异步同步和双馈等多种运行方式,既有良好的起动特性,又 有优良的运行性能。 2 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与原理 无刷双馈电机( B D F M ) 的定子绕组由两套极对数不同的 对称三相绕组构成,P 。和P 。分别为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极 对数,通常P p P 。功率绕组直接接人工频电源) ,控制 绕组则接入变频电源) ,如图1 所示。 通过对B D F M 的磁动势和数学公式推导可知,B D F M 稳 态运行时,其转速与两套绕组的电源频率和极对数有关,其 转速表达式为1 n :竺监堑! ( 1 ) n = 一 l , p o + P e 式中:n 一转速以一功率绕组的频率坑一控制绕组的频率。 一1 2 7 万方数据 图1无刷双馈电机原理图 前取正表示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电流相序相同,即功率绕组 与控制绕组产生同转向的基波磁势,此时B D F M 运行在双馈 超同步状态;前取负表示功率绕组与控制绕组电流反相序, 即功率绕组与控制绕组产生反转向的基波磁势,此时B D F M 运行在双馈亚同步状态。 3 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 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主要涉及定子绕组和转子结构两 个部分4 。 。 3 1 定子绕组的设计 为使电机的滑差功率从定子上输入输出,定子绕组采用 两套独立绕组方案,其优点在于两套绕组共用一个定子铁 心,通过对绕组系数的选择有效生成所需磁场,设计中有较 大的选择余地。 3 I 1 定子绕组极对数的确定 为消除定子绕组之间的电磁作用,极对数要满足P p P 。,而且功率绕组一般要承受较多的功率,故应p 口 P 。为 了消除磁拉力的影响,极对数相差至少为2 。 3 1 2 定子绕组节距的选择 绕组节距的选择除了应使绕组的有效匝数尽可能大,还 应考虑尽量减少两套绕组之间的直接耦合,以减少绕组电流 的谐波分量,进而减少附加损耗。三相绕组采用y 接形式可 消除三次及其倍数的谐波,故设计绕组节距主要考虑消除五 次和七次谐波,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节距采用以下公式选 择 ,5 j 圹p( 2 ) 【Y c 2i t 式中:下。、r 。一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极距。 3 1 3 定子绕组匝数的确定 无刷双馈电机两套绕组共嵌于一个铁心中,共同承担电 机的功率。每相串联导体数、每槽导体数和两套绕组的线径 等都要分别计算,以合理设计每套绕组的容量。每相串联导 体数虬。和每槽导体数M 。可由以下公式确定 一1 2 8 一 r 掣产 k = d 学 式中:7 1 、c o s c p 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线负荷A 应分开考虑:1 ) 计算功率绕组匝数时A = A 。;2 ) 计算控制绕组匝数时A = A 。 匝数确定后,根据文献 3 中线规计算方法分别确定两 套绕组的线径。为保证电机的槽满率s ,其计算公式为 S ,:生生生鲨 (4)A ,一 、, 式中:A 。一槽有效面积;札,、| 、d 一分别为并绕根数、每槽导 体数和绝缘后的线径;下标P 、t 7 一分别表示功率绕组和控制 绕组。 3 2 转子结构的设计 定子主、副绕组极对数P 。和P 。确定后,不论转子采用什 么结构,电机转子的极对数一般都选取为P ,= P p + 儿。这时 的无刷双馈电机等效为一台2 ( p 。+ P 。) 极的交流异步电 机7 | 。 转子槽数的确定满足B D F M 运行时转子电流磁势对定 子磁场调制的原理 8 | 。因此,转子槽数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公 式 Z 2 = ( 2 k + 1 ) ( P 。+ P 。) ( 5 ) 式中:k = 1 ,2 ,3 , 4无刷双馈电机的有限元分析 本文以笼型带深槽转子的无刷双馈电机为对象,建立的 B D F M 有限元模型基本参数:功率绕组极对数P p = 3 ,控制绕 组极对数P 。= 1 ,定子槽数为3 6 ,笼型带深槽转子槽数为2 8 , 深槽数为4 ,深槽宽度为2 m m ,长度为2 8 m m ,定子内、外径分 别为7 6 m m 和1 2 0 m m ,转子内、外径分别为2 0 r a m 和7 5 5 r a m o 根据上述参数可知: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每极每相槽数 分别为2 和6 ,极距分别为r 。= 6 和f 。= 1 8 。采用短距绕组 时,根据( 2 ) 式可知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第一节距分别为 5 和1 5 。 利用A n s o f t M a x w e l l2 D 建立无刷双馈电机的有限元模 型一J 。在定子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加相同激励的条件下,对 以上模型进行电磁场有限元计算。在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 同时励磁时的磁力线分布和磁通密度分布如图2 和图3 所 示。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笼型带深槽转子的电机结构能够 实现( 2 + 6 ) 极磁场的调制,同时也说明可通过在导条之间 加入自闭合环路来增强转子磁势中所需的2 p 次和2 9 次谐波 分量。 万方数据 图2磁力线分布图3 磁通密度分布 5 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 本文通过3 s 2 r 变换( 变换阵采用“等量”变换) 建立 B D F M 在转子旋转速坐标系下的d q 数学模型 1 0 川,并作如 下假设:1 ) 磁路线性,不考虑饱和;2 ) 除P 。、p 。次谐波外,忽 略其它谐波;3 ) 不考虑2 p 。极和2 p 。极定子绕组间的直接耦 合;4 ) 绕组三相对称。该坐标系与两定子轴系间的相对速度 分别为p , 和P 。力( n 为转子轴的机械角频率) 。因转子绕组 同相序的联接关系,故转子绕组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 f 1 p a t 一卜一e a r = u 由 o = 一i 由 ( 6 ) 【:u 。,【0 :一i 。 经过3 s 2 r 变换后,可得d q 坐标系下转子间的电量关 系为: J _ u 叩2 f 5 叩2 一阿( 7 ) L U t :d r = u 砂L i d = 一i 曲 功率绕组在d q 坐标系下的电压和磁链方程为( 采用 电动机惯例) U t q s = 0 + n 仂 = 札一砟仍 u 。,= _ o + 丢 = _ o + 丢 + 面d + 面d f 叩”= z P l g 。M s + k i I = 0 讧+ 0 0 1 = l p i ,+ I p , i 月, o q = k i 柚+ 0 i P 由 H ,= “,+ p c l “ l 缈c 出+ 丢 l 础= r 口匕一以仃l I f e r l S + 面d 虼 u ,= 。,+ 告, 出= 。曲+ 丢 ( 8 ) f l l ,叩= z 。i _ + l c m i v 霍c d I “n 屯“一o( 9 ) 7J 1 1 l r v = I c m i q + l c r i q L 1 l r 。出= Z 啪i 。出+ f c r i 。由 联立( 7 ) 一( 9 ) 式得到电机在d q 坐标系下以电流为 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为: z = p p l l ( 1 ,+ 0 k ) + 面d ( f ,i ,+ 0 0 ) + r p s i p q s = 一n Q ( 2 P m 0 + I p , i ,) + 【d f ,铀+ l p , i _ D d ,) + u _ = p 。f t ( t 。i 础一2 。i 曲) + i d ( z 。i 一z 。i “ ) + r 。i , u 0 由= p 。f t ( 1 。,一屯i 。,) + 苦( 屯屯一f c m i 曲) + k 屯 o = ( r P r + r 盯) o + 苦o l o r e o + ( f ,+ l 。r ) i , o = ( _ + 。) o + 詈【k o f 一础+ ( 1 p ,+ z 。) o 】 电磁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为: r t = 0 + 咒 i ,等:t t 。 式中: 0 = 3 ,P - - - a l ,r 、i ,i 砂一i 础k ,) - ( 1 2 ) 咒= 孚f 。( 一i ,o + 匕o ) ( 1 0 ) 一( 1 2 ) 式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u 一电压;i 一电流;r 一电阻;z 一电感;吵一磁链;p 一极对 数;n 一转子转速机械角频率;t 一电磁转矩;L 一负载转矩; ,一转动惯量。下标表示:s 一定子;r 一转子;p 一功率电机;c 一控制电机;d d 轴;q q 轴;m 一定、转子同轴互感。 6 无刷双馈电机的建模与仿真 由于B D F M 的特殊性,没有现成的电机模块,需根据状 态方程创建电机的仿真模型。 根据( 1 0 ) 一( 1 2 ) 式可整理出标准状态方程形式的仿真 模型: 岩= A X + B U ( 1 3 ) 式中 x = 0i 础i ,i 曲i ”i 柚 7 u = u ,u 幽0o 7 A = 一L R B = L 一1 1 2 9 万方数据 L = R = Z 。0 00 0 l p 0 0 00 l。0 000 l 。 l p m 0 一l 。0 0 l p 。0 一l 。 砟O l p , 0 一p p 诬T 0 00 r 。 0 0 一n 删。 O0O O0O I p 0 o k f c m o o k ,+ l c r o 0 L ,+ l 。J 00 P p 0 一P p O l p m 0 P c 倒。0一P c 佃。 r 。p 。佃。0 0 ( r p r + r 。,) 0 00 ( r p r + r 。) 利用状态方程编写s 函数。以功率电机和励磁电机的 电流和转子机械转速为状态变量;以功率电机和励磁电机的 电压和机械转矩为输入;以电机电磁转矩、转速、电流等为输 出;以两台电机极对数、定转子电阻、电感、互感、转动惯量为 参数;确定S 函数的输入、输出、状态变量的个数及所需的参 数。 图4无刷双馈电机仿真模型 6 1 无刷双馈电机的空载运行仿真 B D F M 空载运行时,功率电机的定子端开路,定子电流 为零,即式( 1 2 ) 中的i m , = 匕= 0 ,则电机的数学模型降为 四阶。此时功率电机定子端电压,即空载电势为: J 咋( 以p 知)( 1 4 ) 【一I p m ( p p l I 。o + 岳o ) 电磁转矩为: t = 又= _ 3 P 广c z 。( i “ i 曲一i n i v ) ( 1 5 ) 仿真中所用参数如表1 所示。 一1 3 0 一 表1无刷双馈电机仿真参数 设定电机转速为2 0 0 转分,励磁三相电压1 0 V ,频率为 5 H z 。仿真结果如图5 ( a ) 所示。空载电势变化周期为0 0 4 秒,频率为2 5 H z 。 将电机转速降到1 0 0 转分,励磁三相电压频率变为 l O H z 。仿真结果如图5 ( b ) 所示。空载电势变化周期为O 0 5 秒,频率为2 0 H z 。 04 90505 lO5 20 5 3O “O ”0 “ 05 7 U I “ 空t 电舟b H l O4 9O5 O5 l0 j 205 305 405 505 605 7 U m l 空t 电鼻2 0 m 图5无刷双馈电机空载运行仿真图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发电机的输出电势频率与转速、 励磁频率之间总是符合关系式: = 喾= 掣+ 正( 1 6 ) 帅 6 06 0 “、 6 2 无刷双馈电机的亚同步速运行仿真 B D F M 并网时,功率电机定子绕组接2 2 0 V 、5 0 H z 电压, 励磁电机通过变频器进行励磁。当转子由足够的机械转矩 拖动运行时,功率电机运行于发电状态,向电网输出电功率。 转速为亚同步速时,励磁电机做电动运行,从电网吸收电功 率;转速为超同步时,励磁电机也运行于发电状态,向电网输 出电功率。此时,两台电机同时发电,同时向电网输出电功 率。 根据B D F M 的仿真参数可知,功率电机的同步转速为 3 7 5 转分。由式( 1 6 ) 可知,当励磁电机频率为1 5 H z 时,电 机稳定后转速应为3 5 0 转分,系统运行于亚同步状态。仿 真结果如图6 所示。 6 3 无刷双馈电机的超同步速运行仿真 由式( 1 6 ) 可知,当励磁电机频率为l O H z 时,电机稳定后 转速应为4 0 0 转分,系统运行于超同步状态。仿真结果如 图7 所示。 在同步速仿真时,由于励磁电机无法给转子提供直流电 流,因而转子磁场不可能静止,电机无法稳定运行在同步速 点。这是B D F M 的“先天不足”,所以运行时应避开同步速 点。 万方数据 L r r ;1 越 07 507 60 竹07 807 9080 1 1 1 I c l 功睾机室于屯髓蕾厣 “ 1 :。一 0 82468 t i H 诤 干屯藏磕形 图6无刷双馈电机亚同步速运行仿真图 V s c 1 功率机定子电流波形 t s 励硪机电压电流放彤 图7 无刷双馈电机超同步速运行仿真图 7 结论 本文详细分析了笼型无刷双馈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电磁 关系。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详细阐述其电磁设计方法和步 骤。利用A n s o f t M a x w e l l 2 D 建立了笼型带深槽转子结构的 有限元模型。推导基于双旋转坐标系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 模型,利用M A T L A B 编写s 函数程序,建立了电机的仿真模 型。并进行了电机的空载、并网仿真。结果证明了无刷双馈 电机设计与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说明了无刷双馈电 机完全能够满足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要求。为深入研究无 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MGJ o v a n o v i c ,REB e t z ,J i a nY u T h eu s eo fd o u b l yf e dr e l u c t a n c em a c l l i n e sf o rl a r g ep u m p sa n dw i n dt u r b i n e s J I E E EI n - d u s t r ya p p l i c a t i o n sS o c i e t y ,2 0 0 1 ,( 4 ) :2 3 1 8 2 3 2 5 2 伍小杰,柴建云,王祥珩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交流励 磁综述 J 电力系统自动化,2 0 0 4 ,( 1 0 ) :9 2 9 6 3 杨顺昌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设计特点 J 中国电机工程学 报,2 0 0 l ,( 7 ) :1 0 7 1 1 0 4 张凤阁,王凤翔无刷双馈电机的结构特点与设计原则 J 微特电机,1 9 9 7 ,( 7 ) 3 :2 1 2 4 5 王凤翔,张凤阁,徐隆亚不同转子结构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磁 耦合作用的对比分析 J 电机与控制学报,1 9 9 9 ,( 2 ) :1 1 3 1 2 0 6 杨向宇,励庆孚单套定子绕组无刷双馈电机的绕组设计 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 0 0 0 1 9 ( 1 0 ) :4 1 4 3 7 张凤阁,王秀平,齐颖转子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标准创新-洞察及研究
- 部队安全保密培训内容课件
-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测试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基于元学习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方法-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剪式平衡支撑结构轻量化设计对施工效率的影响评估
- 基于工业4.0的减速机支架智能化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体系重构
- 基于AI驱动的动态阻抗匹配算法在宽带增益平坦度中的应用
- 国际标准差异背景下前盖密封条出口认证的技术适配策略
- 体育赛事直播技术服务合同
- 护理礼仪(第3版) 课件 第四章 护士仪态礼仪
-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供电所所长讲安全课
-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 餐饮外卖智能调度与配送优化方案
-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概述
- 《SDH学习知识总结》课件
- 创面封闭负压引流管护理技术
- 2024年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劳务定额计价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