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和应用.pdf_第1页
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和应用.pdf_第2页
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和应用.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0卷 第4期 2 0 0 8年 4月 华 电技 术 Hu a d i a n Te c h n o l o g y 0 1 3 0 N o 4 Apr 2 0 0 8 专 题 综 述 大型超 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的发展和应用 D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l a r g e s i z e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flu i d i z e d b e d wi t h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杨 强 Y A N G Q i a n g ( 西南电力设计院, 四川 成都6 1 0 0 2 1 ) (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C h e n g d u 6 1 0 0 2 1,C h i n a ) 摘要 : 介绍了国 内外大型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的发展现状 , 详 细分析 了东方锅 炉厂针对华电 白马电厂煤质所 做的锅 炉方案 , 提 出了6 0 0 MW 超 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发的关键技 术:经过分析 , 得 出了超临界循环流化 床燃烧技术将成为我国燃煤电厂重要的洁净煤发电技术的结论: 关键词 : 超临界 ; 循环流化床 ; 锅炉 中图分类号 : T K 2 2 9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1 9 5 1 ( 2 0 0 8 ) 0 4 0 0 1 0 0 3 Ab s t r a c t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t h e l d r g es i z e d c i r c u l a t i o n fl u i d i z e d b e d( C F B ) w i t h s u p e r e r i t i c a l p a r a m e t e r , a n d d e s c r i b e s t h e b o i l e r s c h e m e d e s i g n e d b y D o n g f a n g B o i l e r Wo r k s b a s e d O Il t h e c o a l wh i c h wi l l b e s u p p l i e d f o r Ba i ma P o we r P l a nt i n d e t a i l Ke y po i n t s o f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f o r 6 00 MW s up e r c r i t i c a l CF B b o i l e r a r e p r o p o s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Th r o u gh a n a l y s i s,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wh i c h t h e s up e r c r i t i c a l c i r c u l a t i o n f l u i d i z e d b e d( C F B )w i l l b e c o n l e a n i m p o r t a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c l e a n c o a l p o w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w a s o b t a i n e d K e y w o r d s : s u p e r c r i t i e a l ; c i r c u l a t i o n fl u i d i z e d b e d( C F B ) ;b o i l e r 0 引言 常压循环流化床( C F B) 燃烧技术是国际上公认 的商业化程度最好的洁净煤燃烧技术, 已经普遍应 用。但 目前应用的均是高压 、 超高压和亚临界参数 机组 , 热耗和煤耗的降低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 国电力工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 , 对火 电机组 来说就是要降低热耗、 提高效率 、 降低煤耗, 因此, 提 高单机容量和蒸汽初参数 , 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 机组成为必然 目前 , 我国超( 超) 临界 的常规煤粉 锅炉机组大量应用 , 发展迅速, 因此 , 循环流化床燃 烧技术与超( 超) 临界技术相结合, 将充分体现低成 本污染控制及高供 电效率 2个优势, 是一种适于在 中国大量推广的高效洁净煤发电技术? 1 国内外大型超临界 C F B锅炉发展概 况 循环流化床及超临界发电技术均是成熟技术 , 收稿 日期 : 2 0 0 8 0 1 2 2 二者的结合技术风险不大。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大 型化的发展和 2 5 0 MW 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 顺利运行及 3 0 0 MW 等级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商 业化, 国际上在 2 0世纪末展开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技术的研究。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实现难度低于 超临界煤粉炉, 由于燃烧室内热负荷低, 可以相对简 单的垂直管方案构成燃烧室受热面 ; 低质量流率带 来的低阻力降可使其在低负荷亚临界区具有 自然循 环性 质 。 1 1 国外大型超临界 C F B锅炉发展概况 国际上主要 的 C F B锅炉制造商是 F w 公司和 A L S T O M公司, 这 2家公司很早就把眼光瞄准了大 型超临界 C F B这一领域, 在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开发 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 财力并开发制定了大容 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规范: 目前 , F w 公司 已中标制造 波兰 L a g i s z a的 4 6 0 MW 超临界蒸汽参数 C F B锅炉 , 其主要特点是 : 采 用引进 S I ME N S公司专利的本生直管直流技术 ; 采 用 了8 个方形分离器 ; 在锅炉热负荷较高 区域采用 维普资讯 第4期 杨强: 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 炉的发展和应用 了内螺纹管 ; 单炉膛结构。 A L S T O M公司已完成了 6 0 0 M W 超临界 C F B锅 炉的概念设计 , 其主要特点是 : “ 裤叉腿 ” 型单炉膛 ; 垂直管型水冷壁 ; 6个高效旋风分离器 ; 6个外置式 热交换器。 1 2 国内大型超临界 C F B锅炉发展概况 哈尔滨锅炉厂 、 东方锅炉厂 、 上海锅炉厂 、 清华 大学 、 西安热工研究 院、 浙江大学 、 中国科 学院等制 造厂家和科研机构都对大容量超 ( 超) 临界 C F B锅 炉基础问题进行 了研究 , 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 , 基于 3 0 0 MW 等级 C F B锅炉设计制造技术的成功引 进和消化吸收 , 以及我 国丰富 的 C F B锅炉设 计制 造 、 安装调试和运行经验 , 国家启动 了自主研发 6 0 0 MW超临界 C F B锅炉的计划 , 该计划 已进入 国家科 技部 的 8 6 3计划, 建设示范电站 已列入 国家发改委 的相关计划 , 预计在“ 十一五” 末投运 , 3大锅炉厂的 初步设计方案于 2 0 0 7年初进行了专家评审。 2 自主研发 的 6 0 0 MW 超 临界 C F B锅炉 3大锅炉厂均已完成 了 6 0 0 MW 超临界 C F B锅 炉的基本方案。以下重点介绍东方锅炉厂针对华电 白马电厂煤质所做 的锅炉方案。 2 1 煤质 选用煤种为无烟煤 , 其煤质分析见表 1 。 表 1 煤质分析 2 2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 。 表 2 锅炉 技术参数 2 3 锅 炉 主要结 构特点 ( 1 )裤又腿单炉膛 , 双布风板 。 ( 2 ) 6 个汽冷旋风分离器, 分别对应 6台外置 式换热器。 ( 3 )炉 内不布置辐射受热面 , 在外置式换热器 中布置有过热和再热受热面。 ( 4 )再热器温度调节方式为控制外置式换热器 灰 量 。 ( 5 ) 点火方式为床上床下联合点火 。 ( 6 )给煤采用炉侧 回料器给煤 。 ( 7 )采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锅炉结构如图1 所示, 锅炉主要结构参数见表3 。 2 4 锅炉烟风系统 ( 1 )一次风系统。从一次风机出来 的空气分成 2路: 第 1 路, 经暖风器 、 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加热后 , 作 为一次燃烧用风和流化风进入炉膛底部的水冷风室 , 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 并形成向上 通过炉膛的气 一固两相流, 在该回路上布置有床下风 道 点火器 ; 第2 路 , 未经预热的热一次风作为外置式 维普资讯 1 2 华 电技 术 第 3 O卷 图 1 锅炉结构外观示意图 表 3 锅炉主要结构参数 换热器至炉膛的灰道的输送风。另外 , 在一次风机出 口至床下点火风道之间, 布置有绕过空气预热器的一 次风快冷风道, 用于停炉时快速冷却炉膛。 ( 2 ) 二次风系统。从二次风机出来 的空气分成 3路 : 第 l 路 , 一部分未经预热的冷二次风作为回料 阀上给煤 机密封 用 风 ; 第 2路 , 经 暖风 器 、 二 次风 空 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热二 二 次风分 2层 , 进入炉膛下部 内侧和外侧 , 作为燃烧及燃烧调整用 风; 第 3路 , 经 空气预热器的热二次风作 为给煤点吹扫风 , 防止给 煤堵塞。 ( 3 )高压风 系统。高压风 系统 主要提 供回料 器、 外置床 、 部分灰道、 锥形阀 、 油枪用风 , 通过调节 挡板保证各支路要求的风量: ( 4 )烟气系统。炉膛中燃烧产生的烟气携带大 量灰粒进入旋风分离器 , 大部分灰粒被分离出来经 回料器返 凹炉膛 , 烟气携带少部分细灰经除尘器除 尘, 经引风 机 由烟 囱排 人大气。主要 风机参 数见 表 4 表 4 主要风机参数 2 , 5 6 0 0 M W 超临界 C F B锅炉研发的关键技术 ( 1 )变负荷过程中热 负荷 的变化规律及其分 布 、 计算方法的研究。 ( 2 )垂直蒸发管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室条件下的 动态 特性 预测 。 ( 3 ) 循环流化床条件下再热器 、 过热器在对流 烟道和换热床受热的热偏差计算: ( 4 )超( 超) 临界循环 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的型 式及垂直上升型水冷壁的水动力特性以及传热特性 的设计。 ( 5 ) 二次风穿透及燃烧室宽度设计研究。 ( 6 )变工况水动力学性能计算预测。 3 结束语 C F B锅炉向大容量和超临界参数发展是一种必 然趋势 , 将成熟的大型 C F B技术与超临界常规煤粉 炉技术相结合 自主研发 6 0 0 MW 的超临界 C F B锅 炉 ,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煤种 中有 1 0 以上 的高硫煤, 采用煤粉炉加烟气脱硫( F G D) 燃用高硫 煤将极大增加 F G D运行成本 , 国外经验证 明, 采用 循环流化床处理高硫煤在经济上更为合算 , 因此, 超 临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将成为我国燃煤电厂重要 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参考文献: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