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19届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专家表示,居住证制度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一个过渡时期,通过不断剥(b)离户籍制度承载(zi)的福利,最终拆除户籍制度蕃篱,还原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B. 围棋文化源远流长,其魅力跨越几千年而历久弥 (m)新,高手们对弈论道时的心莺八极、神游万仞(rn)让人遐思无限,巅峰对决时的紧张刺激更令人目炫神迷。C. 备受关注的歌舞类影片爱乐之城,凭着对梦想和爱情的煽情解读,成功角(ju)逐本次奥斯卡金像奖,不孚(f)众望斩获六大奖项,成为拔得头筹的最大赢家。D. 这些铜子儿是磨坊主每次一个、两个地从杂货铺老板、菜贩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没有明说,可自己总觉得这样锱(z)铢必较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so)红了。【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将字音和字形合二为一,考查形声字里的易错读音,字形多为同音异形字或同音形近字,需平时分类识记,辅以练习。建议大家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记错,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字音字形分类整理下来。A项,蕃篱,应为藩篱;B项,心莺八极,应为心骛八极;目炫神迷,应为目眩神迷。C项,不孚众望,应为不负(f)众望。故选D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面对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作出顶层设计。而近日,教育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甲该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见于专项规划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言,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但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人才艮琴不号,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I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枣坟若潯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难: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硕的一项是A. 已然B. 一揽子C. 良莠不齐D. 求贤若渴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答案】2. C 3. A【解析】【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答题前,先通读语段,整体理解把握语境,然后结合词语,从意义,使用对象,使用范围,语法功能,感情色彩等角度分析该词使用是否正确。“已然”,副词,已经;“一揽子”,包揽一切的;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这三个词语使用都正确。良莠不齐,是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制造业人才不能用“良莠不齐”。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解答该种题型时要注意:把握整个语句的意思;逐一辨明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思与作用;辨明句子的语气与停顿;注意把握常见的标点错误点。甲处,书名号改成引号。该指南,这个“指南”不是文件的原称、全称,是简称,因此要加双引号,而不是书名号。故选A。【点睛】句末点号用法:一、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1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心里有些惆怅,可是也更增加了对老人景慕的感情。此句中如果把逗号放到引号外面,就违背了冒号的使用方法,因为冒号的提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未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里感情”的部分就不是诗句的内容了,因此,根据第一项要求要在“不知处”后加上句号,句号也不能放在引号外。上句引号后面有文字相接,再看下面句中引号后没有文字相接的情况。2它一下就令人想起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句冒号后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自然应该先加句号,再加引号 。二、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如:5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此句中“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和“溪头荠菜花”各是话语中的一个部分,不具独立性,所以应该将它们后面的句号放到引号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嫦娥四号”翩然降落月背的消息震惊世界。有媒体说中国的登月技术已领先美国,也有媒体说登月技术美国裱然是老大,美国宇航局对此不以为然。B. 在江歌被害后的这一年里,这位失去独生女的母亲在国内和日本多次奔走,征集希望日本法庭可以通过判处凶手陈世峰死刑的决定,并获得了国内众多网民的同情和支持。C. 面对新一轮购房潮,我国近期出台了 “认房又认贷”的楼市调控政策,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稳定市场预期,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D. 被采访的代表委员们认为,家长的焦虑心态客观上助推了课外辅导热,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及对知识、技术的强烈需求则是校外培训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表意不明,“对此”究竟是针对前面哪一种看法,原句没有明确;B项,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决定”的后面加上“的签名”;C项,句式杂糅,“旨在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应为“旨在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或“以有效抑制投机投资需求为目的”。故选D。【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但是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从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答案】 (1). 何者为本,何者为末 (2). 两者是主从(或主次)、轻重关系 (3). 若只注意到末,根本就会失落【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前文“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第空注意前面的“从重要性来说”,第空注意后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6.筷子,不光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常用的餐具,它还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如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请根据筷子的外形、功用等特点分别写出筷子“送新婚夫妇”“送合作伙伴”的寓意并说明理由。(1)送新婚夫妇寓意: 理由: (2)送合作伙伴寓意: 理由: 【答案】(1)送新婚夫妇,寓意“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理由:“筷子”谐音“快子”,送新人有早生贵子之意。或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理由:筷子外形成双成对。(2)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解析】【详解】(1)该题为语言运用的创新题型。要求依据外形和功能等特点,写出其寓意并说明理由。答题前,先仔细研究题干的要求及例子特点。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如果送给新婚夫妇,因为“筷子”谐音“快子”,所以送新人可寓意早生贵子之。又因为筷子外形成双成对,还可以寓意“成双成对,不离不弃”。 送合作伙伴,寓意“互利双赢,不可缺一”。理由: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2)该题为语言运用的创新题型。要求依据外形和功能等特点,写出其寓意并说明理由。答题前,先仔细研究题干的要求及例子特点。本题围绕筷子,来理解其寓意。举的例子是,筷子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因为两根筷子一样长,所以送友人可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如果是送给合作伙伴,因为使用筷子必须同时使用两根,才能成功夹起菜肴。所以,可以寓意为“互利双赢,不可缺一”。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移动支付,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移动终端设备为载体,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新兴支付工具方便了百姓生活,也进一步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移动支付安全与实践一书披露了一组数据一一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年国内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375. 52亿笔,金额为202. 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 06%和28. 80%;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2392. 62亿笔,金额为105. 1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 53%和106. 06%。此外,市场主体积极打造移动支付生态圈,推动业务量加速向移动端迁移;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扌艮告显示,2017年,98.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其次为票务类,如购买电影票、演出票等,占比为80.6%;酒店、机票等商旅方面的支出排名第三,占比为68. 9%;公共事业类缴费排名第四,占比为61.5%;通过移动支付在娱乐业务下载场景和投资理财场景进行支付的用户,分别占比为55.2%和40. 2%。以上应用场景下的移动支付使用多数较2016年有显著提升。(摘自移动支付: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找到更好平衡,金融时报2018年6月7日)材料二(幻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注:2017E指到2017年年底,其余同)材料三:从业务流程上来讲,我国的移动支付在实现过程中要包含至少四个当事方:用户、商家、发行方及收款方。相比于传统的付款方式而言,整个的交易过程完全是基于移动的网络来进行的。因此,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网络的提供商成为了主要的当事方,贯穿于整个的移动支付的过程中。发行方则是通过银行的账户为用户提供支付的能力,金融机构通常为主要的发行方;收款方则是依据具体的支付的平台不同而不同,可以是商家、第三方的移动支付的服务商等。由于移动支付结合了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行业相关技术等,具有明显的跨行业的技术特点,因此目前行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拥有自有电商平台的在线支付企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逐步将在线支付的优势、产品形态以及用户平移至移动端,由于技术成熟且不需要改造终端,因此短期内即可产生联动效应,获取先发优势。但长期来看,移动互联网支付排他性较弱,支付企业还需更好结合线上与线下市场,不断创新商业模式。(节选自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材料四:对于用户来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的因素尤为重要,不安全的移动支付难以吸引用户加入。移动支付的安全水平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必须足够的匹配,移动支付必须采用交易级的安全的加密机制。交易级的安全加密必须是有效的和高标准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只有感觉到足够的安全才会去使用移动支付,消费者需要清晰地看到支付结果从而避免变成欺诈的牺牲品。安全性的问题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用户是否使用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的考虑占到很大的比重。安全性问题现在不仅是实际操作中密码管理、通信安全的实际性安全,更是心理上的安全性顾虑。曾有调查显示,低于15%的人完全地相信移动支付,而65%的人对移动网络发送自己的银行信息十分的反感。可见移动支付要想成功,除了要解决实际的安全性问题,还要打消用户心理安全性顾虑的问题。(来源同材料三)7. 下列关于“移动支付”及其发展现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移动支付是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是指交易双方为了某种货物或者服务,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的商业交易。B. 我国移动支付领域快速发展。与2016年相比,2017年国内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的移动支付金额增长106. 06%oC. 调查显示:2017年,98. 1%的用户表示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比如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等。D. 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网路的发展,NFC、HCE、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的研发等,都是助力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支付的多元化,既体现为移动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体现为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多元化。B. 从“20142020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统计和预测” 一表来看,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用户逐年减少。C. 从业务流程上讲,网络的提供商成为了主要的当事方,金融机构通常为主要的发行方,收款方则是依据具体的支付的平台不同而不同。D. 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新的风险,如移动支付会带来可能的数据泄露的隐忧。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移动支付”的特点。【答案】7. C 8. B 9. 灵活便捷使用人数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发展前景【解析】【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概概念的内涵。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题,抓住与概念相关的内容进行理解,然后结全合选项进行比对。C项,“最常在生活类场景使用移动支付”分析有误,文中是说,网络下载付费音乐、影片不属于生活类场景,而属于娱乐业务类下载场景。故选C项。【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未来几年内移动支付用户逐年减少”分析有误。从表中可知,用户规模仍在逐年扩大,只是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故选B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归纳概括段意,提炼主要观点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全面准确。本题要求概括“移动支付”的特点。材料一中“与移动支付应用融合,继续提升了移动支付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便捷性。”可概括出,移动支付灵活便捷。材料一第三节中2017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扌艮告的数据分析,可以概括出,使用人数较多的特点。材料三中“但长期来看,移动互联网支付排他性较弱,支付企业还需更好结合线上与线下市场,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可概括出,移动支付具有发展前景。【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镜中人杨绛镜中人,相当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当作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恋癖”,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还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们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还有一面最老实。我对奉承我的镜子说:“别哄我,也许在特殊情况下,例如 垃丁下看美人,一霎时,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是我的真相。”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这是光线对我不利,才显得那么难看,我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最老实的镜子,我最相信,觉得自己就是镜子里的人。其实,我哪就是呢!假如我的脸是歪的,天天照,看惯了,就不觉得歪。假如我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看惯了,也不觉得了。好比老伴儿或老朋友,对我的缺点习惯了,就视而不见了。我有时候也照照那面奉承我的镜子,聊以自慰;也照照那面最刻毒的镜子,注意自我修饰。我自以为颇有自知之明了,其实远没有。何以见得呢?我曾用过一个很丑的老妈子,姓郭。钱钟书曾说:对丑人多看一眼是对那丑人的残酷。我却认为对郭妈多看一眼是对自己的残酷。她第一次来我家,我吓得赶忙躲开了。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间宽,两头窄,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泡眼;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彳艮长,才死得光光润润,水淋淋地贴在面颊两狈1,好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似的。她是小脚,一步一扭,手肘也随着脚步前伸。从前的老妈子和现在的“阿姨”不同。老妈子有她们的规矩。偷钱偷东西是不行的,可是买菜揩油是照例规矩,称“篮口”。如果这家买菜多,那就是油水多,“篮口”好。我当家不精明,半斤肉她扌艮一斤,我也不知道。买鱼我只知死鱼、活鱼,却不知是什么鱼。所以郭妈的“篮口”不错,一个月的“篮口”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她讲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应了。但过了一两个月,她就要加工钱,给我脸色瞧。如果我视而不见,她就摔碟子、摔碗,嘟嘟o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了,然后对我说,家家都涨,不只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脸色。她的审美眼光却高得很,不顺眼的,好比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一双烂桃眼,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鼻子,一双小脚,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会理发。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然后自己做头发,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可我忽然发现郭妈的“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这使我很惊奇。一次我参加宴会遇见白杨。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笑说:“我正要问你呢,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 ”我们各自讲了方法,原来她是末一梳往里,我是往外梳。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To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郭妈来我家不久,钟书借调到城里工作了,女儿也在城里上学、住宿,家里只我一人。如果我病了,起不了床,郭妈定不来问一声病,或来看我一眼。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端到她床前。她惊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从此她对我渐渐改变态度,心上事都和我讲了。她掏出贴身口袋里一封磨得快烂的信给我看,原来是她丈夫给她的休书。她丈夫是军官学校毕业的,她有个儿子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到过我家几次,相貌不错。丈夫上军官学校的学费,是郭妈娘家给出的。郭妈捎去丈夫末一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丈夫的休书。休书上那虚伪肉麻的劲儿,真叫人受不了,我读着浑身都起鸡皮疙瘩。那位丈夫想必是看到郭妈丑得可怕,吃惊不小,结婚一两个星期后就另外找了一个女人,也生了 一个儿子。郭妈的儿子和父亲有来往,也和那个小他一两个月的弟弟来往。郭妈每月给儿子寄钱,每次都是她工钱的两倍。这儿子的信,和他父亲的休书一样肉麻。我最受不了的事是每月得起着鸡皮疙瘩为郭妈读信并回信。她感谢我给她喝粥汤,我怜她丑得吓走了丈夫,我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微薄的。她太欺负我的时候,我就辞她;她就哭,又请人求情,我又不忍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奇怪的是,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她身材不错,虽然是小脚,在有些男人的眼里,可说是袅娜风流。眼泡也不觉得肿了,脸也不麻了,嘴唇也不厚了,梭子脸也平正了。她每次给我做了衣服,我总额外给她扌艮酬。我不穿的大衣等,还很新,我都给了她。她修改改,衣服绸里绸面,大衣也称身。十一年后,我家搬到干面胡同大楼里,有个有名糊涂的收发员看中了她,老抬头凝望着我住的三楼。他对我说:“你家的保姆,很讲究呀!”幸亏郭妈只是帮我搬家,我已辞退了她,未促成这糊涂收发员的相思梦。我就想到了 “镜中人”和“意中人”的相似和不同。我见过郭妈的“镜中人”,又见到这糊涂收发员眼里的“意中人” o她和我的不同,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不同罢了。注:白杨(1920年4月22 3-1996年9月18日),原名杨成芳,原籍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乡,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女演员。10. 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11. 文中的郭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12. 文中(8)(9)两段以写人记事为主,在叙事上有何特色?13. “镜中人”有多重意蕴,试作探究。【答案】10. 巧用反问与排比,突出了人对自我的肯定。最后一个反问句,激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关于镜中人的思考与叙事。对比,将镜中人与情人眼中的“意中人”对比,强调了看镜中人的主观性。 11. 外貌丑爱打扮爱贪小便宜(贪财)为人自私、冷漠经历坎坷自以为是(自欺欺人、没有自知之明) 12. 语言简练朴素,不事雕琢,用淡淡的语调平实地叙来。擅长使用短句,叙事节奏轻快灵巧。叙事中有议论,经常穿插一些轻松的评论和独白。善于捕捉人物的言语、动作、细节、神态等,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 13. 指人在镜中看到的自己,暗示人难有自知之明。指人以他人为镜时看到的自己,讽刺人常常美化和表现自己。以“镜中人”暗示人性复杂,知人难,自知更难,即便是以人为镜,也要时时警醒,保持那一份做人的清醒与理性。【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以先概括该句写了什么内容,然后从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用词特点,表达的效果,传达的情感以及结构作用等角度来分析。文中前三句连用三个“谁不呢?”,反问与排比句,强调人要肯定自我。“我们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这个反问句,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关于镜中人的叙议。将镜中人与情人眼中的“意中人”进行对比,意思是,人看不清自己,强调看镜中人的主观性。【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抓住文中写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间宽,两头窄,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泡眼;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她长得丑。我每次换了新发型,她也跟着换,爱照镜子,表明她爱打扮。她在我家做老妈子,习惯性地揩我家菜钱,而且常让我涨工资,表明她爱贪小便宜。我不给涨工钱,就给我脸色看,摔东西;我生病了,她也不看我,不问,不关心,表明她为人比较自私冷漠。她刚结婚不久,因为长得丑,就被上军官学校的丈夫休了,经历坎坷。“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一双烂桃眼,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鼻子,一双小脚,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她说别人如何丑,却不知自己就是那种丑人。表明她自欺欺人、没有自知之明。【1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写作技巧。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时,要结合具体的内容。本题考查(8)(9)两段的叙事特色。这两段以写人记事为主,在语言表达上,多用短句;“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To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有叙有议。写人时,“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端到她床前”“她惊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运用言语、动作、细节、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郭妈爱打扮,虽然冷漠,但也能被我的温暖所感动。这两段文字,语言比较朴素,叙事平实,没有渲染和雕琢。比如,“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然后自己做头发,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可我忽然发现郭妈的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1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探究题目的意蕴。理解标题的意蕴,首先,要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其次,分别理解关键字词的本义、比喻义(如果有则答,没有就不需要答)、情感义、主旨义等。当然,有时还需适当考虑标题本身存在的表达技巧。本题要求理解“镜中人”的多重意蕴。文中写郭妈照镜子时,“奇怪的是,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这里的“镜中人”,是说郭妈很丑,但她却爱照镜子,也不自觉丑。暗示人难有自知之明。我换发型时,她也跟着变,“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To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这里的“镜中人”,是指人以他人为镜时看到的自己,讽刺人常常美化和表现自己。第三段中作者说,屋里有三面镜子,“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还有一面最老实。”作者感慨,知人难,自知更难,即便是以人为镜,也要时时警醒,保持那一份做人的清醒与理性。【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B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描写角度;C常见技巧的使用。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三、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憎苍蝇赋欧阳修苍蝇,苍蝇,吾嗟尔之为生!既无蜂蚕之毒尾,又无蚊虻之利嘴。幸不为人之畏,胡不为人之喜?尔形一至眇尔欲易盈杯盡残迈石占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丙不足乃终日而营营?逐气寻香,无处不到,顷刻而集,谁相告报?其在物也虽微,其为害也至要。若乃华檢广厦,珍簟方床,炎风之煥,夏日之长,神昏气蹙,流汗成浆,委四支而莫举,目毛两目其茫洋。惟高枕之一觉,冀烦歆之暂忘。念于尔而何负,乃于吾而见殃?寻头扑面,入袖穿裳,或集眉端,或沿眼眶,目欲瞑而复警,臂已痹而犹攘。于此之时,孔子何由见周公于仿佛,庄生安得与蝴蝶而飞扬?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脱,每立寐而颠僵。此其为害者一也。又如峻宇高堂,嘉宾上客,沽酒市脯,铺筵设席。聊娱一日之余闲,奈尔众多之莫敌!或集器皿,或屯几格。或醉醇酎,因之没溺;或投热羹,遂丧其魄。谅虽死而不悔,亦可戒夫贪得。尤忌赤头,号为景迹,一有玷污,人皆不食。奈何引类呼朋,摇头鼓翼,聚散倏忽,往来络绎。方其宾主献酬,衣冠俨饰,使吾挥手顿足,改容失色。于此之时,王衍何暇于清谈,贾谊堪为之太息!此其为害者二也。又如醯醯之品,酱驚之制,及时月而收藏,谨瓶罂冬固济,乃众力乡以攻钻,极百端而窥觊。至于大裁肥牲,嘉肴美味,盖藏稍露于罅隙,守者或时而假寐,才稍怠于防严,已辄遗其种类。莫不养息蕃滋,淋漓败坏。使亲朋卒至,索尔以无欢;臧获怀忧,因之而得罪。此其为害者三也。是皆大者,余悉难名。呜呼!止棘之诗,垂之六经,于此见诗人之博物,比兴之为精。宜乎以尔刺谗人之乱国,诚可嫉而可憎!(选自欧阳修集)注:烦歆(xiao):炎热。歆:气上升的样子。景迹:宋元时为盗贼所立的特殊户籍,即今所云有过前科被记录在案者的档案。凡案籍人,其居处门首立红泥粉壁,并具姓名、犯事情由,每月分上、下半月,面见官府接受督察。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冀烦之暂忘 冀:希望B. 沽酒市脯 市:买C. 谅虽死而不悔 谅:料想D. 淋漓败坏 淋漓:沾湿滴流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念于尔而何负 齐人勿附于秦B. 庄生安得与蝴蝶而飞扬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C. 谨瓶罂之固济 鹏之徒于南冥也D. 乃众力以攻钻 斧斤以时入山林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否正确的一项是A. 苍蝇这种小物,一天到晚到处钻营,追逐气味寻觅芳香,片刻就能集结成群,互相通报信息。B. 华屋广厦,嘉宾满堂,苍蝇摇头晃脑,鼓动羽翼,时聚时散,忽东忽西,来来往往,连王衍和贾谊面对它们也会感到困扰。C. 欧阳修将不讨喜的苍蝇比作是谗言误国的小人,表达了对小人的厌恶和无奈,及其对当时朝廷现实状况的不满。D. 全文语言风趣幽默,展现了欧阳修散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的风格和骈散兼行的语言模式。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尔 形 至 助 尔 欲 易 盈 杯 盂 残 沥 砧 几 余 腥 所 希 秒 忽 过 则 难 胜 若 何 求 而 不 足 乃 终 日 而营 营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徒使苍头丫髻,巨扇挥,咸头垂而腕脫,每立寐而颠僵。(2)是皆大者,余悉难名。【答案】14. D 15. C 16. A 17. 尔形至眇/尔欲易盈/杯盂残沥/砧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而不足/乃终日而营营 18. (1)只能唤来仆人丫鬟,挥动大扇子(来回驱赶),但他们都已经(累得)垂下头来并且(将要)脱腕,常常站着就睡着,然后跌倒在地。(2)这些都是你们的大罪,其余的(小过)都难以一一列举(说出)。【解析】【14题详解】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D项,淋漓,是畅快肆意的意思。不是沾湿滴流的意思。故选D项。【1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项,于,前一个,介词,“对于”;后一个,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B项,与,前一个,介词,“和”;后一个,连词,“和”。C项,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以,前一个,介词,表修饰;后一个,介词,“按照”。故选C项。【16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谁相告报”分析有误。不是互相报告,此处的“相”应为动作偏指一方,应理解为“你们”。故选A项。【1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尔欲”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杯盂残沥”“砧几余腥”是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所希”,你所希望的,你的欲望,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杪忽,多形容甚少,甚微。所以“所希秒忽”意思是你的欲望十分有限,因此后面也要断开。“若”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乃”放在句首有轻微的转折,前面要断开。故画线句子应断句如下:尔形至眇/尔欲易盈/杯盂残沥/砧几余腥/所希杪忽/过则难胜/若何求而不足/乃终日而营营。【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徒,只能;咸,都;每,常常;寐,睡觉、睡着;而,表承接;颠僵,跌倒在地。第二句中,是,这;大者,大罪;悉,都;名,说出。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苍蝇啊,苍蝇啊,我真为你的生命感到可怜!你既没有黄蜂、蝎子的毒尾巴,又没有蚊子、牛虻尖利的嘴巴,有幸没有令人畏惧,却为什么不讨人们的喜欢?你的体型实在太小,你的欲望很容易满足,酒杯饭盂中的残汤剩菜,案板上面的一点余腥,你的欲望十分有限,太多了你还无法承受。你那点要求哪儿不能满足,为什么还要一天到晚到处钻营?追逐气味寻觅芳香,几乎没有你不到之处,片刻就能集结成群,是谁为你们通报的信息?你作为动物确实太小,可是为害却不能算小。比如在雕梁画栋的大厦里,在铺着华美竹席的大床上,闷热的风在不断熏蒸,夏日的漫长,令人头昏脑涨、喘气都难,大汗淋漓如同水浆,放松四肢难以抬举,两眼昏吒看不清东西,那时只想好好地大睡一觉,以求将烦闷炎热暂时忘在脑后。我对于你们有什么亏负,为何使我此时大受其殃?围着额头扑向脸面,钻入衣袖潜进下裳,有的汇集在眉头,有的沿着眼眶乱爬,眼睛本欲闭合而重新睁开,两臂早已无力还得用力挥动。在这个时候,即便是孔子,又怎能恍恍惚惚见到周公?即便是庄子,又怎能伴着蝴蝶自在地飞扬?白白指使丫鬟和小厮,将巨大的扇子用力挥扬,他们都已经垂下头来,腕力用尽,经常是站着就睡着、睡着便要栽倒。这是你们造成的祸害之一。又比如在雄壮的屋宇高高的华堂,坐满了嘉宾贵客,买来美酒摆上肉食,铺好锦褥锦席,打算在闲暇之日极尽欢愉,怎奈你们成群结伙令人无力招架!有的集结在器皿上,有的屯聚在几案和笼子上。有的已经熏醉,有的正在畅饮,因为酒力的缘故有的大醉失常;有的掉到灼热的羹中,随即丧命。我想你们即使这样死了虽然没什么后悔,但仍旧可以给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一个警示。尤其怕那些红头大苍蝇,人们称之为“景迹”,一旦食物被它们沾污,所有的人都不会再吃。却为什么能够招引同类汇集成群,摇着脑袋鼓动翅膀,聚合分散往往就在瞬息之间,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当主人与宾客互相敬酒,衣冠楚楚一身齐整,此时你们使我必须挥手跺脚,脸色顿时变得不雅。在这个时候,王衍哪里还有工夫款款清谈,贾谊也会为你们深深叹息!这是你们造成的祸害之二。再比如腌制的成肉和酿制的酱酢,到了日期前来收藏,一定要把瓶瓶罐罐的开口处仔细盖紧,你们还会集中全力进攻钻营,想方设法窥探觊觎。至于那些大块的肥肉,以及佳肴美味,收藏得稍有一点空隙,或者是守护者短暂打盹,戒备刚刚有所放松,你们已经在做着繁殖后代的丑事,没有一个不是生养蕃息,对食物肆意地进行毁坏。使得亲朋好友突然到家,情绪骤然间变得很坏;奴婢小厮们也都战战兢兢,担心你们的恶行而使他们受到责罚。这是你们造成的祸害之三。这些都是你们的大罪,其余小过难以遍举。啊,“止棘”的诗歌,载于圣人的六经之中,由此可见古代诗人是何等博物,比兴的手法用得相当之精。把你们比做谗害他人祸乱国家的东西真是太恰当了,你们实在是既令人恶心又令人憎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青青水中蒲二首(节选)韩愈其一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其二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注】蒲:即香蒲。有匍匐横生的地下根状茎,由此发生新芽,叶细长而尖。19. 从诗歌形式上看,这两首诗继承了_、汉乐府的传统而推陈出新;从诗歌内容上看,这两首诗均表达了_之情。20. 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答案】19. (1). 诗经 (2). 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20. 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引出下文的离思。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以蒲草“长在水中居”比喻长在家中居住的女主人公,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反衬思妇的孤独。【解析】【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能力。该题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从诗歌形式上看,这两首诗运用比兴的手法,继承了诗经汉乐府的传统而推陈出新。从内容上分析,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意思是,你去了陇地,我和谁一起生活呀;“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如”,意思是哪及浮萍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水漂流,我亦不能如浮萍般相随君去。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0题详解】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答题前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所写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考生对诗歌中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熟知,并能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判断和赏析。本题要求赏析这两首诗的比兴手法。比兴手法包括比和兴两种手法,比,是先言他物以此起所咏之物,第一首诗中,“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以青青的水中蒲草托物起兴,引出下文。第二首中,“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诗中以水下鱼儿成双比喻成对的夫妻, “长在水中居”的蒲草比喻长在家中的女主人公,又以浮萍草比喻在外漂泊的丈夫,以此来反衬思妇的孤独和寂寞。【点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清刘宝楠论语正义)21. 前两则材料诠释了儒家关于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_22. 概括说明第三则材料中“君子、小人之异”,并加以评价。【答案】21. 中庸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