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l 7 卷 ( 2 0 1 5 年第 l l 期) 电力 安 全 技 术 5 0 0 k V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磁单元 试验研究 邓 威,毛碴 蜀 ( 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广东 中山 5 2 8 4 0 0 ) 摘要介绍了5 0 0 k V电 容式电 压互感器的结构原理,分析了电 磁单元常见的异常及故障现 象,提出了电 磁单元的绝缘电阻试验方法以及介质损耗因数( t a n 5 ) 和电容量的试验方法。最后,对 5 0 0 k 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交接验收及运行维护提 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磁 单元 ;中间 变压器;绝缘检 测 0 弓I 言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 C V T ) 因具有结构简单、 耐绝缘冲击强度高、抗铁磁谐振l生能好等优点,在 l 1 0 k V及 以上 电力系统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 由于受材料、设计、工艺的影响,C V T在运行中 仍暴露出不少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发生爆炸。 近期,某供 电局运行人员在巡视时发现一 5 0 0 k V线路 C V T电磁单元渗漏油 ,于是从另一变 电站拆除备用间隔中的 C V T将其替换。安装前试 验一相 C V T下 2 节电容器 t a n 及电容量反接线 法试验数据合格,但再次进行整体正接线法试验时 数据却不合格。检查发现,该 C V T中间变压器高 压绕组调匝端子箱密封圈损坏,导致进水受潮。 下文分析了 目前运 行的 5 0 0k V C VT的内部 结构原理, 介绍了电磁单元常见的异常及故障现象, 提出了几种停 电绝缘检测方法。 1 5 0 0 k V C V T结构原理 5 0 0 k V C VT总体上分为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 元 2 部分。电容分压器由高压电容 ( 通常由C C 3 节串联 ) 和中压电容 : 串联组成;电磁 单元则由中间变压器、补偿电抗器及限压装置、阻 尼器等组成。运行电压经过电容分压后输出至中间 变压器,分别用作计量、测量、保护。运行电压经 过中压电容 C : 后,可接载波装置;其中,中压 电 容起耦合作用。 某 厂 家 生 产 的 T Y D 5 0 0 3 - 0 0 0 5 H型 5 0 0 k V C VT的电气原理与设备结构如 图 1 所示。 高压 电容 由电容器 C C : ,C。 自上而下 串联而成 ,C C : 单独 瓷套, 与 C 共瓷套 。 中压输 出端不 引出,但可通 过接地刀 闸 K接地 , 便于使用反接线法测试电容 , 及 的tan 和电 容量。 C V T的瓷外壳内装有以薄膜与电容器纸复合 材料为介质的多个串联电容器元件,并以绝缘油进 行真空浸渍。电磁单元将中间变压器、补偿电抗及 所有附件都装在一个铁壳箱体内,承受的电压一般 低于 2 0 k V。C V T电容分压器与电磁单元之间过 渡用的中压套管采用不饱和聚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作为绝缘层,具有绝缘强度高、介质损耗低、脆性 小等特点。 2 5 0 0 k V C V Y电磁单元常见故障分析 C V T常见故障有电容器击穿、爆炸,二次电 压输出异常 ,二次端子排烧坏等。其主要原因是 电 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受潮绝缘水平下降、设计场强 过高、 铁磁谐振、内部元器件击穿、 安装不合理等。 电磁单元常见的故障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类。 2 1 油箱发热 在投切 C V T设备过程中,高压母线可能产生 较大过电压,导致设备二次阻尼器元件损坏,破坏 一 一 电力安全技术 第1 7 卷 ( 2 0 1 5 年第 l 1 期) 阻尼器工频谐振条件,从而导致电气发热, 器所处的互感器电磁单元温度异常。 ( a )电气原理 L ( b )设备结构 图 1 5 0 0 k V C V T 的电气原理与设备结构 使阻尼 严,导致进水受潮。 2 3 中压套管绝缘损坏 C V T电容分压器与电磁单元之间过渡用的中 压套管主要采用不饱和聚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绝 缘;中压套管高压对固定该套管 的金属螺杆放 电, 可能导致绝缘击穿 。 2 4 绝缘击穿 C V T接地引下线接地不良或被挖断,电容尾 端出现过电压,保护间隙上下铜球放电;同时可能 导致一、二次绕组间的绝缘损坏,一次绕组保护用 避雷器击穿,连接引线对外壳放电等,最终造成电 磁单元损坏。 2 5 二次无电压输出 电磁单元中压连接线断开或脱落,主要原因是 端头连接片压接过度或松弛。中压线断开或脱落触 碰到 电磁单元内低压连接线,造成 中压接地 ,导致 二次无 电压输出。 2 6 噪音异常 中间变压器内部元件发生谐振,系统高次谐波 侵入等,将引发分压电容器或中间变压器、电抗器 异响。另外, 电磁单元内带铁芯部件如中间变压器、 补偿电抗器固定螺栓松动,也可能产生振动发响。 2 7 渗漏油 油箱外壳紧固螺栓紧力不够、运行中松动、密 封圈老化变形或被压坏等, 都可能导致绝缘油渗漏。 2 2 绝缘受潮 ( 1 )内部膨胀器在试漏过程中漏气进水,在产 品运行或放置一段时间后,水分逐渐溶解在油中。 ( 2 )产品清洗时油压塞子未紧固,造成进水。 ( 3 )二次端子箱、高压绕组调匝端子箱密封不 一 一 3 5 0 0 k V C V T电磁单元绝缘检测 C VT电磁单元油样 出厂时 已检验 ,且其 电压 较低 ( 最高额定电压为 2 0 k V) ,只要运行正常,无 需取样化验。如确需检验,油箱底部有取油样孔。 可从电磁单元油箱顶部注油孔进行补油,油位应在 视察窗 中位以上约 5 1 0 I T I F fl ,以保证在环境 温度 的最低和最高限值内油位可见。 3 1 绝缘电阻试验 ( 1 )根据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预防性试验规 程 进行。电容分压器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采用 l 0 0 0 V兆欧表测量,一般不低于 1 0 0 MQ;但对 中间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则无周期性试验要求。 ( 2 )根据厂家要求进行。如西安西电电容器厂 要求用 2 5 0 0 V兆欧表,在一次绕组低压端 ( X端 ) 对地、二次绕组间及对地、阻尼器引出端对地及各 第1 7 卷 ( 2 0 1 5 年第 l 1 期) 电力安全技术 端子之间进行测量,测量值应不小于 1 0 0 0 MQ。 3 2 t a n 及电容量试验 目前运行 中的 5 0 0 k V C VT中压抽头基本不 引出,进行电磁单元t a n 及电容量测试时,可能 受到下面 2节电容器的影响。由于 C VT电磁单元 的结构与常规 电磁式 电压互感器的结构类似,基于 C VT内部结构及 AI - 6 0 0 0 F型介损仪原理 ,提 出 了以下几种电磁单元t a n 及电容量的试验方法。 3 2 1 正接线法 正接线法的试验接线及等值电路如图2 所示, C V T的 D ,N端短接加压,x端悬空,中间变压 器二次绕组短接接介损仪信号线。介损仪试验选择 正接线法时,由于受 N点绝缘水平的限制,试验 电压不宜超过 3 k V。 A ( a )试验接线 ( b )等值电路 图2 正接线法 l a i n 2 a 2 n 3 a 3 n d a d n 该方法测得的是 C 与 : 并联后再与 C 串联 的电容量及介质损耗因数 t a n 。具体公式如下 : = ( 1 3 + 2 ) ( c 13 + C 2 + ) ( 1 ) t a n (C 1 3 tan ( 0 l 1 3 3 + + C 2 2t a n62 ) +( C1 3 + C 2 ) t a n 1 3+C 2 + x ( 2 ) 由于( C l3 + 2 ) 远大于 C , 因此 tan t a n , 即测得的 m n 可近似认为是中间变压器一次绕组 对二次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 3 2 2 反接线高压屏蔽法 反接线高压屏 蔽法 的试验接线及等值 电路如 图 3所示 ,C VT的 p ,N端短接加压 ,X端悬空, 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短接接地 ,介损仪高压屏蔽线 ( 图 3中虚线 ,与高压芯线等 电位 ) 接 点。介损 仪试验选择反接线法时,由于受 N点绝缘水平的 限制 ,试验 电压不宜超过 3 k V。 A ( a )试验接线 图 3 反接线高压屏蔽法 一 O一 电力安 全技术 第 1 7 卷 ( 2 0 1 5 年第 1 1 期) 该方法测得的是 与 并联后再与 C 串 联的介质损耗因数,计算方法同公式 ( 2 ) 。由于该 方法不能排除 N点对地杂散 电容的影响 ,测得 的 t a n 可近 似认为是 中间变压器一 次绕组对铁 芯、 外壳和二次绕组的介质损耗因数。 3 2 3 末端屏蔽法 由于 5 0 0 k V C V T电磁单元的结构原理本质 上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相似,可引入电磁式电 压互 感器的末端屏蔽法进行测试。试验接线及等值 电路 如图 4所示, C V T的 D , N端短接加压 , X端接地 , 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单边短接接地。介损仪试验选 择正接线法,由于受 N点绝缘水平的限制,试验 电压不宜超过 3 k V。 A 一 一 ( a )试验接线 ( b )等值电路 图 4 末端屏蔽法 1 a i n 2 a 2 n 3 a 3 n d a d n 该方法 能排 除二次端子板脏污、受潮、有裂 纹所产生的测量误差,一次绕组电压分布与实际运 行中一致,能较真实地反映中间变压器内部绝缘状 况。但一次绕组对地 的一部分 电容也因电压低而被 屏蔽。 3 2 4 末端加压法 目前,变 电站运行的 5 0 0 k V C V T设备 中压 抽头均未引出,但设置了一个地刀 K辅助试验, 因此 ,可引入 电磁式 电压互感器的末端加压法进行 测试。试验接线及等值电路如图 5 所示,合上地刀 K,X端加压 ,中间变压器二次绕组单边短接接介 损仪信号线。介损仪试验方法选择正接线法,由于 受 X点绝缘水平的限制,试验电压不宜超过 3 k V。 A ( f1 )试验接线 : : ( b )等值电路 图 5 末端加压法 l a l n 2 a 2 n 3 a 3 n d a d n 该方法主要检测的是中间变压器一、二次绕组 第1 7 卷 ( 2 0 1 5 年第l 1 期) 电力安全 技术 间的t a n 及电容量。完全消除了分压电容器的影 响。由于一次绕组首端接地,现场测试结果几乎不 受干扰。但由于一、二次绕组试验电压自下而上逐 级降低 ,与实际运行 中相反,同时测量结果易受二 次接线板脏污、开裂等因素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5 0 0 k V C V T电磁单元虽然在运行中承受的电 压不高 ,但近年多次出现漏油及进水受潮现象 ,其 低 可靠性 已严重影响 C VT的安全运行 。现场定期 预试项目不易发现其绝缘缺陷,且由于其型号、结 构及装配工艺不尽相 同,造成 tan 及 电容量试验 数据分散性 大。因此 ,对 5 0 0 k V C VT的交接验 收及运行维护提 出以下几点建议。 ( 1 )厂家必须在设备出厂时提供电磁单元中间 变压器的励磁 曲线、补偿 电抗器感抗 、阻尼器和限 幅器参数等关键技术参数,以便在现场交接试验时 进行纵向比较。 ( 2 )厂家必须在设备出厂时提供中间变压器的 t a n 6及电容量出厂试验数据及试验方法,现场试 验数据与初始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变化。 ( 3 )现场交接试验时,对电容器 C C 除进 行反接线法 tan 及电容量试验外,还必须进行整 体正接线法试验,以排除 C V T高压绕组调匝端子 箱进水受潮缺陷。 ( 4 )设备运行中对电磁单元除进行渗漏检查、 红外测温外,还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异响及二次 电 压变化情况,以避免 C VT因高次谐波谐振损坏。 参考文献: 1毛琛琳,张四江,谭彦民7 5 0 k V C V T中间变压器介 损试验分析 J 高压电器,2 0 1 1 ,4 7 ( 1 0 ) : 6 0 6 1 ,6 8 2 梁子孟 ,谭彦民C V T电磁单元的介损测试分析 J J 高电压技术,2 0 0 6 ,3 2 ( 8 ) :1 1 9 -1 2 1 3苏陈云,黄 震特高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介损和电容 测量方法分析 J 中国电力,2 0 1 2 ,4 5 ( 4 ) :3 8 - 4 1 4 罗军川,宋守龙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介损测试方法 研究 J _变压器 ,2 0 1 2 ,4 9 ( 6 ) :3 9 4 6 5 王烁波,牛永红,王建伟一起 5 0 0k V电容式 电压互 感器运行异常的处理 J 】 山西电力 ,2 0 0 8 ,1 2 ( 6 ) :5 2 5 4 6 唐军5 0 0 k V c V T故障分析与处理 J 湖南电力, 2 0 0 8 ,2 8 ( 2 ) :4 5 7 孙鹏举5 0 0 k V变电站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原因分析 及经验教训 J 电力设备,2 0 0 8 ,9 ( 1 0 ) :6 5 6 7 8 陈玉峰,李永宁,尹奎龙,等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油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合同范本长住房合约6篇
- 农资赠与合同范本3篇
- 合伙修路协议书格式5篇
- 简易机器抵押合同范本
- 电动车租赁协议书(示范协议)5篇
- 2025百货商场柜台出租合同3篇
- 足疗店合同范本
- 承接窑炉维修合同范本
- 房产限时销售合同范本
- 公寓出租全托合同范本
- 《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 博士后研究报告(出站)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
-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
- 关于天然气安全知识
- (高清版)DZT 0331-2020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及估算规程
- 体育消费及消费者行为
- 新能源发电技术 第2版 教学课件 8波浪能
- 摩托车行驶安全知识
- 多组学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