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B. 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C.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D. 运动会上参加400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A错误;物体发生了位移,位置一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会通过路程,B正确;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所以位移大小和路程的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C错误;运动会上400m比赛是曲线运动,路程相等,但初位置不同,末位置相同,故位移不同,D错误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B. 表示时间,称为第3sC. 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s内或第2s内D. 表示时间,称为第内【答案】A【解析】【详解】A、在时间轴上是一点,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也可以称为前2s末,故A正确。B、在时间轴上是一点,表示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点,称为第3s末,故B错误。C、表示时间,称为前2s内或前2s,故C错误。D、表示时间,称为第ns内,故D错误。故选:A。【点睛】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对于单向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B.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答案】B【解析】【详解】A、路程、位移的概念不同,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A错误;B、匀速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定义,故B正确;C、根据,得;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越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路程、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考查了路程、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注意理解,灵活应用4.2012年6月6日天宇上演“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在金星太阳之间B. 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答案】D【解析】“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A错误;观测“金星凌日”时,需要用到太阳、地球和金星的大小,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B错误;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C正确;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D正确5.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 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 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 温度计读数t13 ,t25 ,则t1t2【答案】D【解析】位移是矢量,位移相同则大小和方向都必须相同,所以两物体位移大小为30m,可能方向不同,所以A错误;矢量的正负号只表示运动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而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故,BC错误D正确6.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并列运动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因为蜜蜂与汽车速度大小相等且它们并列运动,以汽车为参照物,蜜蜂相对于汽车位置不变,它们在水平方向上相对静止,车轮边缘的点相对于车作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因蜜蜂相对于车静止,所以蜜蜂看到的车轮边缘上的点的运动轨迹是圆,A正确;考点:考查了参考系【名师点睛】以汽车为参照物,确定车与蜜蜂间的相对运动及位置关系,分析解答7.乘坐出租车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除了等候时间、低速行驶时间等因素外,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A. 路程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加速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轨迹的长度,即决定于路程,故选项A正确。考点:位移与路程【名师点睛】本题要注意明确位移与路程的定义;知道路程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8.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由B到C的速度为,若,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设,则有,;总时间;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选:D。【点睛】平均速度只能由公式求出,故应先求得全过程总位移及总时间后再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而是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9.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C. 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相等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三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注意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10.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质点发生的位移除以发生这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百米竞赛的位移就是100m,10s到达终点,时间就为10s;【详解】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故选项ABC均错误,选项D正确。【点睛】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是解此题的关键,不要被题目的一些数据迷惑,此题属于易错题。11.在同一张底片上对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在拍照的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A. B. C. 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小球的位移:s=6cm1cm=5cm=0.05m,运动时间:t= s3=0.3s,小球的运动速度:v=x/t=0.05/0.30.17m/s.故选:C.12.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与运动时刻的对应关系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s时刻的瞬时速度大于s时刻的瞬时速度B. 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变C. 质点第3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D. 质点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1【答案】D【解析】A、由于不知道物体的具体运动情况,故无法确定其瞬时速度,故A错误;B、由于只能知道没内的位移,故无法确定每一个时刻的速度,故B错误;C、质点第三秒内位移等于第四秒内的位移,故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D、质点在前五秒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点睛: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本题中虽然每一秒内的位移都相等,但也只能说物体平均速度相等,但不能确定物体是否为匀速直线运动。二、实验题1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高压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每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若在实验时交流电源的电压突然减小且实验者并不知道,那么实验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 (1). 交流; (2). 0.02; (3). 不变;【解析】【详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高压交流电,打点周期与交流电的周期相同,为则相邻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若在实验时交流电源的电压突然减小且实验者并不知道,而进行计算时,根据时间间隔来计算,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与物体的真实数值相比仍不变。故答案为:交流,不变。【点睛】本题考查对打点计时器的掌握,要求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流方向的不断变化来打点计时的。掌握住打点计时器周期与频率的关系。14.(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填“交流46 V”或“交流220 V”),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频率50 Hz)时,如果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秒。(2)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如图所示。可求出A点到D点的距离是_cm。(3)由实验数据可得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m/s;B点的瞬时速度是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交流46 V (2). 0.1 (3). (2)4.10 (4). (3)0.14 (5). 0.13【解析】(1)根据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具体使用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通常为46V的低压交流电源,我国民用电的频率为50赫兹,周期为0.02s,故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打点周期都是0.02s,如果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0.1s(2)依据纸带刻度,可知,A到D的距离是 4.10cm(3)由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以解出AD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三、计算题15.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山体滑坡,形成了大量的堰塞湖,由于连日阴天下雨,堰塞湖内积存了大量的湖水,如果不及时泄掉湖水,一旦发生溃坝,就会给灾区带来二次灾难在一次疏通堰塞湖中,解放军战士移除挡在排水渠中的一块巨石时动用了火箭弹已知火箭弹从发射至看到巨石被炸开用时,又经过5s后战士听到爆炸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试估算一下火箭弹的速度为多大【答案】680m/s【解析】【详解】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是声音5s传播的距离,;根据 ,则火箭弹的速度为;故本题答案是:680m/s16.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正方向(1)试求物体在OA、CD、DE各阶段的速度大小及方向(2)在图中作出12秒内的速度时间图象【答案】(1)3m/s,向东;-6m/s,向西;-1m/s,向西。(2)图线如图;【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在t=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 s,接着在2 s5 s内静止;第6 s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6 s末到第8 s末匀速反向行驶,至8 s末回到出发点;在第8 s末至第12 s末从出发点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t图象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OA段:方向向东;CD段:速度大小为6 m/s,方向向西;DE段:速度大小为1 m/s,方向向西。V-t图象;考点:此题考查了x-t及v-t图线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x-t图线的物理意义,斜率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符号表示速度的方向;要区别v-t线,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斜率符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两者不能混淆.【名师点睛】17.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全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6m/s,5m/s【解析】(1)令全程时间为2t,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位移为全程的平均速度 (2)令全程位移为2s,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通过的时间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代入数据: 解得:5m/s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平均速度分别求出全程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表达式,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掌握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8.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