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咳嗽,1,一、概述,小儿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的肺系病证,多由外感所致。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秋冬春季及气候骤变之时为多见。 预后大多良好,若因体虚,或邪重,或失治误治,也可发展成小儿肺炎等病。 小儿出生百日内发生的咳嗽,称为百啐嗽,病情多重,应子注意。,2,二、病因病机,肺气以宣降为顺,逆则为咳为喘。咳嗽的发生,就是肺气失于宣降而致。而造成肺失宣降的原因很多。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咳嗽云:“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3,二、病因病机,活幼心书咳嗽指出:“咳嗽者,固有数类,但分寒热虚实,随证疏解,初中时未有不因感冒而伤于肺。 小儿肺脏清虚,尤为娇嫩,所谓“肺常不足”,不耐外邪所侵,易于发病,外感为患有风寒、风热、风燥和暑湿等。内伤发病较为少见.与内伤乳食生痰、体虚疳痨伤肺有关,但内伤发病常与外感相兼相合引起。,4,二、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无声有痰谓之嗽,二者又常兼见故统称咳嗽。 古人又说:“咳为有声,肺气伤而不清;嗽为有痰,脾湿动而生痰。”因此,咳嗽一证又常与痰相关,就脏腑而言以肺脾为主。,5,三、辨证施治,咳嗽一证,习以分外感、内伤两类辨证,然而从小儿临床实际来看,外感内伤的分类辨证难以表述咳嗽病证的临床变化规律,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外感咳嗽应兼外邪表证,然而当表证消退,仅以咳嗽为主症时,虽属里证,甚至出现虚证,也应属外感引起,而不能称为内伤。内伤咳嗽,虽以里证、虚证为主,但其发病常因兼有外感相引而作。因此,笔者认为,小儿咳嗽的辨证分类,应以病机的变化为依据,将病因、病性、病位结合起来,而不要笼统地简单地划分为外感、内伤。,6,三、辨证施治,从病因而言,有风寒、风热、风燥、暑湿、痰浊、痰热、正虚等;从病性而言,有寒、热、虚、实的变化;从病位而言,主要为肺、脾(胃),肺又与其系属的卫表、咽喉、大肠相关.临床辨证,应紧紧围绕上述诸项,同时还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传变、兼夹。,7,三、辨证施治,治疗大法,重在宣肺、顺气、化痰。新感者,必疏散表邪,不可一旱用敛涩滋补;内伤者,宜扶补正气,须分脏腑阴阳;痰盛邪实者,宜清泻肺气.通降大肠,豁痰去实;久咳肺虚者.宜敛肺纳气。占人云:治咳有三法,“风则散之,盛则下之,久则补之。”,8,三、辨证施治,1、风寒犯肺证:多见于秋冬或气候聚冷之时,感受风寒所致。婴童类粹云:“夫肺属金,时应予秋,外主皮毛、形寒饮冷则伤肺,喜温而恶寒。如受寒邪,则皮毛先受其病矣。失于表散,则寒注于肺经,而生咳嗽,因此,本证的辨证,初起常兼风寒表证如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身痛,苔自脉浮。除此之外,咳嗽主症的表现为咳声重浊,闷而不扬,咳嗽紧闷不爽,这是因为寒主凝闭,风寒束肺,肺气不宣郁闭所致。若寒束肺郁越重,则咳嗽亦剧,其紧闷重浊不扬之咳状亦剧,且痰亦不上应。若咳声见松活,痰亦上应,即使咳嗽频繁,也说明肺郁寒束之象渐解,是为佳兆。痰 白或稀或泡沫状。,9,三、辨证施治,风寒犯肺证: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化痰。 常用方剂如杏苏散(紫苏、杏仁、桔梗、前胡、枳壳、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若风寒表证较重,适加荆芥、防风;若寒郁肺束,咳嗽沉闷紧结,加麻黄宣开肺郁,或用华盖散;若表证已除,咳嗽痰多,可合三子养亲汤,咳声连连,可加百部、紫莞,或用止嗽散。若寒郁化热,加桑白皮、黄芩等。,10,三、辨证施治,2、风热犯肺证:多见于春暖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所致。此证与风寒犯肺证相对应,初起可兼有风热表证,如发热有汗,鼻流浊涕,面赤唇红.舌尖或舌边红,苔转黄,脉浮数,咳嗽主症表现为咳声高亢响亮。咳嗽痰黄或稠粘。,11,三、辨证施治,风热犯肺证: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常用方剂如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薄荷、芦根、甘草、连翘),适加瓜萎皮、川贝母、牛蒡子、前胡之类。若热重加黄芩、栀子;痰稠难出加黛蛤散。若咽喉红肿显著,加马勃、射干、蒲公英。,12,三、辨证施治,3、风燥犯肺证:多见于秋季,感受风燥之邪所致。根据时令气候,初秋暑热未尽,多表现为温燥,其症有类风热犯肺证;深秋冬寒渐至.多表现为凉燥,其症有类风寒犯肺证。但二者有一共同特征,即咳嗽声音嘶哑,或咳如犬吠,干咳无痰,或少痰稠粘,鼻唇干裂,皮肤干燥,咽喉干痒,或鼻衄出血,舌红少津。,13,三、辨证施治,风燥犯肺证: 治宜辛凉宣透、清燥润肺。 可选桑菊饮或桑杏汤。桑菊饮用于风燥轻证,伤津不甚,偏于表者;桑杏汤(桑叶、淡豆豉、杏仁、贝母、栀子、沙参、梨皮)用于风燥重证,伤津显著,偏于里者,若燥热更甚可加桑白皮、玄参、知母。若为凉燥咳嗽,有类风寒,可用杏苏散,但宜注意酌加温润肺气之品如款冬花、紫莞,避免辛温化燥。,14,三、辨证施治,4、暑湿犯肺证:多见于夏季或春夏、夏秋之交,感受暑湿所致。此类咳嗽初起可兼见暑湿犯表证,如发热不扬,头痛身重,困倦嗜睡,痞闷泛恶,或呕吐泄泻,鼻塞流涕,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咳嗽主症多表现为咳嗽痰多,痰液稀白或黄。,15,三、辨证施治,暑湿犯肺证: 治宜清暑化湿、宣利肺气。 可选温病条辨上焦篇宣痹汤(批把叶、射干、郁金、淡豆豉、通草)合桑菊饮。若为暑兼风寒,有类阴暑者,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16,三、辨证施治,以上四证,为感受外邪引起,无论从皮毛而入,或是由口鼻而入,除上述症状外,尚有咽喉症状,咽喉红肿,咽后壁滤泡较多,为风热或热毒蜜盛;若咽红不甚或呈粉红色,应结合其他症状辨证,如属风热或风燥,多为轻证.如属风寒则可能有化热趋势,或为寒包火证。临证时应辨别热重寒重,不可以概以热证论之。若单纯为咽喉炎症引起咳嗽,其咳嗽症状表现为浅表的咽喉刺激性咳嗽,或单声咳、干咳,非从肺底深部发出的深沉性痰咳。,17,三、辨证施治,5、痰湿阻肺证:此证可见于外感传变所致,也可见于内伤引起。其症咳嗽较频,痰声漉漉,痰白而稀或泡沫风痰,或痰多涌盛,面色苍白或苍黄,咳嗽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纳少神倦,舌淡苔白滑腻,脉滑。,18,三、辨证施治,痰湿阻肺证: 治宜宣肺化痰、健脾燥湿。 方用二陈汤加桔梗、枳壳、杏仁等。此证以痰浊为主,宜重在宣肺化痰、行气去壅,气行则痰去。若痰多涌盛,合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以及南星、皂角、礞石、枯矾之类,必要时用宣肺通腑法,使痰从大肠而降。,19,三、辨证施治,6、痰热阻肺证:此证可由外感化热所致,也可因内热蕴滞熏肺所致。其症咳嗽频剧,痰多黄稠,或痰多涌盛,甚则咳呛兼喘,喉中痰鸣,面赤唇红,或发热烦渴,或鼻衄,或痰中带血,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0,三、辨证施治,痰热阻肺证: 治宜清热泻肺、化痰止咳。 方用桑白皮汤(景岳全书方: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黄芩、黄连、山栀加减,适加葶苈子、瓜蒌等泻肺化痰之品,还可合用千金苇茎汤以豁痰排痰。若咳痰浓稠不爽可加黛蛤散(青黛、海蛤粉),若大便干秘、咳喘气急,加大黄、槟榔、黑白丑、芒硝之类,若咳剧兼喘,加麻黄,或用麻杏石甘汤加味。,21,三、辨证施治,以上二证,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如失治误治,可导致肺炎。此二证以痰浊阻肺为主要病机,辨证重点在于诊察痰浊的轻重以及寒热属性。小儿咳嗽有一个特点,不会自己吐出痰涎,尤其是3岁以下的小儿。,22,三、辨证施治,因此,在诊察痰浊时,不易从外观看到痰的颜色与稠稀,也看不到痰量的多少。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从咳嗽时痰响的程度去体会痰量的多少和痰质的稀稠,同时还可从咳嗽的剧烈程度、咳嗽的松活紧闷感去体会痰阻肺郁的轻重。,23,三、辨证施治,7、肺阴亏虚证:多见于咳喘热病后期或疳痨久咳之证。表现为久咳不愈,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口咽干燥,心烦潮热,颧红盗汗,手足心热。或痰中带血,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24,三、辨证施治,肺阴亏虚证: 治宜养阴清肺、润肺化痰。 方用沙参麦冬汤加批把叶、川贝母。若痰中带血加白及、白茅根、生地、阿胶、地骨皮,若潮热盗汗加地骨皮、鳖甲、青蒿、白薇。,25,三、辨证施治,8、肺牌气虚证:多见于体虚久咳、咳喘后期等,表现为久咳不愈,咳声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语声低微.畏寒易汗,动则加剧,或作微喘,舌淡苔白,脉细弱。,26,三、辨证施治,肺脾气虚证: 治宜健脾益气、肃肺化痰。 方用六君子汤。若久咳不愈、痰稀易汗,加五味子、马兜铃、诃子、乌梅。,27,三、辨证施治,上述二证为虚证.多因内伤或素体虚弱、或久病影响。肺阴亏虚多因热伤津液,肺叶焦枯,也可兼痰,其痰常为热痰胶固;肺脾气虚多因气虚不能化津布液,内生痰浊。二者多为久咳,久咳则伤肺,久病则致虚,虚实夹杂。阴虚盛则生内热,可以化火;气虚盛则生痰浊,以致痰瘀。临证辨证时应予注意。,28,三、辨证施治,总结:以上是小儿咳嗽常见证型的治法方药,临证时还应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运用。治咳嗽离不开宣肺、化痰,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宣肺就是要使导致肺气壅滞的因素祛除,包括犯肺之外邪、内生之痰浊,助以宣畅气机、肃降肺气。金元名医朱丹溪治咳有行痰开腠理”之法,即是此意。邪郁肺卫,宜从表解,宣肺要结合解表,肺主皮毛卫表,解表(开腠理)即可宣肺。,29,三、辨证施治,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咳嗽证治云:“凡咳嗽初起,切不可误用寒凉及滋阴之药,闭其肺窍,为害不小。俱以辛散为先着,侯痰应之后,渐加滋阴则得矣。妙实属经验之谈。往往初咳之时,咳虽不剧,但咳声紧闷不畅,痰不上应,是肺为外邪郁闭不宣所致。此时宜散邪宣肺为先,肺郁得开,痰即上应,虽咳频但不紧闷,此为佳兆,不可误为药后反剧。散邪按邪之属性用药,宣肺行痰般用桔梗、积壳,其他如瓜萎、厚朴、杏仁、麻黄均可选用。化痰之品,寒痰,轻则用陈皮、半夏,重则用南星、皂荚、礞石、枯矾;热痰,轻则用瓜萎、贝母,重则用阻南星、天竺黄、竹沥之类;顽痰老痰用黛蛤散、海浮石、枯矾之类。,30,三、辨证施治,一般不要见咳止咳。上咳药物如百部、紫莞、款冬花、批把叶之类,有温润肺气的作用,主要用于剧烈咳嗽和久咳,不要过早应用。 对于剧烈的颇繁咳嗽,甚至咳剧兼喘,应重用宣肺化痰,结合止咳,药如麻黄、桑白皮、瓜萎、桔梗,重在宣开肺气。若呈痉挛性呛咳,可加用虫类祛风止痉之品如僵蚕、蝉衣,甚至娱蛤、全蝎,疗效较好。若兼有瘀血表现,可加用桃仁、赤芍,痰瘀两兼者合用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若兼腹胀便秘,宜通腑降肺,用宣白承气汤之类。,31,三、辨证施治,对于久咳,正虚不显者,可用止嗽散加减,止嗽散(荆芥、桔梗、陈皮、百部、紫莞、白前、甘草)止咳效果明显。若正虚肺伤,则宜补肺敛肺,久咳伤肺,肺气已伤不可再予宣散,应根据邪正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苏州城市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班级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实施计划
- 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公司并购与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文理学院选调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4年三明市尤溪县招聘教师笔试真题
- 战略管理中的外部性风险识别与应对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佛山市南海区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科学小实验手摇发电机原理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
- 临建施工方案
- MOOC 国际金融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胆管癌化疗方案指南
- 篮球比赛记录表
- 庭院造园行业分析
- 保险理赔赔偿协议书
- 国企应聘简历模板
- 华为受到美国制裁及应对
- 科学睡眠指导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