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6F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经济性的分析.pdf_第1页
提高6F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经济性的分析.pdf_第2页
提高6F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经济性的分析.pdf_第3页
提高6F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经济性的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8卷 第 1期 2 0 1 6年 1月 华 电技 术 Hu a d i a n Te c h n o l o g y V0 1 3 8 No 1 J a n 2 0 1 6 提高 6 F 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 启动经 济性 的分 析 汤明峰 , 吴敏杰 ( 杭州华电下沙热电有限公司, 杭州3 1 0 0 1 8 ) 摘要: 为降低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过程中天然气的用气量, 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通过选取适当的冲转参数与参 考基准 、 降低汽缸温度等措施 , 实现机组运营成本的降低。优化后 , 热态启动过程中的用气量大幅下降, 具有明显的经济 效益 。 关键词 : 6 F A燃气轮机; 联合循环; 热态启动; 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 T M 6 2 1 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1 9 5 1 ( 2 0 1 6 ) 0 1 0 0 5 1 0 3 0 引言 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以其效率高、 污染少、 启 动快 、 调峰能力强等优点已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 , 且 往往在电网中担任调峰 的任务 , 因此 日开夜停成了 目前燃气轮机的运行 常态 。 某 2 1 0 0 M W级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 采用“ 2+2+1 ” 方式 , 即由 2台燃气轮发 电机组 、 2 台余热锅炉 、 1台抽凝式 汽轮发 电机组组成 。 1 1 , 1 2燃气轮机发 电机组分别 由 1台燃气轮机与 l台 发电机单轴串联运行, 2台燃气轮机排气经 2台余 热锅炉后, 再带动 1 台 l 0汽轮发电机组。燃气轮 机出口不设置旁通烟道, 余热炉进口烟道膨胀节直 接 与燃气轮机扩散段法兰相连 。燃气轮机是 G E公 司生产的 P G 6 1 1 1 F A型燃气轮机 , 采用 1 8级轴 流 式压气机 , D L N 2 6燃烧器 和 3级透平 。汽轮机 为 L C Z 7 5 7 1 1 2 7 0 5 9型蒸汽轮机 , 为双压 、 冲 动 、 单排汽 、 单轴 、 可调整抽汽凝汽式汽轮机。 通常机组采用“ 一拖一 ” 形式运行 , 即由 1台燃 气轮机带动 1台汽轮机运行 , 一般在 O 1 : 0 0: 0 0左右 停机 , 在 0 6: 0 o: o o左右启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与总结 , 发现机组在热态启动过程中, 排除设备故障 原因 , 燃气轮机 与汽轮机并 网时用 气量偏差较 大。 由于在 日开夜停期间 , 每 日的用气量有明显限制 , 如 果通过调整运行方式达到降低“ 一拖一” 机组热态 并网间隔用气量 , 也就意味着用同样 的天然气可 以 多发电, 降低运营成本 , 可获得较好 的经济效益。 到 目前为止 , 国内尚未对 6 F A联合循环机组热 态启动进行过专业化 、 系统化的研究 , 为了降低热态 收稿 15 t 期: 2 0 1 50 51 2 ; 修回日期: 2 0 1 51 0 2 0 启动过程 中的用气量 , 本文经过一 系列 的热态启动 试验和数据采集, 分析、 总结出一些热态启动节能 措施。 1 现 状调 查与数据分析 1 1 燃气轮机负荷与排气温度及天然气用量 燃气轮机负荷对应的排气温度及天然气用量关 系如图 1 所示。 赠 暑 蟹 图 1 燃气轮 机负荷对 应的排气温度及天然气用量 由图 1 可知, 负荷越高, 每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 电量越大 , 即气 电比越小 , 经济性越好 。因此 , 为 节约并网时间段内的天然气消耗量, 在天然气总量 一 定的前提下 , 启动时所带的负荷越低 , 基本负荷时 所能用的天然气量就越多 , 能发的电量就越多 , 经济 性也就越好 。 1 2 热态冲转前汽轮机 内上缸温度及保温措施 汽轮机内上缸温度及是否采取保温措施调查见 表 1 。 由表 1 可知, 开启本体疏水后 , 缸温可降到4 2 0 4 3 0, 而采取保温措施后 , 缸温达 到 4 4 54 5 5 c c。 主蒸汽温度必须高于缸温5 0 以上方可冲转 , 且 燃气轮机烟气与主蒸汽存在 6 0左右的温差 。从图 5 2 华 电技 术 第 3 8卷 表 1 汽 轮机 内上 缸温 度及保温措施 注 : 以上 统 计 数据 来 自 2 0 1 4年 2月 1 5 日至 3月 8日 , 共 1 6 次热态启动过程。 1可以看出, 燃气轮机 1 5 M W 负荷下的排烟温度在 5 4 0左右 , 如汽轮机不采取保温措施 , 则满足汽轮 机 冲转参数要求 ; 反之 , 则可能需要更高的燃气轮机 负荷, 相对的能量损失也会增加, 经济性降低。 1 3 热态启动参数统计情况 该机组热态启动参数见表 2 , 从表 2可知。 ( 1 ) 并网时间间隔段用气量存在较大差异。热 态启动最大用气量为 1 3 0 7 0 m , 最小用气量为 6 6 1 0 m , 计算得出平均值为 9 1 2 4 m 。 ( 2 ) 汽轮机全速至并 网时间段长短有差异。最 长用时为 2 2 O 0 m i n , 最短用时为 4 O 0 m i n , 计算得 出平均值为 7 5 6 m i n 。 ( 3 ) 主蒸汽阀前温度与旁路温度存在差异。由 于蒸汽流通状况的不同, 主蒸汽阀前温度与旁路温 度差异较大。热态冲转要求主蒸汽温度高于内上缸 温度 5 0以上 , 阀前温度与旁路温度测点空间距离 相差不足8 m, 但由于主蒸汽阀前疏水量较小, 旁路 的蒸汽流通量明显更大, 因此, 旁路温度更能反映实 际的主蒸汽参数状态。 2 对策与措施 从现场调查情况看 , 引起热态并 网间隔耗气量 较大差异主要包括 2方面原因 : 主蒸汽温度及汽轮 机内上缸温度 , 分别对其采取相应 的对策与措施 。 2 1 主蒸汽温度参数的选择 旁路温度受热条件优于主蒸汽阀前温度, 更能 反映热态冲转时主蒸汽温度 的真实情况 , 有利 于缩 短并网间隔时间。因此 , 工作 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 及时了解真实参数, 以旁路温度作为冲转依据, 加快 冲转时间。具体工作包括 由专工负责对热态开机票 进行修改 , 确立 以旁路温度作为是否冲转的依据 ; 主 值负责在热态启动 中保持旁路开度在 3 0 以上, 确 保温度真实 ; 对比采用不同主蒸汽温度参考点进行 冲转时的低压缸差胀 , 了解取点不同对整个热态冲 转 的影响。 图 2为以主蒸汽阀前参数作为基准的热态冲转 曲线, 图3为以旁路参数作为基准的热态冲转曲线, 由图 2和图 3比较可知 , 不论是 以主蒸汽阀前参数 为基准, 还是以旁路参数为基准, 即不论是 当主蒸汽 阀前温度高于上缸温度 5 0以上开始冲转 , 还是当 旁路温度高于上缸温度 5 O以上开始冲转 , 汽轮机 冲转时, 由于调门开度不大( 5 一 1 0 ) , 均会出现 降低上缸温度 , 导致差胀减小 的现象 , 但均在允许范 围内。 由于调门开度不大 , 导致进入主蒸汽 管路蒸 表2 热态启动参数统计 注 : 以上统计数据来 自2 o 1 4年 2月 1 5日至 3月 8日共 1 6次热态启动过程 , 2月 1 9日机组 出现故 障 , 并 网花费 2 0 0m i n , 可忽略。 第 1期 汤明峰 , 等 : 提 高 6 F 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热态启动经济性的分析 5 3 52 O 5 0 0 p 4 8 0 赠 4 6 0 4 4 O p 赠 时间 s 图 2 以主蒸汽阀前参数为基准的 热态冲转曲线 时间, s 注:差胀值 + 3 5 l n m或 一 2 5 i n l n时,D C S发出报警信号: + 4 5 m m或 一 3 5 m i ll 时,E T S发 出声光信号 ,A s T电磁 阀 动作。 图 3 以旁路参数 为基准的热态 冲转曲线 汽的流通量不足, 进而影响换热效果 , 而旁路的设计 容量为 1 0 0 , 流通量足够, 因此, 主蒸汽阀前温度 测点不能准确反映主汽参数, 而旁路上的温度测点 因为流通量足够而能够准确反 映主汽参数 , 且在对 汽轮机 的冲转基本无影响的前提下 , 以旁路温度作 为基准可 以大大缩短热态启 动时间, 继而减少 热态 启动中的耗气量, 提高机组经济性, 所以应以旁路参 数作为基准进行冲转 。 2 2 汽轮机内上缸温度的状况 在不影响转子状况的前提下, 适当使内上缸温 度保持一个较低的状态, 有利于选择较低燃气轮机 负荷 , 避免损耗过多能量。因此 , 在确保动 、 静部件 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 降低汽缸温度 , 确保热态开机时 汽轮机内上缸温度在较低水平。具体包括停机后开 启本体相关疏水阀 , 及时抄 录内缸上 、 下温差变化 , 注意差胀变化等。在机组停运后及时开启汽轮机本 体疏水 , 整个停运期 间, 对上 、 下缸温差及差胀等进 行严密监视 , 发现降低汽缸温度对机组基本无影响 , 如图 4所示。 赠 时间, mi “ 注 :差胀值 + 3 5 1T l l 或 - 2 5 l n m时 ,D C S 发 出报警信号 : + 4 5 m m或 一 3 5 r l lm 时,E T S发出声光信号,A S T电磁 阀 动作 。 图 4 停机参数 曲线 3 效果检查 优化后机组 2 0 1 4年 4月 1至 3 F t 、 5月 2 4至 2 5日的各项参数见表 3 。 从表 3可知 , 机组热态启动并 网间隔用气量从之 前的 9 1 2 4 m 降至 5 5 7 0 m , 节约了大量天然气。以燃 气轮机 6 0 M w 负荷下的气 电比 为 4 2( k W h ) m3 计算, 优化后每次热态启机所节省的天然气量折合发 电量为( 9 1 24 - 5 5 7 0 ) 4 2=1 4 9 3( k W h ) , 按上网 电价为 0 9 6 ( k W -h ) 计 算, 每次启动可 节约 1 4 3 3 2 8元 。 表 3 优化后机组参数 2 0 1 4 ( 下转第 6 1页) 目 山 , 邕 培出肇 第 1期 樊爱兵 : 3 3 0 MW 机组锅炉低 氮燃烧改造及效果分析 6 1 罩磨穿漏粉 。 ( 5 ) S O F A风道上采用大风箱结构, 可以使 s O - F A四角风量均匀 。喷嘴上下摆动可在运行过程 中 调整高 、 低位 S O F A的送入位置 , 从而可在一定范围 内调整 N O 排放值 、 飞灰含碳量 以及过热器和再热 器 的汽温 。喷嘴左右摆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炉 膛 出口的烟温偏差。 3 改造效 果 3 1 技 术效 果 对低氮燃烧 器改 造后 的 6锅 炉进行 3 3 0 MW 负荷下的锅炉性能试验 , 试验结果如下。 ( 1 ) 3 3 0 MW 负荷 下 , 实测空 预器进 口氧量 为 3 1 8左右 , 1 5层一次风挡板开度分别为 2 5 , 2 5 , 2 5 , 2 5 , 0, 18层二次风挡板开度分别为 7 0 , 5 5 , 5 5 , 4 O , 4 0 , 7 5 , 0, 45 , 9 1 2 层 S O F A挡板开度分别为 8 0 , 8 0 , 8 0 , 0, 主燃 烧器和燃尽风摆角均处于水平位置 , 对应主、 再热蒸 汽温度分别为 5 4 4 3 , 5 4 3 5, 飞灰 中碳 的质量分 数为 2 1 3 , 炉渣 中碳 的质量分数为 4 6 6 , 空气 预热器出口 C O体积分数为0 0 0 1 , N O 排放质量 浓度( 标态 , 折算至 6 O : ) 为 2 8 8 6m g m , 修正后 的锅炉热效率为 9 3 0 1 。 ( 2 ) 锅炉在 3 3 0 MW 负荷下运行稳定 , 主蒸汽温 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可达设计值 , N O 排放质量浓度、 飞灰含碳量以及减温水量等指标满足低氮燃烧器改 造性能保证要求。 另外 , 锅炉运行一段 时间以来 , 参数调节 良好 , 运行可靠, 无水冷壁严重结焦、 空气预热器堵塞等情 况 , N O 排放质量浓度可长期保持在 3 0 0 mg m ( 标 态 ) 以下。 3 2 经济性分析 6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程 总投资 6 2 0万元 , 每 年可减少 N O 排放约 2 1 5 0 t ( 年利用小时数按 5 5 0 0 计 ) 。低氮燃烧改造后再采用 S C R技术脱硝与单独 采用 S C R脱硝技术 相 比, 经济效益显著 , 不 考虑增 加的 S C R初 始建设 投资 费用、 催化 剂折 旧费用 和 S C R维护费用 , 每年仅节约 的脱硝系统液氨运行成 本 即可达 2 4 0万元 左右 , 约 3 1个月就能收 回改造 成本。 4 结束语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对 6锅炉进行改造后, 炉膛 出口 N O 质量浓度由6 5 0 m g m 左右降至 2 9 0 m g m 左右, 可以减少 S C R系统的催化剂层数, 大大降低 S C R系统的建设费用, 并将减少液氨的消耗量, 降低 脱硝运行费用; 另外 , S C R系统催化剂层数减少后 , 系 统阻力也将减小 , 风机电耗也将有所降低, 实现了企 业效益最大化并达到了环保要求 。 参考文献 : 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G B 1 3 2 2 3 -2 0 1 1 s 2 闫晓燕 3 0 0 M W 机组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与性能评 价 J 冶金动力, 2 0 1 5( 1 ) : 3 7 3 9 3 李衍平 3 0 0 MW 机组燃煤机组空气分级低 N O 燃烧系 统改造技术 J 黑龙江电力 , 2 0 1 3( 3 ) : 2 7 2 2 7 4 4 徐炳文 煤粉锅炉低 N O 燃烧器系统改造 J 中国设备 工程 , 2 0 1 4 ( 8 ) : 6 4 6 6 ( 本文责编 : 刘芳) 作者简介: 樊爱兵( 1 9 7 3 一) , 男, 江苏扬州人, 工程师, 从事企业管 理方面的工作( Em a i l : 2 4 2 7 4 1 9 4 3 4 q q c o m) 。 0 o : 0ooo0 oooo oo o 0 ooo0 oo 0o o ( 上接 第 5 3页) 4 结论 结合现场数据的调查与分析, 将旁路温度作为冲 转参数的参考基准, 适当降低缸温, 从而降低 冲转时 燃气轮机 的负荷 , 使用气量从之前 的 9 1 2 4 m 。降至 5 5 7 0 m , 降低了6 F A燃气轮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