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pt_第1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pt_第2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pt_第3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pt_第4页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诞生地,杜甫生平及创作,杜甫一生可为四个一时期: 一、书和壮游时期(24岁以前,公元712-745) 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的准备时期, 也写过一些杰出的作品,如望岳房 兵曹胡马画鹰等都广为传诵。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二、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公元746755) 1. 参加科举考试 2干谒权贵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 创作了一些揭露社会弊端的诗篇 丽人行揭露了杨国忠、杨玉环兄妹的荒淫腐朽 兵车行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4. 献赋为官 三大礼赋封西岳赋雕赋 河西县尉,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公元756759) 756年,杜甫在沦陷后的长安写过几首怀念家人的小诗,其中有一首叫月夜的五言律诗,是这 年中秋节写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他又写了一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757年闰八月,杜甫回鄜州看望家人, 到鄜州写了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觑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其二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黍秫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盖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羌村三首将国家大事、社会状况从家常话中表现出来。这一组诗堪称一幅逼真的乱离图。,13,四“漂泊西南”时期.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秦州杂诗之一) 因:依。在秦州,杜甫写了梦李白二首,对李白的不遇和坎坷深致同情,第二首诗说: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在秦州的的创作最重要的还有秦州 杂诗二十首。这是一组五言律诗,从这时期的作品看,杜甫已将五言诗运用到极纯熟的地步,提高到新的阶段。,在成都,杜甫到过成都南郊的武侯祠,拜谒了武侯祠后,他写有七律蜀相一首,表现了对诸葛亮的敬仰: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有了草堂之后,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与社会很少联系。这时写过一些咏物写景的佳作,如著名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题材虽小,但能给人清新的感受。 杜甫在草堂的最初两年,所写几首著名的歌行体七言古诗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这些作品是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另一首绝句也很有名(绝句四首之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楼是这时期最有名的一首七律。,20,登高一诗也是在夔州时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艺术性极高:形象性强,通体对仗。特别是三四两句气势悲壮,是写景又是写诗人心胸,是四联对偶句中最出色的一联。过去有人称这诗“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杨伦杜诗镜诠卷十七),杜甫出峡后,先到宜都,再到江陵,由 江陵南迁公安,住到岁末。杜甫由公安出发 南行到岳州去。到了岳州后,他登上城西门 楼写了一首非常凝练的五言律诗: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隆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唐元镇元镇集卷五十六中云:“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今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杜诗的地位,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杜诗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 宋宋祁新唐书杜甫传中引韩愈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作品分析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杜甫由长安回奉先县探亲时所作。此时杜甫在长安已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接受官职后,先离开长安去奉先县探望家眷。此前不久,安禄山已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叛乱,这首诗正是从个人的生活遭遇中总结出当时社会的重大问题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一首“咏怀”诗,它抒发了诗人匡世济国的远大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强烈思想感情,同时又是一部“ 史诗”,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唐代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集团奢侈豪华的腐朽生活,表现了人民在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下所承受的贫穷和苦难。,这首诗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典型的艺术概括。诗的内容通过描写旅途的见闻,叙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抒发多种的感叹 ,有个人家庭的,有社会广大人民的,有上层统治集团的。内容繁富,篇幅巨大,洋洋五百言,却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两句诗是贯穿全诗的一条主线,它有机地将开头部分的抒怀、中间部分过骊山的所见所感与后半部分的家庭遭遇等情景组合在一起,使人读后在感情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此外诗中还采用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景物描写烘染着环境,为叙事、抒情创造气氛,叙事为议论提供根据,从而使议论显得具体、细致。如诗中把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一些情况作了对比,尤其是对皇亲国戚的奢靡生活作了详尽的铺叙之后 ,从而得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结论,真是透辟、尖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关心人民。经常推己及人。这种思想和他所受教育及儒家“仁政”有关,但有突破,主要从下层百姓考虑,具体真诚。 “济时敢爱死”关心政治。突破了儒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局限,始终关心国家,从未说过“弄扁舟”之类的话,具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葵藿倾太阳”忠君。既有愚忠色彩,又与爱国、爱民联系。,杜诗的艺术成就,1.乐府诗的写实倾向。新婚别垂老别。 2.律诗的沉郁顿挫(1)沉郁指情感质地之深沉、深厚,和情感郁积之久、之深、之厚。“悲愤慷慨、郁结于中”就是对它存在状态的描述。,(2)顿挫指语意和表现上的间歇停顿和转折变化,有顿,则不是一气而下;转折,则不是直泻。古人所说的“盘旋纡徐”就是顿挫的状态。杜律的拗体当如是观。 (3)沉郁和顿挫是相关的。情感深、而且郁结着,是不想让它滚滚而下,要在内心深处,盘旋几转后,再慢慢发出来。古人把这种表现称为“潜气内转”,这是很直观的说法。,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