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MEA编号:XXXXXXXXXXXX 客户名称: : XXXXXX 过程责任部门: :SMT&MI&TEST 编制者: :版本: A1A1 机型名称: : XXXXXX 页码: 1313 核心小组: :备注: 6 员工未戴防静电手环、防静 电手套作业或拿 取元件和 PCBA. 3现场培训教育 现场管理者不定 时巡检监督 354 1.每日早会对 员工进行宣导 培训“ESD防 护的重要性“, 并定期进行抽 查 2.IPQC抽查 拉长&主 管/IPQC 07.12 1.每日早会对 员工进行宣导 培训“ESD防 护的重要性“, 并定期进行抽 查 2.IPQC抽查 62336 6防静电手环坏2现场管理者抽查每日上班前检测224 6 包装容器(或材料)不防静 电 2 破损的包装容器(或材料)及 时更换 每月进行点检224 6 防静电手环松或未夹在静电 线上 2现场管理者抽查开拉前检查224 6 静电线未接静电地或接地不 良 2现场管理者抽查开拉前检查224 6 桌面防静电皮未接地或静电 扣接触不良 2现场管理者抽查开拉前检查224 6 烙铁或设备未接地或地线接 触不良 2现场管理者抽查开拉前检查224 开始开始 搬运时混料物料损坏或报废 5搬运时没有防护2现场培训教育IQC抽检330 5来料P/N错2 反馈供应商在发货时核对每 个PO的物料P/N和描述 220 分 类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现行探测过程控 制 探 测 度 (D ) 风险 顺系 数 RPN 建议措施 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PFMEA)样板样板 过程 功能 要求 严 重 度 (S ) 措施结果 严 重 度 (S) 频 度 (O ) 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后果 现行预防 过程控制 探 测 度 (D) R P N 频 度 (O ) ESD敏感元器 件损坏或PCBA 功能失效 责任人 和目标 完成日 期 ESD 控制ESD 控制 采取的措施 被IQC拒收或产 品用错料 收料 IQC 抽检 共同共同 部分部分 ESD失效 货仓收错料 第 1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5收料员忽视3 收料时确认所有最小包装的 P/N、描述 230 贴错 SST P/N生产用错料5收料员忽视3不可同时贴多种物料的P/N 贴P/N后再与进料 清单核对 230 LED P/N 中的Bin code 错误 生产用错料,客 户投诉 5 贴P/N标签时没有依原包装信 息核对每种LED的Bin code 3 对收料员培训的所有内容,并 现场考核 IQC检查230 5系统输单员粗心2 输单人员自检时 认真核对 330 5收料员忽视2 收料人员收料时 仔细核对 220 样品错误检验错误5产品工程部封样错误3 1.要求供应商来料时在包装 上标示清楚“AVL和MFG P/N“ 2.产品工程师依客户图纸和 SPEC确认样品的所有参数 1.物料认证时由 产品工程师核对 AVL和MFG P/N 2.IQC抽检时核对 样品和SPEC 230 无封样 错误的物料被使 用 5 没有多余的物料提供给IQC做 样品 2MC下PO时考虑物料余量IQC抽检前点检220 5 检验标准制订不合理或未及 时更新 3345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行现场培训和 指导并跟进其 执行效果 IQC拉长 &QQE Dec-07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行现场培训和 指导并跟进其 执行效果 52330 5 检验员未按QI的每项要求执 行检验 436052330 错检批量不良流出5 1.检验员技能不足 2.没有与Spec/Sample核对 436052330 检验员对检测仪器使 用不熟练或方法不当 误判、批量不良 流出 5员工的培训不到位436052330 检测仪器设备不全面 、个别项目不能检测 误判、批量不良 流出 5 没有依据各种物料的需求进 行申购检测仪器设备 4 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检验报 告 查看供应商的出 货报告与Sample 或SPEC对比 360 申请增加投影 仪、千分尺、 高频LCR测试 仪、RoHS检 测仪器 IQC主管 Dec-07 申请增加投影 仪、千分尺、 高频LCR测试 仪、RoHS检 测仪器 52220 5人为疏忽3 填写好贴纸后由 两人进行互检 345 要求检验员在 填写贴纸内容 时书写工正, 字迹清晰 检验员 Dec-07 要求检验员在 填写贴纸内容 时书写工正, 字迹清晰 52330 5没有与送检单核对物料PN2 填写P/N后再次与 送检单核对 330 不良物料没有正确的 标示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报废 5 员工没有培训,放置时没有 确认 3培训员工目视/抽检230 拉长/工程师 抽查并跟进检 验效果 1.IQC工程师依各类物料需 求及时更新检验标准并对拉 长和检验员重新培训和讲解 2.检验每个项目时必需核对 Spec/Sample 由拉长或工程师 对检验PASS的物 料进行抽查 拉长/工程师 抽查并跟进检 验效果 IQC拉长 &QQE Dec-07 被IQC拒收或产 品用错料 来料检 验 IQC 抽检 送检单物料编码与实 物不符 IQC检验时出错 货仓收错料 收料 批量不良流出 检查不全面、漏检(个 别检验项目) PASS贴纸上的编码书 写错误 生产时用错物料 第 2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不良物料没有放置在 指定区域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报废 5 员工没有培训,放置时没有 确认或物料放置区域标示错 误 2 培训员工 在SOP中定义物料的摆放区 域和标示 IQC抽查220 MRB 流程不正确 不良物料被使用 导致产品返工或 报废 5旧的体系文件不完善3 培训员工 修改文件和MRB流程 上线前安排专人 挑选不合格项 230 5入库人员疏忽2 物料入库时,双 方核对入库单于 上的库位 330 5 入库单与实际物料的编码不 符 2330 5物料P/N标签贴错2330 潮湿敏感器件受潮 引脚氧化或元器 件功能失效 5环境湿度过大或未真空包装3 1.将未真空的MSD元件放置 于干燥箱内 2.对环境温湿度定期点检 使用时查看潮敏 标签为兰色 (RH10%) 230 在干燥箱内湿度超标 引脚氧化或元器 件功能失效 5 1.设备坏 2.没有定期点检 2每日点检330 套料单错误漏发料/发错料5 BOM技术员没有及时将ECN 信息录入系统 2 要求BOM技术员及时将 ECN信息录入ERP系统 MC依电子档BOM 核对套料单内容 330 5 1.物料员疏忽 2.没有与BOM、ECN核对 P/N、描述 3现场培训教育物料员230 5 BOM、ECN的P/N、描述错 误 3 BOM制作人完成后由工程 师核对所有内容 230 5 来料实物与料盘Label的描述 不符 2 及时反馈IQC现场确认,更换 正确的物料 220 5物料房温湿度超标3230 5干燥箱内湿度超标2220 5冰箱坏2220 5温度计坏2220 5员工没有按WI要求设置温度3 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拉长 抽查、监督 230 每日点检冰箱温 度 固化不良造成过 波峰时掉件 查看真空包装的 存储期限(1年)或 潮敏标签(为兰色) 机长领料时再次 核对物料P/N、描 述 红胶存储温度超标 PCB IC受潮 备错料 接收入库单后认 真核对每种物料 的编码与实物标 签上的编码一致 物料入 库/存储 1.将未上线的PCB、IC进行 烘烤 2.将已开封的PCB、IC存储 在干燥箱内 生产用错料或浪 费找寻时间 产品错料 过炉时元件假焊 、少锡或PCB变 形 入错库位 生产线 物料准 备 第 3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红胶存储期限和解冻 时间超标 固化不良造成过 波峰时掉件 5 1.红胶进料后的有效期短 2.未执行“先进先出” 3.标签记录不清或没有记录 3 1.对已过期和解冻时间超出 72H的红胶进行报废处理 2.解冻时间不够时禁止上线 并继续解冻 3.准确记录解冻时间 4.对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教育 查看红胶瓶上的“ 使用标示卡“填写 记录 230 第 4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物料P/N、描述、AVL 及制造商PN错误 ICT、FCT测试 批量不良或客户 投诉 6 1.BOM/站位表出错 2.没有核对Feeder站位 3.没有依BOM,PO核对站位 表 4.没有依站位表核对物料P/N 5.来料错 6.散料的手写P/N出错 7.修改程序后没有确认依首 件 3 1.上料前依BOM、ECN核 对所有物料的P/N/描述、 AVL、MFG P/N 2.技术员依BOM核对站位表 中的所有内容 3.反馈IQC和产品工程师现 场确认 4.修改程序后必需重新做首 件检查 1.依BOM、ECN 核对站位表物料 中P/N、描述 2.每次开拉进行 首件测量 3.外观检查,ICT 、FCT测试 35462336 方向错误 ICT、FCT测试 批量不良 6 1.程序设定方向出错 2.换料时装错方向 3.来料封装反向 4.物料方向标示不清楚 5.物料上机方向标示错误或 不清楚 6.修改程序后没有确认依首 件的物料方向 3 1.PIE依站位表在现场培训 指导物料上机方向 2.修改程序参数和物料上机 方向标示后必需做首件检查 3.试产时必需有产品工程确 认所有物料方向 外观检查,ICT, FCT测试 35462336 辅料(红胶/清洗液)用 错 PCBA报废6 1.辅料包装上的P/N标示不清 或错误 2.没有与BOM核对辅料的P/N 3 1.将未固化的 PCBA拆取元件后 清洗再印刷 354 开线前由拉长 /PIE依BOM要 求确认辅料的 P/N,型号 操作员 June-07 开线前由拉长 /PIE依BOM要 求确认辅料的 P/N,型号 62224 刀片损坏 少锡/漏印造成 清洗等可靠性下 降 5刮刀的存储方法不正确3 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并 交给物料员保管 1.使用前由技术 员确认 345 1.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确认前5pcs的 印刷效果 PIE技术 员 Dec-07 1.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确认前5pcs的 印刷效果 52330 钢网用错 印刷不良造成清 洗等可靠性下降 5 1.不同的Model 之间有相似 的的钢网设计 2.钢网上的P/N标示错误或没 标示 3 1.依PCB P/N和model型号 编号 2.钢网验收时PIE依申请单 确认“PCB P/N 和型号“ 使用前依WI要求 核对钢网上的 “PCB P/N 和 model型号“ 230 少胶、漏印 掉件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5 1.印刷速度或刮刀压力设置 不当 2.钢网孔堵塞或漏开孔 3.刮刀两边红胶收拢不及时 4.PCB板表面清洁度不够 5.红胶开封时间太长或过期 3 1.重新调整印刷机参数 2.及时擦洗钢网或修改钢网 孔 3.上线前使用风气枪清洁 PCB表面 100%目视检查345 操作员 /PIE技术 员 Dec-07 52330 拉尖、多胶、少胶或 PAD沾红胶 假焊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5 1.印刷速度或刮刀压力设置 不当 2.红胶开封时间太长或过期 3.印刷偏移位 3 1.重新调整印刷机参数 2.将不良PCB清洗后再印刷 100%目视检查34552330 偏移 掉件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5 1.钢网孔偏位 2.程序设定偏位 3重新调整印刷机参数100%目视检查34552330 1.ME加强对 技术员的技能 培训 2.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依“ 丝印参数 指示表“调整 好所有参数并 运行确认 3.戴指套/手套 作业 4.对钢网的“使 用寿命“进行 管制 1.定期培训员 工“电子元件 基础知识“并 实践考核 2.每站物料上 线时依BOM 描述需要测量 其阻容值并记 录 3.开线换线后 由技术员确认 所有方向性器 件的“方向标 示“并贴装首 件确认 4.换料时由两 人互检确认 5.IPQC 抽验 操作员 /PIE技术 员 Dec-07 PIE /操作员 Dec-07 1.定期培训员 工“电子元件 基础知识“并 实践考核 2.每站物料上 线时依BOM 描述需要测量 其阻容值并记 录 3.开线换线后 由技术员确认 所有方向性器 件的“方向标 示“并贴装首 件确认 4.换料时由两 人互检确认 5.IPQC 抽验 1.ME加强对 技术员的技能 培训 2.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依“ 丝印参数 指示表“调整 好所有参数并 运行确认 3.戴指套/手套 作业 4.对钢网的“使 用寿命“进行 管制 物料上 线 红胶 印刷 第 5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5PCB PAD 偏位2 挑选使用,反馈IQC更换新 的物料 100%目视检查330 检查不全面,漏检印刷不良流出5 1.作业员疏忽 2.WI中检验内容与标准要求 不全面 3.投板太快或技能不足 3 1.现场培训教育 2.重新评估产能增加目视工 位 炉后外观检查46052330 (OK品/NG品)标识不 清楚 印刷不良流出5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3现场培训教育 现场管理者不定 时巡检监督 34552330 贴片 漏贴,多贴,错贴, 侧立,翻面,反向, 偏位,堆叠,立碑 外观不良FCT测 试不良 5 1.贴片机参数设置不当 2上料反向,错误 3.程序设置错误 4.机器部件异常 5.物料封装不良 6.Feeder选用错误或送料器 故障 7.PCB PAD与物料引脚不匹 配 3 1.重新调整贴片机参数和程 序设置 2.及时更换正确的物料或修 改物料的上机方向 3.反馈IQC和产品工程师现 场确认 4.PIE在现场培训操作员,在 每台机器上标示“FEEDER 选用规则“ 5.增加工位100%修补目视 1.100%使用放大 镜目视检查 2.ICT、FCT测试 345 1.ME加强对 技术员的技能 培训 2.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确认前5pcs的 贴装效果 3.制作目视检 查模板 4.IPQC抽检 5.ME定期做 好设备日、周 、月保养 PIE Dec-07 1.ME加强对 技术员的技能 培训 2.每次新开线 换线由技术员 确认前5pcs的 贴装效果 3.制作目视检 查模板 4.IPQC抽检 5.ME定期做 好设备日、周 、月保养 52330 6 1.轨道宽度设置不合理 2.轨道间不对准 3236 6链爪变形2224 5线体设置不合理3 开拉前用空板试 运行 230 5轨道被移动2 调整轨道宽度并 试运行 330 61.炉温参数设置不正确3354 每次开线换 线后测量炉温 并与标准 profile核对,并 由PIE确认 PIE Dec-07 每次开线换 线后测量炉温 并与标准 profile核对,并 由PIE确认 62336 6 1.炉温控制系统出错 2.发热丝坏 2336 夹具被卡、掉板 1.开线前用空板 试运行:大于PCB 宽度1.0mm移动 顺畅 回流温度和链速超标 固化性能下降导 致焊接不良或可 靠性下降 1加强员工岗 位技能培训 2.拉长/PIE监 督管理严格依 照WI要求作 业 3.依后工序生 产能力调整印 刷产能 1加强员工岗 位技能培训 2.拉长/PIE监 督管理严格依 照WI要求作 业 3.依后工序生 产能力调整印 刷产能 1.由ME在现场培训指导并 重新调整炉温参数 2.及时更换或维修 依“SMT回流炉炉 温参照表“核对的 有参数 轨道之间不对准 在回流炉入口处 卡板掉板 夹具被卡、掉板 操作员 /PIE Dec-07 回流 焊接 第 6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5印刷少胶3及时反馈前工序改善控制230 5红胶过期2 1.上线前由拉长确认已开封 后标签上的使用时间24H 2.辅料领出时核对原包装的 有效期限6个月 220 5固化温度过低3 炉温测量后与标准Profile 核 对并重新调整炉温参数 230 PCB 变形 元件焊接不良, 影响后工序组装 6 1.PCB来料不良. 2.炉温设制较高. 3 1.反馈IQC,更换新物料. 2.依PCB板材质新设置炉温 3.更改过炉方向或使用垫板 炉后外观检查354 制作固定夹条 或夹具 PIE Dec-07 制作固定夹条 或夹具 62336 检查不全面、漏检 不良流出5 1.作业员疏忽 2.WI中检验内容与标准要求 不全面 3.投板太快或技能不足 4.没有使用放大镜检查 5.没有使用套板检验 334552330 PCBA随意摆放撞件,ICT不良5未按WI要求作业334552330 良品与不良品标识不 清或混放 不良流出5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334552330 板上有不良标示批退或客户投诉 5 不良品重检后没有及时撕掉 不良标示 3 不良品修补后集中下拉,目 视OK后再撕下不良标示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并重新确认 230 包装时撞件,掉板、卡 板 元件损坏, PCBA变形 5 1.周转架装板宽度调节不正 确 2.周转架结构变形 3.作业不熟练 3 1.先确认好周转架的结构完 整无变形、损坏 2.调周转架时用空PCB试装 (上、中、下三个部位) 3.由拉长在现场培训指导 FCT测试230 拿错BOM/ECN/QI/图 纸/样品等 误判、漏检5 检验员拿取资料后没有与送 检单内容核对 3 及时更换为正确的检验资 料,重新对检验员培训教育 由拉长或主管进 行抽查 345 每批产品检验 前先核对好相 关资料的P/N 和型号才可以 执行检验 OQC检验 员 Dec-07 每批产品检验 前先核对好相 关资料的P/N 和型号才可以 执行检验 52330 5 检验标准制订不合理或未及 时更新 3 QE接收客户资料后对检验 人员现场再培训,拉长和工 程师跟进检查效果 345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行现场培训和 指导并跟进其 执行效果 QE Dec-07 每次更新后对 员工和拉长进 行现场培训和 指导并跟进其 执行效果 52330 5 检验员未按QI的每项要求执 行检验 4 对检验员进行培训教育,重 新讲解相关的检验标准或资 料 36052345 检验员对检测仪器使 用不熟练或方法不当 误 判、批量不 良流出 5员工的培训不到位4 对检验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并考核跟进其培训效果 36052345 检测仪器设备不全面 、个别项目不能检测 5 没有依据各类产品的需求进 行申购检测仪器设备 4 与其它部门借用 或依经验判断 360 申请增加显微 镜 OQC主管 Dec-07 申请增加显微 镜 52220 1.由拉长/PIE现场培训指导 2.重新评估产能增加目视工 位 拉长/PIE Dec-07 ICT、FCT测试 拉长/主管师 抽查并跟进检 验效果 批量不良流出 拉长/主管师 抽查并跟进检 验效果 由拉长或工程师 对检验PASS的物 料进行抽查 拉长/QE June-07 1.加强员工岗 位技能培训 2.拉长/PIE监 督管理严格依 照WI要求作 业 1.加强员工岗 位技能培训 2.拉长/PIE监 督管理严格依 照WI要求作 业 红胶推力过不够 掉件造成ICT、 FCT测试不良 技术员检测 5pcs/2H 检查不全面、漏检(个 别检验项目) 炉后外 观检查 OQC抽 检 第 7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5车/架零部件松动、不全3有松动及时修复每日点检230 5 员工在运送时没有固定周转 架 3 先固定捆绑好周转架再运送 运送前检查230 5员工疏忽,PCBA标示错误3 按机型、工单号、12NC进 行标识核对 插件前检查230 53.挪板后未复原3监督线外员工随意挪板插件前检查230 混料、错料不良流出5 物料标识不清或无标识或标 示错 3 拉长对物料加工区5S进行 不定时检查 插件前检查230 元件成型后尺寸不符 、外观损坏 元件报废或返工 51.WI标准制作错误 3 1.PIE根据GERBER或空 PCB重新确认并修改WI 拉长抽检 10pcs/0.5H,用空 PCB试装或目视 345 WI制作时先 测量PCB板孔 径和板厚作为 元件成型的正 确尺寸 PIE Dec-07 WI制作时先 测量PCB板孔 径和板厚作为 元件成型的正 确尺寸 52220 元件成型后尺寸不符 、外观损坏 元件报废或返工 5 2.成型机齿轮间距调节不符 合WI标准要求 3 由PIE在现场培训相关人员 并调整设备参数 拉长抽检 10pcs/0.5H,用空 PCB试装或目视 345 每批成型出的 前5pc由拉长 测量其尺寸是 否符合作业指 导书要求并试 装检验 拉长/PIE Dec-07 每批成型出的 前5pc由拉长 测量其尺寸是 否符合作业指 导书要求并试 装检验 53230 54.成型机过度磨损2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33052220 大功率元件未加工弯 脚 6 1.未按WI要求作业 2.作业时疏忽漏弯脚 2对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教育336 大功率元件弯脚尺寸 不符合要求 6 1.作业不熟悉 2.成型设备或加工治具不能 满足工艺要求 4 元件弯脚时对员工进行重点 培训指导 248 建议公司依其 产品的业务量 购买此成型机 或弯脚钳 PIE Dec-07 建议公司依其 产品的业务量 购买此成型机 或弯脚钳 62224 散热片上的IC、螺丝 、螺母、垫片用错 FCT测试不良5 没有依WI和BOM核对物料 P/N、描述 3 1.更换正确的物料100%返 工 2.插件前再次依WI和BOM 要求核对物料P/N、描述 在插件前100%进 行互检 345 作业前由拉长 依WI和BOM 要求核对每站 物料的PN、 描述 拉长 Dec-07 作业前由拉长 依WI和BOM 要求核对每站 物料的PN、 描述 52220 漏装垫片,螺丝锁花牙 或锁不到位 可能造成可靠性 问题导致客户投 诉 6 1.作业时疏忽 2.电批扭力设置不当 31.对员工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在插件前100%进 行互检 354 1.制作散热片 组装夹具 2.在WI中定义 清楚电批扭力 3.每批组装前 依WI要求测 量好电批扭力 并记录 PIE Dec-07 1.制作散热片 组装夹具 2.在WI中定义 清楚电批扭力 3.每批组装前 依WI要求测 量好电批扭力 并记录 52220 条形码打印错误贴错或客户投诉 5 1.打印时输入误 2.PIE提供贴纸内容出错 3 每次打印贴纸时由PIE依客 户最新资料要求确认首件 IPQC 首件检查230 漏贴批退或客户投诉 5作业员疏忽2目视检查220 5轨道宽度不正确2220 5轨道调节后未紧固2220 掉板、卡板 元件或PCBA损 坏 元件损坏 可能造成可靠性 问题导致客户投 诉 后工序用错 PCBA 在插件前用标准 治具100%测量检 查 开拉前用空板试 运行 PCBA 转板 混板 转板过程中PCBA滑落 备料/ 成型 插件 第 8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5物料引脚变形歪斜3230 5插件方法不正确2220 漏插、插错、反向 FCT测试失败或 在客户端不良 5 作业指导书制作错误或内容 图示不全面 4 PIE在现场修改WI内容和图 示,并重新培训作业员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360 WI制作后由 主管/经理再 次确认所有的 内容和图示是 否正确 PIE Dec-07 WI制作后由 主管/经理再 次确认所有的 内容和图示是 否正确 53230 漏插、插错、反向 FCT测试失败或 在客户端不良 5员工未按WI要求作业3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345 由PIE每月对 操作员进行 电子元器件基 础知识培训 并考核 PIE Dec-07 由PIE每月对 操作员进行 电子元器件基 础知识培训 并考核 52220 5相似的元件安排太靠近4360 5相邻工站间不能区分控制4360 5元件方向不易识别3反馈目视人员重点检查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345 由PIE、QE 、产品工程师 共同确认首件 OK后再使用 PIE/PE/Q E Dec-07 由PIE、QE 、产品工程师 共同确认首件 OK后再使用 52220 5流拉太快2 PIE重新评估标准产能或加 强员工的技能培训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330 大功率元件浮高小于 1.5mm 可能造成可靠性 问题或客户投诉 6 1.WI标准制定错误 2.未按WI要求尺寸成型 3插件时检查挑选使用 插件后量规100% 测量 236 元件浮高、歪斜 不符合IPC 610 要求 4 PCB孔径太大,元件本体不 能被固定 3加强员工的培训教育炉后目视检查336 轨道宽度与PCBA板宽 度不一致 PCBA被卡坏、 报废 6轨道宽度设置不合理4 开线前用空夹具 确认:大于夹具宽 度约1.0mm,移动 顺畅 248 5线体设置不合理3230 5轨道被移动2220 轨道角度错 焊接不良、板面 溢锡 5参数设置不合理3 技术员调整参数后要运行确 认焊接效果 开拉前技术员依“ 波峰炉参数对照 表”点检 230 传输带坏 PCBA 堆叠碰撞 造成元件损坏 5 传输带的维修保养不全面,如 润滑不良,使用不良润滑油及 传输带脏 3 1.按排专人在炉后接板 2.及时维修或保养 开拉前检查230 Flux用错 焊接不良、ICT 测试不良 5 1.Flux原包装标示不清楚 2.相似编码的Flux被使用 3 及时更换,重新 过波峰炉 460 用Label标示 清楚P/N ,每 次更换添加要 记录相关信息 物料员& 技术员 Dec-07 用Label标示 清楚P/N ,每 次更换添加要 记录相关信息 52220 在波峰炉入口处 卡板掉板 脚未插入 FCT测试失败或 在客户端不良 5 轨道之间不对准 20 PIE Dec-07 PIE在制作WI 时将外观相似 的不同规格元 件分隔开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PIE在制作WI 时将外观相似 的不同规格元 件分隔开 漏插、插错、反向 22 ICT、FCT测试 失败或在客户端 不良 技术员调整参数后要运行确 认焊接效果 开拉前用空板试 运行 插件前对多脚元件进行外观 检查和作业技能培训 炉后目视检查 FCT 测试 PIE合理的安排插件工序在 现场重新调整 插件 过波峰 炉 第 9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喷雾不均匀 焊接不良、ICT 、FCT测试不良 5 1.喷嘴脏或堵塞 2.感应器失灵 2 1.开线后做首件(5pcs)确认 2.及时维修或保养 炉后目视检查3 5喷雾参数设置不合理3增加工位由专人清洁PCBA 外观检查345 使用喷雾量计 数控制 ME Dec-07 使用喷雾量计 数控制 52330 5Flux 中的松香含量较多2选用松香含量较低的Flux炉后目视检查330 波峰太高板面溢锡5参数设置不合理3 重新调整参数并 运行确认 230 61.炉温参数设置不正确3 每2小时测试炉温和Xbar-R chart 236 6 1.炉温控制系统出错 2.发热丝坏 2及时维修或更换配件224 板面有脏物、锡渣 ICT、FCT测试 不良,可能在运 输或组装时导致 短路 5 锡槽内的锡渣太多,没有及 时清理 3 ME技术员每2H清理锡槽内 锡渣和杂物 外观检查230 5 元件脚太长,元件脚排列太 密 2 1.增加人工补焊 2.在插件前进行预加工 外观检查和FCT 测试 330 5进板方向错3PIE及时调整进板方向 外观检查和FCT 测试 230 5 Flux喷雾太小,预热温度太 高,链速太快 4 1.开线换线进行炉温测量与 标准Profile 曲线核对 2.增加人工补焊 外观检查和FCT 测试 240 少锡外观不良 4 1.预热温度太高或链速太慢 导致PCBA在到达波峰前Flux 辉发 2.Flux不够,链速太快 3外观检查336 冷焊、假焊 可能造成可靠性 问题导致客户批 量退货 5 1.Flux喷雾不稳定 2.链速太快或锡温太低 4 1.外观检查 2.FCT测试 36052330 锡珠 FCT测试不良, 可能在运输或组 装时导致短路 5 1.锡温太高 2.链速太快 4 1.外观检查 36052330 空焊ICT、FCT测试 不良 5 1.波峰太低或没有定时加锡 2.链速太快 3.元件脚太靠板边或大元件 4.flux 喷雾不均或预热温度设 置不正确 4 1.开线换线进行炉温测量与 标准Profile 曲线核对 2.增加人工补焊 3.反馈IQC 更换好的物料 1.外观检查 2.FCT测试 36052330 5Pin脚或PCB 焊盘氧化2 1.外观检查 2.FCT测试 .Visual 330 烫坏元件、翘起铜皮 、线路 断 元件或PCBA报 废 6 烙铁温度和上锡时间超出标 准范围 3 1.重新检测烙铁温度并调整 2.现场培训指导 目视检查35462336 不良 修补 连锡、锡渣、锡珠、 锡尖 ICT、FCT测试 不良,或客户端 不良 5 1.修补方法不当 2.没有及时清理烙铁嘴 3.烙铁温度设置不当 3 1.重新检测烙铁温度并调整 3.现场培训指导 目视检查34552330 1.开线换线进行炉温测量与 标准Profile 曲线核对 2.增加人工补焊 1.加强员工的 技能培训 2.每4H检测烙 铁温度并记录 3.拉长/PIE抽 查确认 1.加强员工的 技能培训 2.每4H检测烙 铁温度并记录 3.拉长/PIE抽 查确认 拉长/PIE Dec-07 重新调整现有 的参数并优化 以得到最佳的 参数范围,并 修改 重新调整现有 的参数并优化 以得到最佳的 参数范围,并 修改 ME Dec-07 炉温测量超标 1.烧板、PCB板 变形 2.空焊、连焊 开拉前技术员依“ 波峰炉参数对照 表”点检 连锡 板面残留物太多 FCT测试不良或 客户端不良 FCT测试不良 过波峰 炉 第 10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漏补焊 ICT/FCT测试不 良或客户端不良 5 1.作业员疏忽 2.流拉太快或技能不足 3 1.由多人分区作业 2.现场培训教育 目视检查230 换错料、反向 ICT/FCT测试不 良或客户端不良 5 1.对补件的位置和方向没有 识别清楚 2没有与BOM核对物料编码 与描述 3.随意拆取元件. 3 1.所有补料的PCBA进行标 示区分检查,目视人员目视 人员检查OK后再撕下不良 标示 1.外观检查 2.FCT测试 345 1.依BOM、丝 印图识别元件 位置和方向 2.必需与BOM 的物料编码、 描述核对一致 才可补料 操作员 Dec-07 1.依BOM、丝 印图识别元件 位置和方向 2.必需与BOM 的物料编码、 描述核对一致 才可补料 52330 51.PCBA没有放到位3PIE 在现场培训指导230 5 1.分板夹具不合理 2.PCB来料V-Cut槽太浅 2 1.对夹具检收检查 2.反馈IQC要求供应商改善 来料品质 220 51.焊接夹具精度不高3230 5 1.对于清尾板没有使用夹具 焊接 2220 5夹具磨损3230 检查不全面、漏检不良流出4 1.作业员疏忽 2.流拉太快或技能不足 3.没有使用放大镜检查 3336 良品与不良品标识不 清或混放不良流出4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3336 板上有不良标示批退或客户投诉 5 不良品重检后没有及时撕掉 不良标示. 3 不良品修补后集中下拉,目 视OK后再撕下不良标示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并重新确认 230 个别元器件测不到功能不良品流出 5并联电容或ICT没有此项功能3 增加目视检查和 通过功能测试来 检测 230 漏测批退或客户投诉 5 1.待测板没有做好标识 2.流拉太快 3 1.待测板与PASS的板及时 做好标识 2.重新评估测试产能增加测 试工位 查看测试记号230 操作错误、PCBA摆放 不正确 元件或PCBA损坏 6 1.作业不熟练 2.WI中没有明确定义 3 ICT工程师在现场修改WI内 容并重新培训测试员 PCBA放入治具后 用手确认后再按 下测试按钮 236 5 1.测试针断、针变形、弹性 不良 2.工装定位柱变形松动 3.气压低或气管漏气或气阀 失灵 4.程序设置错误或测试型号 错 5.测试排线不良 3 1.ICT工程师及时检修更换 配件 2.技术员依BOM核对程序中 的所有参数 230 5测试点脏4重工:清洁PCBA测试点240 ICT机床漏电 ESD敏感元器件 功能失效 5机床未接地2及时维修检测开拉前点检220 1.由拉长/PIE现场指导培训 2.重新评估产能增加目视 1.对夹具验收检查 2.PIE、拉长监督作业员使 用夹具焊接 100%用卡尺测量 间距 影响成品组装或 客户投诉 ICT测 试 SPC外 观检查 板报废 J1间距不符合规格 分板 .FCT测试 重测、误测率较高误判或不良流出 每次上班用Good Sample 点检 不良 修补 PCBA变形或损坏100%目视 后焊J1 第 11 页,共 30 页SST-QOP-021-F01-R3 良品与不良品标识不 清或混放 批退或客户投诉5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3 拉长/TE技术员现场培训指 导,拉长跟进培训效果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 230 输入电压错 元器件被烧坏或 PCBA报废 6 测试没有确认Acsource 的电 压参数 2 每次开线由TE调试OK后并固 定调节旋钮 新开线或换线时 由TE点检后并固 定调节旋钮 224 5 1.PCBA焊接不良或错件反向 2.误测 3 1.反馈前工序PIE增加目视 人员进行外观检验 230 53.物料不良2 1.反馈IQC要求供应商更换 新物料 2.重新培训测试员并跟进培 训效果 220 重测、误测率较高 误判或不良流出 5 1.测试针断、针变形、弹性 不良 2.工装定位柱变形松动 3.测试针型号错 31.工程师及时检修更换配件 每次上班用Good Sample 点检 230 良品与不良品标识不 清或混放 批退或客户投诉 5 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或 标示错 3 拉长/TE现场培训指导,拉 长跟进培训效果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 230 检查不全面、漏检不良流出 4 1.作业员疏忽 2.流拉太快或技能不足 3.没有使用放大镜检查 3OQC抽查336 良品与不良品标识不 清或混放 不良流出4不良品没有及时标示隔离3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并重新确认 224 板上有不良标示批退或客户投诉 5 不良品重检后没有及时撕掉 不良标示. 3 不良品修补后集中下拉,目 视OK后再撕下不良标示 由包装人员进行 互检并重新确认 230 输入电压错 元器件被烧坏或 PCBA报废6 测试前没有确认Acsource 的 电压参数 2 老化前由技术员 点检电压参数并 固定旋钮开关 224 温度设置超标(50oC) 元器件被烧坏或 PCBA报废 6没有依WI要求设置温度参数3 老化前由技术员 点检温度参数 236 包材用错批退或客户投诉 5使用前没有核对物料编码3 1.使用前核对编 码与BOM一致 345 外箱脏污、潮湿 PCBA外观不良 或受潮 5 1.使用前没有清洁 2.外箱存储不当受潮 3使用前检查确认230 少板、多板、混板批退或客户投诉 5 1.刀卡间距太小 2.未按WI要求方式作业 3.同时包装两个相似的产品 3 1.现场培训指导包装方法 2.增加包装工位由两人作业 由送检人员再次 核对箱内产品数 量 345 转线时由拉长 确认在线半成 品的标示状态 拉长 Dec-07 转线时由拉长 确认在线半成 品的标示状态 43224 送检单填写错误批退或QC误检4 1.填写时没有核对BOM、PO 、ECN 等相关资料 2.人为书写错误 3 每批第一次送检 时由拉长核对确 认并填写样板给 员工参照 336 100%做功能测试 1.由拉长/PIE现场指导培训 2.重新评估产能增加目视 FCT 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用司机塔吊合同范本
- 塑料鸡蛋托销售合同范本
- 户外广大牌租赁合同范本
- 嵩明县工程装备合同范本
- 幼儿园推广策划合同范本
- 地库排水板销售合同协议
- 家具美工外包合同协议书
- 家用小沙发租房合同范本
- 小区拉建筑垃圾合同范本
- 建房土地转让合同协议书
-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专题11读后续写海豚的秘密(二次开发微技能名校模拟)1月“九省联考”英语真题解读与考后变式训练
- 《教育心理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DL∕T 1917-2018 电力用户业扩报装技术规范
- 模态逻辑的本体论含义
- 中国舷外机(船外机)行业现状及趋势
- 顶楼违建房买卖协议书
- 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大学团支书竞选
- 连翘仿野生种植技术规范
- 2024年房地产经纪协理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