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doc_第1页
爬山虎的脚.doc_第2页
爬山虎的脚.doc_第3页
爬山虎的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爬山虎的脚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到第5自然段。作者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作者通过几个动词“触、变、巴、拉、紧贴”等,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写清楚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和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入微、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教学目标:一、认识“均”等5个生字,会写“虎”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等词语。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三、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四、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导入 1.板书 爬山虎 你们见过爬山虎吗? 2.播放爬山虎的图片。你知道爬山虎还有其他什么名字吗?(巴山虎、地锦、常青藤)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叶圣陶老爷爷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爬山虎的脚。看到了这个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爬山虎怎么会有脚呢? (2)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3)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呢? 4.既然同学们有那么多的疑问,我们就一起去书本上寻找答案吧。二、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二)检查朗读 指生分段朗读。 (三)再读课文,完成练习:作者从( )( )以及( )来介绍爬山虎的,着重介绍了爬山虎( )(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墙的。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三、重点感悟 作者着重介绍了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么接下去,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教学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直接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出示句子: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3.读了这些句子,你都读懂了什么?或者从这些句子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脚生长的位置) (2)“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脚的形状) (3)“六七根”(脚的数量) (4)“也是嫩红的”(脚的颜色) 小结:作者是从位置、形状、数量、颜色四个方面对脚进行了有序的描述。对于爬山虎的脚的具体特征都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所得来的。4.齐读5.比较句子 出示:“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说这两段话的差别在哪?你觉得哪段更好?为什么呢?从这段话当中我们也能知道爬山虎脚的基本信息啊,比如它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为什么你们觉得是课文中的好呢? 预设:第一段好。 (1)因为把爬山虎的脚比做蜗牛的触角,更加形象生动。 (2)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说明作者把两种事物拿起来比较过,从而可以体会出作者在观察中善于比较。6.齐读第三自然段。7.小结。(二)教学四、五自然段。过渡:作者通过仔细观察,知道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那它底是怎么利用它的脚一步步往上爬的呢? 1.自由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用“”画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并用笔圈出动词。 2.你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吗?(23个学生) 提供动词:“触、巴、拉、贴” 3.用你自己的笔画画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过渡:那些触着墙的爬山虎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往上爬了。那爬上去以后,爬山虎的脚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出示:“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过渡:那并不是所有的爬山虎都是触着墙的,那么那些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又怎样了呢 5.出示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枯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6.小结:四、五两段我们主要抓住了几个动词“触、巴、拉、贴”了解了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墙的,以及它的脚的一些变化情况。 7.齐读四、五自然段。(三)复述“爬山虎的脚”以及“它是如何一步步爬上墙的。” 第三段我们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数量、颜色,第四、五段主要讲了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墙的。那你能不能把这两部分连起来,复述一下呢?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3到5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不但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还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同时我们要知道了作者的观察方法,叶圣陶老爷爷告诉我们,观察要仔细,要善于比较。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看看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觉得叶子很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二)交流: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 (1)抓住“拂”,如果把“拂”改成“吹”好不好?(说明风是轻轻地吹,叶子很轻轻漾起的波浪一样。) (2)指名读(23位同学) 齐读过渡:这句话说的是叶子的动态美,有没有叶子的静态美呢?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的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缝隙。 (1)作者看着这些叶子,心情怎样?(舒服) (2)为什么这些叶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呢?(新鲜、均匀、整齐而不重叠) (3)你能读出那种舒服的感觉吗?(23位同学) 齐读 过渡:叶圣陶老爷爷,除了观察到了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他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 3.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1)叶子从嫩红变成嫩绿,这个变化的过程也很美,你能美美地读一下这个句子吗? 指名读 (23位) 齐读三、总结观察方法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中,学到了叶圣陶老爷爷怎样的观察方法? 1.要有顺序。先观察叶子,再观察爬山虎的脚,再观察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地爬上去的。 2.要仔细。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作者不可能会发现爬山虎的脚。 3.要连续。从爬山虎叶子的颜色的慢慢变化,以及观察到爬山虎是一步步爬的,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具有连续性。 4.要有重点。作者着重观察了爬山虎的脚以及爬山虎是怎样一步步爬上去的。 5.还要有比较,要会联想。作者把爬山虎的脚跟比作蜗牛的触角,还把它的脚想象成蛟龙的爪子。四、小结 我们要学习叶圣陶老爷爷,仔细地,连续地,有重点地去观察,你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许多有趣的事情。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五、学习阅读链接六、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本 2.仔细观察某一种事物,并记录。七、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脚 数量 颜色 触着墙触、巴、拉、贴(牢固) 爬 没触着墙的萎了教学反思:这节课还是比较顺利地上下来了。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一些特点以及他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的。在讲特点的时候,学生基本能抓住一些关键词,能主动捕捉到有用的信息,总结出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数量、位置。这篇课文上得失败的地方就是爬山虎是如何一步步往上爬。虽然抓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