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人体中含A、C、T这3种碱基的核苷酸共有5种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老鼠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鉴定物种可以选择蛋白质、DNA、RNA、核苷酸A. 只有B. C. D. 【答案】A【解析】人体内由A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2种,由C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2种,由T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1种,正确;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两者之间五碳糖也不同,不仅仅是碱基的区别,错误;老鼠的遗传物质是DNA,错误;病毒有且只有一种核酸,要么是DNA,要么是RNA,错误;原核细胞具有细胞结构,细胞内既有DNA,也有RNA,只有病毒的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正确;鉴定物种可以选择蛋白质、DNA、RNA,但是不能选择核苷酸,错误;所以正确的选A。【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注意:(1)细胞内由A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由C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由T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由U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1种(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由G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有2种(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2)生物主要的一转物质是DNA,少数病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其他生物细胞内含有DNA和RNA。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 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C. 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答案】C【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细胞中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详解】A.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些细胞膜上还含有胆固醇,A正确;B. 组成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正确;C. 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是它们氧化分解的产物,C错误;D. 由于脂肪中C、H的含量较高,相同质量下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量多,糖类耗氧量少,D正确。3.下列哪种物质的组成可含有糖类物质( )A. 血红蛋白B. 性激素C. 胰岛素D. 酶【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也是重要的结构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 血红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B. 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B错误;C.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C错误;D.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正确。4.由DNA分了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 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 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C. 核糖、碱基、磷酸D.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答案】C【解析】【分析】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五碳糖组成。【详解】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而一分子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所以RNA初步水解的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碱基,C正确。5.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 核糖、脱氧核糖、乳糖B. 脱氧核糖、核糖、乳糖C. 核糖、葡萄糖、糖原D. 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 中的糖类核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葡萄糖,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有糖原、乳糖、半乳糖,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糖类与物质组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下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是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B. 结构和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C. 结构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D.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答案】B【解析】结构是线粒体,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项错误;结构为中心体,为核糖体,二者均不具有生物膜结构,B项正确;结构是高尔基体,内质网是脂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C项错误;此细胞有细胞核,因此不可能是原核细胞,但有中心体,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由此可确定,该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D项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本题以真核细胞部分结构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对细胞类型的判断。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学习时结合结构图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达到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忽略了中心体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也有分布而错选。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B. 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有关C.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D.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发生的反应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发生的反应是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和H;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反应是H和O2生成H2O;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中的固醇,其合成场所为内质网;中心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A. 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构成,A错误;B. 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H2O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正确;C.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其在内质网上合成,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错误;D.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与细胞壁的形成无关,D错误。8.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答案】C【解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错误;激素是信息分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的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9.将含3H标记的某种氨基酸注射到细胞中,则3H出现的部位如图所示()下列针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 若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性激素C. 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D. 的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答案】C【解析】图中是核糖体,是囊泡,是高尔基体,是囊泡,是分泌蛋白;过程是高尔基体形成囊泡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是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若中的物质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代表的是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而不是性激素,B错误;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的分工合作,C正确;的过程不需要载体,但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名师点睛】1分泌蛋白离开细胞的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氨基酸在核糖体中形成肽链,经内质网的合成与加工形成未成熟的蛋白质分子,在经囊泡转运给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包装成为成熟的蛋白质分子,最后由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整个过程由线粒体提供能量,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0.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甲、乙、丙代表膜结构物质,a、b、c、d、e代表运输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b均表示物质被动运输过程B. c、d、e均可表示协助扩散过程C. 甲代表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特异性D. 乙和丙代表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多糖均具有识别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为载体蛋白,乙为磷脂双分子层,丙为多糖,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a、e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b为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c、d表示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具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其中a、b、c、d由膜外运向膜内运输,e则由膜内运向膜外运输。【详解】A. 据图可知,a表示主动运输,b表示自由扩散,A错误;B. 据分析可知,c、d都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属于协助扩散,e表示主动运输,B错误;C. 甲为载体蛋白,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特异性,C正确;D. 乙和丙分别代表磷脂双分子层和多糖,丙和蛋白质形成的糖蛋白有识别能力,乙没有,D错误。11. 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30%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此时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正确;错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正确;细胞膜、液泡膜与细胞质紧紧贴在一起,不易观察到,错误;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则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但显微镜无法观察到,错误故选:A12.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B.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 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答案】D【解析】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考点定位】ATP13.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 蛋白酶B. RNA聚合酶C. RNAD. 逆转录酶【答案】C【解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蛋白酶能专一去除核糖体中蛋白质,只剩RNA,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说明有RNA存在既可完成脱水缩合反应,所以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是RNA,选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的本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14.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细胞中过程都能合成ATPB. 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 叶肉细胞中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答案】C【解析】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形成ATP,为有氧呼吸二、三阶段,能形成ATP,B错误;为醋酸菌产醋酸的过程需要氧气,为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需要氧气,是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产生氧气,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肉细胞产生的H用于过程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氧气结合生成H2O,产生的ATP用于除光合作用以外的各项生命活动,用于过程C3还原的H和ATP都是光反应产生的,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细胞代谢15.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种子贮存晒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B乳酸菌制作酸奶先通气,后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C水果保鲜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D栽种庄稼疏松土壤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种子晒干后,自由水含量减少,呼吸作用减慢,有利于减少有机物消耗,A项正确;乳酸菌为厌氧菌,不需要通气,B项错误;低温时酶活性较低,有利于水果保鲜,C项正确;疏松土壤有利于根的有氧呼吸,为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提供能量。16. 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 红光,ATP下降B. 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C. 绿光,H下降D. 绿光,C5上升【答案】C【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ATP和未被还原的C3均基本不变,故A、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一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7.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B. 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 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从9:00-11:00间,净光合速率增加,之后由于出现午休现象,气孔部分关闭,净光合速率下降,13:00之后有小幅上升,到下午,随着光照减弱,净光合速率又逐渐下降;而胞间CO2浓度9:00-13:00之间一直下降,13:00之后上升,据此分析。【详解】A. 13:00时胞间CO2浓度低,CO2的固定减弱,即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低,A错误;B. 14:00后叶片的Pn下降,有机物合成减少,但净光合速率大于0,有机物还在积累,B错误;C. 17点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是由于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释放出的CO2在胞间积累,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因此暗反应速率不可能高于光反应速率,C错误;D. 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第一次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叶片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导致,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减弱引起,D正确。18.以下关于细胞的全能性说法错误的是( )A. 蜜蜂由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 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或番茄、马铃薯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 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不能体现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因为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据此分析。【详解】A. 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蜜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B. 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或番茄、马铃薯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都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都是由一个细胞培育成植株的过程,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C. 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的过程都不是由一个细胞发育成个体的过程,故不能说明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D. 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细胞的全能性以产生个体为标志,若无个体产生,则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19.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的膜黏着性增强B. 细胞调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C. 细胞坏死时代谢停止,细胞癌变时代谢减弱D. 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后被吞噬细胞清除【答案】D【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癌变的细胞能无限增殖,代谢增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使得癌细胞极容易转移。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又称编程性细胞死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详解】A.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A错误;B.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也受基因控制,B错误;C. 癌变细胞由于无限增殖而代谢增强,C错误;D. 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吞噬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后被吞噬细胞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D正确。20.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用“化疗”的办法来治疗,其实质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那么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就停留在()A. 分裂前期B. 分裂中期C. 分裂后期D. 分裂间期【答案】D【解析】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所以患者在“化疗”期间,其肿瘤细胞停留在分裂间期。【考点】DNA复制的时间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A. 皮肤和消化道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B. 骨折时造成的细胞死亡C.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编程性细胞死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以及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详解】A. 皮肤和消化道上皮每天都会有大量细胞死亡脱落,是正常死亡,属于凋亡,A正确;B. 骨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不是由遗传机制控制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不属于凋亡,B错误;C. 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死亡,属于凋亡,C正确;D. 人的红细胞在经历120天左右的寿命后死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凋亡,D正确。22.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B.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仅靠细胞分化就能完成C.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发育期,细胞外观上就表现出明显的变化D. 细胞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可逆的【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详解】A. 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A正确;B.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要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才能完成,B错误;C.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但细胞外观上无明显区别,C错误;D. 细胞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持久性的、不可逆的,D错误。23.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B. 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 细胞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D. 细胞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图像可知,图中处于四分体时期,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卵细胞,B错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内不含四分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C错误;因此细胞分裂先后经过过程,A错误;对比图中A、b基因的分布,可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因此细胞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D正确。【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名师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对比图和可知,与图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图中对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A也可能是a,与图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在图中对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是B也可能是b,因此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当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时,其分裂结束后会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24.下列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精卵结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B. 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并融合的过程C. 受精过程中精卵融合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有关D.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A. 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A正确;B.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正确;C. 精子与卵细胞通过细胞膜的接触,并进行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精卵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 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因此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并非父方母方各提供一半,D错误。二、单项选择题25.下图是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细胞中过程都能合成ATPB. 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C. 真核细胞中催化过程的酶都位于细胞质基质中D. 叶肉细胞中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中C3的还原【答案】C【解析】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形成ATP,为有氧呼吸二、三阶段,能形成ATP,B错误;为醋酸菌产醋酸的过程需要氧气,为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需要氧气,是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产生氧气,是产物为乳酸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肉细胞产生的H用于过程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氧气结合生成H2O,产生的ATP用于除光合作用以外的各项生命活动,用于过程C3还原的H和ATP都是光反应产生的,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细胞代谢26.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为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可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B. 用乳酸菌替换酵母菌会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D. C瓶和E瓶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左图连接橡皮球,说明其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而右图是密封装置,说明其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图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呼吸作用产生的CO2。【详解】A. 由于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B瓶前加一个盛有澄清石灰水锥形瓶,可检验空气中的CO2是否被A瓶吸收完全,A正确;B. 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故不会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错误;C. D瓶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C正确;D. 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故C瓶和E瓶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可观察到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正确。27. 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 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 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 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答案】B【解析】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所以可在研磨前加入少许CaCO3,A错误;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应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因色素分解而消失,但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失,D错误。28.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B. 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C. 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D. 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桑树和大豆间作时的光合速率与单作时的光合速率不是一致的,说明间作对于植物来讲是有影响的,曲线显示桑树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大,大豆间作时呼吸作用变小,故A选项错误;B、图中显示与间作相比,桑树间作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增大,而大豆减小,故B选项错误;C、大豆在光照强度达到两条曲线相交之前(如5)时,间作的光合速率是比单作还要高的,故C选项错误;D、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光补偿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此点之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右图显示大豆单作光补偿点大于间作,所以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故D选项正确故选:D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29.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答案】D【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吡罗红能和RNA发生特异性结合,不能用来染染色体,B错误。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不会发生细胞板的扩展,C错误。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各不相同,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个时期的依据,D正确。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30.干细胞的研究一直是科技热点之一。干细胞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能自我复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的原始细胞。下列有关造血干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造血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低B.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类血细胞,表现了细胞的全能性C.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是人体内不同细胞中也会有相同基因的表达D. 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具有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的特点,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 造血干细胞比受精卵分化程度高,A错误;B. 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类血细胞,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表现细胞的全能性,B错误;C. 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ATP合成酶基因,C正确;D. 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D错误。第II卷 非选择题31.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请据图回答:(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2)形成此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3)图中所示的结构的名称是_,、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为_ 、 _。(4)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决定的,其编号为_。(5)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 A1280 B12544 C11036 D12288(6)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试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功能:_、_(答出任意两种即可)。【答案】 (1). 三肽 (2). (3). 肽键 (4). 氨基 (5). 羧基 (6). R基 (7). (8). C (9). 蛋白酶的催化功能 (10). 蛋白质类激素的调节功能【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其中是氨基(-NH2),、和表示R基团,依次是-CH3、-H、-CH2-OH,是肽键(-CO-NH-),是羧基(-COOH),图中有2个肽键,故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有3个;R基有3种,故氨基酸有3种。【详解】(1)此化合物有2个肽键,名称是三肽。(2)形成此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3)图中所示的结构的名称是肽键,、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为氨基、羧基。(4)该化合物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R基决定的,其编号为。(5)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肽键98个,故组成该多肽的蛋白质数量为100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100128-9818=11036,故选C。(6)蛋白质分子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里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等。【点睛】本题结合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学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其中的相关计算,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2.如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温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为0.1 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更多。(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A加入240 mL的葡萄糖溶液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_B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这是控制实验的_(自/因/无关)变量。(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C装置。请写出C装置的实验步骤:装置方法步骤一方法步骤二方法步骤三C_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A、B、C装置在温度大小关系是_(用“”表示),则假设成立。【答案】 (1). 不加入石蜡油 (2). 加入10g活性干酵母 (3). 除去氧气 (4). 自 (5). 加入240 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6). 不加入活性干酵母 (7). ABC【解析】【分析】根据实验假设可知,A、B两组实验装置要能形成对照,分别研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两组实验装置的自变量应该是溶液中是否含有氧气,而其他条件均应相同,所以在B装置的步骤二中也应加入10 g活性干酵母。从B装置的实验步骤看,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溶液中的氧气,而在液面上铺满石蜡油也是为了隔绝空气,所以B装置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那么A装置的步骤三中应不加石蜡油,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为了证实B装置的温度变化是由呼吸作用引起的,应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里面除了不加入活性干酵母外,其余的步骤与B装置相同。【详解】(1)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处应填:不加入石蜡油,处应填:加入10g活性干酵母(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氧气。(3)为了排除酵母菌呼吸作用以外因素产生的温度变化,则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因此应设计成空白对照,即: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不加入活性干酵母。(4)因为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放出热量多,因此假说成立时,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ABC。【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并能设计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3.如图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如图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图甲过程中“”是_,其在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答具体结构)。(2)如图中细胞器a是_,物质是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用字母表示)。(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填“增加”或“减少”)。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mg。【答案】 (1). O2 (2).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3). 第三 (4). 线粒体内膜 (5). 液泡 (6). 丙酮酸(H) (7). c.d.e、f、(b) (8). 增加 (9). 19【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其中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乙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表示O2,和表示CO2。分析图2,图中三种细胞器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是水,a是液泡,是CO2,是O2,是丙酮酸和H。【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水光解产生O2和H,因此图中I为O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将应用于乙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2)植物细胞中液泡能够吸收水分,图2中细胞器a是液泡,物质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生成的丙酮酸和H;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即细胞净吸收CO2或净释放O2,故理论上此时可以完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