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_第1页
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_第2页
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_第3页
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_第4页
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扩频通信的 低压电力线载波芯片的设计 荣岳栋,徐东明2 ,周晓刚, ( 1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7 1 0 0 6 1 ; 2 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7 1 0 0 6 1 ; 3 西安深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 1 0 0 6 1 ) 摘要:为了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扩频通信理论的低压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芯 片的设计。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中相关设计的大量分析、比较,以及对最新理论建模工具S y s t e m V i e w 的 应用,本文应用V e r il o g H D L 语言对该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利用F P G A ( F i e l dP r o g r a m m a b l eG a t a A r r a y ) 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设计电路可以准确地解调出电力线上的数据信号,并很好地 满足相关的性能指标,从而完成电力线上信息的数字化通信的功能。 关键词:解调;F P G A ;扩频通信 中图分类号:T N 9 1 3 6 D e s i g no fs p r e a ds p e c t r u mI n t e g u a t eC i r c u i t f o rd a t 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v e rp o w e rl i n e R O N GY u e - d o n 9 1 ,X UD o n g - m i n g 工,Z H O UX i a o s a n # ( 1 X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P o s t sa n dT e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X i a n7 1 0 0 6 1 ; 2 X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P o s t sa n dT e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X i a n7 1 0 0 6 1 ; 3 X i a nS u p e r m i c r oE l e c t r o n i c sC o ,L T DX i a n7 1 0 0 61 )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a d a p t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t e l l i g e n te l e c t r i cp o w e rn e t ,t h ed e s i g no fs p r e a d - s p e c t r u mI n t e g r a t e c i r c u i tf o rd a t a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o v e rp o w e rl i n ei sp r e s e n t e d B a s e do nt h el a t e s tt e c h n o l o g y S y s t e mV i e wi nt h e o r y m o d e l i n ga n dt h el a r g en u m b e r so fa n a l y z ea n dc o m p a r i s o na b o u tt h ec o n c e r n e dd e s i g nr e f e r r e di nm a n yr e l a t e d d o c u m e n t s ,t h i sd e s i g ni s a c c o m p l i s h e da n d v a l i d a t e d b yu s i n gV e r i l o g - H D La n dF P G A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r e s u l td e m o n s t r a t e st h a tb yu t i l i z i n gt h i sc i r c u i tt h ed i g i t a ls i g n a lC a nb er e s u m e dw e l lf r o mp o w e rl i n ea n d C a l lm e e tt h er e l a t e dp e r f o r m a n c ei n d e x I ta l s ov e r i f i e st h a tt h i sd e s i g nC a l ls a t i s f yt h ed i g i t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p o w e r l i n e K e yw o r d s :d e m o d u l a t i o n ;F i e l dP r o g r a m m a b l eG a t eA r r a y ;s p r e a d s p e c t r u m 2 4 1 璺箜! ! ! 塑! 目墨衄 h t t p :W W W c i c m a g c o m 万方数据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传统的人工抄表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数字 化的要求,因而,远程数字抄表系统应运而生。目前, 远程抄表可以通过无线电波,电话线,低压电力线等 介质进行传输。但考虑到成本以及实现的过程,低 压电力线载波利用已有的电网,而且不必占用已有 的频谱资源,因此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传输方式比 其他通讯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 由于信号在电力线上的衰减以及背景 噪音的干扰等都很大,电力线并非理 想的通信信道。但是根据香农定理,在 信道容量同定的前提下,牺牲带宽可 以以较低的信噪比获取可靠的数据传 输,本文正是根据这一理论进行了设 计。 C = W l i1 + 昔 其中:c 为信道容量( 比特,秒) ;N 为噪声功 率;w 为信号带宽( 赫兹) ;s 为信号功率。由此可 见,c 不变时,增加带宽,则信号的信噪比在较低的 情况下,也可以以相同的速率可靠的传输信息。因 此,增加信号带宽,可以使信号甚至在被噪声淹没的 情况下,仍能保持可靠的传输。扩频通信正是使用了 这一点,采用扩展信号带宽的方法以提高数据传输 中的抗干扰性。 2 扩频通信工作原理 扩频通信与一般现有的常规通信方式完全不同 【l 】。它用伪随机编码把基带信号( 信息数据窄带信 号) 的频谱进行扩展,形成相当带宽的低功率谱密 度信号发射出去。使用不同的伪随机编码,不同通 信用户可在同一频段、同一时间工作,互不影响或影 响极小地进行通信。因此,扩频通信在调制、解调上 是与众不同的。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如图l 所示。 信息数据D 经通常的数据调制后变成带宽为B 1 的 信号( B l 为基带信号带宽) ,用扩频码发生器产生 的伪随机码( P N 码) 去对基带信号作扩频调制,形 成带宽为B 2 ( B 2 B 1 ) 、功率谱密度极低的扩频信 号后再发射出去。在接收端,首先使用与扩频信号 发送端相同的伪随机码做扩频解调处理,把宽带信 号恢复成通常的基带信号,再使用通常的通信处理 手段解调出发送来的信息数据D 。其理论基础是信 息论中的香农定理1 2 1 : h t t p :w w w c i c m a g c o m 图1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图 3 系统及主要模块设计 3 1 系统的结构框图及工作原理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2 所示。它的工作模式为半 双工工作模式。 该电路主要有以下几个电路模块组成:差分编 解码模块,扩频调制模块,伪随机发生模块,捕获与 跟踪模块,解扩解调模块,低通滤波器模块,带通滤 波器模块以及收发控制接口模块等。 当系统处于发射态时( I O _ C = 0 ) ,S Y N O 脚由 芯片内部的P N 码电路产生同步信号。外部的单片 机在S Y N O 的下降沿时将数据置于D A T A I O 管 脚,该管脚将数据送入内部的差分编码及扩频调制 单元与P N 码及8 0k H z 的载波信号产生8 0k H z 的 直序扩频信号( 调制信号) 。该信号经过功率放大之 后即可以耦合到低压电力线上进行传输。 当系统处于接收态时( I O _ C = 1 ) ,管脚A S I 输 入的8 0k H z 载频信号与芯片内部电路进行混频产 生3 2 0k H z 的中频信号,该3 2 0k H z 的混频信号经 过带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最后再经过与发送 万方数据 I O _ C 图2 系统结构框图 端同步的的m 序列相关同步解扩及数字信号处理 之后,便恢复出原始信号。 3 2 主要模块设计 3 2 1m 序列发生器 m 序列发生器是在1 3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的基础 上,加上反馈逻辑电路构成的。i n 序列信号发生器有 两中结构:F a b o n a c c i 型和G a l o i s 型嘲。本文采用 F a b o n a c c 型移位寄存器产生m 序列。该结构的特点 是移位寄存器的反馈抽头位置与本原多项式一致, 序列与初始状态相对应,码序列的产生速度主要受 反馈网络的时延限制。 时钟 图3n l 序列产生电路 本设计电路采用m 序列发生器阁, 其生成的多项式为G ( X ) = X 4 + X + l 。图 3 为其产生电路。其中,4 个小方格代表 4 个寄存器D ,把他们从左至右依次叫 做第1 级、第2 级、第3 级、第4 级寄存 器。对于系数C I = I ,表示第l 级输出参 与反馈。开始时,设初始状态为0 0 0 1 ,则 根据图3 可生成1 5 位的伪随机序列。图 4 为采用V e r i l o g 对图3 电路设计仿真 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1 5 位伪随机序 列的产生,即1 1 1 1 0 1 0 1 1 0 0 1 0 0 0 序列。 3 2 2 同步电路模块设计 同步技术是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只有 实现了同步,使收发两端相关的信号在频率、相位上 取得一致,整个系统才能正常的工作。 这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捕获过程 即粗调过程【5 】,它通过调节送到解扩器的本地码相 位实现两个伪码之间初始同步,当捕获过程完成时 用于解扩的本地参考信号码相位与接收扩频信号码 相位偏差将小于直扩系统一个P N 码单元,这时接 收机能大致正常解调出信息。第二阶段为P N 码的 定时跟踪即细调过程f 6 J ,跟踪是通过相位锁定方法不 断调节补偿本地码相位漂移,以达到进一步缩小同 步误差和保持这种精确同步的目的。在扩频码同步 系统工作过程中,同步捕获和跟踪状态应该可以相 互转换川。在捕获出现因强干扰引起失步时,同步系 统必须能够能迅速地从跟踪状态重新转入捕获状 态。而在捕获真正锁定时,同步系统也应迅速转入 到跟踪状态。所以同步系统应采用同步识别控制系 统以控制捕获和跟踪之间的相互转换。 图4 伪随机码及同步信号S Y N 0 的仿真波形 万方数据 图5 同步电路原理图 本设计也是基于以上的理论方法而进行的同步 电路的设计。图5 为本设计所采用的同步电路原理 图。如图所示,接收到的信号经宽带滤波器后,在乘 法器中与本地P N 码进行相关运算。此时,捕获电路 调整压控钟源,使P N 码发生器产生的本地脉冲序 列的频率和相位重复接收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以捕 获有用信号嗍。一旦捕获到有用信号后,则肩动码跟 踪电路,由其来控制压控钟源,使本地P N 码发生器 与外来信号保持同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失步, 则重新开始新的一轮捕获和跟踪过程。图6 为同步 电路仿真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到同步电路工作的两 h t t p I w w w c i c m a g c o m 个过程即捕获和跟踪过程。 4 系统仿真结果 本设计应用S y s t e m V i e w 进行理论建模仿真,应 用V e r i l o g H D L 语言进行代码设计。 图7 为系统配置成接收端,芯片主要信号的仿 真波形。图8 为整体仿真局部放大后的电路仿真波 形。图中D A T A I N 为所要经过电力线传输的数据 信号,t o p _ d a t ao u t _ l 为系统解调后接收到的数据。 S Y N C S H F A 为发送端系统的同步信号S Y N C ; S Y N C S H S H O U 为接收端系统的同步信号S Y N C ; 从图可以看出系统在同步的前提下可以正确的解调 出电力线上数据信号,从而完成电力线通信的功能。 5 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扩频通信的低压电力线载 波调制解调芯片,详细的描述了其工作原理及主要 图6 同步电路的仿真结果 图7 系统整体仿真波形 万方数据 图8 整体仿真局部放大后的电路仿真波形 模块的设计思想,并用V e r i l o g 语言进行了代码设 计。此外,本设计通过了严格的F P G A 验证,验证结 果表明本设计能很好的满足设计要求,因而具有很 高的实用价值。四 参考文献 【I I 韦惠民张邦宁扩频通信技术及应用 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 0 0 3 年 f 2 】曾一凡李晖扩频通信原理 M 】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 0 0 5 年 【3 】樊昌信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通信原理 M l d 匕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 0 0 3 【4 】查光明熊贤祚扩频通信【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 【5 田E l 才扩频通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 【6 】赵刚扩频通信系统实用仿真技术【M 】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 0 0 9 年 【7 张容娟张大茂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调制模块的 设计 J 现代电子技术,2 0 1 06 ( 3 ) :1 1 4 一1 1 8 【8 】杨迪直接扩频接收机的码捕获与跟踪技术研究 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 0 0 7 作者简介 荣岳栋,硕士,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徐东明,教授,硕士,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周晓刚,工程师,本科,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设计及测 试。 P r e m i e rF a r n e I l 亚太区正式更名为e I e m e n t l 4 日前,全球领先的多渠道、提供高品质服务的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