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英华中学20182019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官方国民收入与支出统计: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同期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4%跃升为14.4%。材料反映英国的社会福利A.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B. 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C. 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 扩大了社会消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可知体现的是英国的社会福利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英国的福利政策促进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高福利待遇容易出现懒人经济,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英国的社会福利扩大了社会消费,D选项排除。2.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后,“华客即持照纷纷上车,并有妇女小孩”。1897年,京津铁路告成,“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对此解释合理A. 科技进步加速社会阶层融合B. 交通工具变革使女性地位提高C. 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D. 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京城内外附近居民,咸思(乘火车)到津一阔眼界,其中以旗人妇女为最多”可知体现的是工业文明助推社会观念变化,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与社会阶层融合无关,A选项排除。女性地位提高主要和经济发展及政治制度变革有关,B选项排除。大众出行方式受地域影响明显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3.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公司)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这一现象出现的国内因素是A.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 南京临时政府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和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是由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推动,D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A选项排除。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侵略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属于外部因素,B选项排除。“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C选项排除。4.下图为中国近代产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的比较。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剧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强劲C. 官僚资本因甲午战败而减少D. 近代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外国资本的平均年增长率由15.00%下降到不足5.00%,官僚资本由不足15.00%下降到不足5.00%,而民族资本由15.00%下降到10.00%,降幅最小,再联系所学这一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春天,故B正确。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A项错误;官僚资本增长率下降不能说明官僚资本减少,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在近代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5.18世纪初,英国商人开始运用一系列销售技巧,包括市场调查、折扣计划、传单、报纸和杂志广告以及不满意退货的承诺等来促进商品的销售。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B. 国民生活水平需要提高C. 工业革命强化竞争意识D. 传统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初英国商人开始运用各种促销技巧来推销产品可知,商品产量大幅度提高,A项符合题意;B项材料无法体现;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叶,故C错误;D项材料无法体现。6.据统计,1851年英国总人口为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48%,而城市人口占52%。同期,法国、美国等仍然是农村人口占较大优势,而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更是占绝大多数,与英国的城市化相比较,这些国家简直是些“巨大的村庄”。材料说明A. 英国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B.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化进程C. 法美产业结构优于德俄意D. 德俄意尚未开始工业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将1851年英国农村人口与法国、美国、德意志、俄国和意大利农村人口比较,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城市人口52%,说明城市化居于领先地位,故A正确;材料没有直接反映说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进程,故B排除;材料没有比较法美和德意志的产业结构,故C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德意志尚未开始工业革命,而是反映城市化问题,故D排除。7.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十大商帮之首,他们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商界长达500年之久。这说明这一时期A.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C. 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D.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晋商涉及的行业很多,并且贸易的范围很广,可知此时期商品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故答案为C选项。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转变于鸦片战争,B选项排除。材料没有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因此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选项排除。8.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娃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A. 罢行盐铁官营B. 实施重农抑商C. 抑末利重仁义D. 注重勤俭节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文学认为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可知文学认为的解决措施是罢行盐铁官营,故答案为A选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未体现,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重利而非重仁义,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勤俭节约,D选项排除。9.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了,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A. 设立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B.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详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始于1980年,排除A;1984年我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排除B;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表现,故C正确;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D。【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 ,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10.1984年,是中国改革的小高潮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农业合作社在全国推行开来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开发开放浦东【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详解】农业合作社属于1953年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A;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排除B;1984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C正确;1992年开发开放浦东,排除D。【点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目标是: 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最终摆脱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闭的束缚,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改变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中心。11.唐代后期,江东地区劳动人民发明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短曲辕犁的出现A. 标志井田制瓦解B. 加速江南经济开发C. 使均田制得以实行D. 导致土地兼并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曲辕犁【详解】根据材料“轻便的短曲辕犁”和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的出现标志我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故B正确。商鞅变法标志着井田制瓦解,故A错误。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故排除C。土地兼并出现的原因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允许买卖导致,排除D。【点睛】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12.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A. 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C.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D.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B项,由“杭都旧俗”“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可知,杭州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商业繁荣,城市职能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A项,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来,材料更多强调的是当时售卖的商品种类多,商业繁荣,重点不是迷信色彩。故A项错误。C项,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故C项错误。D项,商业环境的宽松并不是材料的主旨,且有地点限制在”杭都“,不能说整个宋朝。故D项错误。13.公元8年,西汉外戚王莽夺权建立新朝。他宣布,“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但在公元12年,他又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止。王莽改革土地制度的失败,说明A. 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B. 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C. 国家无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D. 国家与地主的矛盾不可调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知道,王莽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结果失败,说明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井田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瓦解,井田制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解决严重土地兼并问题”说明王莽改革土地制度有意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故C项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14.汜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A. 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B. 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C.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D.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B项,汜胜之书等各种著作对农时的记载和分析,从本质上体现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中“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播种施肥要讲时宜”等内容都强调了“因时制宜”,但没有说明其本质。故A项错误。C项,“种禾无期,因地为时”没有强调农业的季节性。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高低。故D项错误。15.下列选项中,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图片反映的信息的是A.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 当时中国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D. 近代经济形态逐步在中国出现【答案】D【解析】【详解】只有D项可以 “全面准确”地概括图片信息,即中国有三种近代企业并存。属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即资本输出的,只有俄商的砖茶厂一家,A项错误;洪盛碾米厂和继昌隆缫丝厂是民族资本主义,只是一部分,B项错误;汉阳铁厂属于重工业,C项错误。16.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该措施意图是A. 保护私有财产B. 鼓励创办实业C. 恢复市场秩序D. 巩固新生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注册“减免”了费用,更多“自由”,可知C项正确,因为只是在注册环节减少费用和手续,所以A项错误;因为只在商业注册,并非”实业,B项错误;这些措施虽有利政权巩固,但并不是针对政治的不安定因素,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17.1979年,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后,世界各国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国,五年内美元综合汇率上升59%,贸易逆差创下历史纪录。1985年,日、德、英、法四国也抛售美元,很快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超过100%。从这一过程可看出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B. 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C. 国家干预经济方式新发展D. 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美国为调整经济发展,调高利率,进而,其他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与发展,也调整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这说明国家调控经济在方式和手段有了新的变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B选项错误,日元和德国马克对美元汇率上升,并不能说明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大国;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为遏制通货膨胀提高利率日、德、英、法四国也抛售美元”可知,美国与英法等国存在矛盾,并不能说明发达国家联合应对全球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8.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 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促进了文化发展B. 疆域的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C. 宋代社会发展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基础D. 活字印刷技术的普及促进了文化繁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可知史尧弼、陆游均认为宋代文化成就非凡、超越前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繁荣,成就卓越,主要得益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材料中未体现科举制对文化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说明宋代疆域扩大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题干信息与活字印制技术对文化的影响无关,排除。19.据资料记载,美国大萧条发生后,无锡以出口为主的缫丝工业遭受严重打击,其他行业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到民国二十五年,无锡工业资本总额就达3400.9万元,增长74.3%,其中投资缫丝工业的薛氏集团成功登上“丝茧大王”的宝座。该时段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B. 欧洲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C. 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D. 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但到民国二十五年”,可知此时是1936年,此时无锡工商业的发达主要得益于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该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正确。清政府放宽对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年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抗战中英美对华经济援助是在1937年全面侵华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20.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下图反映的趋势是美国股票持有者增长图A. 建立国营企业,出现国有化趋势B. 出现资本社会化趋势C.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计划指导D. 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趋势,扩大新中间阶层【答案】B【解析】【详解】由二战后美国股票持有者人数增长明显,并且超过了半数以上,可知B项正确。美国的私人资本强大,没有明显“国有化趋势”,A项不符合史实;从柱状图中找不到政府对经济指导的信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企业经营”者和社会阶级阶层变化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21.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下国家对企业管的过多过死,使企业缺少活力,改革要改变这种管理体制,所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故项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B错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共十五大会议提出,C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D错误。【点睛】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实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2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与商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下列现象符合以上表述的是A.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B. 鸦片战争后,“值百抽五”关税税则的逐步形成C. 拿破仑三世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D. 南京条约附件关于最惠国待遇的规定【答案】C【解析】【详解】拿破仑三世废除关税保护政策,消除了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使自由贸易得以实现。故C正确。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意在保护英国对本土航海贸易的垄断,违背自由贸易的原则,故A错误; “值百抽五”关税税则是鸦片战争后被迫确立的,低税率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重大影响,便利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故B错误;最惠国待遇的规定是片面的,违背贸易平等原则,故D错误。23.罗伯特舒曼(18861963),法国政治家,舒曼年轻时曾就读于波恩、慕尼黑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德军,一战后加入法国国籍。舒曼对法德之间的历史宿怨有亲身体会,渴望能够彻底结束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为此,二战后,时任法国外长的舒曼实施一场外交革命“舒曼计划”。下列有关舒曼计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筹划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煤钢联营机构B. 美国援助西欧影响了该计划的出现C.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使该计划付诸实践D. 推动了法德和解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舒曼计划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下,筹划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煤钢联营机构,从而推动了法德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故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形成使舒曼计划付诸实施,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24.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A.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 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C. 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 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和排斥市场经济,而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挽救和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历史教科书不愿意介绍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的措施和成效。故答案为B项。A项只是外交政策,且在50年代末已经发生变化,排斥;当时中国并没有闭关锁国,我国与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排除C项;D项表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点睛】罗斯福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深刻改造,挽救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尽管加强国家干预,但仍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对立,使得中国当时不愿意介绍罗斯福新政的成就。2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A. 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B. 西方福利国家政策调整C.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D. 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交给相关公司承担”和“成本更低”等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方国家行政能力的变化,排除A项;二战后西方国家就建立起福利制度,排除C项;“福利国家”制度缩小规模,是国家适当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表现,排除D项。【点睛】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由于“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对外商战”和“对内振商”的内外夹击下,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1910年,日本和美国实业团主动向中国商会提出访华要求,并经中国商会的邀请来华访问。1915年,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北洋政府认为中国实业团访美“虽系国家交际上应有之酬昨,亦国民外交上难得之遭逢。”在抵制“二十一条”活动中,商人团体上书北京政府,宣布“举国商民誓不承认”。巴黎和会期间,民间经济外文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基于主动参与外交的价值认同,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全国各界联合会”。摘编自于文浩近代中国民间经济外交观念的发展演变及特征研究材料二 包容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地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的理念。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张国家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坚持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和外交渠道解决分歧与争端,反对诉诸武力和干涉别国内政。李克强在英国智库的演讲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至民国初年民间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49年以来中国是如何以包容姿态融入世界的。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组织性增强,活动方式多样,规模日益扩大;民间经济外交与国家政府外交相结合;民间经济外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的推动。(2)融入: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各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1954年倡导并确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开始步入世界舞台;提出“求同存异”方针;70年代实现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和实行对外开放。现实意义:这为摆脱国际纷争,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偏见,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的民间经济外交。(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商人主导了1904-1911年间的收回利权运动和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得出由被动逐渐走向主动;“中国实业团开始了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实业界人士为主、有组织的走出国门的民间经济外交活动”得出组织性增强,活动方式多样,规模日益扩大;“民间经济外交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得出民间经济外交与国家政府外交相结合,民间经济外交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原因:其特点形成原因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民族危机、民族意识、民族资本主义等方面作答。(2)融入:该问题要充分利用材料和题干提示,即重要的时间段和包容的具体解释,因此,该问分成建国初、70年代、90年代以来几个重要时期,列举属于包容体现的中国外交成就即可。现实意义:该问题可结合当下时政热点话题,运用所学主干知识,从政治(国际纷争、意识形态偏见)和经济(全球化冲突)两个维度切入分析。27.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材料三 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并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并指出这种政策的推行对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事件。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答案】(1)事件:新航路开辟;意义: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汇融合,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原因: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地位: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原因: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因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政府正确政策的导向;科技创新。【解析】【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知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影响:从全球化的角度的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主要是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后需要进行自由贸易。地位: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行,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事件:根据材料“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可知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因素: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影响大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政府正确政策的导向、科技创新等。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白银的跨大陆流动大潮中,中国和欧洲的金银比价差距是一个主要动力。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早年是1:3甚至更低,明初大概是1:61:5,随后1:81:7,直到清代仍高于欧洲,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1:10,甚至更高(按照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1934年的数据,16431650年金银比价为1:15.45)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德科民(DeComyn)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