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ppt_第1页
(推荐课件)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ppt_第2页
(推荐课件)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ppt_第3页
(推荐课件)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ppt_第4页
(推荐课件)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人徒手心肺脑复苏术,1,中国最美的女记者曹爱文 黄河岸边勇救落水儿童,2,.,急救技术的现状,政府虽然有相关的立法,但仍然不够完善,或得不到领导和民众的高度重视 民众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技术,造成了诸多悲剧的 发生 专业人员只顾治病,忽视救命,3,.,呼吁: 重视急救 全民普及急救技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4,.,心肺脑复苏术(CPCR)是针对呼吸、心跳骤停者所采取的一项急救技术。 恢复患者心、肺 和大脑的正常生理机 能,使生命得以维持。,心肺脑复苏术的定义:,目的:,5,.,心肺复苏术(CPR)产生于60年代,在经历 了多年不断的实践、研究和总结以后,直到 2000年才制出定了规范化的CPR 2000国 际心肺复苏指南。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和相关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的许多内容得到 了不断地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形成了现代心肺 脑复苏术(CPCR)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 南。,6,.,当呼吸首先停止时,心脏尚能排血数分钟,肺和血液中储存的氧可继续循环于脑和其它重要器官。 心脏一旦停搏,血液循环立即停止,生命器官内储存的氧在46分钟内即耗竭。,心跳骤停的后果,7,.,8,.,9,.,早发现,早复苏!,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关键,时 间,10,.,当事人或第一发现者 中国最美的女记者,11,.,12,.,呼吸心跳骤停的判断指征,意识突然丧失(可伴抽搐) 面色苍白或紫绀 呼吸呈叹息样或自主呼吸停止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双侧瞳孔散大 心电图检查显示心室或心房颤动、 心室停搏或心脏无活动,呈一直线。,13,.,心肺脑复苏的步骤(三期九步),期: 基础生命支持(BLS) (Basic Life Support),期: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ACLS) (Advanced Life Support),期: 持续生命支持(PLS) (Period Life Support),14,.,A. (airway) 保持呼吸道畅通 B. (breathing support ) 呼吸支持 C. (circulation support ) 循环支持 D. (drugs and fluids) 药物与液体 E. (ECG) 心电监护和图记录 F. (fibrillation treatment) 除颤 G. (gauge) 全面评估 H. (hapothermia) 低温治疗(Human mentation智能) I. (Intensive care) 重症监护,15,.,一、徒手心肺复苏术,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16,.,二、非徒手心肺复苏术,借助抢救仪器、设备 多人参与,17,.,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18,.,一、判断意识 1、快速到达病人的右侧,轻摇或用左手拍打病人的右肩膀。 2、呼唤病人,“喂,你怎么啦?”,19,.,二、快速判断有无脉搏 触摸颈动脉,并拢食指和中指,从喉结 处滑向侧方稍偏上,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 凹陷。,20,.,三、快速判断自主呼吸是否消失 面颊贴近病人口鼻部,面部朝向病人胸 部。用眼睛观察胸部有无起伏,用耳朵听呼 吸道有无气流声,用面颊感觉呼吸道有无气 流。,21,.,四、摆放抢救体位 将病人置于抢救体位仰卧位 呼叫他人前来协助抢救 “快来人抢救!” 五、清除口咽鼻腔的异物及污物,并解 开衣 服扣子及裤带,22,.,六、打开气道,再次听呼吸音 患者意识丧失后,下颌和颈部肌肉以及舌肌 等出现肌无力,舌根和会厌部塌向咽后壁可阻塞 气道。通过打开气道的手法可以使咽喉部肌肉紧 张起来,即可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进行有效的 人工呼吸。部分病人只需 打开气道即可保持或恢复 自主呼吸。,23,.,将一只手放在病人前额上,手掌用力向后压使 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 将颏部向上抬起。适用于颈部有损伤者。,打开气道的三种手法,头后仰下颏上提法,24,.,一手托起颈部,另 一手放在病人前额上, 用力向后压使头向后仰。 主要适用于颈部无外伤 者。,头后仰颈部上提法,25,.,双手紧抓双下颌角,下颌上移,此法适用于颈部有损伤者。操作时不能使病人头部后仰或左右转动。,双手抬颌法,26,.,七、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 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 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 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肺内的 废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27,.,几种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 口对口吹气法 最为方便和有效 俯卧压背法 仰卧压胸法,28,.,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托起患者下颌, 并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住患者鼻孔, 术者先深吸气,对着患者口部用力吹入, 不能漏气。然后术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 开捏鼻孔的手,让其自行呼气,如此反复 施行。,徒手人工呼吸法,29,.,成人应达到8001200ml,婴幼儿应 酌情减少。 成人每分钟1216次,婴幼儿:每分钟2030次。,吹气量:,吹气频率:,30,.,八、胸外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术是用手有节律地按压胸部特 定部位,使心脏被动地心脏收缩和舒张,从 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 可分为胸外心脏按 压和开胸心脏按压两种。,31,.,抢救者用靠病人腹部一侧手的中指和食指,置于病人的一侧肋弓下缘,自外向中间移动,两手指移到左右肋弓的交点(剑突上),中指置于该交叉,食指在其上方与中指并排,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为按压区。,按压区的确定:,32,.,术者站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下段,右手重叠压在该手的手背部(双手的手指交锁或平行重叠,手指翘起,不能压在胸壁上),两臂伸直,依靠术者身体的重量向脊柱方向有节律的 按压。,操作方法:,33,.,抢救者双臂绷直,肘关 节固定不动,双肩在患者胸 骨的正上方,靠上半身体重 量和肩、臂的肌肉力量上下 垂直按压,使每次压力直达 胸骨,切忌左右摆动。一次按压后完全放松对胸骨 的压力,但手和身体位置不变使胸骨自行复原。,34,.,35,.,按压幅度成人为45cm,儿童越小幅度减小, 10岁以下幼儿为23cm, 婴儿幅度1.52.5cm。 按压频率80100次分。儿童越小按压频率应加快, 10岁以下婴幼儿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向下按压和放开时间比为50:50。,36,.,原则上按压应不间断进行,为进行检 查,允许暂停5 秒。若进行气管内插管等 操作或搬动病人,按压中断不能超过30秒 钟。 密切观察按压效果,如经 35 分钟 按压后,心跳仍不见恢复者,应及时进行 开胸心脏按压术。,37,.,肋骨、胸骨骨折、肋软骨损伤,造成胸壁不稳定; 肺损伤和出血、气胸、血胸、皮下气肿; 内脏损伤,如肝、脾、肾或胰脏损伤,腹膜后血肿; 心血管损伤,发生心包填塞、心脏起搏器或人工瓣膜损坏或脱离,心律不齐、心室纤颤; 栓塞症(血栓,脂肪、骨髓或空气); 胃内容返流,造成吸入或窒息。,并发症:,38,.,2000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规定,在气管插管之前,按压通气比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均为15:2(连续按压15次,然后吹气2次),气管插管以后,按压与通气可能不同步,此时可用5:1的比率。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新规定,按压通气比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均为30:2。 因为15次不间断按压比5次不间断按压所产生的冠状动脉压要高,在每次因通气而停止按压以后,要连续几次按压后脑及冠状动脉灌注压才能达到通气停顿前的水平。,39,.,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46个 循环之后,快速检查自主呼吸、脉搏、瞳孔对光反应是否恢复,如无恢复,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40,.,心肺复苏有效的指征,(1)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 (2)收缩压大于60mmHg (3)面色转红润 (4)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5)自主呼吸恢复,41,.,心肺复苏的终止指征,终止心肺复苏应以心血管系统有无反应为准。若具备下列指征,且进行了 30min以上的心肺复苏,才可考虑终止心 肺复苏。,42,.,深度昏迷,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应; 自主呼吸持续停止; 瞳孔散大固定; 脑干反射全部或大部分消失,包括头眼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睫毛反射消失。,(1)脑死亡,(2)无心跳和脉搏,43,.,一、判断意识是否丧失 二、判断有无脉搏 三、判断自主呼吸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